第九章 大師青眼識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天上午,江南大學物理系。

  陳明遠的辦公室里堆滿了各種物理學期刊。林述周一眼就看到了桌上攤開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那是二十八年後他最常投稿的期刊。

  「坐。」陳明遠指了指沙發,「我很好奇,你是從哪裡學到規範場論的?」

  「自學的。」林述周輕聲說。

  「自學?」陳明遠揚起眉毛,「一個高中生能把規範場不變性和電磁感應聯繫起來?」他拿起複賽答題卡,「你這裡用到的U(1)規範群變換,可是楊振寧和米爾斯的理論核心。」

  林述周沒說話。楊-米爾斯規範場論,這個讓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的理論,在他重生前已經發展出了無數分支。但在1997年的中國,能把這個理論和高中物理聯繫起來的,確實不太正常。

  「不過,」陳明遠忽然笑了,「你的分析非常漂亮。把規範不變性和電磁感應的本質聯繫起來,這個角度很新穎。」他拿起筆在答題卡上畫著什麼,突然抬頭問道:「你對量子隧穿效應有什麼看法?」

  他想考考這個有意思的少年。

  林述周一愣。這個問題太突然,但對重生前的他來說再熟悉不過。幾十年的量子物理研究讓他對這個現象有著獨特的理解。他思考片刻,謹慎地說道:「我覺得,可能要從波函數的衰減特性來理解......」

  陳明遠的眼睛猛地亮了:「繼續!」

  「比如說,」林述周斟酌著用詞,「如果我們把電子看作波,那麼它在勢壘中的表現,其實是波函數振幅的一種指數衰減......」

  「等等!」陳明遠激動地打斷他,抓起一張空白紙就開始演算,「你是說,如果從波動方程出發......」他寫了幾行公式,又猛地停下,「這個思路太有意思了!我正好在研究一個相關課題......」

  他一邊寫一邊問,林述周則小心翼翼地回答,生怕說出什麼超越時代的理論。但他對量子物理的深刻理解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讓陳明遠的眼睛越來越亮。

  「太棒了!」陳明遠放下筆,興奮地說,「我不但要建議複評組重新給分,還想請你幫我驗證一個想法。這種對物理本質的理解,不該被分數束縛。你什麼時候有空......」

  此時,刺耳的BP機聲打斷了他們的談話。

  林述周的心跳幾乎停止。醫院急召,父親病情突然惡化!

  顧不上跟陳明遠教授道別,他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衝出辦公室,自行車踏板在他腳下瘋狂轉動。

  二十分鐘後,醫院走廊。

  「怎麼回事?」林述周氣喘吁吁地衝進監護室。

  「咳血!」姐姐林述華的聲音帶著哭腔,「剛才查房時突然咳出一大口血,現在在做緊急處理......」

  監護室的門緊閉著,紅色的警示燈刺痛了他的眼睛。那一刻,上一世父親離開時的場景瞬間與眼前重合。

  不,這一世絕對不能!

  「家屬在嗎?」楊主任匆匆走出來,「病人暫時穩定了,但這次出血量很大。必須馬上聯繫滬城,不能再拖了!」

  「可是......」林述華咬著嘴唇,「滬城那邊說床位要等......」

  「終於追上你了!」

  一個略顯沙啞的聲音在走廊盡頭響起。陳明遠教授大步流星走來,額頭還帶著細密的汗珠:「年輕人,你這腳程可真快。剛才那段量子隧穿效應的推導太有意思了,我一直在研究這個課題......」

  話說到一半,他看清了眼前的狀況,聲音戛然而止。

  「這是什麼情況?」

  「是我父親......」林述周的聲音有些發抖。

  「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陳教授望向楊主任。在簡單了解情況後,他突然眼前一亮:「等等,這種病例...」他借了醫院電話,快速撥通一個號碼。

  「老周?是我,陳明遠。還記得前兩天你說的那個靶向治療項目嗎?我這兒可能有個合適的病例......」

  楊主任猛地抬頭:「您說的是周建國教授?滬城腫瘤醫院那個搞基因治療的?」

  「對,我高中同學。國內肺癌治療的權威。」陳教授按掉電話,「老周說正愁找不到合適的病例,要不要......」

  林述周的心跳漏了一拍。基因靶向治療?柯佳欣給的那本《科學人》上說的就是這個!兩條線索在這一刻神奇地交織在一起,難道這就是命運給他的機會?


  「陳教授,太感謝了!我們真愁搞不定那邊的床位呢。」楊主任有些詫異。

  「放心,我讓老周派最好的醫護團隊在那邊接應。」

  半個小時後。

  省人民醫院的救護車在夜色中緩緩啟動,車上配備了全套監護設備。林述華和醫護人員已經安頓好父親。

  「阿姨,放心吧,一路上我盯著呢!」王護士小聲安慰著林母,又叮囑林述周:「救護車坐不了那麼多人,你帶你媽自己過去,到了滬城立刻給我打電話。」

  「好。」

  林述周說完,正發愁該怎麼去滬城的時候。

  「我送你們去吧。」陳明遠突然說。

  「這怎麼好意思......」林母有些猶豫。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陳明遠已經拿起車鑰匙,眼睛裡閃著興奮的光芒,「正好路上把那個量子隧穿效應的問題討論完。你要是不跟我討論完,我晚上覺都睡不好。我這人就這樣!」

  楊主任悄悄對林述周說道:「陳教授是江南大學出了名的學痴。」

  「上車吧。」陳教授拉開他那輛黑色桑塔納的副駕駛門,「讓醫護人員照顧你父親。我們跟在救護車後面,正好繼續討論量子隧穿效應的問題......」

  車隊駛上高速公路,陳教授一邊穩穩地握著方向盤,一邊滔滔不絕:「你那個思路太有意思了。等等,你得讓我好好捋捋......」說著,他指了指后座上準備好的一摞演算紙,「幫我記一下推導過程?」

  林述周望著前方救護車的尾燈,心中湧起一絲暖意。這位滿頭白髮的教授,為了一個物理問題,居然放下所有事情陪他去滬城。這種純粹的學術追求,讓他想起了上一世在實驗室里徹夜討論的時光。

  后座上,演算紙沙沙作響。一個物理學大家和一個重生的天才少年,就這樣一路追尋著真理的光芒,向滬城駛去。

  這或許就是命運最好的安排——讓父親獲得最好的治療機會,同時讓他提前遇見這位日後的良師益友。

  一路無話。救護車的警笛聲劃破夜空,陳教授的桑塔納穩穩地跟在後面。

  凌晨時分,華燈初上的滬城城已經在望。林述周收起最後一張演算紙,這一路上他們不知不覺已經寫了厚厚一疊。

  「了不起!」陳教授時不時還在感嘆,「你這個思路,完全可以寫成一篇論文發表。等你父親的事情安頓好,我們好好聊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