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這下,真日月所照,皆是明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帖木兒?」

  朱慈煊覺得耳熟,好像是河中地的某個歷史大國。

  和突厥西遼一樣暴打西方的霸主。

  也是東亞怪物房的失敗者?

  眼看朱慈煊望向自己,鄧士廉啞然以對。

  「臣為實不知。」

  可憐天見,他出身蜀地,也就是個普普通通的進士家族。

  這輩子能做到堂兄那樣的四品一方大員,就已經祖先保佑了。

  他都不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地方縣令,怎麼就成為大明首輔。

  哪還能清楚帖木兒是誰,在哪,和大明是什麼關係?

  帖木兒,一聽就是蒙古國家。

  東虜崛起前,和大明相殺兩百多年。

  如何敢無的放矢。

  營帳中的大明文武一時愕然,又紛紛望向沐天波。

  沐天波連忙擺手:「臣也沒有聽過,沐王府斷沒有這等土司藩屬。」

  感覺視線聚焦在自己身上,陳安德想了想,開口:

  「臣曾出使歐洲列國,倒是聽過帖木兒的名號。」

  「是三百年前的河中地起家的天方國,好似蒙古諸部崛起的一個大國。」

  「彼時我向天主各國借兵請援,倒沒有太過關注蒙古之事。」

  三百年前,那該是洪武永樂時的時期了。

  朱慈煊和諸文武愈發迷茫。

  風上之地各國好歹在神宗萬曆時和大明有著關係。

  風下之地在成化年斷了朝貢,但閩粵漢人下南洋,海上商貿還是能扯上些關係。

  洪武永樂時的事,可就太為難永曆政權。

  他們可不是從京師南都承繼的大統,本身就是個殘破的朝廷。

  禮部在陳安德之前就是個空架子,鴻臚寺更是連個架子都沒有。

  完全沒有以前的文冊史書。

  這時,潘璜忽然出聲:「殿下。」

  朱慈煊看見潘璜欲言又止:「你知道什麼,且說。」

  潘璜稍稍籌措了一下措辭:「殿下。」

  「臣近日來見過近百南洋漢人,彼輩雖身處蠻荒,仍有宗族傳續。」

  「倒是聽過不少風聞,有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史實,也不乏成祖時的野聞。」

  「永樂盛世,大明封略,東起李朝,西據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磧,東西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萬零九百四里。」

  「萬國來朝,各國使臣絡繹不絕,成祖皇帝欲要彰顯我大明天威,震懾宵小,召列國使臣,於土木堡行獵……」

  朱慈煊抬手打斷,開口詢問:「你且住,你說土木堡?」

  留學生的那個土木堡?

  行獵不就是搞閱兵,用大明軍隊威懾天下嗎。

  我大明真有土木堡戰神?

  潘璜思索幾息,確認自己記憶沒出錯。

  「殿下,南洋漢人確實說的是土木堡,可有什麼不妥?」

  朱慈煊搖頭:「沒事,你繼續說。」

  潘璜:「永樂時,各國使臣進京師,入紫禁城,拜見皇帝,諸使臣皆行叩拜禮。」

  「唯獨帖木兒例外,言彼國無此風俗,引大明君臣,各國使臣矚目。」

  「然成祖皇帝於土木堡行獵,召十萬精銳狩獵,天下各國見我大明天威,無不臣服。」

  「而帖木兒使臣在行獵後,第一時間行了叩拜禮。」

  「前倨後恭,令人發笑,猶以故土威震海內,德威廣被;遂在南洋傳承中存續至今。」

  「弘治嘉靖年,亦然偶有使者從麻六甲向大明朝貢,就不知道是不是打著帖木兒旗號的商人了?」

  先是感慨下永樂時的大明盛世,營帳中的群臣後又一時失聲。

  看帖木兒使臣敢頂撞成祖皇帝,至少是敢和大明掰一掰手腕。

  已然是個大國。

  又是蒙古人。

  如何不讓剛安穩下來的永曆朝堂不生懼。


  就算嘉靖時的帖木兒亡國了,敢打這旗號,也不能不重視。

  更別說,三十年前東虜已經統一草原,和蒙古成一家了。

  商量一番,陳安德去請了英葡兩國使者。

  帖木兒在歐洲有名,歐洲人該有所了解。

  英葡使者進門後,作了一揖禮,等聽到明國君臣的詢問,忍不住互相望了一眼。

  還是攪屎棍先開口,他們和南洋漢人乃至華夏做過不少生意,一口漢語流暢。

  「太子殿下,自稱帖木兒使者的該是印度莫臥兒帝國的使者。」

  莫臥兒?

  朱慈煊有些熟悉了。

  印度也就孔雀王朝和莫臥兒王朝出名。

  阿瓦夜變時,他殺了頭大象,就是有洪沙貴族誤認他是莫臥兒的奧朗則布。

  然後莫臥兒打來的消息,將那晚阿瓦城的渾水攪的更渾。

  「我們也不清楚,帖木兒和莫臥兒的關係,但都是蒙古穆蘭人,應該是有聯繫。」

  葡萄牙使者介紹道:「帖木兒名聲三百年前也是和大明一樣,威震歐洲、阿拉伯、印度。」

  「蒙古鐵騎蹂躪中亞和近東,有穆蘭學者預言星宿際會的救世主出現。」

  「成吉思汗的後代,聖人的後代,帖木兒是這麼稱呼自己的,是兩顆星星交匯的世界之主。」

  「蒙古人有一句成吉思汗相傳的諺語,天上無二日,地上無二主。」

  朱慈煊不由皺眉。

  怎麼哪都有這玩意,之前莽白就搞過這玩意。

  不是東亞傳統,成了亞洲傳統了?

  這是華夏禮記的成語啊。

  成吉思汗說過這句話?

  別是帖木兒自己從中土抄來的,給版權費沒。

  葡萄牙使者不知道洪沙瓦底剛傳出這句話,唯一的太陽就被大明熄滅了。

  「帖木兒記著這句話,先攻打了蒙古的察合台汗國、金帳汗國。」

  「然後其征服了亞細亞和印度部分,建立起橫跨亞歐非的龐大帝國。」

  「我國以前……」

  葡萄牙使者頓了一下,想起葡萄牙已經擺脫西班牙的統治。

  「西班牙以前的卡斯蒂利亞王國,向撒馬爾罕派出過使者,拜訪帖木兒。」

  「倒是有過和大明中土皇帝相關的記述。」

  葡使抬頭看了眼朱慈煊:

  「帖木兒征服世界,曾攻打奧斯曼,俘虜了奧斯曼的蘇丹,讓遭遇奧斯曼圍攻的君士坦丁堡得以喘息。」

  「讓拜占庭帝國推遲了半個世紀滅亡。」

  朱慈煊看葡萄牙使者的眼神不對,深究詢問。

  1402年,奧斯曼人在安卡拉之戰慘敗給帖木兒,君士坦丁堡解圍。

  同年君斯坦丁十一世出生。

  五十一年後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君堡陷落。

  歷史總是有某種冥冥中的巧合。

  朱慈煊一時失笑。

  我叫君士坦丁,是有對君堡的強宣稱。

  但不代表我和他一樣是個亡國之君。

  是,大明和羅馬一樣,已經亡國了。

  但我這不是還沒登基嗎?

  葡萄牙使者繼續說道:

  「奧斯曼威脅君堡和天主歐洲各國,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使者到了撒馬爾罕,拜見擊敗奧斯曼的帖木兒,那時各國使臣都臣服附庸在帖木兒之下,」

  「然後有一夥東方來的使者,向帖木兒索取財貨,就是大明說的朝貢。」

  「大明使者說帖木兒已經七年沒有朝貢了,要一次性繳納所有貢品。」

  「當時各國使者震動,奧斯曼強大至極,帖木兒崛起擊敗奧斯曼,但帖木兒還是大明的附庸。」

  朱慈煊微微頷首。

  耶律大石擊敗塞爾柱嘛,讓你們尊稱契丹,祭祀王約翰。

  讓十字軍想聯合西遼打穆蘭人。

  然而耶律大石只是中土亡國出奔的失敗者。


  如果帖木兒真是大明附庸,那大明的宣稱就恐怖了。

  大唐建個波斯都督府,都有對波斯強宣稱。

  帖木兒怎麼沒?

  「帖木兒態度強硬,說要把貢品親自帶到中土去。」

  「因為中土皇帝搶侄子的皇位,是個無道之君,準備起軍東征,結果第二年就生病去世。」

  葡萄牙使者舔了舔嘴唇:「後面我們也不清楚帖木兒國和大明的聯繫了。」

  「一百六十年去帖木兒的帝國滅亡,可能有一支血脈流落印度,建立起了莫臥兒帝國。」

  陳安德再三詢問,確定帖木兒國已經亡國後,和鄧士廉鬆了口氣。

  朱慈煊和幾人商榷了一會,決定見一見帖木兒國或者說莫臥兒的使者。

  奧朗則布真想學他祖先帖木兒一樣征服世界。

  到時侯做過一場就是。

  只要不和吳三桂聯手,和莫臥兒打一仗。

  告訴他,他祖先帖木兒為啥臣服附庸大明。

  讓想留下的葡英使者出營後。

  一個高鼻深目,膚色白皙的高種姓走了進來。

  昂然而立,充滿自信,一看就和暹羅等小國不同。

  熟練的用英語開口:

  「帖木兒十世孫,巴布爾五世孫,印度斯坦帝國,古烈干,孟伽拉皇帝沙赫·舒賈的使者見過大明太子殿下。」

  朱慈煊疑惑:「等一下,巴布爾是你們莫臥兒開國之祖,後面啥?」

  高種姓撇嘴道:「太子殿下,莫臥兒是天竺人劣等無知之人,稱呼蒙兀人的。」

  「但我們不是蒙古人,我們是察合台人。」

  「古烈干是帖木兒帝國延續的國號。」

  哦,跟東虜官方自稱代清固倫,勇士之國。

  東虜是既不女真又不蒙古的通古斯人。

  你們是既蒙又穆又印的突厥人。

  朱慈煊抬手打斷高種姓的連綿不絕:「莫臥兒也好,古烈干也好。」

  「你們的皇帝不是奧朗則布嗎?」

  高種姓眼中露出憤恨:「奧朗則布是僭越之主,囚父殺兄的殘暴惡魔,如何是我們的皇帝。」

  朱慈煊挪動下屁股。

  永曆帝在阿瓦,也是半軟禁。

  但我沒有李世民的兄友弟恭天命,殺的也是義父叔父,應該不是再暗示我。

  「我們孟伽拉的皇帝沙赫·舒賈是得到皇帝沙·賈汗認同和傳位的。」

  「他是沙·賈汗二子,長子被奧朗則布弒殺,印度皇帝的皇冠理應戴在他頭上。」

  高種姓連道:「但我們的軍隊被擊潰,皇帝陛下和皇室成員都被奧朗則布驅逐出印度,暫居阿拉干國。」

  已經感覺不妙的朱慈煊嘴角一抽:

  「你別告訴我,你們的皇帝要找我大明借兵復國,殺死奧朗則布,救出前皇帝。」

  他是秦始皇嗎?

  讓我出兵就出兵。

  高種姓依舊昂然:「沒錯,帖木兒國曾是大明附庸。」

  「大明如何不能出兵幫助附庸平定國內叛亂。」

  朱慈煊真的懵了。

  比亞齊蘇丹還理直氣壯。

  亞齊國至少還占個舊港土地和漢人百姓。

  你莫臥兒有啥?

  靠幾百年前短暫的朝貢?

  我大明就算有印度的土地,也是在阿薩姆奶茶那塊印度東北部,你東部的孟伽拉有啥關係。

  我看你氣昂昂的,還以為是大國的自信。

  搞半天是阿三的自信啊。

  麻蛋,我大明是紫色心情嗎,個個有需要的時候就來找。

  不用的時候就棄之不顧。

  朱慈煊強忍住一板磚砸過去的衝動:

  「你是不是避開阿拉干國使者獨自前來的?」

  「阿拉干國王允許你們出使借兵?」

  沙赫·舒賈流亡國外,和永曆一樣,多半早被拘禁。

  朱慈煊不信平達力莽白會讓永曆找暹羅借兵復國。

  也不信阿拉干國敢牽扯進兩個大國的交鋒中。

  奧朗則布興兵來要自己的哥哥,阿拉干國亡。

  大明如果出兵借道,阿拉干國多半也要徹底淪落為下一個洪沙瓦底。

  高種姓正色說道:「阿拉干國區區小國,一直是洪沙瓦底和我孟伽拉的附庸。」

  「我們一說我們祖先帖木兒是中土出身的察合台人,是大明的附庸,以前朝貢沒斷過。」

  「大明會為了附庸的朝貢出兵萬里,阿拉干國王就立即送我來了。」

  朱慈煊眼中保留狐疑,用英語吩咐潘璜:

  「去把阿拉干使者叫來。」

  高種姓臉上出現慌亂之色:「太子殿下,別急。」

  「我們陛下說了,只要大明出兩萬兵馬助我們殺掉偽帝,救出皇帝。」

  「我們就拿出二十萬軍隊,幫助大明復國。」

  三哥的話,朱慈煊是半點不信。

  知道阿拉干使者早就回國籌集糧食準備朝貢的潘璜。

  假裝往外走了兩步,回首看向太子。

  朱慈煊擺了擺手,陷入沉思。

  管肯定是不管的。

  誰有心情和精力去天竺啊?

  現在大明連兩線作戰都做不到,真發癔症了,會去碰莫臥兒。

  奧朗則布,敢稱阿拉姆吉爾——世界的征服者。

  單挑大象的名聲都傳到了洪沙瓦底。

  活脫脫的咖喱味李二。

  朱慈煊下意識埋伏一手:「你們的沙赫·舒賈可有女兒。」

  ……

  鐵木爾牢記祖先成吉思汗的教誨:天上無雙日,地上無二主。因此,鐵木爾汗國建立後,立即平定了別如西亞、伊利、合布其格等國,統治了羅斯、印度、烏斯曼、土耳其。

  ——《蒙古述略》

  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統一四海。仁德洪布,恩養庶類,萬國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運數,為億兆之主。光明廣大,昭若天鏡。無有遠近,咸照臨之。臣帖木兒僻在萬里之外,恭聞聖德寬大,超越萬古。自古所無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國,皇帝皆服之。遠方絕域,昏昧之地,皆清明之。……臣國中部落,聞茲德音,歡無感戴。臣無以報恩,惟仰天祝頌聖壽,福祿如天地,永永無極。

  ——帖木兒上洪武皇帝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