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圖謀漢中
自從赤壁之戰後,劉飛為如何削弱世家實力一事,考慮了足足一年的時間,也算有了方案。
原本劉飛是想等縣學和郡學有所成績之後再與世家攤牌的,但既然他們如此貪得無厭,劉飛也不準備再與他們客氣了。
劉飛立下法令,施行鹽鐵專營之策,收歸天下礦山鹽海資源為國有,個人不可開採。又設立鹽鐵司,專管此務。
鹽鐵收入一半歸於國庫,另一半由有爵位者分潤,以拉攏為劉飛效力的有功勞者。其中一成歸於天子內庫,對宗室加以封賞;一成分給縣候,每個縣候不能超過十分之一,若是縣候不足十人,多餘部分收歸國庫;一成鄉候平分,每個鄉候不能超過百分之一;一成亭候平分,每個亭候不能超過千分之一;一成關內候平分,每個關內候不能超過萬分之一。
如此可惠及有爵位者超過萬人,即便一個關內侯,每年也能以此收入數百石,比起食邑的收入也是不差。
雖然世族之人也可從其中拿到一些利益,但劉飛卻可以以此拉攏更多的人才。當然,現在沒有那麼多有爵位的人,但已足夠劉飛拉攏自己的手下,也能拉攏那些搖擺不定的士人。
制定此策後,劉飛開始了封賞,一下子就分發了幾十個列候出去,如關羽,荀彧被封為鄉候,呂范,張遼,徐晃,于禁,王忠等,被封為了亭候,其他關內侯更是眾多。至於劉飛自己,早在消滅袁紹後就被天子封為了武平縣侯,已經升無可升了。
這些爵位大部分都被封給了手下的親信將領,還有願意追隨自己的人。只要籠絡住這些人,將軍隊牢牢的掌控在手中,劉飛就不怕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世族敢飛到天上去。
其實劉飛還有更多的手段去斷了世族的根基,只是現在局勢尚未安定,又有孫劉兩家為患,劉飛還不敢太過激進。不過一些不那麼激進的手段,還是可以用一下的,比如說廣開門戶,招納賢才,開創新學,來打破世家的壟斷。
漢朝施行察舉制,由地方推舉人才,也讓地方影響力甚大世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人才的晉升渠道。劉飛要在現有的察舉制之外,再開門路,給天下賢才一個新的出仕的道路。
於是劉飛發布了求賢令,又在各處設立求賢館,各方人才都可以去招賢館接受考核,通過後即可出仕出仕。哪怕是如醫者方士之徒,雞鳴狗盜之輩,只要有一技之長,也可人盡其用。
現在劉飛苦於新型墨水,火藥之物無法製作,那些擅長奇淫巧技的方士或許能給劉飛一個驚喜呢。
劉飛的求賢令激起了士族們的極力反對,東曹掾何夔以為選士要德才兼備,德更為重。選材之前,要先考察德行。
他的話看似很有道理,但德行如何評判?還不是看名聲,看士族。劉飛又怎會願意將這樣的權柄交給士族掌控,不然過上一些年歲,就要被那些世家豪門控制朝堂了吧。再說,他又沒有廢除察舉制,那些世族還要如此叫囂,用心何在。
劉飛堅持唯才是舉,有才者皆可入仕,即便世族反對也是無可奈何。不過劉飛也加強了對官吏的監測制度,若是為官者任上為非作歹,立行罷黜。
雖然掌控監察的依然是世族中人,但劉飛任命了品行高潔的崔琰與毛階為監察,以他們的人品,當不會為世族身份所左右。
除此之外,劉飛又在鄴城建立了大學。與傳統書院只教授經義不同,大學除了經義,還有算學,格物,醫學等學科。尤其是算學和格物,雖然劉飛編寫的教材並不高深,但也足以讓這個年代的人感到震撼。
新學科的創立自然也遭遇了世家的極力反對,這意味著他們對知識壟斷的打破。
這些世家的反對聲勢實在太大,要不是鄴城是劉飛的地盤,只怕大學都要被他們掀了。
不過劉飛也打消了推廣新學的想法,他的影響力還不足以做到。或許要等到世人認識到新學的好處,或者他能掌握更高的權利,才能去做這件事吧。
時間就這樣平淡的渡過,一轉眼就過去了一年。烏林之敗的影響已經消散,現在,也該有新的動作了。
劉飛將目標放到了漢中。現在天下五分,公孫康占據遼東,劉璋占據益州,孫權占據江東,劉備勢力最為弱小,只占據了半個荊州
劉備與孫權結盟,又有長江天險,並不容易攻打。劉璋,雖然暗弱,但隔著荊州和漢中,卻是鞭長莫及。至於公孫康,偏安遼東,不值一提。
唯有漢中,實力弱小,又無外援,是個軟柿子。而且拿下漢中之後,又可圖謀益州。有帶路黨張松在,想必攻取益州並不困難吧。
只是漢中地勢險要,卻是易守難攻。歷史上曹家屢次攻打漢中都是無功而返,這讓劉飛有些擔心。
好在張魯是個胸無大志之輩,一心只想傳道,倒是可以拿捏。只需以勢壓之,再以以利動之,張魯必降。
只是鍾繇知道劉飛有意出動大軍征討漢中,上疏反對,以為關西諸將,外雖依附,內不可信。若是大軍西出,必定自疑。不如少派兵馬,以關西軍為主力去攻打漢中。
衛覬確認為一個兵都不能派。衛覬以為關西諸將都是苟安之輩,如此相安無事還好,若是出兵,會以為丞相是借征討張魯之名去討伐他們,必定起兵叛亂,到時候就不好收拾了。
劉飛想到《演義》中,韓遂,馬超確實造反了,不過卻是在馬騰密謀刺殺曹操被曹操滅族之後才造反的。
現在馬騰一家都在鄴城好好呆著,馬超應當不至於不顧全族性命也要造反吧。
而且,衛覬的想法雖然穩妥,但劉飛的目標是統一天下,這樣放任關西軍閥割據一方,又是什麼事呢?
劉飛還是決定出兵,若是關西軍閥真要造反,那也只能鎮壓了。
原本劉飛是想等縣學和郡學有所成績之後再與世家攤牌的,但既然他們如此貪得無厭,劉飛也不準備再與他們客氣了。
劉飛立下法令,施行鹽鐵專營之策,收歸天下礦山鹽海資源為國有,個人不可開採。又設立鹽鐵司,專管此務。
鹽鐵收入一半歸於國庫,另一半由有爵位者分潤,以拉攏為劉飛效力的有功勞者。其中一成歸於天子內庫,對宗室加以封賞;一成分給縣候,每個縣候不能超過十分之一,若是縣候不足十人,多餘部分收歸國庫;一成鄉候平分,每個鄉候不能超過百分之一;一成亭候平分,每個亭候不能超過千分之一;一成關內候平分,每個關內候不能超過萬分之一。
如此可惠及有爵位者超過萬人,即便一個關內侯,每年也能以此收入數百石,比起食邑的收入也是不差。
雖然世族之人也可從其中拿到一些利益,但劉飛卻可以以此拉攏更多的人才。當然,現在沒有那麼多有爵位的人,但已足夠劉飛拉攏自己的手下,也能拉攏那些搖擺不定的士人。
制定此策後,劉飛開始了封賞,一下子就分發了幾十個列候出去,如關羽,荀彧被封為鄉候,呂范,張遼,徐晃,于禁,王忠等,被封為了亭候,其他關內侯更是眾多。至於劉飛自己,早在消滅袁紹後就被天子封為了武平縣侯,已經升無可升了。
這些爵位大部分都被封給了手下的親信將領,還有願意追隨自己的人。只要籠絡住這些人,將軍隊牢牢的掌控在手中,劉飛就不怕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世族敢飛到天上去。
其實劉飛還有更多的手段去斷了世族的根基,只是現在局勢尚未安定,又有孫劉兩家為患,劉飛還不敢太過激進。不過一些不那麼激進的手段,還是可以用一下的,比如說廣開門戶,招納賢才,開創新學,來打破世家的壟斷。
漢朝施行察舉制,由地方推舉人才,也讓地方影響力甚大世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人才的晉升渠道。劉飛要在現有的察舉制之外,再開門路,給天下賢才一個新的出仕的道路。
於是劉飛發布了求賢令,又在各處設立求賢館,各方人才都可以去招賢館接受考核,通過後即可出仕出仕。哪怕是如醫者方士之徒,雞鳴狗盜之輩,只要有一技之長,也可人盡其用。
現在劉飛苦於新型墨水,火藥之物無法製作,那些擅長奇淫巧技的方士或許能給劉飛一個驚喜呢。
劉飛的求賢令激起了士族們的極力反對,東曹掾何夔以為選士要德才兼備,德更為重。選材之前,要先考察德行。
他的話看似很有道理,但德行如何評判?還不是看名聲,看士族。劉飛又怎會願意將這樣的權柄交給士族掌控,不然過上一些年歲,就要被那些世家豪門控制朝堂了吧。再說,他又沒有廢除察舉制,那些世族還要如此叫囂,用心何在。
劉飛堅持唯才是舉,有才者皆可入仕,即便世族反對也是無可奈何。不過劉飛也加強了對官吏的監測制度,若是為官者任上為非作歹,立行罷黜。
雖然掌控監察的依然是世族中人,但劉飛任命了品行高潔的崔琰與毛階為監察,以他們的人品,當不會為世族身份所左右。
除此之外,劉飛又在鄴城建立了大學。與傳統書院只教授經義不同,大學除了經義,還有算學,格物,醫學等學科。尤其是算學和格物,雖然劉飛編寫的教材並不高深,但也足以讓這個年代的人感到震撼。
新學科的創立自然也遭遇了世家的極力反對,這意味著他們對知識壟斷的打破。
這些世家的反對聲勢實在太大,要不是鄴城是劉飛的地盤,只怕大學都要被他們掀了。
不過劉飛也打消了推廣新學的想法,他的影響力還不足以做到。或許要等到世人認識到新學的好處,或者他能掌握更高的權利,才能去做這件事吧。
時間就這樣平淡的渡過,一轉眼就過去了一年。烏林之敗的影響已經消散,現在,也該有新的動作了。
劉飛將目標放到了漢中。現在天下五分,公孫康占據遼東,劉璋占據益州,孫權占據江東,劉備勢力最為弱小,只占據了半個荊州
劉備與孫權結盟,又有長江天險,並不容易攻打。劉璋,雖然暗弱,但隔著荊州和漢中,卻是鞭長莫及。至於公孫康,偏安遼東,不值一提。
唯有漢中,實力弱小,又無外援,是個軟柿子。而且拿下漢中之後,又可圖謀益州。有帶路黨張松在,想必攻取益州並不困難吧。
只是漢中地勢險要,卻是易守難攻。歷史上曹家屢次攻打漢中都是無功而返,這讓劉飛有些擔心。
好在張魯是個胸無大志之輩,一心只想傳道,倒是可以拿捏。只需以勢壓之,再以以利動之,張魯必降。
只是鍾繇知道劉飛有意出動大軍征討漢中,上疏反對,以為關西諸將,外雖依附,內不可信。若是大軍西出,必定自疑。不如少派兵馬,以關西軍為主力去攻打漢中。
衛覬確認為一個兵都不能派。衛覬以為關西諸將都是苟安之輩,如此相安無事還好,若是出兵,會以為丞相是借征討張魯之名去討伐他們,必定起兵叛亂,到時候就不好收拾了。
劉飛想到《演義》中,韓遂,馬超確實造反了,不過卻是在馬騰密謀刺殺曹操被曹操滅族之後才造反的。
現在馬騰一家都在鄴城好好呆著,馬超應當不至於不顧全族性命也要造反吧。
而且,衛覬的想法雖然穩妥,但劉飛的目標是統一天下,這樣放任關西軍閥割據一方,又是什麼事呢?
劉飛還是決定出兵,若是關西軍閥真要造反,那也只能鎮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