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夜城
不夜城城主姓『錢』,這錢家世代居於不夜城,雖然沒有元神,卻也代代都有陽真出世,加上不夜城乃是這北極之北,天地之邊的唯一落腳點,在天下的名聲,卻也不小。
這極北之地,可謂苦寒異常,莫說普通人,便是有法力傍身之輩亦無法在這嚴寒之中,長久生存。
修行之輩,確實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飛天遁地,但不修煉到一定境界,想要對抗天地之威,還是不成的。
天地萬物,有陰便有陽,這極北之地乃是至寒之地,可就是這至寒之地,卻從中生出了一點至陽。
而這不夜城,便是修建在了這一點至陽之上。
城外寒風瑟瑟,酷寒難耐,可才一入城,便有一股暖風襲來。
紅花綠柳,家畜成群。
這不夜城中,竟然還生活著大量的凡俗之人。
不夜城有內外城之分,外城之中到處皆是田園小院,甚至還有人在田裡忙著農活,只是種植和養殖的家畜與外界不甚相同,但其風貌,卻與中土並無二致。
不夜城,城高百餘丈,與城外,好似不是同一個世界。
「好一個世外桃源之景。」
季觀鷹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徐紅袖有些悶悶不樂,卻是剛剛在城外,被季觀鷹立了規矩,既然不走,要做他的丫鬟,那便要有做丫鬟的覺悟和規矩。
季觀鷹也懶得理會她,朝著內城大步而去。
這不夜城雖是錢家私產,卻並不禁止外人暫時避難歇腳。
這極北之地與外隔絕,有不少特產是外界所沒有的。
故而每年五月都有不少人,穿過極光天火來到這不夜城,有的,甚至與錢氏結親,就此落戶了下來。
對此,錢家也一直保持著開放歡迎的態度。
內城之中生活的便基本都是錢家的高層,還有一些暫留極北之地的外界修行之人。
相比外城,內城要小的多,莫約也就七八里方圓,同一個縣城差不多大。
只是相比凡俗縣城,這不夜城內城,卻沒甚凡俗煙火氣,反而盡顯仙家風采。
整個內城好似一個巨大仙家別府,無數瓊樓玉宇,閣樓苑林。
季觀鷹看的有些驚嘆,徐紅袖卻是暗自撇了撇嘴,暗罵這個『土鱉老爺』沒見識。
「兩位道友從何而來。」
剛踏入內城,便有一道遁光,落於二人身前,卻是一個三十左右的中年文士。
「錢廖有禮了。」
季觀鷹回了一禮,報了『王重陽』的名號,表明了想要暫住些時日的想法,至於徐紅袖,一個婢女,有甚說話的份兒?
「這不夜城,還是第一次有玄冥教的道友前來,兩位道友這邊請。」
錢廖笑著應下,為二人引路。
不夜城本就多有外來修行同道借宿,在錢家早就有了一定成規。
季觀鷹謝了一聲,跟著錢廖穿過幾處迴廊苑林,來到一處獨立院落。
「此地都是前來借宿的道友,平日無聊了,也可四處轉轉,只是不要去往女眷所在的平秋苑即可。」
說著,朝著內城最裡面的一片紅色秀樓處一指。
季觀鷹點頭應下,再次稱謝。
「舉手之勞罷了,我錢家祖訓,此處乃是天地造化,非我錢家獨有,只是我錢氏早來,這才占了便宜,若有道友前來,不可拒之門外。」錢廖笑著擺了擺手,而後道:
「一應日常之物,我會命人送來,兩位道友且安心住下,在下還有事,便不多陪了。」
季觀鷹自然一個客人,自然不好挽留,送了兩步意思意思後,便和徐紅袖回了院子。
院子不大,卻修的極為別致,既不奢華,也不簡陋,很符合修道人的口味。
「這錢家能雄居此地無數年,當真不是幸至。」
「中原大地才是精華之地,其餘的邊邊角角不過是莽荒苦寒之地,你們自己看不上而已,換成中原你試試,不管這錢家多麼與人為善,也是守不住這家業的。」徐紅袖冷笑一聲。
神宗魔門便是被道家七大劍仙宗門生生殺散,趕出了中原的,對於這,徐紅袖自然很有發言權。
雖然當初殺散神宗魔門七大劍仙宗門,如今只有武當和青萍劍宗還自占著位置,其餘的要麼已經落寞,要麼便是連傳承都絕了。
不過不管是不是當初的劍仙七大宗門,反正劍仙一脈,皆由此出,但凡修行劍仙法門的,都沒法反駁,季觀鷹不再言語。
雖然他覺得如今時代已經不同,劍仙一脈已經是當世正統顯宗,算是已然上岸,不可能再如當初那般殺伐無算。
不過二人立場不同,這話題也沒法聊。
各自定了個房間住下,過了莫約半個多時辰,便有數名錢氏女子帶著日常用品前來,其中甚至還有兩件衣袍,且樣式和季觀鷹與徐紅袖如今穿著基本一致。
這錢氏實力只能算是一般,但這結交人的手段,當真是高明到了極點。
二人雖說是主僕,但季觀鷹並不將自己當做主人,徐紅袖也沒個做僕人的覺悟,雖然同處一院,但也是基本互不打擾,各自修煉。
季觀鷹還自沉得住氣,整日待在自家房中研究屬於自身的罡煞秘法。
天下有七十二種地煞,三十六種天罡。
一個代表天之清,一個代表地之濁,只要混合,便是一團混沌之態。
任何一種天罡都能與任意地煞混合,按理來說,都是天地造化而生的產物,沒有什麼品階之分。
但這便是修道人的巧思,這些前輩們,將這兩種天地造化之物混合之後,發現,每一種地煞混合天罡之時,都會有些細微的差別,雖然最後都會化為一團混沌元氣,但這過程卻並不一樣。
以此為基礎,創造出了種種秘法,利用這兩者混合狀態時產生的天地之力,淬鍊自身法力的同時,還能生出種種奇異的神通特性。
而這便是各家罡煞秘法的由來。
而依照著形成的罡煞體系,又開發出了天罡大衍脈,再到後來的玉台道基,和九品金丹,再之後便是元神。
上古之時,修道人之所以叫做練氣士,便是因為並無如今這等繁複的境界和各種奇妙道法。
從入門開始,便只煉一口純粹真氣,後天返先天,先天合元炁,元炁化祖炁。
只有修成祖炁之後,才能遨遊天地寰宇,不受物質,元氣,壽元等等束縛,是真正超脫一切的存在。
可這等境界,從練氣之法出現開始,便無人能夠修成,祖炁境界也只是練氣士們自家猜想出來的境界而已。
可能有,但終究還無人修成之時,便開始出現了如今的修煉法門,而後鍊氣士便漸漸被淘汰乃至消亡了。
之後便是百家爭奪鍊氣正統,開始是符籙一脈奪得此位,後來內丹一脈出現,開始與符籙一脈爭鋒。
內丹與符籙還未分出勝負,劍仙一脈又悄悄崛起,之後劍仙一脈吸納百家之長,到了如今,內丹一脈徹底融入各家法門,已經沒有單獨的法脈,而劍仙殺伐無算,從上古殺到如今,卻成了正統。
至於以後還會不會有後來者,這卻是誰也不知了。
這極北之地,可謂苦寒異常,莫說普通人,便是有法力傍身之輩亦無法在這嚴寒之中,長久生存。
修行之輩,確實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飛天遁地,但不修煉到一定境界,想要對抗天地之威,還是不成的。
天地萬物,有陰便有陽,這極北之地乃是至寒之地,可就是這至寒之地,卻從中生出了一點至陽。
而這不夜城,便是修建在了這一點至陽之上。
城外寒風瑟瑟,酷寒難耐,可才一入城,便有一股暖風襲來。
紅花綠柳,家畜成群。
這不夜城中,竟然還生活著大量的凡俗之人。
不夜城有內外城之分,外城之中到處皆是田園小院,甚至還有人在田裡忙著農活,只是種植和養殖的家畜與外界不甚相同,但其風貌,卻與中土並無二致。
不夜城,城高百餘丈,與城外,好似不是同一個世界。
「好一個世外桃源之景。」
季觀鷹忍不住感慨了一聲。
徐紅袖有些悶悶不樂,卻是剛剛在城外,被季觀鷹立了規矩,既然不走,要做他的丫鬟,那便要有做丫鬟的覺悟和規矩。
季觀鷹也懶得理會她,朝著內城大步而去。
這不夜城雖是錢家私產,卻並不禁止外人暫時避難歇腳。
這極北之地與外隔絕,有不少特產是外界所沒有的。
故而每年五月都有不少人,穿過極光天火來到這不夜城,有的,甚至與錢氏結親,就此落戶了下來。
對此,錢家也一直保持著開放歡迎的態度。
內城之中生活的便基本都是錢家的高層,還有一些暫留極北之地的外界修行之人。
相比外城,內城要小的多,莫約也就七八里方圓,同一個縣城差不多大。
只是相比凡俗縣城,這不夜城內城,卻沒甚凡俗煙火氣,反而盡顯仙家風采。
整個內城好似一個巨大仙家別府,無數瓊樓玉宇,閣樓苑林。
季觀鷹看的有些驚嘆,徐紅袖卻是暗自撇了撇嘴,暗罵這個『土鱉老爺』沒見識。
「兩位道友從何而來。」
剛踏入內城,便有一道遁光,落於二人身前,卻是一個三十左右的中年文士。
「錢廖有禮了。」
季觀鷹回了一禮,報了『王重陽』的名號,表明了想要暫住些時日的想法,至於徐紅袖,一個婢女,有甚說話的份兒?
「這不夜城,還是第一次有玄冥教的道友前來,兩位道友這邊請。」
錢廖笑著應下,為二人引路。
不夜城本就多有外來修行同道借宿,在錢家早就有了一定成規。
季觀鷹謝了一聲,跟著錢廖穿過幾處迴廊苑林,來到一處獨立院落。
「此地都是前來借宿的道友,平日無聊了,也可四處轉轉,只是不要去往女眷所在的平秋苑即可。」
說著,朝著內城最裡面的一片紅色秀樓處一指。
季觀鷹點頭應下,再次稱謝。
「舉手之勞罷了,我錢家祖訓,此處乃是天地造化,非我錢家獨有,只是我錢氏早來,這才占了便宜,若有道友前來,不可拒之門外。」錢廖笑著擺了擺手,而後道:
「一應日常之物,我會命人送來,兩位道友且安心住下,在下還有事,便不多陪了。」
季觀鷹自然一個客人,自然不好挽留,送了兩步意思意思後,便和徐紅袖回了院子。
院子不大,卻修的極為別致,既不奢華,也不簡陋,很符合修道人的口味。
「這錢家能雄居此地無數年,當真不是幸至。」
「中原大地才是精華之地,其餘的邊邊角角不過是莽荒苦寒之地,你們自己看不上而已,換成中原你試試,不管這錢家多麼與人為善,也是守不住這家業的。」徐紅袖冷笑一聲。
神宗魔門便是被道家七大劍仙宗門生生殺散,趕出了中原的,對於這,徐紅袖自然很有發言權。
雖然當初殺散神宗魔門七大劍仙宗門,如今只有武當和青萍劍宗還自占著位置,其餘的要麼已經落寞,要麼便是連傳承都絕了。
不過不管是不是當初的劍仙七大宗門,反正劍仙一脈,皆由此出,但凡修行劍仙法門的,都沒法反駁,季觀鷹不再言語。
雖然他覺得如今時代已經不同,劍仙一脈已經是當世正統顯宗,算是已然上岸,不可能再如當初那般殺伐無算。
不過二人立場不同,這話題也沒法聊。
各自定了個房間住下,過了莫約半個多時辰,便有數名錢氏女子帶著日常用品前來,其中甚至還有兩件衣袍,且樣式和季觀鷹與徐紅袖如今穿著基本一致。
這錢氏實力只能算是一般,但這結交人的手段,當真是高明到了極點。
二人雖說是主僕,但季觀鷹並不將自己當做主人,徐紅袖也沒個做僕人的覺悟,雖然同處一院,但也是基本互不打擾,各自修煉。
季觀鷹還自沉得住氣,整日待在自家房中研究屬於自身的罡煞秘法。
天下有七十二種地煞,三十六種天罡。
一個代表天之清,一個代表地之濁,只要混合,便是一團混沌之態。
任何一種天罡都能與任意地煞混合,按理來說,都是天地造化而生的產物,沒有什麼品階之分。
但這便是修道人的巧思,這些前輩們,將這兩種天地造化之物混合之後,發現,每一種地煞混合天罡之時,都會有些細微的差別,雖然最後都會化為一團混沌元氣,但這過程卻並不一樣。
以此為基礎,創造出了種種秘法,利用這兩者混合狀態時產生的天地之力,淬鍊自身法力的同時,還能生出種種奇異的神通特性。
而這便是各家罡煞秘法的由來。
而依照著形成的罡煞體系,又開發出了天罡大衍脈,再到後來的玉台道基,和九品金丹,再之後便是元神。
上古之時,修道人之所以叫做練氣士,便是因為並無如今這等繁複的境界和各種奇妙道法。
從入門開始,便只煉一口純粹真氣,後天返先天,先天合元炁,元炁化祖炁。
只有修成祖炁之後,才能遨遊天地寰宇,不受物質,元氣,壽元等等束縛,是真正超脫一切的存在。
可這等境界,從練氣之法出現開始,便無人能夠修成,祖炁境界也只是練氣士們自家猜想出來的境界而已。
可能有,但終究還無人修成之時,便開始出現了如今的修煉法門,而後鍊氣士便漸漸被淘汰乃至消亡了。
之後便是百家爭奪鍊氣正統,開始是符籙一脈奪得此位,後來內丹一脈出現,開始與符籙一脈爭鋒。
內丹與符籙還未分出勝負,劍仙一脈又悄悄崛起,之後劍仙一脈吸納百家之長,到了如今,內丹一脈徹底融入各家法門,已經沒有單獨的法脈,而劍仙殺伐無算,從上古殺到如今,卻成了正統。
至於以後還會不會有後來者,這卻是誰也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