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惑心迷神陣
整整半月時間,姜宇都泡在藏經殿之內,把能看的雜書都粗略翻閱了一遍。
好在他修有《衍神訣》,入定之後更是多了過目不忘的能力,丹草閣這些前輩修士留下來的雜談極大的豐富了姜宇的見識。
從某種角度而言,修仙界見識越多,對修行自然越有利,前世他雖然是金丹真人,但也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門派長老,所識有限,而今背靠丹草閣這等勢力,自然要增廣見聞、拓寬眼界。
接著他又前往傳承區,如他所料,丹草閣不愧是星落海煉丹師協會的元老之一,煉丹一脈在修行的各個品級都留下了數量繁多的丹方。
姜宇反覆對比之後,挑選了兩張修復傷勢、祛除體內異種法力的特殊丹方,將他身上的貢獻點花費了個一乾二淨。
沒有過多的停留,姜宇帶著煉製陣法的靈材,坐上返程的傳送陣,很快就回到了「芝蘭小軒」。
布下洞府自帶的小二元重水之陣,又落下那套人階上品的黃沙幻陣,姜宇來到洞府自帶的煉器室,往鍛造爐內輸送法力,便有赤色火焰升騰起來,將周遭的空氣灼燒扭曲。
「這洞府自帶的地火熔爐果然好用啊,丹草閣也是大氣,每個洞府之中竟然都引來地火煉丹、煉器,不知當初這些基礎建設耗費了多少人力。」姜宇面色感慨,當真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丹草閣傳承百萬載,這座龍脈之地上各處早已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各項設施一應俱全。
要知道,從萬丈深的地底引出地火,那也得是高階金丹修士才能辦到了,門內十幾萬數量的洞府開闢,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耗費人力可想而知。
雖然築基之後,便點燃性命真火,但修士本身的真火更多的是祭煉法器、靈器之用,持久催動相當消耗法力、精神,少有人藉此煉丹、煉器。
反倒是這無邊的地脈之火,任選一地,只要打的位置足夠深,總能找到,而且火性相對溫和持久,使用比較簡單的方法就能束縛控制。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地脈之火內蘊濁煞之氣,極難祛除,煉丹之時會融入其中,成為丹毒的來源之一。
煉器的話,或許會導致材料提煉不甚純淨,影響法器、靈器的威能。
不過姜宇並不在乎,反正他以後煉丹、煉器都不需要催生靈木了,倒是為他節省不少的靈石開支。
姜宇拿出從寶材居購買的一干靈材,迷神霧、惑心塵、冥河水母心、凝神玉髓、冰心石……
迷神霧和惑心塵是天階靈材,這地脈之火威能過小,自然是無法將其熔煉的,好在姜宇事先就想到了這些限制,選擇布置的陣法對於天階靈材並無煉製需求。
倒是一干地階的靈材,需要姜宇煉製一番。
先後往熔爐之內投入冰心石、凝神玉髓等物,經過月余苦工,姜宇成功收穫六桿小巧玲瓏的陣旗。
稍加祭煉,姜宇輕而易舉的在陣旗之中留下神識印記,隨後陣旗飛出,按六合方位布下,隨著姜宇手捻法訣,一道道法力從經脈之內抽出,道道陣紋在陣旗之間緩慢形成,接著姜宇走遍各處,堪輿風水,觀山尋氣,詳細推算,細微調整各處陣旗的距離,一道鋪蓋洞府周圍足有五百丈的大陣若隱若現。
這便是現場布置陣法的麻煩,如若不是事先布置,極難成陣。
若是要在戰鬥中對敵,除卻事先布置之外,更要撒下各種誘餌,才能引敵人入陣。
當然,若是煉製出隨身陣盤就沒有這般煩惱了,陣盤中蘊含陣圖,法力催動下,在短時間內就足以強行改變地勢以符合布陣的需求。
姜宇在自己的洞府周圍布下法陣,倒是沒有帶走的打算。
全因這陣法最關鍵的兩件物品——迷神霧、惑心塵!
迷神霧來源於迷霧海深處,這迷霧惑人心神,長期身處迷霧之中,修士將會體生不詳之毛,更是會不知不覺中神魂分裂,產生各種極端人格。
唯有成就金丹之人,才能在迷霧之中保持短暫的清明,抓住這短暫的時間採集迷神霧。
可別小瞧這筷子粗細的一縷迷神霧,各種氣相的靈材,千絲為一縷,萬縷為一條。
這麼一小縷,光是金丹修士在迷霧海中來回採集,都要耗費三五月時光才能收集到,要是用來煉製法寶,需要的量就更大了。
再說了,迷霧海更是魔道修士的大本營,稍有不慎,外來人進去,若無強絕的實力,遭遇魔道修士的圍攻多半也是有去無還。
正道修士誰樂意去那種地方久呆,怕不是老壽星上吊——嫌自己命長了。
至於這惑心塵,也是極難收集的靈材,東西不難找,但得有那個耐心和時間。
這種靈材產於凡人,當凡人被世俗種種纏身,不得清明,死後便能在其靈魂消散之地收集到一粒惑心塵,倘若肯耗費時間,倒是相對容易收集的靈材。
姜宇以這兩種靈材布下的大陣,名為惑心迷神陣,法陣的品級視投入的靈材多寡而定。
他手中的一縷迷神霧和半斤惑心塵,散布到大陣之中,品階估摸著只能到天階中品的程度,但若無修士強行破陣的情況之下,這門陣法防住金丹圓滿的修士的窺探亦是沒有問題。
姜宇站定在陣法中心,打開了裝有迷神霧的琉璃瓶和惑心塵的寶盒,神念微動,一縷青煙升騰而起,化入虛空,化作一絲絲極難察覺的霧氣,流轉四方。
觸碰到陣旗擺布後陣法邊緣,被束縛在固定的空間之中。
如法炮製,姜宇手捻法訣,攝來清風,吹散惑心塵,讓每一粒微塵都散布陣法之中。
不多時,隨著迷神霧和惑心塵均勻散布周圍每處空間,姜宇的這座惑心迷神陣法,大功告成!
就在姜宇得意之時,他的靈台之中,從歲寒秘境獲得的神秘石種突然光芒大放,一縷縷奇異的法則鏈條從虛空之處探出,連結到他布置的陣法之上,原先他所勾勒布置的陣紋被吞噬,新的陣紋隨即演化,不過眨眼的功夫,姜宇原先布置的陣紋就被神秘石種所吸納覆蓋,一套比惑心迷神陣更深奧的陣法緩緩形成。
那枚古怪神秘的石種散發著奇異的律動,與周邊的陣紋形成奇異的聯繫,形成一張覆蓋四方上下的陣圖。
姜宇心下極為驚異,按照他的見識,如今這石種演化的陣法品階極高,只怕已是天階上品甚至極品的層次,紫府修士都未必能夠看穿。
很快,以石種為陣眼的陣法演化完全,姜宇祭出那枚石種,飛身到陣法外圍,特意切斷感知,以自身神識掃過此地,那一絲一縷的迷霧和極其細小的微塵在石種的牽動之下飛速演化,呈現出他想看到的任何模樣。
姜宇相當滿意的點了點頭,大多數幻陣都是直接屏蔽一塊地方,無疑是在告訴對方此地無銀三百兩。
相反如今這種順遂對方心意演化的幻陣,才是最能隱蔽的,也最符合他的要求。
姜宇將石種收回靈台之中,如今只要他在陣法範圍之內,便是身懷陣眼,隨時攜帶有惑心迷神陣的陣圖。
他打算再等上一段時間觀察看看,若是無恙,他就放開手腳,開始著手祛除體內經脈之中的虛空之力。
好在他修有《衍神訣》,入定之後更是多了過目不忘的能力,丹草閣這些前輩修士留下來的雜談極大的豐富了姜宇的見識。
從某種角度而言,修仙界見識越多,對修行自然越有利,前世他雖然是金丹真人,但也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門派長老,所識有限,而今背靠丹草閣這等勢力,自然要增廣見聞、拓寬眼界。
接著他又前往傳承區,如他所料,丹草閣不愧是星落海煉丹師協會的元老之一,煉丹一脈在修行的各個品級都留下了數量繁多的丹方。
姜宇反覆對比之後,挑選了兩張修復傷勢、祛除體內異種法力的特殊丹方,將他身上的貢獻點花費了個一乾二淨。
沒有過多的停留,姜宇帶著煉製陣法的靈材,坐上返程的傳送陣,很快就回到了「芝蘭小軒」。
布下洞府自帶的小二元重水之陣,又落下那套人階上品的黃沙幻陣,姜宇來到洞府自帶的煉器室,往鍛造爐內輸送法力,便有赤色火焰升騰起來,將周遭的空氣灼燒扭曲。
「這洞府自帶的地火熔爐果然好用啊,丹草閣也是大氣,每個洞府之中竟然都引來地火煉丹、煉器,不知當初這些基礎建設耗費了多少人力。」姜宇面色感慨,當真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丹草閣傳承百萬載,這座龍脈之地上各處早已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各項設施一應俱全。
要知道,從萬丈深的地底引出地火,那也得是高階金丹修士才能辦到了,門內十幾萬數量的洞府開闢,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耗費人力可想而知。
雖然築基之後,便點燃性命真火,但修士本身的真火更多的是祭煉法器、靈器之用,持久催動相當消耗法力、精神,少有人藉此煉丹、煉器。
反倒是這無邊的地脈之火,任選一地,只要打的位置足夠深,總能找到,而且火性相對溫和持久,使用比較簡單的方法就能束縛控制。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地脈之火內蘊濁煞之氣,極難祛除,煉丹之時會融入其中,成為丹毒的來源之一。
煉器的話,或許會導致材料提煉不甚純淨,影響法器、靈器的威能。
不過姜宇並不在乎,反正他以後煉丹、煉器都不需要催生靈木了,倒是為他節省不少的靈石開支。
姜宇拿出從寶材居購買的一干靈材,迷神霧、惑心塵、冥河水母心、凝神玉髓、冰心石……
迷神霧和惑心塵是天階靈材,這地脈之火威能過小,自然是無法將其熔煉的,好在姜宇事先就想到了這些限制,選擇布置的陣法對於天階靈材並無煉製需求。
倒是一干地階的靈材,需要姜宇煉製一番。
先後往熔爐之內投入冰心石、凝神玉髓等物,經過月余苦工,姜宇成功收穫六桿小巧玲瓏的陣旗。
稍加祭煉,姜宇輕而易舉的在陣旗之中留下神識印記,隨後陣旗飛出,按六合方位布下,隨著姜宇手捻法訣,一道道法力從經脈之內抽出,道道陣紋在陣旗之間緩慢形成,接著姜宇走遍各處,堪輿風水,觀山尋氣,詳細推算,細微調整各處陣旗的距離,一道鋪蓋洞府周圍足有五百丈的大陣若隱若現。
這便是現場布置陣法的麻煩,如若不是事先布置,極難成陣。
若是要在戰鬥中對敵,除卻事先布置之外,更要撒下各種誘餌,才能引敵人入陣。
當然,若是煉製出隨身陣盤就沒有這般煩惱了,陣盤中蘊含陣圖,法力催動下,在短時間內就足以強行改變地勢以符合布陣的需求。
姜宇在自己的洞府周圍布下法陣,倒是沒有帶走的打算。
全因這陣法最關鍵的兩件物品——迷神霧、惑心塵!
迷神霧來源於迷霧海深處,這迷霧惑人心神,長期身處迷霧之中,修士將會體生不詳之毛,更是會不知不覺中神魂分裂,產生各種極端人格。
唯有成就金丹之人,才能在迷霧之中保持短暫的清明,抓住這短暫的時間採集迷神霧。
可別小瞧這筷子粗細的一縷迷神霧,各種氣相的靈材,千絲為一縷,萬縷為一條。
這麼一小縷,光是金丹修士在迷霧海中來回採集,都要耗費三五月時光才能收集到,要是用來煉製法寶,需要的量就更大了。
再說了,迷霧海更是魔道修士的大本營,稍有不慎,外來人進去,若無強絕的實力,遭遇魔道修士的圍攻多半也是有去無還。
正道修士誰樂意去那種地方久呆,怕不是老壽星上吊——嫌自己命長了。
至於這惑心塵,也是極難收集的靈材,東西不難找,但得有那個耐心和時間。
這種靈材產於凡人,當凡人被世俗種種纏身,不得清明,死後便能在其靈魂消散之地收集到一粒惑心塵,倘若肯耗費時間,倒是相對容易收集的靈材。
姜宇以這兩種靈材布下的大陣,名為惑心迷神陣,法陣的品級視投入的靈材多寡而定。
他手中的一縷迷神霧和半斤惑心塵,散布到大陣之中,品階估摸著只能到天階中品的程度,但若無修士強行破陣的情況之下,這門陣法防住金丹圓滿的修士的窺探亦是沒有問題。
姜宇站定在陣法中心,打開了裝有迷神霧的琉璃瓶和惑心塵的寶盒,神念微動,一縷青煙升騰而起,化入虛空,化作一絲絲極難察覺的霧氣,流轉四方。
觸碰到陣旗擺布後陣法邊緣,被束縛在固定的空間之中。
如法炮製,姜宇手捻法訣,攝來清風,吹散惑心塵,讓每一粒微塵都散布陣法之中。
不多時,隨著迷神霧和惑心塵均勻散布周圍每處空間,姜宇的這座惑心迷神陣法,大功告成!
就在姜宇得意之時,他的靈台之中,從歲寒秘境獲得的神秘石種突然光芒大放,一縷縷奇異的法則鏈條從虛空之處探出,連結到他布置的陣法之上,原先他所勾勒布置的陣紋被吞噬,新的陣紋隨即演化,不過眨眼的功夫,姜宇原先布置的陣紋就被神秘石種所吸納覆蓋,一套比惑心迷神陣更深奧的陣法緩緩形成。
那枚古怪神秘的石種散發著奇異的律動,與周邊的陣紋形成奇異的聯繫,形成一張覆蓋四方上下的陣圖。
姜宇心下極為驚異,按照他的見識,如今這石種演化的陣法品階極高,只怕已是天階上品甚至極品的層次,紫府修士都未必能夠看穿。
很快,以石種為陣眼的陣法演化完全,姜宇祭出那枚石種,飛身到陣法外圍,特意切斷感知,以自身神識掃過此地,那一絲一縷的迷霧和極其細小的微塵在石種的牽動之下飛速演化,呈現出他想看到的任何模樣。
姜宇相當滿意的點了點頭,大多數幻陣都是直接屏蔽一塊地方,無疑是在告訴對方此地無銀三百兩。
相反如今這種順遂對方心意演化的幻陣,才是最能隱蔽的,也最符合他的要求。
姜宇將石種收回靈台之中,如今只要他在陣法範圍之內,便是身懷陣眼,隨時攜帶有惑心迷神陣的陣圖。
他打算再等上一段時間觀察看看,若是無恙,他就放開手腳,開始著手祛除體內經脈之中的虛空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