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傲慢是七原罪之一,我們只有摒棄傲慢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

  13:1智慧之子,聽從父親的教訓;輕狂的人,不聽任何人規勸。

  13:2義人必飽嘗自己口舌的果實,惡人的欲望只有飽食強暴。

  13:3謹口慎言,方能自保性命;信口開河,終必自取滅亡。

  13:4懶人雖常盼望,卻一無所得;勤勞的人,卻常如願以償。

  13:5義人憎惡謊言,惡人令人可憎可惡。

  13:6正義保衛行為正直的人,邪惡卻使罪人滅亡。」

  布道台上年輕的牧師湯姆緩緩的抑揚頓挫的說著。

  台下的人群中周章面無表情的低頭,心裡非但沒有贊同,而是非常的不屑。

  作為一個生長在紅旗下的好青年,從小學開始就學習了辯證唯物主義方式方法的人。宗教,經書,聖訓他接受不了一點。

  主要是接受不了的是雙標。

  佛曰眾生平等,結果只有接受「教化」的眾生平等,果位依然是有次第的。

  有個冷知識,三藏去真經的時候。剛好是佛教衰微之時。而且是病入膏肓的衰微,大量的聖地和寺廟荒棄。

  如果那時的巴拉克有靈山,大抵和黑馬嘍一樣,如來已死,靈山凋敝。不復佛光普照,經誦漫漫,佛鈴聲聲,九重寶塔各有光華的盛景是不可能有的。

  如果貼近歷史,黑馬嘍可比西遊真。

  至於眼前這個更是抽象,本是一個流浪民族的地方小教,在他們眼中的叛教之人傳與外族。此人卻被異族奉為上帝之子。

  經書更是一改再改,六經注我,變得千奇百怪。

  從教宗釋經,變為主教釋經,再變為牧師釋經……

  到了這幫鬼佬的先祖,乾脆人人皆能感召,人人皆釋經,變成了天賦人權……

  雖是人人平等,但難免失了公平。

  聽起來抽象,但舉個例子就不難理解。如有兩人意見相背,但都說自己受了感召…

  到底誰的感召是真的……

  或者說,誰說了算,可能是錢,可能是權,可能是勢,可能是人情,甚至可能是槍說了算……

  獨獨不可能是神說了算。

  這樣的神,

  不信也罷。

  周章神遊物外,思及自此不由的笑出了聲。

  突然間,周遭安靜了下來,眾人以及台上的牧師目光灼灼的看著周章。

  「阿門,抱歉。牧師講的太好了,感覺自己的靈收到了進化,得到了感召。」

  周章站起來,示意大家鼓掌。

  一邊冷汗直流,一邊慶幸自己素有急智。

  用魔法打敗魔法,用正確打敗正確嘛。

  穿越到這個破農村好幾天了,手機卡也不通用,衣食無著,全靠幫著教堂打點臨工活著。雖然沒有錢拿,但是管飯也不至於餓死。

  說是臨工,卻是一些技術活。

  在這個遠離州際公路百來公里的小鎮,本質上都是以物易物的交易。

  鎮上的小學中學只教一點點數學,物理化學都只教一點點,因為鎮長是校長,而唯一的老師正是那位年輕的牧師湯姆。

  為啥只教這點點?

  一方面教會學校出身,念經典故倒背如流,科學知識說不了一點;另一方面,在這偏遠小村,大家祖祖輩輩都覺得雷電也好,物質變化也好是屬於神的權能……

  相較於一個宗教場所,教堂更接近於一個民生設施,下水堵了,找活干,找人幹活,拿農產品換東西,都在晨會後的一小會兒完成。

  鄉下人是粗魯的,毫無耐心的。(這裡指某國的鄉下人。)

  往往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賽里斯小學畢業的人幫忙計算一下多少蒲式耳的麥子可以換多少磅的牛肉或者多少加侖的汽油……

  講個笑話,你滴帶英都在用公制單位了。有個國家還在用英制……

  單位之間不都是十進位的,誰來算都迷糊。

  周章都適應了好一段時間。在他來之前,貨幣的基礎單位是多少桶麥子,多少車玉米……


  和古代差不多,都堆的尖尖的。賣家這樣做,表示物美價廉,沒有短斤少兩。

  買家上去就是一腳,把尖尖抖一些下來。表示不占便宜,大家友好和睦。

  現在有了周章,自然和simple差不多站中間,踢兩邊……

  至於為啥說是給教堂打零工…

  其實做中間人這活是附帶的,是兼職。

  周章是教堂收養的,代表教堂,代表上帝……

  講個笑話,一堆大v,專家,教授推崇的契約精神……

  咱不好說他們是無知還是壞。因為本質一開始就和我們想到不大一樣。

  西方一神教語境下的契約,一開始就是凡人和神訂立的約定。我拿拿東西換東西的依據不是和另一個人定的,是我和神保證給他多少東西,至於他有沒有按照約定給我,那是神的事情。

  所謂的契約的強制性是賭上信仰的。

  至於國際貿易中間的毀約如此頻繁,國與國之間各種條約如同廢紙其實很好解釋,他們是異教徒,無信者。

  毀約才是正義的,他們甚至都不是人……

  人群陸陸續續的散了去。

  周章跟著湯姆來到了教堂外,門外幾台板車排著上面堆著各色穀物,由牛,馬,拖拉機,皮卡拖著。

  現在是周章的正兒八經的工作了——十一稅。

  當然也不完全是,有些是拿了麥子磨麵的,那些二十抽一。

  拿葡萄上繳釀酒,用來做聖餐餐酒的,走的是捐贈和抵扣。

  各色瓜果,蔬菜都是幹這個的。

  當然還有些是正兒八經交稅的。

  在留種之後,會全部拉到教堂門口,繳完十一稅之後,或是加工,或是賣給糧商。

  好在已是深秋,早過了忙的時候。

  在這個偏僻的小鎮,糧食其實賣不出價格。四大糧商最高的也就一百多刀一噸小麥。

  當然,和東北一樣。在這裡一刀非常耐花。也有種子化肥農藥補貼。

  感恩蘇東再起波瀾,一噸價格能多20。

  雖然不怎么正確,但是這是這個世界上最樸素的支持斯拉夫大區開戰的一波人。

  周章指揮著牛仔把磨好的麵粉裝桶,搬上板車,又把四桶麵粉指揮著搬進地窖。

  送走史蒂夫一家,和幾個牛仔越好下午把鎮上女眷招來釀酒。

  周章帶上耳機,從冰窖裡面取出一條牛腿,一條牛裡脊,一些土豆蔬菜。

  開始準備今日的午餐。

  簡簡單單煎了點黑胡椒眼肉,燉了個番茄土豆牛腩,調了點濕面,用塑料紙隔開,蒸了十幾斤烤鴨麵餅。

  教堂這東西雖說抽象,但是在這個魔幻的地方,他有一個很魔幻的功能。就是給這些半大的小子管一頓飯。

  那些個被挑剩下來的勞動力都能在教堂裡面找個夥計,然後吃頓飽飯。

  成家立業之人甚至會被分一片土地耕種。

  畢竟這裡是先有了教堂,才有了國家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