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荊軻刺秦王
「徒兒,你醒了?來來來,一併過來吃些酒食。」
田光招手讓屈玉坐下,屈玉擺手道:「師父,我還沒漱口,恐失禮人前,待會再來。」
屈玉一邊擺手,偷偷沖荊軻使了個眼色,荊軻會意,不一會兒便告罪出恭,在後院找到了屈玉。
「屈老弟,你有何事?」
「荊大哥,我師父有個朋友叫『鞠義』的,你聽說過嗎?」
「鞠義?他好像供職於太子府。」
「前段時間,我師父說要把我託付給他照顧,但是他有一件事要師父去做。我總覺得,他要師父做的事,恐怕……師父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荊軻看了他一眼,屈玉面上全是憂思之色。
荊軻正色道:「屈老弟,你師父與鞠義相交甚厚,又將你託付於他。兩人應當是極為信任彼此的。大丈夫生於世間,當以信義為重,你如今背著你師父,將此事告知於我,甚至提出對鞠義的懷疑,對你師父而言,可是背信棄義的行為,今後莫要再行此事。」
荊軻說的嚴肅,屈玉聽得卻很沮喪。
信義、忠貞……
這些東西都能把人害死。
上輩子的師父屈原是這麼死的,這輩子……看來又要重蹈覆轍了。
事情發展果然如屈玉所料,幾日之後,太子府傳令召見田光。
田光回來之後,安排屈玉去買酒菜招待荊軻。
屈玉前腳剛出門,後腳田光就秘密會見荊軻,而後自裁於荊軻面前。
荊軻對外的說法是,田光在會見太子的時候,太子說了句:「我跟先生說的都是國家大事,還希望先生不要泄密。」
田光感覺自己的人品受到了質疑,因此要以死來保守這個秘密。
這個秘密到底是什麼?
荊軻可以不告訴任何人,卻不可以不告訴屈玉,「太子丹要求你師父去刺殺秦王。如今你師父已將這件事託付於我。」
「荊大哥,你不覺得你很荒唐嗎?我師父用生命來保守的秘密,你就這麼輕易的告訴我了?」
「我荒唐?你不覺得依靠刺殺秦王來拯救燕國,更為荒唐嗎?」
荊軻看著孝服在身的屈玉,忍不住吐露了實情,「你看著吧,過幾天這個消息說不定會傳遍京都。你師父真正的死因,也絕不是為了保守這個秘密。」
幾日後,太子丹於天下尋鑄劍師的事,傳遍燕國。
其時,田光屍骨還未入土。
鞠義上門與他發喪,屈玉不知所蹤。
荊軻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屈玉已經失蹤大半個月了。鞠義派出手下頻繁搜尋屈玉蹤影,卻一無所獲,時間一長,也就放棄了。
荊軻上門怒斥鞠義無信,鞠義卻拿出一張羊皮紙丟在他面前。
「我師為信義犧牲,太子丹卻背信棄義,若太子丹不死,燕國必不得善終。屆時,勿謂言之不預也。」
荊軻收起羊皮紙,心情複雜。
他已經托人帶信去蓋聶府上,希望邀請他一同刺秦。太子丹固然不是什麼好東西,暴秦也沒好到哪去。
自己若殺了秦王,也算是為長平之戰的幾十萬趙國同胞雪恨。
以殺止殺,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荊軻永遠都不會忘記,二十五年前,同宗族男人都死在了長平之戰,整座小鎮只剩下了婦孺,他當年只有六歲,被母親安排著躲在了地窖里,躲過了秦軍對淪陷地區的血洗。
以人頭論功績的秦軍,是如何殺良冒功,是如何將一座座充滿歡聲笑語的城市變得滿目瘡痍,荊軻全部都記得。
當他走出地窖的時候,天地之間只剩下了紅色,這股猩紅浸透了土地,浸透了他的心。
從那之後,荊軻四處流浪,躲藏。
憑著一股韌勁,漸漸成為了小有名氣的遊俠。
偶爾,他最常幹的事,就是殺掉山匪,搶劫強盜。
拜訪名劍師,也只是為了見識一下,這些專修劍道的人,能不能擋住他的殺招。
沒擋住的,都死了。
擋住了的,唯有蓋聶一人。
蓋聶若應邀而來,刺秦一事,成功率會大大提升。
但是蓋聶沒有,從盛夏等到深秋,耗盡了太子丹的耐心。
「荊先生,您到底什麼時候出發?說什麼等人,莫不是怕了吧?」
太子丹黑著半張臉,視線中儘是急迫和探尋,荊軻一眼瞪過去,太子丹又急忙躲閃,不敢與荊軻對視。
鼠輩!
荊軻心中嘲諷了一句,隨即又是一嘆,蓋聶可能是不會來了。
「太子既然如此著急,荊軻願意明早出發,請太子備好儀仗,不必再催。」
荊軻走的那天,高漸離帶著遊俠,敲著架子鼓,在易水邊上唱起了悲愴的Hi-pop為荊軻送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就那樣離開了燕國,踏上了前往秦國的道路。
後來的經過和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荊軻帶隊進入王殿,圖窮匕見,他左手攥住秦王衣袖,右手提匕首便刺,秦王臨危不亂,扯斷袖子,起身繞柱躲避荊軻追擊。
醫官夏無且用藥袋子丟荊軻,阻擊他的攻勢,秦王欲拔出隨身所配轆轤劍,卻因劍身太長而無法拔出。
後在趙高的提醒下,把轆轤劍貼在背上,從上方拔出,才依靠兵器長度的優勢,抵擋住了荊軻的攻勢,招來殿前武士將荊軻亂刀分屍。
再幾百年後,司馬遷會把這件事載入史冊,荊軻刺秦的壯舉將受千古傳誦,荊軻本人與專諸、聶政、豫讓被人們並稱我國古代的四大刺客,太子丹、高漸離、樊於期會成為這件事的背景板。而田光,知道他的人,少之又少。
屈玉在哪呢?
他在蓋聶府上,截下了荊軻的信。
待收到荊軻刺秦失敗的消息後,他放心地才把信還給了蓋聶。
「蓋聶,我屈玉不是什麼頂天立地的大人物,甚至算不上一個光明磊落的人。我阻止你刺秦,一是為了報我師父的仇,二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長平四十萬冤魂。」
荊軻刺秦失敗,驚怒交加的秦始皇,滅掉燕國以後,太子丹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而無論荊軻成敗與否,實際上他都是走不出秦王宮的。
所以他不算害了荊軻,只能算是保護了秦王。
秦國國力已是諸侯之最,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秦國頻繁換王,天下遲遲不歸於一統,只會發生更多的戰亂,死傷更多的窮人。
屈玉做這件事,除了有點對不起荊軻,其他的,問心無愧。
蓋聶看完了荊軻的信,四肢冰涼,打量屈玉的眼光如同在打量一個死人。
屈玉很坦然,「師父最後的遺願,是希望我能苟全性命於亂世。我恐怕要辜負他的期望了,蓋劍神,動手吧!」
屈玉閉上眼,等待死亡的降臨。
田光招手讓屈玉坐下,屈玉擺手道:「師父,我還沒漱口,恐失禮人前,待會再來。」
屈玉一邊擺手,偷偷沖荊軻使了個眼色,荊軻會意,不一會兒便告罪出恭,在後院找到了屈玉。
「屈老弟,你有何事?」
「荊大哥,我師父有個朋友叫『鞠義』的,你聽說過嗎?」
「鞠義?他好像供職於太子府。」
「前段時間,我師父說要把我託付給他照顧,但是他有一件事要師父去做。我總覺得,他要師父做的事,恐怕……師父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荊軻看了他一眼,屈玉面上全是憂思之色。
荊軻正色道:「屈老弟,你師父與鞠義相交甚厚,又將你託付於他。兩人應當是極為信任彼此的。大丈夫生於世間,當以信義為重,你如今背著你師父,將此事告知於我,甚至提出對鞠義的懷疑,對你師父而言,可是背信棄義的行為,今後莫要再行此事。」
荊軻說的嚴肅,屈玉聽得卻很沮喪。
信義、忠貞……
這些東西都能把人害死。
上輩子的師父屈原是這麼死的,這輩子……看來又要重蹈覆轍了。
事情發展果然如屈玉所料,幾日之後,太子府傳令召見田光。
田光回來之後,安排屈玉去買酒菜招待荊軻。
屈玉前腳剛出門,後腳田光就秘密會見荊軻,而後自裁於荊軻面前。
荊軻對外的說法是,田光在會見太子的時候,太子說了句:「我跟先生說的都是國家大事,還希望先生不要泄密。」
田光感覺自己的人品受到了質疑,因此要以死來保守這個秘密。
這個秘密到底是什麼?
荊軻可以不告訴任何人,卻不可以不告訴屈玉,「太子丹要求你師父去刺殺秦王。如今你師父已將這件事託付於我。」
「荊大哥,你不覺得你很荒唐嗎?我師父用生命來保守的秘密,你就這麼輕易的告訴我了?」
「我荒唐?你不覺得依靠刺殺秦王來拯救燕國,更為荒唐嗎?」
荊軻看著孝服在身的屈玉,忍不住吐露了實情,「你看著吧,過幾天這個消息說不定會傳遍京都。你師父真正的死因,也絕不是為了保守這個秘密。」
幾日後,太子丹於天下尋鑄劍師的事,傳遍燕國。
其時,田光屍骨還未入土。
鞠義上門與他發喪,屈玉不知所蹤。
荊軻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屈玉已經失蹤大半個月了。鞠義派出手下頻繁搜尋屈玉蹤影,卻一無所獲,時間一長,也就放棄了。
荊軻上門怒斥鞠義無信,鞠義卻拿出一張羊皮紙丟在他面前。
「我師為信義犧牲,太子丹卻背信棄義,若太子丹不死,燕國必不得善終。屆時,勿謂言之不預也。」
荊軻收起羊皮紙,心情複雜。
他已經托人帶信去蓋聶府上,希望邀請他一同刺秦。太子丹固然不是什麼好東西,暴秦也沒好到哪去。
自己若殺了秦王,也算是為長平之戰的幾十萬趙國同胞雪恨。
以殺止殺,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荊軻永遠都不會忘記,二十五年前,同宗族男人都死在了長平之戰,整座小鎮只剩下了婦孺,他當年只有六歲,被母親安排著躲在了地窖里,躲過了秦軍對淪陷地區的血洗。
以人頭論功績的秦軍,是如何殺良冒功,是如何將一座座充滿歡聲笑語的城市變得滿目瘡痍,荊軻全部都記得。
當他走出地窖的時候,天地之間只剩下了紅色,這股猩紅浸透了土地,浸透了他的心。
從那之後,荊軻四處流浪,躲藏。
憑著一股韌勁,漸漸成為了小有名氣的遊俠。
偶爾,他最常幹的事,就是殺掉山匪,搶劫強盜。
拜訪名劍師,也只是為了見識一下,這些專修劍道的人,能不能擋住他的殺招。
沒擋住的,都死了。
擋住了的,唯有蓋聶一人。
蓋聶若應邀而來,刺秦一事,成功率會大大提升。
但是蓋聶沒有,從盛夏等到深秋,耗盡了太子丹的耐心。
「荊先生,您到底什麼時候出發?說什麼等人,莫不是怕了吧?」
太子丹黑著半張臉,視線中儘是急迫和探尋,荊軻一眼瞪過去,太子丹又急忙躲閃,不敢與荊軻對視。
鼠輩!
荊軻心中嘲諷了一句,隨即又是一嘆,蓋聶可能是不會來了。
「太子既然如此著急,荊軻願意明早出發,請太子備好儀仗,不必再催。」
荊軻走的那天,高漸離帶著遊俠,敲著架子鼓,在易水邊上唱起了悲愴的Hi-pop為荊軻送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就那樣離開了燕國,踏上了前往秦國的道路。
後來的經過和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荊軻帶隊進入王殿,圖窮匕見,他左手攥住秦王衣袖,右手提匕首便刺,秦王臨危不亂,扯斷袖子,起身繞柱躲避荊軻追擊。
醫官夏無且用藥袋子丟荊軻,阻擊他的攻勢,秦王欲拔出隨身所配轆轤劍,卻因劍身太長而無法拔出。
後在趙高的提醒下,把轆轤劍貼在背上,從上方拔出,才依靠兵器長度的優勢,抵擋住了荊軻的攻勢,招來殿前武士將荊軻亂刀分屍。
再幾百年後,司馬遷會把這件事載入史冊,荊軻刺秦的壯舉將受千古傳誦,荊軻本人與專諸、聶政、豫讓被人們並稱我國古代的四大刺客,太子丹、高漸離、樊於期會成為這件事的背景板。而田光,知道他的人,少之又少。
屈玉在哪呢?
他在蓋聶府上,截下了荊軻的信。
待收到荊軻刺秦失敗的消息後,他放心地才把信還給了蓋聶。
「蓋聶,我屈玉不是什麼頂天立地的大人物,甚至算不上一個光明磊落的人。我阻止你刺秦,一是為了報我師父的仇,二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長平四十萬冤魂。」
荊軻刺秦失敗,驚怒交加的秦始皇,滅掉燕國以後,太子丹絕不會有什麼好下場。而無論荊軻成敗與否,實際上他都是走不出秦王宮的。
所以他不算害了荊軻,只能算是保護了秦王。
秦國國力已是諸侯之最,統一天下,只是時間問題。
秦國頻繁換王,天下遲遲不歸於一統,只會發生更多的戰亂,死傷更多的窮人。
屈玉做這件事,除了有點對不起荊軻,其他的,問心無愧。
蓋聶看完了荊軻的信,四肢冰涼,打量屈玉的眼光如同在打量一個死人。
屈玉很坦然,「師父最後的遺願,是希望我能苟全性命於亂世。我恐怕要辜負他的期望了,蓋劍神,動手吧!」
屈玉閉上眼,等待死亡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