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募兵
「遠哥兒,你這一身驚人的武藝,就沒想過去投軍建功立業?」
「你若是有這想法,妹妹這裡倒有些門道。」
黃雁雪看著陳克遠輕輕笑道,如果眼前這位陳家哥哥有投軍的想法那真是再好不過了,自己剛好可以把他介紹到自家舅父門下,正好舅父初來乍到,對巴山的人與事都不算熟悉,沒有什麼根基。
如若有陳家子弟加入麾下,一是可以加深舅父對巴山的掌控力,二則也能跟遠哥兒結個善緣,兩全其美。
聞言,陳克遠剛想開口,身後,一道粗獷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克遠當然會去投軍,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眾人回頭一看,就發現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陳家護衛統領,陳復。
他的神色有些疲憊,看上去風塵僕僕,可聲音卻依舊洪亮。
「雁雪,你可真會為你舅父著想,什麼承諾都沒給,就想誘著我家克遠去給你舅父賣命?」
「這算盤也打的太好了吧!」
看著黃雁雪,陳復面色雖沒有什麼變化,可語氣著實不算太善。
「三叔,瞧您說的,我對遠哥兒的本事可是佩服的很,怎麼可能不為遠哥兒在舅父面前多爭取爭取呢,只是沒有舅父的答覆,我也不好在遠哥兒面前隨意允諾。」
「萬一承諾了卻做不到,豈不是要壞了我在遠哥兒心目中的印象。」
聽見陳復的話,黃雁雪也不反駁,只是輕輕一笑,語氣婉轉。
「哼,就你嘴甜會說話。」
聽得解釋,陳復的語氣也漸漸緩和了下來,扭頭看向陳克遠。
「克遠,我贈你的這匹寶馬你騎著感覺怎麼樣,有沒有駕馭不住的感覺?」
「要是有,我給你去換一匹。」
「這匹馬性烈,養在我馬廄里已經許久了,一直無人能駕馭,要不是品相實在出眾,我早變賣出去了。」
看著眼前像是剛剛結束訓練的陳克遠,陳復關心的說道。
而話音剛落,陳復就發現在場的眾人都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弄得他渾身不自在。
「都這麼看著我作甚?」
被一群後輩這麼盯著,陳復有些受不住了,連忙板著臉喝道。
「三叔,這匹馬很合我意,就不用換了。」
見狀,陳克遠趕緊出聲打斷了場間那股奇怪的氣氛。
「那就好,我就說嘛,如果連你都駕馭不住,這天下間還有何人能降服這匹烈馬?」
見陳克遠這麼說,陳復也沒去注意那群奇怪的小輩了,滿意一笑。
他這些日子,在教完陳克遠武藝之後,就沒有再待在校場,而是開始為了陳克遠也為自己的理想而奔波。
他在短短旬月之內,四處拜訪舊友,尋故門生,想散盡家財為陳克遠募集一支私兵出來。
不僅如此,他還在宗族的年輕人里四處旁敲側擊,想看看有沒有同樣不甘於現狀的年輕人願意加入。
沒辦法,作為族長的陳定不肯支持他的提議,他就只能自謀出路了。
好不容易有了希望,讓他就此放棄,他說什麼也決計不肯的。
而剛剛從一舊友處歸來的他,之所以方才一見面就對黃雁雪說出那番話,就是因為這支私兵想募齊還要個三五日功夫。
加上馬上就是元日了,想真正準備完好,估計還要個半旬時間,那時候才是投軍的好時機。
他對黃雁雪的舅父黃法氍並沒有什麼惡感,相反,黃法氍在他心裡投軍的人選中處於最前列。
畢竟其人不僅名聲不錯,還剛好鎮於巴山,若是投他麾下,不僅能憑藉宗族的聲名得其重視,還能藉助宗族的力量更好的發展。
別看族長陳定拒絕自己時拒絕的這麼堅定,可要是遠哥兒真的投軍了,他還是會忍不住幫忙的。
而陳復之所以堅決的要備好兵馬再讓陳克遠去投軍,這就是出於梁國畸形的軍事制度考慮了。
自晉衣冠南渡以來,南方地區就漸漸成為了世家大族的樂園,而在這種奇特的氛圍下,一些盤踞本地根深錯節的地方家族也慢慢發展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占據地方的小勢力,不僅擁有著大量土地田畝,還集聚私兵,動輒為禍為亂。
在梁武帝時期的前中段,國家較為穩定,兵力充足,對地方的掌控力也不弱,所以地方豪族們都顯得很安分。
可在侯景掀起叛亂後,南方地區在短短几年時間內,繁華湮盡,烽煙四起,國家威信盡喪,對地方再也無力掌控,很多地方豪族就趁此機會擁兵占據所在州縣,形成了實際上的割據。
而在侯景之亂平息後,梁國已經是千瘡百孔,國家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對境內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進行清掃。
無奈下,大都督陳霸先只能採取拉攏一批打一批的策略,給願意對梁國表示臣服的割據勢力以名義上的正統,也就是所謂的招安,而那些鐵了心就是想造反的,陳霸先則是聯合肯配合朝廷的地方豪族予以打擊、剿滅。
所以,現如今,大都督陳霸先雖掃平了梁境內的叛亂,可現在鎮守地方的,大多還是那些地方豪族,勢力強大的就封為刺史,勢力弱一些的就封為太守,國家的兵力組成,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劃歸於地方豪族所屬了。
而這樣的局面下,就導致了現在投軍,你是獨自前去還是帶了人馬前去有很大的差別。
一個人去,你再怎麼有本事,也只能從底層做起,且處處受掣肘。
光是想想就能明白,人家全是一個宗族出來的,有功勞肯定先緊著自家人,而趟刀子的活則定然是優先分給你,也許有那不論親疏、賞罰分明的好上司,可那又何其稀少?
而帶著人馬去,就全然不同了,不僅不用擔心賞罰失衡,功勞被占,主將頒布命令時還要顧及你的想法,不敢隨意得罪你,在軍中的地位相當穩固。
兩兩相較,讓把陳克遠視作希望的陳復又如何敢不做好萬全準備再去投軍?
儘管自家子侄克遠勇力絕倫,絕不會輕易沒於戰陣,可有些時候,你不僅需要防備敵人的刀槍,還要警惕來自友軍的冷箭。
想當年北齊名將高敖曹何等英雄,可最後卻死於自己人的暗算之下,不甘飲恨,何其悲哉?
在很多時候,手下有沒有一支完全聽令於自己的軍隊,結果截然不同。
「你若是有這想法,妹妹這裡倒有些門道。」
黃雁雪看著陳克遠輕輕笑道,如果眼前這位陳家哥哥有投軍的想法那真是再好不過了,自己剛好可以把他介紹到自家舅父門下,正好舅父初來乍到,對巴山的人與事都不算熟悉,沒有什麼根基。
如若有陳家子弟加入麾下,一是可以加深舅父對巴山的掌控力,二則也能跟遠哥兒結個善緣,兩全其美。
聞言,陳克遠剛想開口,身後,一道粗獷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克遠當然會去投軍,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眾人回頭一看,就發現來人不是別人,正是陳家護衛統領,陳復。
他的神色有些疲憊,看上去風塵僕僕,可聲音卻依舊洪亮。
「雁雪,你可真會為你舅父著想,什麼承諾都沒給,就想誘著我家克遠去給你舅父賣命?」
「這算盤也打的太好了吧!」
看著黃雁雪,陳復面色雖沒有什麼變化,可語氣著實不算太善。
「三叔,瞧您說的,我對遠哥兒的本事可是佩服的很,怎麼可能不為遠哥兒在舅父面前多爭取爭取呢,只是沒有舅父的答覆,我也不好在遠哥兒面前隨意允諾。」
「萬一承諾了卻做不到,豈不是要壞了我在遠哥兒心目中的印象。」
聽見陳復的話,黃雁雪也不反駁,只是輕輕一笑,語氣婉轉。
「哼,就你嘴甜會說話。」
聽得解釋,陳復的語氣也漸漸緩和了下來,扭頭看向陳克遠。
「克遠,我贈你的這匹寶馬你騎著感覺怎麼樣,有沒有駕馭不住的感覺?」
「要是有,我給你去換一匹。」
「這匹馬性烈,養在我馬廄里已經許久了,一直無人能駕馭,要不是品相實在出眾,我早變賣出去了。」
看著眼前像是剛剛結束訓練的陳克遠,陳復關心的說道。
而話音剛落,陳復就發現在場的眾人都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他,弄得他渾身不自在。
「都這麼看著我作甚?」
被一群後輩這麼盯著,陳復有些受不住了,連忙板著臉喝道。
「三叔,這匹馬很合我意,就不用換了。」
見狀,陳克遠趕緊出聲打斷了場間那股奇怪的氣氛。
「那就好,我就說嘛,如果連你都駕馭不住,這天下間還有何人能降服這匹烈馬?」
見陳克遠這麼說,陳復也沒去注意那群奇怪的小輩了,滿意一笑。
他這些日子,在教完陳克遠武藝之後,就沒有再待在校場,而是開始為了陳克遠也為自己的理想而奔波。
他在短短旬月之內,四處拜訪舊友,尋故門生,想散盡家財為陳克遠募集一支私兵出來。
不僅如此,他還在宗族的年輕人里四處旁敲側擊,想看看有沒有同樣不甘於現狀的年輕人願意加入。
沒辦法,作為族長的陳定不肯支持他的提議,他就只能自謀出路了。
好不容易有了希望,讓他就此放棄,他說什麼也決計不肯的。
而剛剛從一舊友處歸來的他,之所以方才一見面就對黃雁雪說出那番話,就是因為這支私兵想募齊還要個三五日功夫。
加上馬上就是元日了,想真正準備完好,估計還要個半旬時間,那時候才是投軍的好時機。
他對黃雁雪的舅父黃法氍並沒有什麼惡感,相反,黃法氍在他心裡投軍的人選中處於最前列。
畢竟其人不僅名聲不錯,還剛好鎮於巴山,若是投他麾下,不僅能憑藉宗族的聲名得其重視,還能藉助宗族的力量更好的發展。
別看族長陳定拒絕自己時拒絕的這麼堅定,可要是遠哥兒真的投軍了,他還是會忍不住幫忙的。
而陳復之所以堅決的要備好兵馬再讓陳克遠去投軍,這就是出於梁國畸形的軍事制度考慮了。
自晉衣冠南渡以來,南方地區就漸漸成為了世家大族的樂園,而在這種奇特的氛圍下,一些盤踞本地根深錯節的地方家族也慢慢發展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占據地方的小勢力,不僅擁有著大量土地田畝,還集聚私兵,動輒為禍為亂。
在梁武帝時期的前中段,國家較為穩定,兵力充足,對地方的掌控力也不弱,所以地方豪族們都顯得很安分。
可在侯景掀起叛亂後,南方地區在短短几年時間內,繁華湮盡,烽煙四起,國家威信盡喪,對地方再也無力掌控,很多地方豪族就趁此機會擁兵占據所在州縣,形成了實際上的割據。
而在侯景之亂平息後,梁國已經是千瘡百孔,國家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對境內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進行清掃。
無奈下,大都督陳霸先只能採取拉攏一批打一批的策略,給願意對梁國表示臣服的割據勢力以名義上的正統,也就是所謂的招安,而那些鐵了心就是想造反的,陳霸先則是聯合肯配合朝廷的地方豪族予以打擊、剿滅。
所以,現如今,大都督陳霸先雖掃平了梁境內的叛亂,可現在鎮守地方的,大多還是那些地方豪族,勢力強大的就封為刺史,勢力弱一些的就封為太守,國家的兵力組成,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劃歸於地方豪族所屬了。
而這樣的局面下,就導致了現在投軍,你是獨自前去還是帶了人馬前去有很大的差別。
一個人去,你再怎麼有本事,也只能從底層做起,且處處受掣肘。
光是想想就能明白,人家全是一個宗族出來的,有功勞肯定先緊著自家人,而趟刀子的活則定然是優先分給你,也許有那不論親疏、賞罰分明的好上司,可那又何其稀少?
而帶著人馬去,就全然不同了,不僅不用擔心賞罰失衡,功勞被占,主將頒布命令時還要顧及你的想法,不敢隨意得罪你,在軍中的地位相當穩固。
兩兩相較,讓把陳克遠視作希望的陳復又如何敢不做好萬全準備再去投軍?
儘管自家子侄克遠勇力絕倫,絕不會輕易沒於戰陣,可有些時候,你不僅需要防備敵人的刀槍,還要警惕來自友軍的冷箭。
想當年北齊名將高敖曹何等英雄,可最後卻死於自己人的暗算之下,不甘飲恨,何其悲哉?
在很多時候,手下有沒有一支完全聽令於自己的軍隊,結果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