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內廷外朝之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常洛返回龍椅上坐下,招手示意王安上前一些,笑著道:

  「以後若有大宗物資採買,朕還是會讓三方報價。」

  「內廷雖無法將價格壓到接近成本,但也要時刻保持著能隨時採買大宗物資的能力。」

  「哪怕價格稍貴一些,內廷也不能放棄這項能力。」

  「這件事你知道就行,下去後不要苛責下屬。」

  「他們在宮中當差,完全對上負責,已經活的很謹慎,過於高壓,會適得其反,不利於內廷團結穩定。」

  王安擦乾眼淚,拱手問道:「陛下,難道此事就這麼算了?」

  朱常洛想了想,手指在桌案上輕敲了幾下,點頭道:

  「對,就這麼算了。」

  「對待身邊人,不要太苛責,下去後不要再整頓。」

  「若你有一兩個絕對信任的心腹,可以透露一二,讓其以後辦差,心裡有數便成。」

  王安聞言,心中滿是欽佩,他強壓下一口氣,拱手道:「臣明白了。」

  ……

  王安離開御書房後,立刻回到自己的住處,招來魏朝一人。

  「乾爹,這麼著急叫兒子前來,可是皇爺有要事吩咐?」

  魏朝火急火燎的從東廠趕來王安住處。

  王安坐在凳子上,倒了一杯水給他,隨後開口道:「主子讓內廷採購糧布一事,我是委派你親自督辦的。」

  魏朝有些不明所以的接過水杯,但沒敢喝,站在一旁點頭:

  「沒錯,此事是兒子親自去跟各大皇莊管事談的。」

  「上次的報價確實有些高,只因兒子沒經手,不知深淺。」

  「如今兒子親自去皇莊盤問,拿到的都是最低報價。」

  「保證比戶部上次的報價低的多,這次一定給乾爹長臉。」

  王安看了他一眼,見他滿臉誠懇,眼中毫無躲閃欺瞞之色,不禁嘆了口氣。

  皇爺說的確實沒錯,有些事內廷和外朝是存在本質不同的。

  給皇家辦差的人若是吃不到半分利,那就沒人給皇帝辦差了。

  哪怕是他們這些高品家奴,也一樣會被蒙蔽。

  王安拉著他的胳膊,讓他在凳子上坐下。

  魏朝坐下後給王安倒了杯水,送到王安面前,笑著問道:「乾爹,這次報價怎麼樣,皇爺是否選了內廷?」

  王安額頭血管有些漲,他低聲道:「內廷報價一百二十萬,戶部報價一百零二萬,你說皇爺是選內廷還是選戶部?」

  魏朝聞言,眼神一縮,連忙起身跪在地上:「這,這不可能,戶部從哪裡得到的如此低價糧布,乾爹,兒子發誓,兒子一分錢都沒貪。」

  王安彎腰拉起了他,點頭道:

  「我信你,這事皇爺也沒怪罪。」

  「陛下有德呀。」

  魏朝仍有些懵,他想了想,開口道:

  「乾爹,這事兒子一定查清楚。」

  「到底是戶部弄虛作假,還是皇莊欺上瞞下。」

  「給兒子三天,不,兩天,兒子一定查個水落石出。」

  王安喝了一口水,眼神微動,開口道:

  「此事不急,你慢慢查便可。」

  「查清楚了你自個兒知道就行,以後辦事心裡有數。」

  「此事就此作罷,不做任何追究。」

  魏朝聞言,緘默了片刻,開口道:「乾爹,這太便宜那干人了,乾爹您受了委屈,兒子看不過,此事兒子一定要給乾爹出氣。」

  王安看了他一眼,朝御書房方向拱手一禮,開口道:

  「皇爺說了,給內廷辦事,不能一點利都不給,半分利都沒有的事,是沒人願意辦的。」

  「皇爺還說了,不要苛責下屬,不要做有損內廷團結穩定之事。」

  「你是想讓乾爹背上違抗皇命之罪嘛?」

  魏朝聞言,連忙又想下跪。

  王安一把拉住他的胳膊:

  「別跪了,主子不喜歡人跪,咱家也不喜歡動不動就跪。」


  「要是跪就能把咱大明跪出個中興,把建奴跪死在遼東,把稅跪著收上來。咱家日日跪,月月跪,跪到死都成。」

  魏朝聞言,有些不知所措,到底是跪還是不跪,一時僵在了那裡。

  王安拉著他坐下,開口道:

  「這事主子說了,不追究了,那咱們就不能再揪著不放。」

  「從明天開始,在未央宮四門前各立一塊牌子。」

  「把宮裡每天要用到的物料單價寫在牌子上。」

  「誰能找到穩定低價高質的物品,就讓誰負責採買該項物品。」

  「每個月匯總一次,能給宮裡省錢的內侍,咱家優先提拔,若是機靈精幹,咱家可以舉薦他去皇爺身邊當差。」

  魏朝聞言,點了點頭,鄭重的道:「兒子明白。」

  ……

  二月初一。

  政事堂御前會議。

  朱常洛坐在主位,手裡拿著一道密奏帳單,開口道:「關於本次採買一百萬石匹糧布一事,朕意,交給戶部主辦。」

  朱常洛將已經批覆「照准」二字的報價帳單遞給王安,示意他拿去交給李汝華。

  李汝華接過帳單後,從袖中掏出一本奏章題本,遞給了王安,開口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常洛一怔,直接在御前會議上呈交題本?

  李汝華要幹什麼?

  朱常洛好奇的接過王安拿來的題本,正要翻開審閱。

  只聽李汝華開口道:

  「臣斗膽提議,設置商部,專門負責朝廷向民間商賈採買大宗物資之事。」

  「臣舉薦順天府尹許弘綱擔任商部尚書。」

  李汝華言簡意賅的說完。

  朱常洛聞言一怔,快速看了看奏題本。

  眾人聞言則是齊齊看向李汝華。

  誰都沒想到,李汝華竟然會有如此膽大包天的想法,開口就是新設一部。

  六部變七部,看似只是增加了一個機構,但其意義可完全不同。

  政事堂增加一個席位不說,現在是六部,將來是七部,那以後是不是要成立八部、九部?

  這是公然變更祖宗之法,甚至還想動搖六部制度根基。

  李汝華瘋了不成?

  「陛下,如今朝廷財政定製,以糧布為主,這類大宗物資的採買絕不是一次兩次就夠了,以後一定還會有類似之事出現。」

  「朝廷從南方往北方調運稻穀,沿途損耗至少三成。」

  「而直接向民間商賈採買,不僅可以省卻南稻北運之費。」

  「還可大大減少沿途損耗,且可促進民間商貿繁榮。」

  「朝廷既能省卻人力,又能省卻財力,每年只需疏浚河道,使其不堵塞便可。」

  眾人聽罷,只有一個想法。

  李汝華瘋了!

  這是想省錢想魔怔了!

  這是要和整個靠漕運食利的集體開戰!

  他不怕死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