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原來我穿越的是漢朝
第57章 原來我穿越的是漢朝
隨著天子劉邦的高呼聲起。
太子劉盈上前一步,對著陸煊大拜:「漢朝太子劉盈,見過先生。」
然後就是呂雉,她端莊賢淑,面容帶著質樸的微笑和感激,也帶著些許的愧疚,微微躬身行禮道:「漢朝皇后呂雉,見過先生。」
下方的眾多臣子,早已經知曉這個時候要說什麼,他們紛紛出列,整齊的向著陸煊行禮,「我等,見過先生!」
這一刻,整個朝堂靜了下來。
隨著聲音的落下,雙方似乎都同一時刻感覺到了些許的不對。
特別是陸煊,整個人很明顯的愣了一下,他環顧著周圍,看著面前既熟悉又陌生的那張臉龐,這是季叔。
季叔的臉龐很大,額頭高高隆起,面容帶著滄桑,同時懷有著威嚴,令人矚目的那鬍鬚,真的很長。
陸煊可不是聾子,他分明聽到面前這人說的話是,『大漢天子劉邦,見過先生。』
大漢!
劉邦!
什麼情況。
這裡不是明朝麼,他現在見到的皇帝不應該是朱元璋麼?
陸煊下意識的認為自己聽錯了,或者又穿越了,但和季叔相處這麼久,他不可能辯駁不出來對方的聲音,而且昨夜晚上他就差不多恢復了,已經能看清季叔的樣子了,對方就是季叔。
那劉邦,又是什麼鬼?
還有漢朝太子劉盈,漢朝皇后呂稚。
怎麼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這裡不應該是明朝麼,奉天殿!
朱元璋呢,朱重八呢!!
端莊賢淑的馬皇后呢?
史上最有權勢的太子朱標呢?
怎麼一個都沒有見到,反而是劉邦一家子?
這裡,是漢朝?
「你,你不是朱元璋?」陸煊臉色劇烈的變化,這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邦也愣了愣,臉色微頓,朱元璋是什麼鬼?
而且,陸煊方才言稱,見過洪武大帝。
洪武?
大帝?
什麼亂七八糟的。
他是劉邦,是大漢天子!
「朕是劉邦,是這漢朝的天子,也就是你一直期盼想見到的人。」
劉邦緩聲道,帶著一絲愧疚。
想必自己隱瞞了身份這麼久,陸煊肯定會怪罪他吧,甚至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生氣了。
陸煊整個人腦袋有些昏,仔細打量打量了周圍,整個人心中砰砰的跳,他勉強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著周圍的情況,若是他確實恢復光明了,並且眼晴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也沒有再次穿越的話,那麼他不是來到了明朝,而是來到了漢朝。
這裡,很明顯是漢朝的長樂宮!
其實,跟隨可兒一路走來,陸煊就隱約發現些許的不對勁了,他當時由於心情太過於激動的原因,沒有仔細觀看周圍的建築物。
平日裡,他是個做事很仔細的人。
但終究他只是個普通人而已,普通人在後世中對於皇帝、對於皇權是沒有任何概念的,知曉自己能見到歷史上鮮活的人物出現在自己面前,那份激動是無法言喻的。
更多的是志忑不安,因為關於歷史人物的性格,都是史書上記載的,誰也不清楚現實接觸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
還有,陸煊始終認為,他要見到的皇帝是朱元璋,這一路來心緒格外的紛亂複雜,他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什麼樣子,是否禮賢下士,而自己見到朱元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讓他心情亂到了極致,根本沒有心情環顧周圍,甚至哪怕到了這宮內,也沒有格外的注意周圍的環境。
還有皇帝身披的皇袍。
陸煊憑藉著記憶想了想,確實很不對勁。
憑藉著一路而來,隨意看了周圍的幾處環境,很明顯這裡和明朝遠遠不同。
身為學歷史的,他還是能分清楚這兩個朝代建築物的明顯差異的,特別是明朝皇宮,可能是因為朱元璋的性格,明朝皇宮遵循著嚴格的中軸對稱原則,前朝後寢布局嚴謹。
就比如南京明故宮,午門內由南往北為御河和五龍橋、奉天門、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後有乾清、坤寧二宮,兩側還有東西六宮等建築,宮殿建築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分布。
而漢朝皇宮,如長樂宮和未央宮,雖也有一定的規劃,但整體布局相對較為靈活自由,各個宮殿建築之間的連接和排列不像明朝皇宮那樣嚴格對稱。
仔細觀察的話是能明顯發現,明朝皇宮的建築風格較為規整、莊重,比如他當時要是能抬頭看的話,或許能看到皇宮上的屋頂覆蓋著色彩鮮艷,裝飾精美的琉璃瓦,其他方面也雕樑畫棟,工藝精湛。
漢朝皇宮建築風格相對古樸、大氣,雖也有精美的裝飾,但在整體的規整性和裝飾的細膩程度上不如明朝皇宮。
漢朝宮殿建築多採用磚石、木材等材料,建築結構較為複雜,有正廳、偏殿、宮門、走廊等建築構件。
然後就是皇帝的服飾了。
當初他進入宮內,第一眼確實看到的是皇袍。
但漢朝皇袍和明朝皇袍明顯不同。
特別是朱元璋和劉邦的皇袍,那就更加不同了。
朱元璋時期,皇袍主要有袞服和常朝服等形制。
袞服由交領右社的絳紗長袍組成,外罩大袖袍,下擺寬大,呈「圓鋸」樣式,常朝服通常為明黃色的圓領龍袍,設計更加實用,便於日常活動。
劉邦時期,皇袍樣式則在繼承秦代袍服基礎上有所發展,一般為寬袖長袍,
上衣下裳相連,腰間束帶,整體較為寬鬆,保留了先秦時期深衣的一些特點。
同時顏色也大為不同,朱元璋時期以黃色為主,祭服以深黃色為主色,常朝服為明黃色,象徵皇帝為「土德之主」,同時也體現了皇權的尊貴,劉邦時期沿用秦朝制度,龍袍為黑色,漢文帝時改為黃色。
同時圖案紋飾也有明顯差別,朱元璋時期袞服的裝飾紋樣以「十二章紋」為核心,包括日、月、星辰、龍、山、火、宗彝、藻、、等,分別象徵皇權的神聖與天命;常朝服龍紋以五爪龍為主,象徵皇帝的九五之尊,還搭配雲紋、水波紋等裝飾,寓意皇帝統御天地經緯,劉邦時期皇袍上的紋飾相對簡單,主要以龍紋為主要裝飾,但龍紋的形態和布局沒有明朝那麼規範和複雜,也沒有嚴格的等級區分,尚未形成如明代那樣完整的十二章紋等象徵體系。
他並沒有仔細觀察,只是見到身穿黃袍的,就直接行禮了。
畢竟,現在見的是皇帝。
他難道還要在拜皇帝之前,仔仔細細觀察一番,考據考據這皇帝衣袍的顏色和圖案,確定一下?
如果不一樣呢?那麼就不拜了?
陸煊完全沒有考慮那麼多,直接就拜,而現在他掃視著劉邦身上所穿的衣服,已經確認了,這裡就是漢朝。
他整個人已經心緒徹底亂了,這三個月來始終期盼的就是見到朱元璋,終於等到日子了。
可心中想見的,卻不是朱元璋。
而是劉邦。
並非是劉邦不如朱元璋,而是這和陸煊所幻想中的根本不是一個人啊。
還有,劉邦為何要說自己是季叔?這三個月來合計著都是季叔在陪著自己?
在這之前陸煊始終認為自己是來到了明朝,所以對於季叔這兩個字根本沒有多想過,現在想來,劉邦本名劉季,是後來改名的,季叔這不就是劉邦呢。
那房叔,應該就是張良?
張良,字子房。
何伯,就是蕭何了。
好好好。
這麼玩吧。
怕被自己認出來身份,名字改成這樣?
古人的心眼子這麼多?
陸煊大腦中思緒紛亂,而這個時候劉邦也在思索著陸煊所說的『洪武大帝』這四個字的含義,他發現有些不對的地方,按照陸煊所說未來會誕生『年號」,可陸煊並沒有說自己制定了年號啊,那麼這個『洪武」並非是自己的年號。
可陸煊為何言稱自己是洪武大帝?
還是陸煊說錯了?
不能吧。
亦或者,洪武大帝這四個字,是後世人對自己的尊稱?
可陸煊之前也沒有說過這回事啊?
還有,朱元璋又是什麼鬼,他感覺陸煊並沒有說錯什麼,朱元璋這個人名是確確實實存在的,陸煊是把自己當成了朱元璋?
那麼,陸煊是把『季叔」當成了朱元璋,還是把『劉邦」當成了朱元璋?
若是前者,倒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若是後者,問題就大了。
昔日陸煊所說的各種事情,豈不是說的都是這個朱元璋,而非他劉邦,所說的也都是其他朝代的事情,而非漢朝的事情?
這個朱元璋,根據他的推測,可能也是個皇帝。
不對,猜測成前者也不對,『季叔』在陸煊的內心中怎麼可能是什麼皇帝?
心中紛亂間,劉邦見張良和蕭何已經出列,其中蕭何端著玉盤,上方擺放著雞酒。
他剛想示意讓兩人端著玉盤退下,好好弄清楚這件事情,卻見陸煊已經看向了他,「所以這裡是漢朝,並非是明朝。」
「陛下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而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陸煊這麼說,劉邦聞言心中一顫,下意識的道:「朕確實是劉邦,這裡也確實是漢朝。」
「至於明朝皇帝朱元璋,朕並不知曉。」
這個時候劉邦的手都在顫,難道他猜測對了,陸煊該不會是誤會了吧,把他的漢朝當成其他朝代了?
那豈不是,這三個月來聽的各種建議,都是其他朝代的建議?
同時陸煊所說的未來,也是其他朝代的未來?
完了,亂套了。
整個大漢都亂套了。
其他朝代的事情,怎可拿來用於漢朝?
陸煊並不愚蠢,他也漸漸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不過讓他依舊疑惑的是,為何季叔選擇隱瞞自己的身份,早些言稱是劉邦,不就好了麼?
「為何不說個清楚?」
「我始終認為這裡是明朝。」
陸煊不解道。
劉邦目光一閃,嘆息道:「是這樣的,朕和留侯等人擔憂你這個後世人,憑藉後世人的想法,主導漢朝的方向,染指皇權,甚至擁有凌駕於帝王之上的意志。」
「所以不得不這麼做。」
「又擔憂你知曉了我等身處漢朝,讓你圖謀染權,因為模糊不清。」
「這三個月,也是朕始終想獲得後世信息,所以扮成季叔。」
陸煊面色平靜,心中卻複雜到了極致,是啊,有時候不能把古人想的太簡單了,之前他看過很多穿越到歷史中的小說,其中還有什麼攤牌流、曝光流的,基本上主角說什麼,那些歷史人物信什麼,可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歷史人物會產生防備、警惕心理。
甚至做出各種安排,以確保讓所謂的後世人不可能擁有主導皇權的可能。
這確實顯得很合理。
而他這三個月來,也確確實實故意模糊不清不說出具體歷史人物的名字和朝代,原因是之前推測『季叔」是朱元璋時期,那陳友諒之子陳理帶到遠東的族人,陳理自然不喜歡朱元璋。
那麼,他還滿口提起朱元璋的名字做什麼,人家救了自己的命,還始終說著人家厭煩的人物名字?
一切的一切,都是誤會了。
劉邦等人對於自己這個後世人防備過深。
而自己通過各種誤導信息,所猜測的越來越偏離實際。
同時也是因為前世出車禍前,他是為了去瞻望明孝陵,因此先入為主的推測這裡是明朝,再加上劉邦和朱元璋這兩個人有著很多的共同點,因此誤導越來越深。
還有,關於『漢』這個字,這是當初唯一可能讓他解開誤會的機會了,可歷史有著很多巧合,陳友諒建立的政權名字也帶個『漢」,同時也是因為劉邦和張良對自己太過於防備,徹底的越陷越深了。
「所以,這三個月來你們一直在騙我。」
「我失明的狀態下,你們認為我這個後世人很好掌控,所以對我的防備並不算深,願意從我這裡獲得各種信息,可一旦我恢復了光明,那麼我就對於漢朝的皇權充滿了威脅。」
「現在,我已經來到這漢宮之內了,想必我應該活不了多久了吧?」
陸煊這個時候忽然表現的很冷靜,這也算是經歷了很多了吧,任何事情但凡沾染政治、權力,都沒有那麼簡單,必然充斥著血與恨,劉邦他們對於自己戒備防範這麼深,甚至為了不讓他這個後世人沾染權力,劉邦故意不說出自己的身份。
現在自己恢復光明了。
很顯然具備了擁有沾染權力的可能。
那麼,劉邦是不會留下自己的。
他會殺了自己。
身為皇帝,不可能仁慈。
也不可能因為這三個月來,自己提出的各種建議,以及身為後世人天生具有的歷史信息、新穎的看法而留情。
「朕,朕並沒有想殺你。」
劉邦鬍子顫了顫,立刻搖頭道,他在這一刻很快的就反應了過來,若是原本的話陸煊必死無疑,他怎麼也要殺死陸煊,但現在怎麼殺?
陸煊所說的事情,不是漢朝的事情。
而是明朝的。
明朝和漢朝很像,但確實兩個朝代,明朝的事情怎麼可以拿來漢朝來使用?
因此陸煊之前的各種建議,若是放在明朝絕對擁有不俗的作用,可在漢朝很有可能一點用沒有,甚至會弄巧成拙。
就這麼說吧,很有可能他的太子劉盈沒有早死。
老四劉恆也沒有奉天靖難,謀亂造反。
這些都是有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可因為他們的警惕、陸煊的誤會,已經讓他們徹底相信了陸煊的話,甚至這三個月來已經做了各種部署。
現在怎麼可能殺死陸煊?
若是殺死陸煊的話,漢朝接下來該怎麼做?
他將永遠不知道,太子劉盈未來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那奉天靖難到底存不存在,韓信未來究竟是否謀反。
所以劉邦很快的反應過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提任何殺死陸煊的話,絕對不能提。
「你真當我傻?」陸煊臉色一冷,心中很是憤怒。
他伸出手,指了指遠處的蕭何。
「這位手上端著的玉盤,想必裝的是毒酒吧!」
「這毒酒,應該就是為我準備的。」
「想來你惦念著我之前提出的建議,認為我對漢朝有功,所以想賜死我,這也是為何今日讓文武百官甚至皇后太子都來到這長樂宮的原因吧。」
「我承認,劉邦你確實做的很不錯,可你是否考慮過我的感受和想法?」
「我是一個後世人,距離漢朝兩千年後的後世人,我來到這個時候若是知曉這裡是漢朝的話,會願意幫助漢朝發展國力、改革創新;這三個月來我可曾用心中的惡,害過誰?」
「而你們,卻因心中的警惕、堤防,對我一個兩千年後的後輩產生無端的惡意,我付出了不少吧?我也想讓身處的這個朝代更好吧?可你們卻最後要殺了我!」
陸煊整個人眼眶通紅。
壓抑不住心中的情緒。
劉邦騙了他,從始至終就在隱藏自己的身份。
同時用欺騙的方式,從他口中獲得各種信息。
最後,要殺死他。
什麼文武百官一起大拜,什麼天子行禮,合計著他來到這裡失明了三個月,
就是來送死的?
因為劉邦的無端惡意猜測,要被賜死?
可能站在劉邦的角度,站在皇室的角度,這麼做確實無可厚非,可劉邦等人沒有想過自己的感受,憑什麼他沒有產生這種惡意想法,就要被處死?
什麼皇帝,老子是後世兩千年的現代人,尊你一聲皇帝,見你行禮,願意給你出謀劃策,那是因為同是華夏人,認你是個祖宗,但你卻要假仁假義的利用完我,最後在殺死我。
那不好意思了。
什麼狗屁皇帝。
「現在,就殺了我!」總之是要死,陸煊也就無所謂了,他知道君無戲言這四個字代表著什麼,他無牽無掛,孤身寡人一個,前世出了車禍已經相當於死了一次了,就算在死一次又能怎樣?
「殺了我。」陸煊向前一步,看向劉邦。
隨著天子劉邦的高呼聲起。
太子劉盈上前一步,對著陸煊大拜:「漢朝太子劉盈,見過先生。」
然後就是呂雉,她端莊賢淑,面容帶著質樸的微笑和感激,也帶著些許的愧疚,微微躬身行禮道:「漢朝皇后呂雉,見過先生。」
下方的眾多臣子,早已經知曉這個時候要說什麼,他們紛紛出列,整齊的向著陸煊行禮,「我等,見過先生!」
這一刻,整個朝堂靜了下來。
隨著聲音的落下,雙方似乎都同一時刻感覺到了些許的不對。
特別是陸煊,整個人很明顯的愣了一下,他環顧著周圍,看著面前既熟悉又陌生的那張臉龐,這是季叔。
季叔的臉龐很大,額頭高高隆起,面容帶著滄桑,同時懷有著威嚴,令人矚目的那鬍鬚,真的很長。
陸煊可不是聾子,他分明聽到面前這人說的話是,『大漢天子劉邦,見過先生。』
大漢!
劉邦!
什麼情況。
這裡不是明朝麼,他現在見到的皇帝不應該是朱元璋麼?
陸煊下意識的認為自己聽錯了,或者又穿越了,但和季叔相處這麼久,他不可能辯駁不出來對方的聲音,而且昨夜晚上他就差不多恢復了,已經能看清季叔的樣子了,對方就是季叔。
那劉邦,又是什麼鬼?
還有漢朝太子劉盈,漢朝皇后呂稚。
怎麼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這裡不應該是明朝麼,奉天殿!
朱元璋呢,朱重八呢!!
端莊賢淑的馬皇后呢?
史上最有權勢的太子朱標呢?
怎麼一個都沒有見到,反而是劉邦一家子?
這裡,是漢朝?
「你,你不是朱元璋?」陸煊臉色劇烈的變化,這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邦也愣了愣,臉色微頓,朱元璋是什麼鬼?
而且,陸煊方才言稱,見過洪武大帝。
洪武?
大帝?
什麼亂七八糟的。
他是劉邦,是大漢天子!
「朕是劉邦,是這漢朝的天子,也就是你一直期盼想見到的人。」
劉邦緩聲道,帶著一絲愧疚。
想必自己隱瞞了身份這麼久,陸煊肯定會怪罪他吧,甚至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生氣了。
陸煊整個人腦袋有些昏,仔細打量打量了周圍,整個人心中砰砰的跳,他勉強讓自己冷靜下來,分析著周圍的情況,若是他確實恢復光明了,並且眼晴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也沒有再次穿越的話,那麼他不是來到了明朝,而是來到了漢朝。
這裡,很明顯是漢朝的長樂宮!
其實,跟隨可兒一路走來,陸煊就隱約發現些許的不對勁了,他當時由於心情太過於激動的原因,沒有仔細觀看周圍的建築物。
平日裡,他是個做事很仔細的人。
但終究他只是個普通人而已,普通人在後世中對於皇帝、對於皇權是沒有任何概念的,知曉自己能見到歷史上鮮活的人物出現在自己面前,那份激動是無法言喻的。
更多的是志忑不安,因為關於歷史人物的性格,都是史書上記載的,誰也不清楚現實接觸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子。
還有,陸煊始終認為,他要見到的皇帝是朱元璋,這一路來心緒格外的紛亂複雜,他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什麼樣子,是否禮賢下士,而自己見到朱元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讓他心情亂到了極致,根本沒有心情環顧周圍,甚至哪怕到了這宮內,也沒有格外的注意周圍的環境。
還有皇帝身披的皇袍。
陸煊憑藉著記憶想了想,確實很不對勁。
憑藉著一路而來,隨意看了周圍的幾處環境,很明顯這裡和明朝遠遠不同。
身為學歷史的,他還是能分清楚這兩個朝代建築物的明顯差異的,特別是明朝皇宮,可能是因為朱元璋的性格,明朝皇宮遵循著嚴格的中軸對稱原則,前朝後寢布局嚴謹。
就比如南京明故宮,午門內由南往北為御河和五龍橋、奉天門、奉天、華蓋、謹身三大殿,後有乾清、坤寧二宮,兩側還有東西六宮等建築,宮殿建築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分布。
而漢朝皇宮,如長樂宮和未央宮,雖也有一定的規劃,但整體布局相對較為靈活自由,各個宮殿建築之間的連接和排列不像明朝皇宮那樣嚴格對稱。
仔細觀察的話是能明顯發現,明朝皇宮的建築風格較為規整、莊重,比如他當時要是能抬頭看的話,或許能看到皇宮上的屋頂覆蓋著色彩鮮艷,裝飾精美的琉璃瓦,其他方面也雕樑畫棟,工藝精湛。
漢朝皇宮建築風格相對古樸、大氣,雖也有精美的裝飾,但在整體的規整性和裝飾的細膩程度上不如明朝皇宮。
漢朝宮殿建築多採用磚石、木材等材料,建築結構較為複雜,有正廳、偏殿、宮門、走廊等建築構件。
然後就是皇帝的服飾了。
當初他進入宮內,第一眼確實看到的是皇袍。
但漢朝皇袍和明朝皇袍明顯不同。
特別是朱元璋和劉邦的皇袍,那就更加不同了。
朱元璋時期,皇袍主要有袞服和常朝服等形制。
袞服由交領右社的絳紗長袍組成,外罩大袖袍,下擺寬大,呈「圓鋸」樣式,常朝服通常為明黃色的圓領龍袍,設計更加實用,便於日常活動。
劉邦時期,皇袍樣式則在繼承秦代袍服基礎上有所發展,一般為寬袖長袍,
上衣下裳相連,腰間束帶,整體較為寬鬆,保留了先秦時期深衣的一些特點。
同時顏色也大為不同,朱元璋時期以黃色為主,祭服以深黃色為主色,常朝服為明黃色,象徵皇帝為「土德之主」,同時也體現了皇權的尊貴,劉邦時期沿用秦朝制度,龍袍為黑色,漢文帝時改為黃色。
同時圖案紋飾也有明顯差別,朱元璋時期袞服的裝飾紋樣以「十二章紋」為核心,包括日、月、星辰、龍、山、火、宗彝、藻、、等,分別象徵皇權的神聖與天命;常朝服龍紋以五爪龍為主,象徵皇帝的九五之尊,還搭配雲紋、水波紋等裝飾,寓意皇帝統御天地經緯,劉邦時期皇袍上的紋飾相對簡單,主要以龍紋為主要裝飾,但龍紋的形態和布局沒有明朝那麼規範和複雜,也沒有嚴格的等級區分,尚未形成如明代那樣完整的十二章紋等象徵體系。
他並沒有仔細觀察,只是見到身穿黃袍的,就直接行禮了。
畢竟,現在見的是皇帝。
他難道還要在拜皇帝之前,仔仔細細觀察一番,考據考據這皇帝衣袍的顏色和圖案,確定一下?
如果不一樣呢?那麼就不拜了?
陸煊完全沒有考慮那麼多,直接就拜,而現在他掃視著劉邦身上所穿的衣服,已經確認了,這裡就是漢朝。
他整個人已經心緒徹底亂了,這三個月來始終期盼的就是見到朱元璋,終於等到日子了。
可心中想見的,卻不是朱元璋。
而是劉邦。
並非是劉邦不如朱元璋,而是這和陸煊所幻想中的根本不是一個人啊。
還有,劉邦為何要說自己是季叔?這三個月來合計著都是季叔在陪著自己?
在這之前陸煊始終認為自己是來到了明朝,所以對於季叔這兩個字根本沒有多想過,現在想來,劉邦本名劉季,是後來改名的,季叔這不就是劉邦呢。
那房叔,應該就是張良?
張良,字子房。
何伯,就是蕭何了。
好好好。
這麼玩吧。
怕被自己認出來身份,名字改成這樣?
古人的心眼子這麼多?
陸煊大腦中思緒紛亂,而這個時候劉邦也在思索著陸煊所說的『洪武大帝』這四個字的含義,他發現有些不對的地方,按照陸煊所說未來會誕生『年號」,可陸煊並沒有說自己制定了年號啊,那麼這個『洪武」並非是自己的年號。
可陸煊為何言稱自己是洪武大帝?
還是陸煊說錯了?
不能吧。
亦或者,洪武大帝這四個字,是後世人對自己的尊稱?
可陸煊之前也沒有說過這回事啊?
還有,朱元璋又是什麼鬼,他感覺陸煊並沒有說錯什麼,朱元璋這個人名是確確實實存在的,陸煊是把自己當成了朱元璋?
那麼,陸煊是把『季叔」當成了朱元璋,還是把『劉邦」當成了朱元璋?
若是前者,倒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若是後者,問題就大了。
昔日陸煊所說的各種事情,豈不是說的都是這個朱元璋,而非他劉邦,所說的也都是其他朝代的事情,而非漢朝的事情?
這個朱元璋,根據他的推測,可能也是個皇帝。
不對,猜測成前者也不對,『季叔』在陸煊的內心中怎麼可能是什麼皇帝?
心中紛亂間,劉邦見張良和蕭何已經出列,其中蕭何端著玉盤,上方擺放著雞酒。
他剛想示意讓兩人端著玉盤退下,好好弄清楚這件事情,卻見陸煊已經看向了他,「所以這裡是漢朝,並非是明朝。」
「陛下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而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陸煊這麼說,劉邦聞言心中一顫,下意識的道:「朕確實是劉邦,這裡也確實是漢朝。」
「至於明朝皇帝朱元璋,朕並不知曉。」
這個時候劉邦的手都在顫,難道他猜測對了,陸煊該不會是誤會了吧,把他的漢朝當成其他朝代了?
那豈不是,這三個月來聽的各種建議,都是其他朝代的建議?
同時陸煊所說的未來,也是其他朝代的未來?
完了,亂套了。
整個大漢都亂套了。
其他朝代的事情,怎可拿來用於漢朝?
陸煊並不愚蠢,他也漸漸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不過讓他依舊疑惑的是,為何季叔選擇隱瞞自己的身份,早些言稱是劉邦,不就好了麼?
「為何不說個清楚?」
「我始終認為這裡是明朝。」
陸煊不解道。
劉邦目光一閃,嘆息道:「是這樣的,朕和留侯等人擔憂你這個後世人,憑藉後世人的想法,主導漢朝的方向,染指皇權,甚至擁有凌駕於帝王之上的意志。」
「所以不得不這麼做。」
「又擔憂你知曉了我等身處漢朝,讓你圖謀染權,因為模糊不清。」
「這三個月,也是朕始終想獲得後世信息,所以扮成季叔。」
陸煊面色平靜,心中卻複雜到了極致,是啊,有時候不能把古人想的太簡單了,之前他看過很多穿越到歷史中的小說,其中還有什麼攤牌流、曝光流的,基本上主角說什麼,那些歷史人物信什麼,可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歷史人物會產生防備、警惕心理。
甚至做出各種安排,以確保讓所謂的後世人不可能擁有主導皇權的可能。
這確實顯得很合理。
而他這三個月來,也確確實實故意模糊不清不說出具體歷史人物的名字和朝代,原因是之前推測『季叔」是朱元璋時期,那陳友諒之子陳理帶到遠東的族人,陳理自然不喜歡朱元璋。
那麼,他還滿口提起朱元璋的名字做什麼,人家救了自己的命,還始終說著人家厭煩的人物名字?
一切的一切,都是誤會了。
劉邦等人對於自己這個後世人防備過深。
而自己通過各種誤導信息,所猜測的越來越偏離實際。
同時也是因為前世出車禍前,他是為了去瞻望明孝陵,因此先入為主的推測這裡是明朝,再加上劉邦和朱元璋這兩個人有著很多的共同點,因此誤導越來越深。
還有,關於『漢』這個字,這是當初唯一可能讓他解開誤會的機會了,可歷史有著很多巧合,陳友諒建立的政權名字也帶個『漢」,同時也是因為劉邦和張良對自己太過於防備,徹底的越陷越深了。
「所以,這三個月來你們一直在騙我。」
「我失明的狀態下,你們認為我這個後世人很好掌控,所以對我的防備並不算深,願意從我這裡獲得各種信息,可一旦我恢復了光明,那麼我就對於漢朝的皇權充滿了威脅。」
「現在,我已經來到這漢宮之內了,想必我應該活不了多久了吧?」
陸煊這個時候忽然表現的很冷靜,這也算是經歷了很多了吧,任何事情但凡沾染政治、權力,都沒有那麼簡單,必然充斥著血與恨,劉邦他們對於自己戒備防範這麼深,甚至為了不讓他這個後世人沾染權力,劉邦故意不說出自己的身份。
現在自己恢復光明了。
很顯然具備了擁有沾染權力的可能。
那麼,劉邦是不會留下自己的。
他會殺了自己。
身為皇帝,不可能仁慈。
也不可能因為這三個月來,自己提出的各種建議,以及身為後世人天生具有的歷史信息、新穎的看法而留情。
「朕,朕並沒有想殺你。」
劉邦鬍子顫了顫,立刻搖頭道,他在這一刻很快的就反應了過來,若是原本的話陸煊必死無疑,他怎麼也要殺死陸煊,但現在怎麼殺?
陸煊所說的事情,不是漢朝的事情。
而是明朝的。
明朝和漢朝很像,但確實兩個朝代,明朝的事情怎麼可以拿來漢朝來使用?
因此陸煊之前的各種建議,若是放在明朝絕對擁有不俗的作用,可在漢朝很有可能一點用沒有,甚至會弄巧成拙。
就這麼說吧,很有可能他的太子劉盈沒有早死。
老四劉恆也沒有奉天靖難,謀亂造反。
這些都是有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可因為他們的警惕、陸煊的誤會,已經讓他們徹底相信了陸煊的話,甚至這三個月來已經做了各種部署。
現在怎麼可能殺死陸煊?
若是殺死陸煊的話,漢朝接下來該怎麼做?
他將永遠不知道,太子劉盈未來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那奉天靖難到底存不存在,韓信未來究竟是否謀反。
所以劉邦很快的反應過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提任何殺死陸煊的話,絕對不能提。
「你真當我傻?」陸煊臉色一冷,心中很是憤怒。
他伸出手,指了指遠處的蕭何。
「這位手上端著的玉盤,想必裝的是毒酒吧!」
「這毒酒,應該就是為我準備的。」
「想來你惦念著我之前提出的建議,認為我對漢朝有功,所以想賜死我,這也是為何今日讓文武百官甚至皇后太子都來到這長樂宮的原因吧。」
「我承認,劉邦你確實做的很不錯,可你是否考慮過我的感受和想法?」
「我是一個後世人,距離漢朝兩千年後的後世人,我來到這個時候若是知曉這裡是漢朝的話,會願意幫助漢朝發展國力、改革創新;這三個月來我可曾用心中的惡,害過誰?」
「而你們,卻因心中的警惕、堤防,對我一個兩千年後的後輩產生無端的惡意,我付出了不少吧?我也想讓身處的這個朝代更好吧?可你們卻最後要殺了我!」
陸煊整個人眼眶通紅。
壓抑不住心中的情緒。
劉邦騙了他,從始至終就在隱藏自己的身份。
同時用欺騙的方式,從他口中獲得各種信息。
最後,要殺死他。
什麼文武百官一起大拜,什麼天子行禮,合計著他來到這裡失明了三個月,
就是來送死的?
因為劉邦的無端惡意猜測,要被賜死?
可能站在劉邦的角度,站在皇室的角度,這麼做確實無可厚非,可劉邦等人沒有想過自己的感受,憑什麼他沒有產生這種惡意想法,就要被處死?
什麼皇帝,老子是後世兩千年的現代人,尊你一聲皇帝,見你行禮,願意給你出謀劃策,那是因為同是華夏人,認你是個祖宗,但你卻要假仁假義的利用完我,最後在殺死我。
那不好意思了。
什麼狗屁皇帝。
「現在,就殺了我!」總之是要死,陸煊也就無所謂了,他知道君無戲言這四個字代表著什麼,他無牽無掛,孤身寡人一個,前世出了車禍已經相當於死了一次了,就算在死一次又能怎樣?
「殺了我。」陸煊向前一步,看向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