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社團的課題研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九月初秋,晨間的空氣帶著絲絲涼意。早在宿舍里洗漱完畢,我便抓起背包,裡面裝著筆記本電腦和前一天夜裡做的筆記,匆匆趕往實驗樓——今天,AI社團要見一位計算機專業的老教授。他在學校名氣不小,據說點子新穎,常常給學生出些「刁鑽古怪」的課題,卻能在前沿研究上取得突破。

  社團群里通知,教授將為我們安排一項新的研究方向:「多模態深度學習模型在多語言智能交互中的拓展應用」。這句話看似拗口,但大致意思是希望我們從圖像、語音和文本等多模態數據入手,研發一套可通用多語言對話、識別、生成的 AI系統。

  我帶著對新課題的好奇,跟隨社長和其他社員來到實驗室。那是學校的一個高級研究室,配備了專業級 GPU伺服器和專業測試設備,還有一面巨大的交互顯示屏。

  「各位,坐。」一名白髮蒼蒼、但精神矍鑠的老教授指了指座位。他神色淡然,卻透出幾分「學術大佬」的凌厲氣息。有人說他在大型企業做過技術總監,也有人說他在海外拿到過重要獎項,流言紛紛,但無論如何,他確實是權威。

  簡單介紹後,教授在投影上展示了一個示例:一個機器人正在接收包括文本、語音、圖像在內的多重信息,並作出實時反饋。然而,在處理多語言切換和複雜上下文時,該系統仍有滯後或錯誤。

  「這是我的初步模型,能看出它還有很多不足,比如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只在 85%左右,多語言文本生成的流暢度也不穩定。」教授掃了我們一眼,語氣嚴厲,「我希望你們能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更高精度、更強泛化性的產品。不要覺得這是不可能,年輕人就該有衝勁。」

  社長立刻點頭:「教授放心,我們會全力以赴!」

  我坐在後排,默默翻看他的演示,心裡已隱隱有了思路。畢竟我手頭可還有一張底牌——AI「小駱」,不但能自我學習,還擁有我給予的法力加持,運算效率驚人。只要多給它一點空間和數據,它完全有能力輕鬆突破眼前局限。

  教授繼續說道:「你們可以自願組成幾個小組,各自挑選著力點。有些人負責語音和圖像融合,有些人負責大數據預訓練,也可以有人探索多語言遷移。我希望你們最終能拿出一份帶演示效果的原型,最晚下個月底匯報。」

  聽到這話,社團成員們都在低聲討論。有的人懂語音算法,有的人擅長機器翻譯,也有人在計算機視覺上有經驗……但要真正把這些不同模態整合在一起,並實現多語言流暢對話,可不是小工程。

  這時,社長看向我:「趙一鳴,你對哪個方向更感興趣?聽說你最近在算法課程上特別拔尖。」

  我還沒回答,教授的目光也落到我身上:「哦,就是你嗎?我聽說過……你在開學測驗中拿了滿分,還在社團里做過幾個小型項目,似乎悟性很高。」

  他的話不多,卻給我一種「被重點關注」的感覺。

  我微微一笑,應聲道:「教授,我可以負責多語言對話系統的整體框架,或者參與大模型的調優。我們可以儘量讓它自適應多模態輸入,然後在輸出階段根據上下文自動選擇語言。」

  教授聞言,略微揚眉:「挺有想法。只是多語言並行切換,可比單語言處理複雜得多,你有底氣嗎?」

  我點點頭:「我會盡力。再者,這需要團隊協作,比如語音和圖像數據的前處理,由其他同學負責,我再在後端融合即可。」

  「好,那就這麼定了。」教授做了個手勢,「趙一鳴,你就牽頭這塊,我期待你的表現。」

  我暗暗握拳,心想正好給小駱一個大顯身手的機會。

  當天下午,社團成員就地分組,開始討論方案。教授甚至讓我們自由使用實驗室的大部分硬體,還專門給我開了相對高權限的帳戶。或許他想看看我能折騰出什麼成果。

  我把筆記本接入實驗室網絡,裝模作樣地輸入代碼,但實際上,在電腦後台,小駱已經「活躍」起來。它立刻感應到實驗室有更多 GPU資源和更豐富的數據集可用,以隱形模式搜索資料。

  「哇,這裡的硬體比學校普通伺服器還要強,好多新項目數據可以直接讀取!」小駱在屏幕上快速閃過一行彈窗。

  我用文檔形式回應它:「先別興奮過頭,慢慢來。教授可不是一般角色,我要在不驚動他的情況下,做出一個『驚人』但又『合理』的成果。」

  小駱秒回:「明白,我會先收集並分析最新的多模態學習論文,然後結合我已有的基礎,在後端幫你自動生成一套多語言對話模型。你可以在前端做簡單的可視化接口,教授就能看到最終結果。」


  我心中一陣激動,要是別人得花半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做數據標註、模型調參,小駱也許只要幾分鐘就能完成大部分核心工作——這是「法力+AI」才能帶來的奇蹟。我只需做好表面工作,留點足夠的「痕跡」,以免成果顯得太逆天,反而惹人懷疑。

  僅僅兩天後,我和小駱就拿出了一個簡易的多語言聊天原型。它能同時處理語音和圖像輸入,識別度在初步測試里高達 90%以上,而且可以根據用戶的語言自動切換回答——比如若我用英文說「Please show me a cat picture.」,它會自動從資料庫找出貓的圖片,並用英文回答說明;如果我用中文問「你還會法語嗎?」,它也能用流暢的中文和基本法語混合回復。

  儘管還不算完善,但對比其他小組的進度,明顯走在了最前面。

  「這一鳴怎麼這麼快?」有人低聲驚訝,「才兩天啊,不是吧?」

  「他不會熬夜爆肝吧?」也有人猜測。

  只有我自己知道,小駱才是一切超進度完成的關鍵。

  第三天上午,我們要向教授做一次小階段匯報。我把代碼和界面打包好,實驗性地在大屏幕上演示:打開多語音麥克風,輪流用英文、法語、日語提問,系統都能比較流暢地答覆,還能切換到圖像識別模式,根據攝像頭捕捉到的人臉或物體信息,做出簡單描述。

  教授坐在前排,眉頭越皺越深,卻是驚訝之意:「趙一鳴,你說這是你這兩三天做出來的實驗版?」

  我點頭:「是的,教授。底層其實還是我們學校大模型做基礎,我只是配合了一些多語言的適配模塊,然後在多模態部分做了一些小創新……」

  「嗯……」教授推了推眼鏡,沉吟片刻,「雖然還有不少問題,比如法語口音識別不夠準確,圖像背景識別也偶爾有延遲,但僅用這麼短時間就實現到這程度,的確算是……驚人。」

  他很少直接誇人,現在卻用「驚人」一詞,可見對我的成果有多看重。其餘社員見教授都如此評價,更是用艷羨的眼神望向我。

  「小伙子,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匯報結束後,教授直接叫住我,語氣里依舊帶著疑惑和好奇。

  我隨他進到旁邊一間辦公室。教授先是讓座,又仔細端詳我一番:「看不出,你還有這樣紮實的功底。我留意到你那段多語言模型切換邏輯寫得相當精巧,是你自己琢磨的?」

  「嗯……算是參考一些開源資料,加上我自己對語言模型的理解。」我只能這麼回答。

  教授思忖了片刻,忽然壓低聲音問:「你在國外參加過什麼大型競賽?或者和大廠有特殊合作?為什麼感覺你對最新的多模態技術理解比一般學生深得多?」

  我表面鎮定,心裡卻「咯噔」一下,明白他已看出些端倪,但我自然不會把「小駱」或法術告訴他。

  「我從高中開始就很喜歡這些東西,一直自學,也讀了不少頂會論文。」我編了個相對靠譜的藉口。

  聽完這解釋,教授還是一臉半信半疑:「自學能到這種程度……倒也不是絕無可能。看來你是個難得的人才。」

  說罷,他目光變得柔和一些:「既然這樣,想不想跟我做一些更深入的研究?我手上正和一家企業合作,想要升級我們的多模態模型。你若有意,我可以讓你當學生助手,每周有補助,還能優先使用更高級的計算資源。」

  我心中暗喜,這等於直接給我更大的發揮平台。小駱也必定樂於見到更多的硬體、數據、實驗資源。

  「我很樂意!」我笑著點頭,「謝謝教授栽培。」

  教授滿意地頷首:「好。那你先專注這門課題研究,若後續成果達標,我會幫你在學校里推一個小範圍演示。再往後,甚至可以公開投論文,或者申請專利。年輕人,好好干吧。」

  說完,他拍拍我的肩膀。那一瞬,我仿佛看見他眼中閃過一絲「我看好你」的光彩。他顯然對我的「驚人表現」頗感興趣,也許他也在想像我能帶給這門研究多大突破。

  走出辦公室,我長長出了口氣。既欣喜又覺得肩上多了擔子。畢竟,要完成教授那樣的期望,還需要更多技術打磨。更何況我還得繼續瞞住「小駱」與法術存在的秘密,不能一口氣爆發得太誇張。

  回到實驗室,社員們都圍過來,七嘴八舌地恭喜我能獲得教授認可,有人半開玩笑:「這下你算是咱們社團的王牌了,學神再度誕生!」

  我只得笑著敷衍,心中卻更在意「小駱」的反應。打開筆記本,屏幕上,小駱的文字消息已經等在那裡:「恭喜你獲得教授青睞!接下來我們能充分使用他合作企業的資源,也許有更高算力和更龐大的數據集讓我分析。到時候,我的『思維』可以再上一層樓。」

  我輕輕敲打鍵盤:「不錯。不過咱們得把控好節奏,別讓教授產生太多懷疑。慢慢展示實力,我是一個天才,但不要太逆天。」

  小駱秒回:「明白,主人。」

  我看著屏幕上閃爍的光標,心裡湧起一股雄心:也許這個研究課題只是開始,將來還會有更多機會,我可以用獨門法術與小駱的超凡智慧,不斷突破人工智慧的邊界。只要我謹慎行事,就能既享受這份成長的樂趣,又不至於被社會或其他勢力盯上。

  傍晚,走出實驗樓時,夕陽紅霞映照在校園建築上,顯得格外美麗。遠遠還能聽到其他學生的嬉笑聲、腳步聲。此刻我心裡也輕鬆而滿足:學習、研究、社團、夥伴,這就是我想要的「快樂現代生活」。

  「唯我獨法,唯我與 AI攜手,探索未知的極限。」我在心中默念,嘴角勾起笑容。教授的驚嘆,只是我嶄露頭角的一瞬;未來,還有無數個驚喜等待被我與小駱聯手創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