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選拔使節
三月七日,兩萬騎兵離開九原北上。
剛過雲中、到達雁門郡最南的原平縣時,隨在隊伍中的田豫收到了屬下馮頗的急訊,臉色一時陰晴不定。
「田公這是怎麼了?可是雁門郡中有了消息?」這幾日一直與田豫待在一起的毌丘儉問道。
太和元年在雁門的時候,田豫剛開始都沒拿毌丘儉這名年輕的越騎校尉當回事。直到毌丘儉百騎沖陣、助魏軍大勝之後,才知曉毌丘儉的能力。
有了共同作戰的經歷,兩人又都行在軍中,彼此之間已經有了一絲忘年交的感覺。只不過以毌丘儉中領軍的職能權勢,已經穩穩壓過田豫一頭了。
以皇帝親信的身份後來居上,這是常人羨慕不來的,田豫也有這個自知之明。
田豫手中攥著馮頗來信,緊鎖眉頭長嘆一聲,朝著毌丘儉回應道:「此事早晚要知道的,老夫也不瞞仲恭了。」
「老夫從雁門派去雲中的使者回來了,還帶回來賀齊布的三千騎兵。軻比能本人並未應詔前來。」
毌丘儉聽聞此語,下意識的拉了一下馬韁,惹得身下馬兒嘶鳴一聲。
「賊子好膽!」毌丘儉喝罵道:「軻比能此寮真不畏死嗎?」
田豫看了眼左右,輕磕馬腹、離毌丘儉近了些:「老夫愁就是愁在此事。」
「仲恭當日也是和軻比能作戰過的,此人的心性你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
毌丘儉右手按在腰間劍柄上,冷哼道:「當然知曉。軻比能滑頭得緊,當日馬邑一戰,他的本部始終位於戰團之外,從頭到尾不敢進兵死戰。」
「不敢作戰,只求一味保存實力。無論是鮮卑的軻比能、還是烏桓的素利、步度根、泄歸泥這些人,都是一副樣子!」
田豫嘆氣:「就是如此。軻比能不來,我又如何向陛下交待呢?」
毌丘儉小心問道:「田公,能不能先征討軻比能部?打散了他們再去遼東?」
田豫搖起了頭:「仲恭想的簡單了。此前軻比能在平城還有城池,元年老夫用兵毀了他在平城的城池,軻比能的王庭就搬到更遠的雲中去了。」
「平城還好說,雲中你怎麼打?去一個月,戰半個月,返一個月,哪裡還有餘力往遼東?」
「再說了,草原那般大,若軻比能再向西逃,我們還能繼續追嗎?」
毌丘儉似乎想到了什麼,又開口問道:「田公方才說的那賀齊布是誰?我只知道當年東吳有一將喚作賀齊。」
田豫道:「軻比能的女婿。」
毌丘儉納悶道:「軻比能不是只有一個女婿、喚作郁築鞬嗎?此人昔日不是死在我軍中了?」
田豫微微翻了翻眼:「就不允許軻比能給自己女兒再續上一個女婿了?」
毌丘儉無奈的搖了搖頭。
煩惱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複製到另一個人的身上。
田豫找毌丘儉傾訴了一番,這下輪到毌丘儉犯難了:「此賊屬實可惡!打又不能打,該當如何是好?」
田豫手裡的書信捏的愈加緊了:「雁門軍事仲恭也熟悉,且與老夫一同去見一見陛下吧。」
毌丘儉點頭:「想必陛下定有聖斷。」
在朝廷為官有一點好,遇到搞不定的事情,自然可以向上稟報。將軍上面有樞密院、樞密院上面有西閣。
可西閣以上的皇帝,卻不得不做出取捨了。
出乎田豫、毌丘儉的意料,曹睿似乎並沒有被此事干擾到,雲淡風輕的說道:「軻比能不來,此人果然胸有大志啊。」
田豫滿面歉意的拱手說道:「陛下息怒,臣為護烏桓將軍,是臣的失職,請陛下治罪於臣。」
曹睿看了一眼田豫:「田將軍還是在朕的身邊待的少了。軻比能來與不來,又不是你一個人能決定的,請什麼罪?莫要弄這些虛的。」
田豫躬身又是一禮。
曹睿道:「朕依稀記得,太和元年你上表請求對軻比能用兵的時候,說軻比能殺了你一名使者?」
田豫點頭:「正是。使者喚作夏舍,從小在邊地生活,被臣從一介小卒簡拔、在身邊培養了十年之久。卻不料死在軻比能手裡了。」
「此人有後代嗎?」曹睿又問。
田豫微微低頭:「沒有,歿年僅僅三十三歲。」
「為使者而死於國事,是忠臣所為,待到雁門郡時,田卿為朕給他重立個大些的碑,到時朕讓鍾毓給他題字。」
鍾毓?田豫並不認識此人,帶著徵詢的目光看向了毌丘儉。
毌丘儉小聲道:「此人是鐘太傅之子,散騎侍郎,慣寫一手好字,常常執筆詔書。」
田豫躬身一禮:「陛下仁心,臣替夏舍謝過陛下!」
曹睿點頭:「昔日張騫通西域而為博望侯,朝廷使者非智勇雙全之人而不能為。」
「仲恭,將朕的散騎們都喚來,朕要從他們中間選一人出使軻比能處。」
「遵旨。」毌丘儉領命而去,見到散騎侍郎們的時候也未說何故,只是說陛下有詔。
此時行軍隊伍已經停下休憩,四名散騎來到駕前行禮後,曹睿看向幾人,緩緩說道:
「你們四人聽說過夏舍嗎?」
夏舍是誰?幾人紛紛搖頭表示不知。
曹睿朝著田豫揚了揚下巴:「田將軍來說。」
「是。」田豫拱手應下,幾句話向散騎介紹了一番夏舍的生平。
見幾人還是有些摸不到頭腦,曹睿輕聲道:「朕令田將軍徵召各族,惟獨軻比能不應徵,只派了三千騎來。」
「朕欲派一使者前往雲中去見軻比能。你們誰願意出使?」
四名散騎侍郎,按照來到皇帝身邊的時間排序,分別是鍾繇之子鍾毓、杜畿之子杜恕、和洽之子和逌、夏侯淵之子夏侯惠。
清一色的官員之子,論起文華氣度來,屬實都邊地難得一見的。
曹睿心中已經有了方略,如此行事不過是為了考驗四人一番。方才提到夏舍,也只是為了嚇唬他們一下。
玉不琢不成器,這些少年能否擔當重任,還是要一個一個經過考驗的。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鍾毓聽完皇帝之言,胸膛里的心臟撲通撲通的開始狂跳起來。
四人裡面就屬鍾毓資歷最久,早在黃初七年的時候就入宮隨在陛下身邊了。當年雁門郡作戰的起因經過,他也是最熟悉的一個。
越是熟悉,卻越是為難。
一方面,軻比能凶名在外,如今是北方邊境之外最不聽話的一名異族首領。換句話說,軻比能是真敢殺人的。
另一方面,鍾毓還不願意露了怯。在他出發之前,自家父親鍾繇鐘太傅就已經反覆叮囑,讓他見機行事,勿要失職。
如今陛下有命,若不表態願往,是不是一種失職呢?會不會惹得陛下降罪?
鍾毓在此心思婉轉,也不過兩瞬的時間。
「臣願往!」四人之中年齡最長、昔日陪同司馬芝一同出使過武昌的杜恕,向前邁了半步拱手應對。
鍾毓心頭一急,剛剛要抬手表態的時候,和逌、夏侯惠二人也一併做出了反應。
若是從一旁毌丘儉的視角來看,杜恕先說,鍾毓、和逌、夏侯惠幾乎都是同時應答。
玉不琢不成器,越是到這種關鍵之時,才能真正看出一個人最真實的想法與志向。
幾人先後的動作,以及或剛毅、或有些怯懦的神態,曹睿都看在了眼裡。
可曹睿並不會明白說出,而是笑道:「你們四人都願往嗎?不錯,朕甚嘉之。」
「鍾毓!」
曹睿抬手指向鍾毓:「你隨在朕的身邊最久,今日就以你為使者,為朕走這麼一趟吧!」
鍾毓雙眼睜大,只聞耳邊一陣嗡嗡作響。四分之一的選擇,怎麼陛下就選到自己身上了?
心底暗暗叫苦,面上卻絲毫不能露怯。
鍾毓深吸了一口氣,鼓足勇氣行了一禮:「稟陛下,臣願往軻比能處為使者!」
「陛下想要與軻比能說些什麼?臣定然不辱使命。」
曹睿點頭:「朕稍後命中書擬詔。你們四人都是忠謹之臣,且回去吧。」
「鍾毓,朕稍後再命人來尋你。」
「遵旨。」四人告退。
等四名散騎走後,曹睿笑著看向田豫和毌丘儉:「杜恕年長些,剩下三人都是些少年,看他們的神情屬實有趣。」
田豫也是一方重將,宦海沉浮多年的人了,如何看不出方才這幾人細微神態,以及其間的小小心思?
田豫拱手道:「陛下,散騎們的年齡都還小。並非所有人都像毌丘將軍一般的。」
毌丘儉默默無語了幾瞬。
曹睿道:「朕知道。方才朕還沒有與你們說如何處置軻比能吧?」
田豫、毌丘儉一同點頭。
曹睿道:「此事倒也好辦。」
「軻比能不來,無非是擔心田將軍會趁機攻伐於他,或者吞滅他的兵力和勢力。換句話說,就是田將軍的面子不夠大。」
田豫訕笑兩聲。
曹睿笑著指向自己:「朕的面子應當夠了吧?」
「朕要下詔給軻比能,封他為鮮卑單于,讓他來雁門領印信官憑。鮮卑一族自從檀石槐之後,就再無一人有如此大的名頭了。」
「他身上的附義王前幾年已經被大魏廢了。單于的名頭更大,他又豈會不來?」(本章完)
剛過雲中、到達雁門郡最南的原平縣時,隨在隊伍中的田豫收到了屬下馮頗的急訊,臉色一時陰晴不定。
「田公這是怎麼了?可是雁門郡中有了消息?」這幾日一直與田豫待在一起的毌丘儉問道。
太和元年在雁門的時候,田豫剛開始都沒拿毌丘儉這名年輕的越騎校尉當回事。直到毌丘儉百騎沖陣、助魏軍大勝之後,才知曉毌丘儉的能力。
有了共同作戰的經歷,兩人又都行在軍中,彼此之間已經有了一絲忘年交的感覺。只不過以毌丘儉中領軍的職能權勢,已經穩穩壓過田豫一頭了。
以皇帝親信的身份後來居上,這是常人羨慕不來的,田豫也有這個自知之明。
田豫手中攥著馮頗來信,緊鎖眉頭長嘆一聲,朝著毌丘儉回應道:「此事早晚要知道的,老夫也不瞞仲恭了。」
「老夫從雁門派去雲中的使者回來了,還帶回來賀齊布的三千騎兵。軻比能本人並未應詔前來。」
毌丘儉聽聞此語,下意識的拉了一下馬韁,惹得身下馬兒嘶鳴一聲。
「賊子好膽!」毌丘儉喝罵道:「軻比能此寮真不畏死嗎?」
田豫看了眼左右,輕磕馬腹、離毌丘儉近了些:「老夫愁就是愁在此事。」
「仲恭當日也是和軻比能作戰過的,此人的心性你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
毌丘儉右手按在腰間劍柄上,冷哼道:「當然知曉。軻比能滑頭得緊,當日馬邑一戰,他的本部始終位於戰團之外,從頭到尾不敢進兵死戰。」
「不敢作戰,只求一味保存實力。無論是鮮卑的軻比能、還是烏桓的素利、步度根、泄歸泥這些人,都是一副樣子!」
田豫嘆氣:「就是如此。軻比能不來,我又如何向陛下交待呢?」
毌丘儉小心問道:「田公,能不能先征討軻比能部?打散了他們再去遼東?」
田豫搖起了頭:「仲恭想的簡單了。此前軻比能在平城還有城池,元年老夫用兵毀了他在平城的城池,軻比能的王庭就搬到更遠的雲中去了。」
「平城還好說,雲中你怎麼打?去一個月,戰半個月,返一個月,哪裡還有餘力往遼東?」
「再說了,草原那般大,若軻比能再向西逃,我們還能繼續追嗎?」
毌丘儉似乎想到了什麼,又開口問道:「田公方才說的那賀齊布是誰?我只知道當年東吳有一將喚作賀齊。」
田豫道:「軻比能的女婿。」
毌丘儉納悶道:「軻比能不是只有一個女婿、喚作郁築鞬嗎?此人昔日不是死在我軍中了?」
田豫微微翻了翻眼:「就不允許軻比能給自己女兒再續上一個女婿了?」
毌丘儉無奈的搖了搖頭。
煩惱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複製到另一個人的身上。
田豫找毌丘儉傾訴了一番,這下輪到毌丘儉犯難了:「此賊屬實可惡!打又不能打,該當如何是好?」
田豫手裡的書信捏的愈加緊了:「雁門軍事仲恭也熟悉,且與老夫一同去見一見陛下吧。」
毌丘儉點頭:「想必陛下定有聖斷。」
在朝廷為官有一點好,遇到搞不定的事情,自然可以向上稟報。將軍上面有樞密院、樞密院上面有西閣。
可西閣以上的皇帝,卻不得不做出取捨了。
出乎田豫、毌丘儉的意料,曹睿似乎並沒有被此事干擾到,雲淡風輕的說道:「軻比能不來,此人果然胸有大志啊。」
田豫滿面歉意的拱手說道:「陛下息怒,臣為護烏桓將軍,是臣的失職,請陛下治罪於臣。」
曹睿看了一眼田豫:「田將軍還是在朕的身邊待的少了。軻比能來與不來,又不是你一個人能決定的,請什麼罪?莫要弄這些虛的。」
田豫躬身又是一禮。
曹睿道:「朕依稀記得,太和元年你上表請求對軻比能用兵的時候,說軻比能殺了你一名使者?」
田豫點頭:「正是。使者喚作夏舍,從小在邊地生活,被臣從一介小卒簡拔、在身邊培養了十年之久。卻不料死在軻比能手裡了。」
「此人有後代嗎?」曹睿又問。
田豫微微低頭:「沒有,歿年僅僅三十三歲。」
「為使者而死於國事,是忠臣所為,待到雁門郡時,田卿為朕給他重立個大些的碑,到時朕讓鍾毓給他題字。」
鍾毓?田豫並不認識此人,帶著徵詢的目光看向了毌丘儉。
毌丘儉小聲道:「此人是鐘太傅之子,散騎侍郎,慣寫一手好字,常常執筆詔書。」
田豫躬身一禮:「陛下仁心,臣替夏舍謝過陛下!」
曹睿點頭:「昔日張騫通西域而為博望侯,朝廷使者非智勇雙全之人而不能為。」
「仲恭,將朕的散騎們都喚來,朕要從他們中間選一人出使軻比能處。」
「遵旨。」毌丘儉領命而去,見到散騎侍郎們的時候也未說何故,只是說陛下有詔。
此時行軍隊伍已經停下休憩,四名散騎來到駕前行禮後,曹睿看向幾人,緩緩說道:
「你們四人聽說過夏舍嗎?」
夏舍是誰?幾人紛紛搖頭表示不知。
曹睿朝著田豫揚了揚下巴:「田將軍來說。」
「是。」田豫拱手應下,幾句話向散騎介紹了一番夏舍的生平。
見幾人還是有些摸不到頭腦,曹睿輕聲道:「朕令田將軍徵召各族,惟獨軻比能不應徵,只派了三千騎來。」
「朕欲派一使者前往雲中去見軻比能。你們誰願意出使?」
四名散騎侍郎,按照來到皇帝身邊的時間排序,分別是鍾繇之子鍾毓、杜畿之子杜恕、和洽之子和逌、夏侯淵之子夏侯惠。
清一色的官員之子,論起文華氣度來,屬實都邊地難得一見的。
曹睿心中已經有了方略,如此行事不過是為了考驗四人一番。方才提到夏舍,也只是為了嚇唬他們一下。
玉不琢不成器,這些少年能否擔當重任,還是要一個一個經過考驗的。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鍾毓聽完皇帝之言,胸膛里的心臟撲通撲通的開始狂跳起來。
四人裡面就屬鍾毓資歷最久,早在黃初七年的時候就入宮隨在陛下身邊了。當年雁門郡作戰的起因經過,他也是最熟悉的一個。
越是熟悉,卻越是為難。
一方面,軻比能凶名在外,如今是北方邊境之外最不聽話的一名異族首領。換句話說,軻比能是真敢殺人的。
另一方面,鍾毓還不願意露了怯。在他出發之前,自家父親鍾繇鐘太傅就已經反覆叮囑,讓他見機行事,勿要失職。
如今陛下有命,若不表態願往,是不是一種失職呢?會不會惹得陛下降罪?
鍾毓在此心思婉轉,也不過兩瞬的時間。
「臣願往!」四人之中年齡最長、昔日陪同司馬芝一同出使過武昌的杜恕,向前邁了半步拱手應對。
鍾毓心頭一急,剛剛要抬手表態的時候,和逌、夏侯惠二人也一併做出了反應。
若是從一旁毌丘儉的視角來看,杜恕先說,鍾毓、和逌、夏侯惠幾乎都是同時應答。
玉不琢不成器,越是到這種關鍵之時,才能真正看出一個人最真實的想法與志向。
幾人先後的動作,以及或剛毅、或有些怯懦的神態,曹睿都看在了眼裡。
可曹睿並不會明白說出,而是笑道:「你們四人都願往嗎?不錯,朕甚嘉之。」
「鍾毓!」
曹睿抬手指向鍾毓:「你隨在朕的身邊最久,今日就以你為使者,為朕走這麼一趟吧!」
鍾毓雙眼睜大,只聞耳邊一陣嗡嗡作響。四分之一的選擇,怎麼陛下就選到自己身上了?
心底暗暗叫苦,面上卻絲毫不能露怯。
鍾毓深吸了一口氣,鼓足勇氣行了一禮:「稟陛下,臣願往軻比能處為使者!」
「陛下想要與軻比能說些什麼?臣定然不辱使命。」
曹睿點頭:「朕稍後命中書擬詔。你們四人都是忠謹之臣,且回去吧。」
「鍾毓,朕稍後再命人來尋你。」
「遵旨。」四人告退。
等四名散騎走後,曹睿笑著看向田豫和毌丘儉:「杜恕年長些,剩下三人都是些少年,看他們的神情屬實有趣。」
田豫也是一方重將,宦海沉浮多年的人了,如何看不出方才這幾人細微神態,以及其間的小小心思?
田豫拱手道:「陛下,散騎們的年齡都還小。並非所有人都像毌丘將軍一般的。」
毌丘儉默默無語了幾瞬。
曹睿道:「朕知道。方才朕還沒有與你們說如何處置軻比能吧?」
田豫、毌丘儉一同點頭。
曹睿道:「此事倒也好辦。」
「軻比能不來,無非是擔心田將軍會趁機攻伐於他,或者吞滅他的兵力和勢力。換句話說,就是田將軍的面子不夠大。」
田豫訕笑兩聲。
曹睿笑著指向自己:「朕的面子應當夠了吧?」
「朕要下詔給軻比能,封他為鮮卑單于,讓他來雁門領印信官憑。鮮卑一族自從檀石槐之後,就再無一人有如此大的名頭了。」
「他身上的附義王前幾年已經被大魏廢了。單于的名頭更大,他又豈會不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