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攻守分歧需站隊(求追讀)
應天府的九月,還不似那般漫天飛雪,僅有蕭蕭落葉順水流去。
奉天門獻俘儀式上,大明皇帝當眾宣布對朱樉和出塞諸將士的封賞。
年紀輕輕的秦王,又到手陝西行都司這一大塊地盤。
自然引起不少人的眼紅。
不過秦王如此受寵,腦子正常的都不會和朱樉對著幹,只會想方設法攀上秦王府這顆大樹。
即使齊王、潭王背後的幾家,也不會正面對抗如今的朱樉。
塞北一戰,秦王以數百戰損,斬首萬餘,俘獲青壯萬餘,牛羊馬匹數十萬。
火器之威,任誰都能看出。
大明火器產出最多的,也是被秦王一手建成的火器工坊。
朱樉離京之後,火器工坊立馬就落入馬皇后的手中。
無論是規章制度,還是人員安排,都不曾變化。
大家都能夠看出來,無論如何火器工坊皇室中央牢牢抓在手裡。
朱樉始一回京,工坊、礦場的事務就擺到案頭上。
明顯無論他離開多久,都對工坊有著絕對控制權。
也有人想過收買工坊工匠偷師,但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
想要造出火槍,需要偷學的技術太多。
尤其朱樉又用的是泰羅制流水線作業,完整掌握製造工藝的大匠很少。
都被帶到關中,修建一座更加龐大完善的軍工廠。
「曹國公,如何有興致來我這裡飲茶?」
朱樉擱下批閱文書的毛筆,好奇看向緩步走近的李文忠。
十幾日前的朝會上,李文忠為自己說話,讓朱樉無意間對李文忠的好感增添不少。
西征明夏的戰爭已經結束,進入後續建設階段。
朝堂上早就定下,讓李文忠不日前往四川安撫各地,督造新城。
李文忠在朱樉對面坐下,問道:
「如今京城的風聞,你可曾聽說過?」
進京後,諸多事務讓朱樉忙得不可開交,自然沒心思去了解最近京城內的消息。
「與我有關?」
李文忠點點頭:「我向聖上請求讓你在西域有便宜行事之權,朝中其實多有不滿。」
「聖上威望正高,無人敢於反駁。」
「因而他們聯合起來,向聖上諫言。」
「北方邊境採取守勢,休養生息數年,再行北伐之事!」
「大將軍與我都以為,此事斷不可行!」
「若不能犁庭掃穴,打垮北元,邊境便是連天災禍!」
「又有人在民間撒播謠言,說聖上窮兵黷武,耗盡民力,不似明君!」
朱樉終於露出驚訝的表情。
有人不想在北方打仗,自己能夠理解。
南方士大夫們,不想把寶貴的財富,浪費在北境。
但傳播這種謠言,真的是覺得老朱的刀把子握不住了?!
尤其是江南、京師等地,已經連年減免賦稅,百姓日子相較之前,已經好過很多。
「些許流言,聖上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李文忠繼續道:「是非功過,自有民心定奪,非是些許流言能改。」
「真正讓我等憂心的,是北伐之事。」
「陛下確實有採取守勢的想法。」
進攻還是防守,對不同人來說,自然會有不同答案。
南方地主士大夫,不願意空耗國力在這種和他們無關的事上。
北方地主、將士們,則是竭盡全力想要發動北伐。
大明已經統一南北,連盤踞川蜀的明夏都被滅了。
大規模的戰爭想來會越來越少。
若不能趁著北伐為自己增添一筆戰功,如何能夠晉爵封侯?!
去歲老朱大肆封賞,不少人原以為自己有公爵或侯爵職位。
結果卻只撈到個伯爵甚至是子爵、男爵的封賞。
如何能夠滿足?
肯定是要想方設法,再來一次大戰,博軍功,晉爵位!
偏偏這些人又多和朝廷武將高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真正發動起來,便是連大將軍徐達、曹國公李文忠這些人都要慎重。
「連年北伐、西征,國庫消耗甚大,陛下也想修養生息兩年,再行北伐!」
「秦王,以為我大明該如何抉擇?」
李文忠說完前因,將問題拋到朱樉面前。
這是要站隊了。
即使是親兄弟、親父子涉及到這種路線之爭,都容易爆發極強的衝突。
南方士大夫,如今和自己幾乎毫無利益瓜葛。
自己想要在西域開拓出一番局面,則是少不了徐達、李文忠這些軍方大佬的支持。
因此,幾乎沒有思考,朱樉便說道:
「自然是越快北伐越好!」
李文忠原先嚴肅的神色,柔和起來:「為何?」
「我自塞上而回,自然對塞北情形還算了解。」
朱樉緩緩敘說道:「僅僅是陰山南側,大河以北,便有大小部落十幾個,能拉起控弦騎士兩萬餘人。」
「若不是此次恰好被我發現,一舉擊敗,這兩萬餘人已經入了雁門關燒殺搶掠!」
「依我看,北伐應當年年進行,掃蕩草原,不叫部落發展起來!」
「裝備火炮、火槍後,明軍每年只需萬人,便能沿著北境掃蕩一遍。」
「後勤、糧食壓力,也相較於之前少上許多。」
歷朝歷代征伐北方草原,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
糧食從中原運過去,折損能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運十石糧食,最多能有三石運到前線。
除非像朱樉那樣,因食於敵。
但十幾萬、幾十萬大軍在外,不可能僅僅依靠草原薄弱的遊牧部落供養。
只有人數在萬以內,才可能就食於敵。
「說的好!」李文忠拍案道:「北方安穩,全繫於長城之上,不是長久之策。」
「從來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
大明朝堂高層,除了被中層武將勛貴綁架之外,也確實不少人認為。
進攻北元的好處,比一味防守大得多。
不僅僅能取得戰略上的主動,還能夠奪得不少的養馬場、牛羊馬匹等物資。
朱樉問道:「朝中如今是支持進攻蒙元者多,還是防守者多?」
朱樉已經表明自己是激進進攻派,自然想要知道朝堂局勢。
「魏國公、宋國公與我皆支持二次北伐,衛國公尚在襄陽,暫且不明。」李文忠笑道:「韓國公態度不明,想來不會反對太甚。」
開國六公爵,拋開繼承父親榮譽的常茂,五個人里有三位支持北伐。
再加上諸多分封在北方的藩王,這已經是一股駭人的勢力!
奉天門獻俘儀式上,大明皇帝當眾宣布對朱樉和出塞諸將士的封賞。
年紀輕輕的秦王,又到手陝西行都司這一大塊地盤。
自然引起不少人的眼紅。
不過秦王如此受寵,腦子正常的都不會和朱樉對著幹,只會想方設法攀上秦王府這顆大樹。
即使齊王、潭王背後的幾家,也不會正面對抗如今的朱樉。
塞北一戰,秦王以數百戰損,斬首萬餘,俘獲青壯萬餘,牛羊馬匹數十萬。
火器之威,任誰都能看出。
大明火器產出最多的,也是被秦王一手建成的火器工坊。
朱樉離京之後,火器工坊立馬就落入馬皇后的手中。
無論是規章制度,還是人員安排,都不曾變化。
大家都能夠看出來,無論如何火器工坊皇室中央牢牢抓在手裡。
朱樉始一回京,工坊、礦場的事務就擺到案頭上。
明顯無論他離開多久,都對工坊有著絕對控制權。
也有人想過收買工坊工匠偷師,但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
想要造出火槍,需要偷學的技術太多。
尤其朱樉又用的是泰羅制流水線作業,完整掌握製造工藝的大匠很少。
都被帶到關中,修建一座更加龐大完善的軍工廠。
「曹國公,如何有興致來我這裡飲茶?」
朱樉擱下批閱文書的毛筆,好奇看向緩步走近的李文忠。
十幾日前的朝會上,李文忠為自己說話,讓朱樉無意間對李文忠的好感增添不少。
西征明夏的戰爭已經結束,進入後續建設階段。
朝堂上早就定下,讓李文忠不日前往四川安撫各地,督造新城。
李文忠在朱樉對面坐下,問道:
「如今京城的風聞,你可曾聽說過?」
進京後,諸多事務讓朱樉忙得不可開交,自然沒心思去了解最近京城內的消息。
「與我有關?」
李文忠點點頭:「我向聖上請求讓你在西域有便宜行事之權,朝中其實多有不滿。」
「聖上威望正高,無人敢於反駁。」
「因而他們聯合起來,向聖上諫言。」
「北方邊境採取守勢,休養生息數年,再行北伐之事!」
「大將軍與我都以為,此事斷不可行!」
「若不能犁庭掃穴,打垮北元,邊境便是連天災禍!」
「又有人在民間撒播謠言,說聖上窮兵黷武,耗盡民力,不似明君!」
朱樉終於露出驚訝的表情。
有人不想在北方打仗,自己能夠理解。
南方士大夫們,不想把寶貴的財富,浪費在北境。
但傳播這種謠言,真的是覺得老朱的刀把子握不住了?!
尤其是江南、京師等地,已經連年減免賦稅,百姓日子相較之前,已經好過很多。
「些許流言,聖上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李文忠繼續道:「是非功過,自有民心定奪,非是些許流言能改。」
「真正讓我等憂心的,是北伐之事。」
「陛下確實有採取守勢的想法。」
進攻還是防守,對不同人來說,自然會有不同答案。
南方地主士大夫,不願意空耗國力在這種和他們無關的事上。
北方地主、將士們,則是竭盡全力想要發動北伐。
大明已經統一南北,連盤踞川蜀的明夏都被滅了。
大規模的戰爭想來會越來越少。
若不能趁著北伐為自己增添一筆戰功,如何能夠晉爵封侯?!
去歲老朱大肆封賞,不少人原以為自己有公爵或侯爵職位。
結果卻只撈到個伯爵甚至是子爵、男爵的封賞。
如何能夠滿足?
肯定是要想方設法,再來一次大戰,博軍功,晉爵位!
偏偏這些人又多和朝廷武將高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真正發動起來,便是連大將軍徐達、曹國公李文忠這些人都要慎重。
「連年北伐、西征,國庫消耗甚大,陛下也想修養生息兩年,再行北伐!」
「秦王,以為我大明該如何抉擇?」
李文忠說完前因,將問題拋到朱樉面前。
這是要站隊了。
即使是親兄弟、親父子涉及到這種路線之爭,都容易爆發極強的衝突。
南方士大夫,如今和自己幾乎毫無利益瓜葛。
自己想要在西域開拓出一番局面,則是少不了徐達、李文忠這些軍方大佬的支持。
因此,幾乎沒有思考,朱樉便說道:
「自然是越快北伐越好!」
李文忠原先嚴肅的神色,柔和起來:「為何?」
「我自塞上而回,自然對塞北情形還算了解。」
朱樉緩緩敘說道:「僅僅是陰山南側,大河以北,便有大小部落十幾個,能拉起控弦騎士兩萬餘人。」
「若不是此次恰好被我發現,一舉擊敗,這兩萬餘人已經入了雁門關燒殺搶掠!」
「依我看,北伐應當年年進行,掃蕩草原,不叫部落發展起來!」
「裝備火炮、火槍後,明軍每年只需萬人,便能沿著北境掃蕩一遍。」
「後勤、糧食壓力,也相較於之前少上許多。」
歷朝歷代征伐北方草原,最大的問題就是後勤。
糧食從中原運過去,折損能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運十石糧食,最多能有三石運到前線。
除非像朱樉那樣,因食於敵。
但十幾萬、幾十萬大軍在外,不可能僅僅依靠草原薄弱的遊牧部落供養。
只有人數在萬以內,才可能就食於敵。
「說的好!」李文忠拍案道:「北方安穩,全繫於長城之上,不是長久之策。」
「從來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
大明朝堂高層,除了被中層武將勛貴綁架之外,也確實不少人認為。
進攻北元的好處,比一味防守大得多。
不僅僅能取得戰略上的主動,還能夠奪得不少的養馬場、牛羊馬匹等物資。
朱樉問道:「朝中如今是支持進攻蒙元者多,還是防守者多?」
朱樉已經表明自己是激進進攻派,自然想要知道朝堂局勢。
「魏國公、宋國公與我皆支持二次北伐,衛國公尚在襄陽,暫且不明。」李文忠笑道:「韓國公態度不明,想來不會反對太甚。」
開國六公爵,拋開繼承父親榮譽的常茂,五個人里有三位支持北伐。
再加上諸多分封在北方的藩王,這已經是一股駭人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