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猜猜猜!
「涼王還素來愛開玩笑啊?」上官桀哈哈一笑,不接這茬。
「就當是玩笑之言,少府卿別往心裡去。」
劉進眸光一閃,盯住了人群之中的太常卿靳石。
「如今三公皆不在,太常列九卿之首,還要勞煩太常卿出面,穩定百官。」
「這!」靳石猶豫。
「怎麼,太常是要本王出面穩定百官?」
「若是委任於孤,孤倒是不介意。」
「不如諸卿同舉本王,令本王監國?」
劉進眉宇一鎖,目光如閃電的盯著這些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千石官員。
這靳石也是勛貴之後,開國功臣信武侯靳歙之孫,當然,文帝之時信武侯爵位便被剝奪,但這並不影響漢武帝重新啟用並為其復爵江都候。
「這!」太常卿當場一個冷顫,怕了劉進,拱手道:「臣這就維持秩序。」
說著,靳石便轉身,開始指揮著太常卿內六署官員整頓秩序。
不一會兒。
原本跟菜市場一樣的宮門,迅速的按照朝會規模,依次排列了起來。
就連爭論聲也小了不少。
霍光和張安世就站在旁邊,在參拜之後,便不約而同的退後了幾步遠遠的打量著劉進,並不上前搭話。
「涼王可真是雷厲風行,恩威並施,頗有陛下風采啊!」倒是上官桀,一個勁的在旁邊拱火。
上次被劉進差點給坑了,他也記憶猶新。
「少府卿覺得,陛下為何要封閉宮門,難不成,宮中真有變?」劉進也不接話,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這話可不敢亂猜,涼王慎言!」上官桀被劉進無所顧忌的言語弄的招架不住,還是退了一步。
「呵!」劉進心中一笑,也不做糾纏,挪步在了劉據的身邊,小聲提醒道:「這群老狐狸看出來了,陛下無恙,但宮中定然有變,卻不想在此時觸怒陛下,便鼓動父王闖宮禁,真以為旁人看不出來。」
劉據沒看出來,卻也不好再說什麼,只道:「你皇祖母進宮沒什麼問題吧。」
「父王放心。」劉進鎮定安撫。
「孤自然放心,就是這蘇賢,當初入建章宮騎,還是你姨爺舉薦的,沒想到一點情面不給。」劉據又道。
劉進的內心快要崩潰,但還是跟著話茬道:「狼心狗肺之人,父王不必在意。」
他也是服了。
建章營騎,便是羽林禁衛,正兒八經的宮廷禁衛軍,平時羽林衛都是在建章宮,突然掉入未央宮南門,除了漢武帝,整個大漢天下還沒有人做到。
沒有漢武帝旨意,給蘇賢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把文武百官全都攔在宮門外。
就算是你是太子,與太子宮有舊,你太子一句話,人家也不可能給你開宮門。
而這恰恰證明,漢武帝不僅活的好好的,而且此時對未央宮的掌控是空前的。
「哼!」劉據冷哼,又十分疑惑道:「只是不知,這宮中究竟發生了何事!」
劉進也不想說話了。
他要是知道,也不會有這麼多官員堵在南門了。
宮中發生了什麼事,他也想知道。
「太子殿下,涼王殿下,左都候李從帶人從北宮門出宮,陪同還有廷尉卿杜康,出宮後直奔東坊。」
「李從持符節調三千京輔兵封了東坊,李從到了一家名為枇杷膏的店鋪,沿著店鋪李從開始了地毯式搜查。」
不過,很快還是有消息傳來。
張賀雖然在廷尉中沒有實權,但作為廷尉四巨頭之一,對廷尉還是有非常大的節制,李從出宮便第一時間察覺,追蹤到了東坊。
而且有不少人前來稟報,上官桀,霍光,桑弘羊等人都得到了消息。
「東坊,枇杷膏?」
劉進眉宇一鎖,左都候是官名,和繡衣使者同等,加起來的權力等同於錦衣衛。
又被稱為執戟士,歸皇帝直接發令出宮抓捕罪犯,主要是針對王公大臣。
只是,左都候去東坊搜查枇杷店。
就非常反常了。
「去將王燁夫喚來。」
「另外還有食官令。」
劉進眉宇一鎖,沒有徵詢劉據的意見。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太子屬官雖然沒有堵在南宮門前,卻也是距離宮門不遠,很快王燁夫就急匆匆的趕來。
「東坊有家枇杷店你可知曉?」劉進詢問。
「老紀枇杷店?」王燁夫想都沒有想,便疑惑回答。
劉進眉宇一皺。
「回殿下,涼王,枇杷素有金果之稱,有清肺止咳之效,多為貴人所食,價格昂貴。」
「這長安城中的枇杷店,大多數都是太子宮和丞相家中產業。」
「丞相的枇杷店,也是從太子少府接手的。」
王燁夫說著,微微遲鈍的看向劉據,道:「殿下,前些年丞相有段時間喜愛枇杷糕點,殿下便將東坊的枇杷店,送於丞相。」
「好像,是有這麼一回事!」劉據半點沒有想起來的點頭。
「可知宮中何時在東坊採購過?」劉進眉頭緊鎖,心中預感更加不好,怎麼這都還能和太子宮,公孫賀扯上關係。
別是枇杷有毒,吃死了宮中的哪個妃子吧!
應該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這,宮中貴人大多都喜愛枇杷糕點,太官署採購也是頗多,甚至陛下也會賞賜臣子們枇杷糕點。」王燁夫搖頭。
「殿下,涼王,若說這宮中採購,大半皆為上林苑所種,若有採買,多數都在西坊。」
「宮中採購去東坊,只在少數,若說有,上月中旬倒是有一次,採買辦的二署,有個宦官去過東坊專門買枇杷糕點。」
太子食官令似乎想了起來,急忙解釋。
劉進疑惑的盯著食官令。
「涼王有所不知,宮中採購,極為嚴格,查驗也是非比尋常,都是專人專辦,幾時出宮,幾時入宮,何人領隊,都有何人,何人負責,都是要記錄在案,有記錄可查。」
「咱們太子宮食官署自然就與太官署走的近些,一起採買,比較放心。」
「記得是上月中旬,十八日,對,是十七日,刺殺案前一天,二署有兩個宦官採買之後,專門去了東坊去買枇杷糕點。」
「那天趕早,臣記得清楚,那兩個宦官特意去了東坊,畢竟西坊也有枇杷店,但那兩人言稱是太官令吩咐,宮中貴人要吃東坊的,就沒人在意。」
食官令仔細的回憶道。
「後來呢?」劉進眉宇漸鎖。
「沒有後來了,畢竟宮中貴人要求,咱也不敢過問,沒聽聞出什麼事,想來買到之後就回宮了。」
「第二天入夜,就是刺殺案,臣這才能記得清楚。」食官令搖頭。
劉進眉宇漸鎖,不安之感越發不寧。
甚至為之一怔。
前些時日他想要和張賀一起查朱安世刺殺案,但是當時一聽主辦此案件的是杜康,劉屈氂,蘇文這些人,便停了去查的念頭。
尤其是當時,漢武帝把北屯司馬,朔平司馬,採買辦等一應人員全部下獄,也查不到什麼。
隨後就去了廷尉詔獄見了公孫敬聲。
當時他就認為朱安世刺殺一案,根本就沒有查出什麼實證,只是漢武帝盛怒之下波及了一大片無辜的宮廷人員。
可現在,讓他有種汗毛倒立之感。
「就當是玩笑之言,少府卿別往心裡去。」
劉進眸光一閃,盯住了人群之中的太常卿靳石。
「如今三公皆不在,太常列九卿之首,還要勞煩太常卿出面,穩定百官。」
「這!」靳石猶豫。
「怎麼,太常是要本王出面穩定百官?」
「若是委任於孤,孤倒是不介意。」
「不如諸卿同舉本王,令本王監國?」
劉進眉宇一鎖,目光如閃電的盯著這些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千石官員。
這靳石也是勛貴之後,開國功臣信武侯靳歙之孫,當然,文帝之時信武侯爵位便被剝奪,但這並不影響漢武帝重新啟用並為其復爵江都候。
「這!」太常卿當場一個冷顫,怕了劉進,拱手道:「臣這就維持秩序。」
說著,靳石便轉身,開始指揮著太常卿內六署官員整頓秩序。
不一會兒。
原本跟菜市場一樣的宮門,迅速的按照朝會規模,依次排列了起來。
就連爭論聲也小了不少。
霍光和張安世就站在旁邊,在參拜之後,便不約而同的退後了幾步遠遠的打量著劉進,並不上前搭話。
「涼王可真是雷厲風行,恩威並施,頗有陛下風采啊!」倒是上官桀,一個勁的在旁邊拱火。
上次被劉進差點給坑了,他也記憶猶新。
「少府卿覺得,陛下為何要封閉宮門,難不成,宮中真有變?」劉進也不接話,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這話可不敢亂猜,涼王慎言!」上官桀被劉進無所顧忌的言語弄的招架不住,還是退了一步。
「呵!」劉進心中一笑,也不做糾纏,挪步在了劉據的身邊,小聲提醒道:「這群老狐狸看出來了,陛下無恙,但宮中定然有變,卻不想在此時觸怒陛下,便鼓動父王闖宮禁,真以為旁人看不出來。」
劉據沒看出來,卻也不好再說什麼,只道:「你皇祖母進宮沒什麼問題吧。」
「父王放心。」劉進鎮定安撫。
「孤自然放心,就是這蘇賢,當初入建章宮騎,還是你姨爺舉薦的,沒想到一點情面不給。」劉據又道。
劉進的內心快要崩潰,但還是跟著話茬道:「狼心狗肺之人,父王不必在意。」
他也是服了。
建章營騎,便是羽林禁衛,正兒八經的宮廷禁衛軍,平時羽林衛都是在建章宮,突然掉入未央宮南門,除了漢武帝,整個大漢天下還沒有人做到。
沒有漢武帝旨意,給蘇賢一百個膽子也不敢把文武百官全都攔在宮門外。
就算是你是太子,與太子宮有舊,你太子一句話,人家也不可能給你開宮門。
而這恰恰證明,漢武帝不僅活的好好的,而且此時對未央宮的掌控是空前的。
「哼!」劉據冷哼,又十分疑惑道:「只是不知,這宮中究竟發生了何事!」
劉進也不想說話了。
他要是知道,也不會有這麼多官員堵在南門了。
宮中發生了什麼事,他也想知道。
「太子殿下,涼王殿下,左都候李從帶人從北宮門出宮,陪同還有廷尉卿杜康,出宮後直奔東坊。」
「李從持符節調三千京輔兵封了東坊,李從到了一家名為枇杷膏的店鋪,沿著店鋪李從開始了地毯式搜查。」
不過,很快還是有消息傳來。
張賀雖然在廷尉中沒有實權,但作為廷尉四巨頭之一,對廷尉還是有非常大的節制,李從出宮便第一時間察覺,追蹤到了東坊。
而且有不少人前來稟報,上官桀,霍光,桑弘羊等人都得到了消息。
「東坊,枇杷膏?」
劉進眉宇一鎖,左都候是官名,和繡衣使者同等,加起來的權力等同於錦衣衛。
又被稱為執戟士,歸皇帝直接發令出宮抓捕罪犯,主要是針對王公大臣。
只是,左都候去東坊搜查枇杷店。
就非常反常了。
「去將王燁夫喚來。」
「另外還有食官令。」
劉進眉宇一鎖,沒有徵詢劉據的意見。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太子屬官雖然沒有堵在南宮門前,卻也是距離宮門不遠,很快王燁夫就急匆匆的趕來。
「東坊有家枇杷店你可知曉?」劉進詢問。
「老紀枇杷店?」王燁夫想都沒有想,便疑惑回答。
劉進眉宇一皺。
「回殿下,涼王,枇杷素有金果之稱,有清肺止咳之效,多為貴人所食,價格昂貴。」
「這長安城中的枇杷店,大多數都是太子宮和丞相家中產業。」
「丞相的枇杷店,也是從太子少府接手的。」
王燁夫說著,微微遲鈍的看向劉據,道:「殿下,前些年丞相有段時間喜愛枇杷糕點,殿下便將東坊的枇杷店,送於丞相。」
「好像,是有這麼一回事!」劉據半點沒有想起來的點頭。
「可知宮中何時在東坊採購過?」劉進眉頭緊鎖,心中預感更加不好,怎麼這都還能和太子宮,公孫賀扯上關係。
別是枇杷有毒,吃死了宮中的哪個妃子吧!
應該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這,宮中貴人大多都喜愛枇杷糕點,太官署採購也是頗多,甚至陛下也會賞賜臣子們枇杷糕點。」王燁夫搖頭。
「殿下,涼王,若說這宮中採購,大半皆為上林苑所種,若有採買,多數都在西坊。」
「宮中採購去東坊,只在少數,若說有,上月中旬倒是有一次,採買辦的二署,有個宦官去過東坊專門買枇杷糕點。」
太子食官令似乎想了起來,急忙解釋。
劉進疑惑的盯著食官令。
「涼王有所不知,宮中採購,極為嚴格,查驗也是非比尋常,都是專人專辦,幾時出宮,幾時入宮,何人領隊,都有何人,何人負責,都是要記錄在案,有記錄可查。」
「咱們太子宮食官署自然就與太官署走的近些,一起採買,比較放心。」
「記得是上月中旬,十八日,對,是十七日,刺殺案前一天,二署有兩個宦官採買之後,專門去了東坊去買枇杷糕點。」
「那天趕早,臣記得清楚,那兩個宦官特意去了東坊,畢竟西坊也有枇杷店,但那兩人言稱是太官令吩咐,宮中貴人要吃東坊的,就沒人在意。」
食官令仔細的回憶道。
「後來呢?」劉進眉宇漸鎖。
「沒有後來了,畢竟宮中貴人要求,咱也不敢過問,沒聽聞出什麼事,想來買到之後就回宮了。」
「第二天入夜,就是刺殺案,臣這才能記得清楚。」食官令搖頭。
劉進眉宇漸鎖,不安之感越發不寧。
甚至為之一怔。
前些時日他想要和張賀一起查朱安世刺殺案,但是當時一聽主辦此案件的是杜康,劉屈氂,蘇文這些人,便停了去查的念頭。
尤其是當時,漢武帝把北屯司馬,朔平司馬,採買辦等一應人員全部下獄,也查不到什麼。
隨後就去了廷尉詔獄見了公孫敬聲。
當時他就認為朱安世刺殺一案,根本就沒有查出什麼實證,只是漢武帝盛怒之下波及了一大片無辜的宮廷人員。
可現在,讓他有種汗毛倒立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