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呂步舒的無奈之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步舒垂頭喪氣的離開皇宮。

  只覺得四周無比的壓抑,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涼王!」

  「哎!」

  呂步舒長嘆一聲,都不知道怎麼上的馬車,多久回的府邸。

  看著自己的府邸,都不知道該如何進入。

  那位皇孫涼王劉進,就在自己的府邸裡面。

  可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君君臣臣,這才是最殘酷的世俗良序。

  一步。

  兩步。

  「臣,呂步舒,參見王爺,有失遠迎,請王爺恕罪。」

  人未至,聲先聞。

  還未到客廳門口,呂步舒便遠遠的大聲謝罪。

  「老師!」

  劉進從客廳迎了出來,親切而溫和的上前攙扶起了呂步舒。

  呂步舒身材魁梧,剛過四十,黑髮束冠,大概是丞相長史需要長期板著臉,看起來不怎麼愛笑。

  「臣受不起王爺之師,王爺還是以君臣相稱!」呂步舒沒有起身,第一步便想要明確關係。

  「哪裡有什麼受不起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今日,本王只為拜師而來,還請老師上座。」

  劉進客客氣氣,自然是要維護與呂步舒的關係。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他今後的國相。

  該有的禮遇還是要有的。

  他可不像漢武帝,可以對天下文人武將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王爺請!」呂步舒十分的客氣,請劉進一同進入。

  劉進當即不再耽擱,按拜師禮,六禮束脩依次奉上。

  呂步舒給他送了一本書,呂氏春秋。

  並給他賜字,賢義。

  拜師禮便算是完成。

  「王爺可知,臣雖師從董公,不與王爺贈送春秋繁露,公羊春秋,士不遇賦,公羊春秋。」

  「反而贈予王爺呂氏春秋?」

  呂步舒漸漸放平了心態笑問劉進。

  「的確不知呂公深意。」劉進略有疑惑,對呂步舒也是一知半解。

  「自董師舉賢良對策轟動朝野,被陛下採納大行天下,大漢天下,便唯鬼神論真理。」

  「臣雖對董公所提出的主張教化民眾,唯賢是舉並沒有意見,但董公提出以天人感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只以六藝論才能,其餘教派學說乃迷惑百姓之說,不敢苟同,甚至疾書痛斥」

  「臣與董公,就此事多有爭執!」

  「在臣看來,學問和思想並不能混為一談,束人之策與天人之說同樣不能混為一談。」

  「這本就不為一體,思想一統並不一定要學問一統,愚民之策並不一定要唯六藝是論,儒家興盛並不一定要獨尊儒術。」

  「秦興於法而亡於法,興於軍功爵位制而亡於其,興於分封制而亡於分封制,一家分內外,主勞作,從庖廚,分大小事,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各有捨棄,各有矛盾,各有退讓,方能互補,和睦一家。」

  「一國之大,千乘萬家,各有所思,各有所成,棄百家之說而獨尊於一家學問,只會得此失彼,因小失大。」

  「以天人感應來駕馭世間的秩序,受其利必然同受其害。」

  「以獨受儒家之尊而棄百家之學,長一長之長而棄百家之長,非治理之道。」

  「傾國之力而致一極,極盛而衰必為自然。」

  「故而,臣贈予王爺呂氏春秋,呂氏春秋以道家學說為主,御百家之長,熔爐一身,自然是要王爺明白,臣之所長所短。」

  「學生謝先生賜教。」劉進眸中精芒閃爍,第一次認真的端詳著呂步舒,關於呂步舒這個人,他了解並不多。

  但就這番言論,卻令他刮目相看。

  若是只站在漢武一朝之上,獨尊儒術,天人感應,大一統之說,任何一條都是將漢朝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若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獨尊儒術的弊端如數家珍,尤其是天人感應之說荼毒久遠。

  「只不過是臣的一片肺腑之言罷了。」呂步舒作揖。


  「本王並無大才,只許眼前事,大事小事還要先生綢繆。」劉進本著聊勝於無的態度,問問呂步舒,如何解決太子劉據所處的困局。

  「如今陛下年老,太子之位不穩,先生可有良策。」

  「臣不敢妄言。」呂步舒搖頭拒絕道:「不知王爺何時動身前往封地,臣也好準備一二。」

  「還望呂公權衡,太子於本王,本王與先生,皆維繫於一體,想來,太子繼承大統,本王的日子會比太子被廢要好過一些。」

  「至於本王,未嘗就沒有可能繼承大統。」

  劉進言簡意賅,同為試一試呂步舒的態度。

  可呂步舒卻老練的搖頭,不為所動,苦笑道:「太子被廢是遲早之事,並不會因昌邑王被逐出京城而有所改變。」

  「至於王爺,此生無緣那個位置。」

  劉進不解的盯著呂步舒,沒想到呂步舒竟然給他一個這樣的答案。

  「太子失信於陛下,早在十年前,陛下開始提拔貳師將軍李廣利之時,陛下便生了廢太子之念。」

  「看似是昌邑王與太子之爭,實則乃陛下一手剪除太子朝中支撐,一手提拔海西侯在朝中力量。」

  「唯一支撐陛下不敢輕易下決定的,唯一還能維繫太子身份的,並非衛霍系,而是嫡長子繼承制。」

  「朝中很多大臣,依舊堅定的支持嫡長子繼承制,所以,即便是陛下有廢立之心,也沒有廢立之行。」

  呂步舒非常堅定的搖頭,道:「或許換做其他帝王,會容忍嫡長子繼承制,被迫選擇太子繼位,但是當今陛下,絕不會容忍。」

  「臣不敢隱瞞,太子最大的缺陷,不是與陛下政見不一,而是太子無主見,從善如流,這才是陛下真正所擔憂之處,也是身為一個帝王,最不該有處事方式。」

  「陛下雖然尋長生,但生老病死,陛下或許比任何人都清楚,可陛下,已經不想再折騰了。」

  劉進聞言,身體為之一頓,木然呆立,久久回思呂步舒的話,久久無法釋懷。

  不要去試圖理解晚年的漢武帝,因為晚年的漢武帝反覆無常,陰晴不定,鐵血無比,不知道在幹什麼。

  可呂步舒的這些話,卻讓他一瞬間抓住了問題的核心。

  子不類父,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也理解了晚年漢武帝的瘋狂與無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