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明朝靖難之役背後的真相
下午我們到文君堂的時候,葉文已經把茶沏好了。他笑眯眯地瞅著我們說,這兩天和幾位老師雖然見面但是彼此了解的並不多,正好有一下午的時間我們好好聊聊天,我也笑著說,葉先生,我們就是幾個志同道合的探險愛好者,完全是業餘水平。葉文笑著說幾位都是專家級的就不要客氣了,說完把條案上的平板電腦遞給了我,裡面的內容都是我和柳煙探險的事跡。還有李白和烏木的一些文章,看來葉文在和我們聊天之前做了很詳實的功課,我和柳煙搖搖頭說不是謙虛,是網上的誇大其詞。烏木和李白也謙虛了一番,葉文喝了一口茶,慢慢地說,幾位老師既然能找到葉家堡那就一定對我們葉家堡的歷史很感興趣吧,好在現在是開放和解禁的時代,百無禁忌,我就從頭講吧,我們忙說願聞其詳。
葉文低著頭擺弄著放在條案上的茶杯慢慢地說道,我們葉家堡的歷史還要從明朝的永樂年間說起,我所知道的就是我現在要說的,也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一些陳年往事,說是在大明洪武末年,洪武帝朱元璋臨終的時候把帝位傳給皇太孫朱允炆,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為什麼傳給皇太孫呢?是因為太子朱標已經早逝,建文皇帝繼位後聽從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的建議,採取削藩的政策,因為洪武帝在建國之初把25個兒子都封了藩王,每個藩王都有封地,每個藩王府都有府兵。說白了,就是每個藩王都有一塊地方的勢力範圍。這對新皇帝來說無疑是25個潛在的威脅,因此建文帝力主削藩,取消府兵,一開始建文帝把他的這幾個叔叔逼得手忙腳亂,有五個藩王闔府自殺,整個社會烏煙瘴氣的,這25個王中最強的就是燕王朱棣,很明顯早晚也會輪到他,他不可能像其他幾個王一樣坐以待斃,另外朱棣這個人很有野心,於是就打出奉天靖難的旗號起兵,一路上勢如破竹飲馬長江打到了當時的首都南京,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葉文說到這裡笑了笑,幾位老師對這段歷史不會陌生吧,我們幾個也跟著笑了,李白大聲說最重要的是這件事的後半段,葉文點點頭說,李老師說的對,我接著說,南京皇城被攻陷的時候建文帝被叛兵俘獲,燕王朱棣把他秘密押到BJ,烏木驚訝地說這和歷史上的記載有差別啊,葉文點頭說,史書上說建文帝城破之日自焚而亡,野史稗官說建文帝逃出宮出家了,還說永樂皇帝命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尋訪建文帝的下落。葉文望著窗外幽幽地說,聽老一輩人說,建文帝被永樂皇帝囚禁在BJ近一年的光景,我心想烏木在故宮看到的青衣人十有八九就是建文皇帝!我剛想到這裡,烏木抬起頭看樣子還要繼續說些什麼,李白忙搶過話頭說,哦,原來被朱棣囚禁啦,我和柳煙都知道烏木是要說故宮的鬼影事件,烏木生生地給憋回去了,葉文倒是沒有察覺,繼續說道,據老一輩說建文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就是今天故宮金水橋附近的一處宮殿,他被軟禁起來,所有的消息都被封鎖,對內對外都嚴格保密,因此誰也不知道建文帝還活著,永樂二年的時候建文帝逃出了皇宮逃出了BJ,李白眨巴著小眼睛急切地追問道,皇宮戒備森嚴怎麼可能逃出來呢?葉文笑著道,如果說是今天的故宮,別說逃出來就是閒逛都很容易走丟,在永樂時代,現在我們看到的紫禁城還沒有建成,當時的皇宮是元朝遺留下來的皇宮,聽老年人說,位置就在今天故宮金水橋的位置,規模也遠遠沒有今天的大,建文帝能逃出來完全是靠運氣,軟禁建文帝的房間是一個書房,裡面有很多的書籍,建文帝閒來無事就讀書,因為這個皇宮是元代的皇宮,書籍也有不少是前元留下來的,就是這樣的機緣建文帝發現了一本叫《皇元宮苑圖考》的書,這本書實際上就是元代皇宮的建築檔案,本來這本書也是正常的,就是某殿某宮的位置是什麼結構的,在什麼位置等等。就在某一天,建文帝在這本書的一個夾層發現了一個暗道的地圖,經過他仔細核對,這個直通外面的暗道口就是在關押他的房間裡,這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另外,建文帝在削藩的時候也不是靠一紙文書就開動的,而是在重要的藩王府都安插了不少內線力量,燕王朱棣的燕王府里他也同樣安插了不少內線,雖然在燕王起兵的時候暴露了一些,被抓被殺了一些,但還有很多內線燕王是不掌握的,因此暗中照顧建文帝的人還是有的,其中有六個人是最為心腹的,建文帝就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他們,這個暗道的入口就在宮殿牆角處的一塊方磚之下,他們七個人準備停當之後就逃出來了。我和烏木對視了一下,這就是烏木在鬼影事件中看到的情景,李白瞅著葉文說,然後呢?葉文說然後就逃到了這裡,這幾個人中有一位就是葉姓的將軍,這裡就是這位將軍的老家,原來叫葉家村,建文帝等七個人就在這裡隱居了下來。柳煙說這就是說建文皇帝根本沒有死而是在此隱居,一直都死都沒離開這裡?葉文點頭說是。葉家堡能有今天的規模完全是幾百年數十代人經營結果。聽到這裡我們幾個都陷入了沉思,建文皇帝沒有死,那麼鬼影事件就是真實發生的,既然是真的,建文皇帝刻的古鏡也是真實的,建文帝之謎是解開了,但古鏡之謎還在。想到這裡我指了指李白的背包,李白很聰明,馬上從包里拿出了故宮的古鏡拓片,拿給葉文看,問葉文是否見過,葉文搖搖頭,這是什麼東西?我們有些失望,看葉文的反應他確實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我們可以確定建文帝出逃和古鏡之謎是有因果關係的,我們現在不知道是如何聯繫的。
柳煙尋思了一下對葉文說,葉先生,那個宮殿遺址是不是就是建文帝的陵寢,葉文點點頭,是的,沒錯,幾百年來我們的家族一直守護在這裡,在明朝的時候我們總是刻意隱瞞身份,清朝的時候也是有意躲避這個問題,李白說明朝的時候隱瞞身份有心可原,那清朝的時候又是為何?葉文說別忘了,無論是元朝還是明朝還有清朝,皇宮的地點沒有變,我們知道紫禁城的暗道會很麻煩,弄不好是要殺頭的,另外紫禁城裡的暗道我們只是聽祖上是這麼說的,具體在哪裡我們也不知道,要深究起來也會很麻煩。我們點點頭,也確實是這樣。我們感到話已經聊到現在這個程度就沒有必要再刻意隱瞞我們進入四合院的事了,我直接告訴葉文我們進了四合院的正屋,葉文聽到我們進入四合院了,沒表現出不滿意,對我們提出的牆上除了朱允炆,其他人為什麼歷史上都沒聽過?葉文說很簡單,我們一直在隱瞞身份,而在牆上的都是真實的姓氏,不信你們別糾纏姓氏只看名字,葉文這樣一說我們恍然大悟,果然,清代的兩江總督確實有叫這個名字的,其他也可以以此類推,在政壇上你見不到姓朱的,回到家當然就不能再裝了,葉文說就是這個道理。從故宮的鬼影事件以來我們一直在懷疑建文帝的死,現在可以確准建文帝沒有死,歷史書上的東西真不可信!現在的問題是看葉文的態度他根本不知道古鏡的事,對葉升墓後的地洞似乎也不知道,為了進一步試探,我又問葉文,葉升墓是真的嗎?葉文嘆了口氣說,是真的!烏木搖頭說史書上可記載葉升在洪武是時代就被處死了!葉文說史書還說建文帝被燒死了呢!我點點頭,有道理。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葉文說葉升確實是我的祖上,就是隨著建文帝逃出皇宮的那位葉姓將軍,當年胡惟庸和藍玉案爆發後,洪武皇帝為了保護葉升讓他改名換姓遠奔北平的燕王府,一直到靖難之役後,才保著建文帝逃出來!李白接著問,那洪武帝為什麼保護葉升呢?葉文淡淡地說歷史上的事太過久遠了,誰又能說清楚呢!可以確定葉文對葉升墓後的地洞也同樣一無所知!
現在還有一個疑問,建文帝的陵寢是怎麼被日本人燒毀的?葉文說建文帝的皇陵被毀是我爺爺親身經歷的,當時我的爺爺是葉家堡的村長,據我爺爺說,在抗戰初期,葉家堡來了一夥日本鬼子,對於老百姓而言,就認為是官府的人,根本沒有民族和抗戰的意識,這伙日本鬼子大約有二十多人,為首的當官的是一個三十多歲上下的青年人,說一口流利的漢話,都叫他小林隊長,葉家堡的人都以為是姓林,一開始很客氣,還兜里揣著糖四處找小孩給糖,對人彬彬有禮,幾天下來這伙日本鬼子反倒很受歡迎。他們在葉家堡活動有七八天,就像是來旅遊一樣,白天東串西看的,晚上就在空地上露營,可以說是秋毫無犯。我的爺爺甚至還和這伙鬼子合了影,照了張合照,他們隨隊居然還有攝影師!有一天他們還專門到建文帝的皇陵去拜謁,還拿了不少祭品,這讓葉家堡的百姓更覺得這夥人可親可敬!他們前後在建文帝的皇陵里足足活動了兩天,看得很是仔細。一直到這伙鬼子離開,老百姓還在說這伙當兵的真仁義,甚至他們走的時候還送老百姓糧食和日用品,老百姓簡直是依依不捨地送別了這伙鬼子!就這樣隔了有半個月的光景,一天,闖進來一隊日本兵,凶神惡煞的,雖然是這樣葉家堡的老百姓還是記得之前那伙鬼子的好,以為這伙也是一樣,結果他們錯了,簡直大錯特錯了!這伙日本兵進了葉家堡就四處搜尋,打砸搶燒簡直是無惡不作,這時候葉家堡的老百姓才真正見到日本鬼子的鬼臉!後來才知道這伙日本兵說之前到我們這裡的日本兵在葉家堡失蹤了,一定是中國人把他們害了或者是藏起來關起來了,百姓們怎麼解釋人家也不信,最後這伙日本兵火燒了皇陵和幾處大宅子揚長而去!這個地方太閉塞了,老百姓對民族仇恨包括什麼全民抗戰都是沒有意識的,皇陵被毀也不敢修不敢動,另外建文皇帝的秘密已經守了幾百年更是不敢作聲!後來,公司在移民葉家堡的時候,墓前的那些石像生才被運走,說是公司在海外的影視基地當布景。葉文一口氣說完喝了一口茶又幽幽地看著窗外,對於老百姓來說,歷史,就是故事。現在,就是日子!聽到這句話我們不由得豎起大拇指,葉文說得很精闢!這麼多天以來我們今天下午是最有收穫的一下午也是最有意義的!接下來就是海闊天空的聊天,有之前推心置腹坦誠相待的過程彼此像老朋友一樣無拘無束的!這一下午的時光很是愜意!
葉文低著頭擺弄著放在條案上的茶杯慢慢地說道,我們葉家堡的歷史還要從明朝的永樂年間說起,我所知道的就是我現在要說的,也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一些陳年往事,說是在大明洪武末年,洪武帝朱元璋臨終的時候把帝位傳給皇太孫朱允炆,也就是後來的建文帝,為什麼傳給皇太孫呢?是因為太子朱標已經早逝,建文皇帝繼位後聽從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的建議,採取削藩的政策,因為洪武帝在建國之初把25個兒子都封了藩王,每個藩王都有封地,每個藩王府都有府兵。說白了,就是每個藩王都有一塊地方的勢力範圍。這對新皇帝來說無疑是25個潛在的威脅,因此建文帝力主削藩,取消府兵,一開始建文帝把他的這幾個叔叔逼得手忙腳亂,有五個藩王闔府自殺,整個社會烏煙瘴氣的,這25個王中最強的就是燕王朱棣,很明顯早晚也會輪到他,他不可能像其他幾個王一樣坐以待斃,另外朱棣這個人很有野心,於是就打出奉天靖難的旗號起兵,一路上勢如破竹飲馬長江打到了當時的首都南京,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葉文說到這裡笑了笑,幾位老師對這段歷史不會陌生吧,我們幾個也跟著笑了,李白大聲說最重要的是這件事的後半段,葉文點點頭說,李老師說的對,我接著說,南京皇城被攻陷的時候建文帝被叛兵俘獲,燕王朱棣把他秘密押到BJ,烏木驚訝地說這和歷史上的記載有差別啊,葉文點頭說,史書上說建文帝城破之日自焚而亡,野史稗官說建文帝逃出宮出家了,還說永樂皇帝命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尋訪建文帝的下落。葉文望著窗外幽幽地說,聽老一輩人說,建文帝被永樂皇帝囚禁在BJ近一年的光景,我心想烏木在故宮看到的青衣人十有八九就是建文皇帝!我剛想到這裡,烏木抬起頭看樣子還要繼續說些什麼,李白忙搶過話頭說,哦,原來被朱棣囚禁啦,我和柳煙都知道烏木是要說故宮的鬼影事件,烏木生生地給憋回去了,葉文倒是沒有察覺,繼續說道,據老一輩說建文皇帝被囚禁的地方就是今天故宮金水橋附近的一處宮殿,他被軟禁起來,所有的消息都被封鎖,對內對外都嚴格保密,因此誰也不知道建文帝還活著,永樂二年的時候建文帝逃出了皇宮逃出了BJ,李白眨巴著小眼睛急切地追問道,皇宮戒備森嚴怎麼可能逃出來呢?葉文笑著道,如果說是今天的故宮,別說逃出來就是閒逛都很容易走丟,在永樂時代,現在我們看到的紫禁城還沒有建成,當時的皇宮是元朝遺留下來的皇宮,聽老年人說,位置就在今天故宮金水橋的位置,規模也遠遠沒有今天的大,建文帝能逃出來完全是靠運氣,軟禁建文帝的房間是一個書房,裡面有很多的書籍,建文帝閒來無事就讀書,因為這個皇宮是元代的皇宮,書籍也有不少是前元留下來的,就是這樣的機緣建文帝發現了一本叫《皇元宮苑圖考》的書,這本書實際上就是元代皇宮的建築檔案,本來這本書也是正常的,就是某殿某宮的位置是什麼結構的,在什麼位置等等。就在某一天,建文帝在這本書的一個夾層發現了一個暗道的地圖,經過他仔細核對,這個直通外面的暗道口就是在關押他的房間裡,這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另外,建文帝在削藩的時候也不是靠一紙文書就開動的,而是在重要的藩王府都安插了不少內線力量,燕王朱棣的燕王府里他也同樣安插了不少內線,雖然在燕王起兵的時候暴露了一些,被抓被殺了一些,但還有很多內線燕王是不掌握的,因此暗中照顧建文帝的人還是有的,其中有六個人是最為心腹的,建文帝就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他們,這個暗道的入口就在宮殿牆角處的一塊方磚之下,他們七個人準備停當之後就逃出來了。我和烏木對視了一下,這就是烏木在鬼影事件中看到的情景,李白瞅著葉文說,然後呢?葉文說然後就逃到了這裡,這幾個人中有一位就是葉姓的將軍,這裡就是這位將軍的老家,原來叫葉家村,建文帝等七個人就在這裡隱居了下來。柳煙說這就是說建文皇帝根本沒有死而是在此隱居,一直都死都沒離開這裡?葉文點頭說是。葉家堡能有今天的規模完全是幾百年數十代人經營結果。聽到這裡我們幾個都陷入了沉思,建文皇帝沒有死,那麼鬼影事件就是真實發生的,既然是真的,建文皇帝刻的古鏡也是真實的,建文帝之謎是解開了,但古鏡之謎還在。想到這裡我指了指李白的背包,李白很聰明,馬上從包里拿出了故宮的古鏡拓片,拿給葉文看,問葉文是否見過,葉文搖搖頭,這是什麼東西?我們有些失望,看葉文的反應他確實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我們可以確定建文帝出逃和古鏡之謎是有因果關係的,我們現在不知道是如何聯繫的。
柳煙尋思了一下對葉文說,葉先生,那個宮殿遺址是不是就是建文帝的陵寢,葉文點點頭,是的,沒錯,幾百年來我們的家族一直守護在這裡,在明朝的時候我們總是刻意隱瞞身份,清朝的時候也是有意躲避這個問題,李白說明朝的時候隱瞞身份有心可原,那清朝的時候又是為何?葉文說別忘了,無論是元朝還是明朝還有清朝,皇宮的地點沒有變,我們知道紫禁城的暗道會很麻煩,弄不好是要殺頭的,另外紫禁城裡的暗道我們只是聽祖上是這麼說的,具體在哪裡我們也不知道,要深究起來也會很麻煩。我們點點頭,也確實是這樣。我們感到話已經聊到現在這個程度就沒有必要再刻意隱瞞我們進入四合院的事了,我直接告訴葉文我們進了四合院的正屋,葉文聽到我們進入四合院了,沒表現出不滿意,對我們提出的牆上除了朱允炆,其他人為什麼歷史上都沒聽過?葉文說很簡單,我們一直在隱瞞身份,而在牆上的都是真實的姓氏,不信你們別糾纏姓氏只看名字,葉文這樣一說我們恍然大悟,果然,清代的兩江總督確實有叫這個名字的,其他也可以以此類推,在政壇上你見不到姓朱的,回到家當然就不能再裝了,葉文說就是這個道理。從故宮的鬼影事件以來我們一直在懷疑建文帝的死,現在可以確准建文帝沒有死,歷史書上的東西真不可信!現在的問題是看葉文的態度他根本不知道古鏡的事,對葉升墓後的地洞似乎也不知道,為了進一步試探,我又問葉文,葉升墓是真的嗎?葉文嘆了口氣說,是真的!烏木搖頭說史書上可記載葉升在洪武是時代就被處死了!葉文說史書還說建文帝被燒死了呢!我點點頭,有道理。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葉文說葉升確實是我的祖上,就是隨著建文帝逃出皇宮的那位葉姓將軍,當年胡惟庸和藍玉案爆發後,洪武皇帝為了保護葉升讓他改名換姓遠奔北平的燕王府,一直到靖難之役後,才保著建文帝逃出來!李白接著問,那洪武帝為什麼保護葉升呢?葉文淡淡地說歷史上的事太過久遠了,誰又能說清楚呢!可以確定葉文對葉升墓後的地洞也同樣一無所知!
現在還有一個疑問,建文帝的陵寢是怎麼被日本人燒毀的?葉文說建文帝的皇陵被毀是我爺爺親身經歷的,當時我的爺爺是葉家堡的村長,據我爺爺說,在抗戰初期,葉家堡來了一夥日本鬼子,對於老百姓而言,就認為是官府的人,根本沒有民族和抗戰的意識,這伙日本鬼子大約有二十多人,為首的當官的是一個三十多歲上下的青年人,說一口流利的漢話,都叫他小林隊長,葉家堡的人都以為是姓林,一開始很客氣,還兜里揣著糖四處找小孩給糖,對人彬彬有禮,幾天下來這伙日本鬼子反倒很受歡迎。他們在葉家堡活動有七八天,就像是來旅遊一樣,白天東串西看的,晚上就在空地上露營,可以說是秋毫無犯。我的爺爺甚至還和這伙鬼子合了影,照了張合照,他們隨隊居然還有攝影師!有一天他們還專門到建文帝的皇陵去拜謁,還拿了不少祭品,這讓葉家堡的百姓更覺得這夥人可親可敬!他們前後在建文帝的皇陵里足足活動了兩天,看得很是仔細。一直到這伙鬼子離開,老百姓還在說這伙當兵的真仁義,甚至他們走的時候還送老百姓糧食和日用品,老百姓簡直是依依不捨地送別了這伙鬼子!就這樣隔了有半個月的光景,一天,闖進來一隊日本兵,凶神惡煞的,雖然是這樣葉家堡的老百姓還是記得之前那伙鬼子的好,以為這伙也是一樣,結果他們錯了,簡直大錯特錯了!這伙日本兵進了葉家堡就四處搜尋,打砸搶燒簡直是無惡不作,這時候葉家堡的老百姓才真正見到日本鬼子的鬼臉!後來才知道這伙日本兵說之前到我們這裡的日本兵在葉家堡失蹤了,一定是中國人把他們害了或者是藏起來關起來了,百姓們怎麼解釋人家也不信,最後這伙日本兵火燒了皇陵和幾處大宅子揚長而去!這個地方太閉塞了,老百姓對民族仇恨包括什麼全民抗戰都是沒有意識的,皇陵被毀也不敢修不敢動,另外建文皇帝的秘密已經守了幾百年更是不敢作聲!後來,公司在移民葉家堡的時候,墓前的那些石像生才被運走,說是公司在海外的影視基地當布景。葉文一口氣說完喝了一口茶又幽幽地看著窗外,對於老百姓來說,歷史,就是故事。現在,就是日子!聽到這句話我們不由得豎起大拇指,葉文說得很精闢!這麼多天以來我們今天下午是最有收穫的一下午也是最有意義的!接下來就是海闊天空的聊天,有之前推心置腹坦誠相待的過程彼此像老朋友一樣無拘無束的!這一下午的時光很是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