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〇五、中醫復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〇五、中醫復興

  當他們的生活走上康莊大道,時光已經悄然來到了2010年。

  顧海平和博導應邀參加了在廣州召開的傳統中醫研討會,與會者眾,各門派的「長老級人物」和後繼者不計其數。會間,他見到了慕名已久的李老和鄧老。南北中醫泰斗級人物出席研討會,顧海平亦成為中醫界翹楚。

  與會人員不乏年輕有為的中醫界後輩。老一代中醫的匠心和醫德醫術都希望可以後繼有人,看著成長起來的一代代後輩,老人家們雖感力量薄弱,但也還是有些欣慰,畢竟經過這麼多年西醫的「侵略」,西醫局部治療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度使注重整體調理、調動機體自身的防禦能力來抵禦疾病自然痊癒的中醫幾乎被廢棄不用。

  而作為少數的他們堅持了下來,保證了國學精華不廢棄荒野,中醫經典理論基本上還是保留了下來。

  當西醫治療的弊病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之後;當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提高之後;當大眾開始把養生保健提上議事日程以後,大家又開始熱衷於中醫的整體治療和調理。

  大致而言,西醫是局部戰爭,殃及全境;而中醫是整體調動,協調作戰。

  西醫看似把病變切除,剩下的是健康器官,但是,留下的殘缺不全的器官和一樣無法復原的器官功能,這樣的創傷是相對嚴重的。吃大把的抗生素、抗腫瘤藥物、抗這個抗那個……到頭來是鬼子、百姓一起掃射,身體自然會被越治越垮。

  而老祖宗的中醫也相對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對病毒、細菌等微生物的感染治療起來相對較弱,而西醫就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對很多急症的處理相對滯後等等。

  而就治療的指導思想而言,中西醫有著截然不同的理念。

  西醫講究看得見、摸得著的經驗科學,而中醫講的是:天人合一,重點在看不見摸不著的「調神」,一個似乎是唯物主義,一個又似乎是「形而上」的唯心主義。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科學領域,如果可以做到優勢互補,必將造福人類。

  這一次的研討會,集聚了中醫界的精英,就如何進行傳統中醫的傳承和在此基礎上的創新進行深入探討。既不能把老祖宗的精華丟棄,也不能故步自封,大家各自提出自己的觀點,寫出可行性報告,交於組委會,再進行一系列的討論、以及評估,會後再進行實施和推廣。

  顧海平的課題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中醫人才缺乏的難題》。

  他闡述了中醫現狀的不容樂觀;中醫學習中的幾大難關;以及如何快速地實現中醫人才的培養;如何在強大的西醫領域推廣中醫;如何普及大眾對中醫的正確認識……

  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一步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一整套可行的教學方法。並且此套教學已經在他的科研中心付諸實施,效果喜人,並且具有複製性和推廣性。

  與會者表示非常讚賞和感興趣,尤其是年富力強的各學派繼承者,會後都來向顧海平取經,有幾位還迫不及待地和顧海平相約:會議結束就要隨顧海平一起實地參觀、請教。

  顧海平常說:學好西醫容易,成為一個教授級人物也不難,只要勤於動手,借鑑前輩經驗,藉助不斷先進的檢查儀器,確定疾病的部位和性質,做到以一帶十的模式,很快就能做到。

  而中醫卻要深厚的國學修養、個人悟性、一顆熱愛中醫的心,興趣和智慧倒是成為一位卓越的中醫師的關鍵。

  而要做到中醫的普及,不只在於醫者,更在於患者。

  所以中醫的振興任重而道遠,一者要招攬有志成為中醫師的學生,還要有一定的古典文化基礎,還要有不弱的智慧和悟性;再者要有醫者仁心,不沾染現世的以財富得失來衡量成功的價值觀;還要有為了中醫事業一生努力、堅持不放棄的決心和毅力。

  在此基礎上,大眾的中醫認識也要復興,這更加是難於上青天的大難題,國學的回歸和普及勢在必行,輿論、媒體宣傳也要加大深度和廣度,先帶動一小部分,再使星星之火發展為燎原之勢。

  顧海平小範圍的科研實施初見成效,永城乃至一個省的中醫界都已有所驅動。

  他的策略是先使一部先富起來的人,對中醫有所了解、深入了解,看到好的中醫是如何起到調理治病不傷害身體本身的,然後是把「富人們」的「治未病」——也就是大眾常說的「養生」的中醫理念普及給他們,由他們帶動周邊的人,充分發揮「富人們」在其他領域已經具備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來擴大影響和普及大眾。

  這樣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顧海平就做到了一定範圍中醫的復興,手下的學生和徒弟(沒有正式收徒)的熱情和興致也被調動起來。

  很多疑難雜症,被西醫宣判「死刑」的病例在顧海平的中醫治療下起死回生,因此,人們口口相傳,顧海平的醫療模式便像蒙古高原的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從開始的十幾張床到後來的幾十張床位,都是供不應求,後來乾脆擴展為一棟樓的治療區域。

  顧海平每天忙得像上滿發條的鐘表,他還在網上開了自己的網診網頁,來就醫、諮詢者絡繹不絕。一天在醫院忙得不可開交,回家上網還要為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進行免費醫療服務,又有很多外地患者慕名而來,顧海平的醫療模式越來越成功了,人卻越來越忙了。

  山丹看著日日如陀螺一樣打轉卻快樂著的顧海平,默默地支持著他,毫無怨言。

  她知道他有一顆勃勃奮鬥的心,他也相信他有能力和智慧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她除了私下心疼他的忙碌和辛苦外,只有默默地把孩子照顧好,把兩邊老人的事情打理好,把家裡所有的瑣事都處置於無形,不給他再多操一點點心,她希望他可以不為世事煩擾,一心一意完成他心目中宏偉的事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