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始料未及
劉裕在一旁聽著,趕緊道:
「二位明公這是要捧殺裕啊,我只是一匹劣馬,萬萬當不起如此稱呼。」
劉裕嘴上十分自謙,如今他年少得志,又沒有過硬的背景,眼紅的人必然不少,他早就告誡自己今後言行必須低調才行。
三人聊了一會,隨後在宮中持戟衛士護送下進了橫門,卻見道直樹郁,涼風拂面,望則宮闕如雲,顧則城門雄闊,兩邊坊里參差,不愧是世界第一城。
橫門內的街道寬度在50米以上,至少可以容十二輛軺車並排通行。
沿途每經過一個重要建築劉順都會停下來給劉裕介紹一番。
「此乃藁街。」
劉順對劉裕說道:「此街往東就是蠻夷邸,專門供入朝的四夷蕃客居住。」
「此為東、西兩市,聽聞劉司馬從玄菟帶來了一批好酒,或許可來東市看看……」
「多謝明公!」
眾人一路向前,終於來到了未央宮前。
未央宮確實有大國宮室的氣派,劉裕入北闕玄武門後,發現裡面還有一道宮牆,牆開四門,那便是不論來者何種身份都必須下車馬的「公車司馬門」,然後就到了未央宮內部。
遠遠能望見,一座規模宏大的巍峨宮殿屹立在龍首山崗,一座座殿堂從北到南,從山崗到山腳依次排列。
古樸的豎鍾架在宮院中,巨大的金人立於正門外,殿上橫架著形如飛龍、曲如長虹的殿梁,椽桷排列整齊,飛檐如鳥翼舒張,荷重的棟桴如奔馳的駿馬般排列氣勢恢弘。
不過他們卻繞過了那些山崗上的巍峨大殿,而去了位於山腳那座不太顯眼的殿堂,劉裕瞥見匾上寫著「承明殿」三字。
承明殿陛上有光祿勛帶著郎衛們陳車騎步卒守衛,大張旗鼓,而隸屬於太常的謁者則負責治禮,引著群臣依次入殿門。
劉順與逢信把劉裕帶到此地後,就把他交給了一名自稱「陳咸」的郎官。
拜別了劉順與逢信,劉裕跟著陳咸來到了正殿側面的畫室。
畫室乃是宮殿的附屬建築,這裡也是應召參加朝會的官吏待命之地。
劉裕到來時,群臣也都到的差不多了,只在等待皇帝御駕前來。
又等了半響,承明殿內的說話聲更大了,不過皇帝卻一直沒有到。
劉裕頗感無聊,過了一會他向陪在一旁的陳咸道:「我還以為,陛下會在宣室殿或前殿舉行朝會呢。」
他來時看到了龍首山崗上的未央前殿,那才是未央宮的標誌性建築,一百多年前,蕭何斬龍首山而營之,與北闕同時建立。
此外還有位於半山腰的宣室殿,被時人視作「未央正處」。
陳咸聞言微微一笑道:「未央前殿只有皇帝即位、冊立皇后、朝賀、大喪、拜三公等重要之事才使用。」
「至於宣室殿,則是用於召集內朝官員集議,尋常官吏卻是進不去。」
「所以今日不過是常朝,便只在承明殿舉行。」
「原來如此!」劉裕故作恍然大悟狀。
陳咸笑著道:「不過劉司馬應該很快就有資格入宣室了!」
陳咸話語間露出了羨慕之色。
他的話語也讓畫室中的其他幾名偈者和郎官側目。
劉裕此時卻是微微閉了閉眼,他正要說話。
「肅靜!」就在此時身後傳來一聲喝令,卻是負責禮儀的禮官忍不下去了。
「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劉司馬、陳郎官,還請慎言!」
又過了大約半刻鐘,承明殿中雜音就統統消失了,殿堂上鴉雀無聲。
劉裕偷眼看去只見從九卿到諸校尉,朝臣們莫不振恐肅靜,規規矩矩地站直了身子。
「皇帝來了?」劉裕長出一口氣,終於等到了。
就在這時,忽然聽到大殿中傳來一聲大喊。
「趨!」
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傳說中的皇帝,劉裕還是頗有些激動。
等待了大約半個時辰,終於一個聲音響起。
「召玄菟郡別部司馬四平塞障尉劉裕上殿!」
……
劉裕跟在禮官的身後,亦步亦趨進入了殿中。
不知是不是太過緊張,入殿之後劉裕只感覺一種無形的壓力從四面八方傳來。
深呼吸了好幾次,劉裕這才穩定了心神。
在禮官的引導下,劉裕終於到了自己的位置。
停下來後忍不住偷偷瞥了一眼丹陛,皇帝正坐於御榻之上。
御塌之上的皇帝雖然年輕,但還是顯露出了一絲威嚴。
「誰可取而代之!」
劉裕被自己心底跳出來的想法嚇了一跳。
劉裕的小動作自然被高居于丹陛之上皇帝看在眼裡,倒是讓皇帝對劉裕加深了一絲好感。
「臣玄菟別部司馬四平塞障尉裕,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爾就是劉裕!」
或許是因為環境的原因,劉裕感覺皇帝的聲音非常響亮。
「微臣正是!」
皇帝此時向宗正劉順道:「聽聞劉裕亦是我劉氏子孫?」
劉順起身道:「劉裕乃孝武皇帝第三子燕剌王之後,新昌侯劉慶曾孫......新昌侯劉慶生子劉昌,劉昌生子劉高,劉裕乃是劉高之子!」
皇帝面露喜色道:「如此說來,劉裕乃朕之叔也!」
皇帝此言一出,朝堂之中卻是突然安靜下來。
所有大臣都望向坐在最前排的大將軍王鳳。
皇帝此舉也大出王鳳所料。
王鳳此時心中雖有些不滿,但想到此前與太后之議遂出言道:「陛下所言不錯,今劉裕已入宗譜正是陛下之叔!」
皇帝聞言面上終於露出滿意之色。
劉裕此時卻是在心中暗暗道苦,王鳳落座之後,他躬身拜道:「臣惶恐......」
皇帝此時心情卻是不錯,他先是命人給劉裕設座,隨後又向丞相匡衡詢問。
「丞相,劉裕所立之功,集議如何?」
「啟奏陛下,……」
宰相匡衡說完,皇帝又詢問大將軍王鳳的意見。
王鳳道:「劉裕以八百漢騎,縱橫兩千餘里,斬敵三千,奪回百姓兩萬有餘,如此大功不下於昔日之冠軍景桓侯......此誠陛下之德,上天垂青也......」
王鳳不反對,劉裕封侯之事已然是板上訂釘。
這時皇帝突然向劉裕問道,「皇叔可有何要補充的?」
「二位明公這是要捧殺裕啊,我只是一匹劣馬,萬萬當不起如此稱呼。」
劉裕嘴上十分自謙,如今他年少得志,又沒有過硬的背景,眼紅的人必然不少,他早就告誡自己今後言行必須低調才行。
三人聊了一會,隨後在宮中持戟衛士護送下進了橫門,卻見道直樹郁,涼風拂面,望則宮闕如雲,顧則城門雄闊,兩邊坊里參差,不愧是世界第一城。
橫門內的街道寬度在50米以上,至少可以容十二輛軺車並排通行。
沿途每經過一個重要建築劉順都會停下來給劉裕介紹一番。
「此乃藁街。」
劉順對劉裕說道:「此街往東就是蠻夷邸,專門供入朝的四夷蕃客居住。」
「此為東、西兩市,聽聞劉司馬從玄菟帶來了一批好酒,或許可來東市看看……」
「多謝明公!」
眾人一路向前,終於來到了未央宮前。
未央宮確實有大國宮室的氣派,劉裕入北闕玄武門後,發現裡面還有一道宮牆,牆開四門,那便是不論來者何種身份都必須下車馬的「公車司馬門」,然後就到了未央宮內部。
遠遠能望見,一座規模宏大的巍峨宮殿屹立在龍首山崗,一座座殿堂從北到南,從山崗到山腳依次排列。
古樸的豎鍾架在宮院中,巨大的金人立於正門外,殿上橫架著形如飛龍、曲如長虹的殿梁,椽桷排列整齊,飛檐如鳥翼舒張,荷重的棟桴如奔馳的駿馬般排列氣勢恢弘。
不過他們卻繞過了那些山崗上的巍峨大殿,而去了位於山腳那座不太顯眼的殿堂,劉裕瞥見匾上寫著「承明殿」三字。
承明殿陛上有光祿勛帶著郎衛們陳車騎步卒守衛,大張旗鼓,而隸屬於太常的謁者則負責治禮,引著群臣依次入殿門。
劉順與逢信把劉裕帶到此地後,就把他交給了一名自稱「陳咸」的郎官。
拜別了劉順與逢信,劉裕跟著陳咸來到了正殿側面的畫室。
畫室乃是宮殿的附屬建築,這裡也是應召參加朝會的官吏待命之地。
劉裕到來時,群臣也都到的差不多了,只在等待皇帝御駕前來。
又等了半響,承明殿內的說話聲更大了,不過皇帝卻一直沒有到。
劉裕頗感無聊,過了一會他向陪在一旁的陳咸道:「我還以為,陛下會在宣室殿或前殿舉行朝會呢。」
他來時看到了龍首山崗上的未央前殿,那才是未央宮的標誌性建築,一百多年前,蕭何斬龍首山而營之,與北闕同時建立。
此外還有位於半山腰的宣室殿,被時人視作「未央正處」。
陳咸聞言微微一笑道:「未央前殿只有皇帝即位、冊立皇后、朝賀、大喪、拜三公等重要之事才使用。」
「至於宣室殿,則是用於召集內朝官員集議,尋常官吏卻是進不去。」
「所以今日不過是常朝,便只在承明殿舉行。」
「原來如此!」劉裕故作恍然大悟狀。
陳咸笑著道:「不過劉司馬應該很快就有資格入宣室了!」
陳咸話語間露出了羨慕之色。
他的話語也讓畫室中的其他幾名偈者和郎官側目。
劉裕此時卻是微微閉了閉眼,他正要說話。
「肅靜!」就在此時身後傳來一聲喝令,卻是負責禮儀的禮官忍不下去了。
「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劉司馬、陳郎官,還請慎言!」
又過了大約半刻鐘,承明殿中雜音就統統消失了,殿堂上鴉雀無聲。
劉裕偷眼看去只見從九卿到諸校尉,朝臣們莫不振恐肅靜,規規矩矩地站直了身子。
「皇帝來了?」劉裕長出一口氣,終於等到了。
就在這時,忽然聽到大殿中傳來一聲大喊。
「趨!」
想到馬上就要見到傳說中的皇帝,劉裕還是頗有些激動。
等待了大約半個時辰,終於一個聲音響起。
「召玄菟郡別部司馬四平塞障尉劉裕上殿!」
……
劉裕跟在禮官的身後,亦步亦趨進入了殿中。
不知是不是太過緊張,入殿之後劉裕只感覺一種無形的壓力從四面八方傳來。
深呼吸了好幾次,劉裕這才穩定了心神。
在禮官的引導下,劉裕終於到了自己的位置。
停下來後忍不住偷偷瞥了一眼丹陛,皇帝正坐於御榻之上。
御塌之上的皇帝雖然年輕,但還是顯露出了一絲威嚴。
「誰可取而代之!」
劉裕被自己心底跳出來的想法嚇了一跳。
劉裕的小動作自然被高居于丹陛之上皇帝看在眼裡,倒是讓皇帝對劉裕加深了一絲好感。
「臣玄菟別部司馬四平塞障尉裕,拜見陛下,陛下萬年!」
「爾就是劉裕!」
或許是因為環境的原因,劉裕感覺皇帝的聲音非常響亮。
「微臣正是!」
皇帝此時向宗正劉順道:「聽聞劉裕亦是我劉氏子孫?」
劉順起身道:「劉裕乃孝武皇帝第三子燕剌王之後,新昌侯劉慶曾孫......新昌侯劉慶生子劉昌,劉昌生子劉高,劉裕乃是劉高之子!」
皇帝面露喜色道:「如此說來,劉裕乃朕之叔也!」
皇帝此言一出,朝堂之中卻是突然安靜下來。
所有大臣都望向坐在最前排的大將軍王鳳。
皇帝此舉也大出王鳳所料。
王鳳此時心中雖有些不滿,但想到此前與太后之議遂出言道:「陛下所言不錯,今劉裕已入宗譜正是陛下之叔!」
皇帝聞言面上終於露出滿意之色。
劉裕此時卻是在心中暗暗道苦,王鳳落座之後,他躬身拜道:「臣惶恐......」
皇帝此時心情卻是不錯,他先是命人給劉裕設座,隨後又向丞相匡衡詢問。
「丞相,劉裕所立之功,集議如何?」
「啟奏陛下,……」
宰相匡衡說完,皇帝又詢問大將軍王鳳的意見。
王鳳道:「劉裕以八百漢騎,縱橫兩千餘里,斬敵三千,奪回百姓兩萬有餘,如此大功不下於昔日之冠軍景桓侯......此誠陛下之德,上天垂青也......」
王鳳不反對,劉裕封侯之事已然是板上訂釘。
這時皇帝突然向劉裕問道,「皇叔可有何要補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