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血火之歌
這裡不但有港口、倉庫,還有一座用木頭搭建的軍寨。
此時人聲鼎沸,粗粗看去怕是有數千人。
郭達思忖一番後,決定先與另一隊人匯合。
「周什長,依你之見咱們現在該如何行事?」郭達主動詢問。
周珩道:「郭都伯,下吏以為,咱們應該先弄清楚此地的守備情況再與軍侯聯繫!」
郭達贊同道:「周什長所言甚是,這探查之事就得靠周什長了……」
兩人經過一番討論,最後由周珩帶著人前去探查,郭達則帶著另外一人隱於後方。
兩人約定,一旦出現差錯,郭達兩人立即離開,返回大營報信。
這幾名斥候的能力確實不錯,這一次也很順利,不過用了一個多時辰,幾人就先後返回。
「周什長情況如何?」郭達悄聲問道。
周珩道:「這裡應該就是扶餘人的後勤基地了,從剛剛看到的情況判斷,此地大約有民夫四千到五千人……負責警戒守備的軍隊大概在1500至1800人。」
郭達道:「竟然有如此多軍隊!」
周珩道:「這裡的軍隊數量雖多,不過精銳卻不多……從發現的情況看,許多士兵應該是臨時徵召的……真正的精銳只有護衛倉庫的百餘步兵,另外還有大營中約有兩百精銳……」
郭達又問道:「可有發現騎兵?」
周珩道:「應該沒有騎兵!」
郭達點了點頭,「周什長,在這密林中行動,你和你的弟兄比我強的多,這報信之事就交給你了,我留下來繼續監控扶餘人……」
周珩遲疑片刻道:「如此也好!」
「未免夜長夢多,我現在就帶人出發……郭都伯多加小心……」
……
周珩帶著人離開後,郭達覺得現在所在的地方並不安全。
因此決定轉移地點,這時那名叫陸剛的斥候道,「咱們來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地方非常不錯!」
郭達道:「如此,你且帶咱們去看看!」
陸剛隨即帶著幾人往他說的地方而去。
兩刻多鐘後,幾人來到了陸剛所說的地方。
郭達仔細查看了一番,發現這裡確實是一個好地方,不但隱蔽而且視野開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扶餘人營地的情況。
不遠處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山洞,稍微進行整理就是一個不錯的庇護所,可以供眾人休息,防止野獸襲擊。
「此地不錯,咱們就在此地了!」
幾人對此地都很滿意,隨後留一人負責觀察扶餘人的營地,另外三人則負責清理山洞。
出於隱蔽考慮,幾人並沒有清理洞口的雜草,只是對洞內進行了清理。
……
另一邊,周珩兩人為了防止迷失在密林中選擇了原路返回。
因為輕車熟路的原因,返回之時的速度就快了許多,緊趕慢趕,兩人終於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分開時的營地。
因為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了,所以周珩並沒有繼續前行,而是選擇先休息一夜,第二天再回營報信。
第二天傍晚時分,周珩終於回到了大營。
……
「善,大善!」
收到周珩送回的情報,劉裕當即把軍中都伯以上軍吏都召集了起來。
翌日一早,用過飯食之後,大軍就在周珩的帶領下前往扶餘人的後勤基地。
為了防止被扶餘人察覺,劉裕故意繞了一大個圈。
因為繞路的原因,五日後大軍方才抵達扶餘人的後勤基地所在。
劉裕等人趴伏在山坡上的草叢裡,俯視坡底,仔細觀察著扶餘人營寨的情況
眾人此刻都難掩興奮,劉裕這時下令道:「留幾個人繼續觀察,其餘人都回樹林睡覺,今晚劫營。」
到了晚上,明月高掛,正是一個襲營的好天氣。
「戰馬的馬蹄都用牛皮包好了嗎?馬嘴都用籠子套上了?」。
劉裕向眾軍吏詢問。
「軍侯放心,都弄好了隨時可以殺過去。」眾人都興奮的向劉裕保證
這時劉裕又把眾軍吏喚了過來。
劉裕用石頭在地上畫出一個敵人營地草圖。
「扶餘人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出現在這裡,今夜的偷襲,必定成功。諸君可以放開手腳……。」
「此戰我軍分成四隊,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切入,不要戀戰,貫穿敵營再反身殺回來,來回穿插,直到不再有人抵抗。」
「諸君明白了嗎?」
「明白!」眾人人異口同聲答道。
山中與山外不同,晝夜溫差很大,雖然如今還只是八月,但已經頗為寒冷。
因此除了負責警戒的士兵,其餘的扶餘人都躲在屋子中酣睡。
警戒的士兵也因為受不了嚴寒和疲勞,躲在背風的位置烤火取暖。
漢軍此時也開始了行動。
什麼聲音,漢軍行動的聲音還是驚動了警戒的士兵。
一名在望樓上警戒的扶餘老卒聽到聲音,心中一驚本能的伸手去拿掛在脖子上的號角,就在這時一支長箭筆直穿過他的頸部,帶起一蓬鮮血,巨大衝擊力隨之將他帶倒。
巨大的聲響一下子驚動了其餘的扶餘士兵。
「二三子,殺啊!」
這時漢軍也不再隱藏,呼喊著殺入了營寨。
八百漢軍騎兵衝進扶餘大營,一時間喊殺聲響徹了山林。
張浪所部最先衝進營寨,兩百漢騎怒吼著,踩在熟睡的敵兵身體上,飛馳而過,隨即更多的戰馬尾隨在他們後邊,從已經死去的敵兵屍體上踐踏而過,轉眼間十幾個匈奴人就成了一攤血肉模糊的肉泥。
漢軍怒吼著,瘋狂的驅打著戰馬,肆意的在扶餘人的營寨中來回衝殺。
前排的人用騎槍撕開扶餘人的帳幕,中間的騎兵從尚在酣睡或已驚醒或茫然不知所措的敵人身體上踐踏而過。
後邊的騎兵手執環手刀肆意劈殺漏網的敵兵。一些人還點燃了扶餘人的帳篷。
被漢軍鐵騎席捲而過的地方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四支鐵騎像四隻咆哮的猛虎,一路嗜血,瘋狂衝擊扶餘人的營帳。
漢軍深知,不殺敵就被敵殺,因此狠命打馬奔馳,不論是臥倒的扶餘人還是坍塌的帳幕,一律踩在腳下,肆意踐踏,任意摧殘,這一夜漢軍又以扶餘人的鮮血演奏了一曲血與火之歌。
此時人聲鼎沸,粗粗看去怕是有數千人。
郭達思忖一番後,決定先與另一隊人匯合。
「周什長,依你之見咱們現在該如何行事?」郭達主動詢問。
周珩道:「郭都伯,下吏以為,咱們應該先弄清楚此地的守備情況再與軍侯聯繫!」
郭達贊同道:「周什長所言甚是,這探查之事就得靠周什長了……」
兩人經過一番討論,最後由周珩帶著人前去探查,郭達則帶著另外一人隱於後方。
兩人約定,一旦出現差錯,郭達兩人立即離開,返回大營報信。
這幾名斥候的能力確實不錯,這一次也很順利,不過用了一個多時辰,幾人就先後返回。
「周什長情況如何?」郭達悄聲問道。
周珩道:「這裡應該就是扶餘人的後勤基地了,從剛剛看到的情況判斷,此地大約有民夫四千到五千人……負責警戒守備的軍隊大概在1500至1800人。」
郭達道:「竟然有如此多軍隊!」
周珩道:「這裡的軍隊數量雖多,不過精銳卻不多……從發現的情況看,許多士兵應該是臨時徵召的……真正的精銳只有護衛倉庫的百餘步兵,另外還有大營中約有兩百精銳……」
郭達又問道:「可有發現騎兵?」
周珩道:「應該沒有騎兵!」
郭達點了點頭,「周什長,在這密林中行動,你和你的弟兄比我強的多,這報信之事就交給你了,我留下來繼續監控扶餘人……」
周珩遲疑片刻道:「如此也好!」
「未免夜長夢多,我現在就帶人出發……郭都伯多加小心……」
……
周珩帶著人離開後,郭達覺得現在所在的地方並不安全。
因此決定轉移地點,這時那名叫陸剛的斥候道,「咱們來的時候,我發現一個地方非常不錯!」
郭達道:「如此,你且帶咱們去看看!」
陸剛隨即帶著幾人往他說的地方而去。
兩刻多鐘後,幾人來到了陸剛所說的地方。
郭達仔細查看了一番,發現這裡確實是一個好地方,不但隱蔽而且視野開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扶餘人營地的情況。
不遠處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山洞,稍微進行整理就是一個不錯的庇護所,可以供眾人休息,防止野獸襲擊。
「此地不錯,咱們就在此地了!」
幾人對此地都很滿意,隨後留一人負責觀察扶餘人的營地,另外三人則負責清理山洞。
出於隱蔽考慮,幾人並沒有清理洞口的雜草,只是對洞內進行了清理。
……
另一邊,周珩兩人為了防止迷失在密林中選擇了原路返回。
因為輕車熟路的原因,返回之時的速度就快了許多,緊趕慢趕,兩人終於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分開時的營地。
因為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了,所以周珩並沒有繼續前行,而是選擇先休息一夜,第二天再回營報信。
第二天傍晚時分,周珩終於回到了大營。
……
「善,大善!」
收到周珩送回的情報,劉裕當即把軍中都伯以上軍吏都召集了起來。
翌日一早,用過飯食之後,大軍就在周珩的帶領下前往扶餘人的後勤基地。
為了防止被扶餘人察覺,劉裕故意繞了一大個圈。
因為繞路的原因,五日後大軍方才抵達扶餘人的後勤基地所在。
劉裕等人趴伏在山坡上的草叢裡,俯視坡底,仔細觀察著扶餘人營寨的情況
眾人此刻都難掩興奮,劉裕這時下令道:「留幾個人繼續觀察,其餘人都回樹林睡覺,今晚劫營。」
到了晚上,明月高掛,正是一個襲營的好天氣。
「戰馬的馬蹄都用牛皮包好了嗎?馬嘴都用籠子套上了?」。
劉裕向眾軍吏詢問。
「軍侯放心,都弄好了隨時可以殺過去。」眾人都興奮的向劉裕保證
這時劉裕又把眾軍吏喚了過來。
劉裕用石頭在地上畫出一個敵人營地草圖。
「扶餘人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出現在這裡,今夜的偷襲,必定成功。諸君可以放開手腳……。」
「此戰我軍分成四隊,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切入,不要戀戰,貫穿敵營再反身殺回來,來回穿插,直到不再有人抵抗。」
「諸君明白了嗎?」
「明白!」眾人人異口同聲答道。
山中與山外不同,晝夜溫差很大,雖然如今還只是八月,但已經頗為寒冷。
因此除了負責警戒的士兵,其餘的扶餘人都躲在屋子中酣睡。
警戒的士兵也因為受不了嚴寒和疲勞,躲在背風的位置烤火取暖。
漢軍此時也開始了行動。
什麼聲音,漢軍行動的聲音還是驚動了警戒的士兵。
一名在望樓上警戒的扶餘老卒聽到聲音,心中一驚本能的伸手去拿掛在脖子上的號角,就在這時一支長箭筆直穿過他的頸部,帶起一蓬鮮血,巨大衝擊力隨之將他帶倒。
巨大的聲響一下子驚動了其餘的扶餘士兵。
「二三子,殺啊!」
這時漢軍也不再隱藏,呼喊著殺入了營寨。
八百漢軍騎兵衝進扶餘大營,一時間喊殺聲響徹了山林。
張浪所部最先衝進營寨,兩百漢騎怒吼著,踩在熟睡的敵兵身體上,飛馳而過,隨即更多的戰馬尾隨在他們後邊,從已經死去的敵兵屍體上踐踏而過,轉眼間十幾個匈奴人就成了一攤血肉模糊的肉泥。
漢軍怒吼著,瘋狂的驅打著戰馬,肆意的在扶餘人的營寨中來回衝殺。
前排的人用騎槍撕開扶餘人的帳幕,中間的騎兵從尚在酣睡或已驚醒或茫然不知所措的敵人身體上踐踏而過。
後邊的騎兵手執環手刀肆意劈殺漏網的敵兵。一些人還點燃了扶餘人的帳篷。
被漢軍鐵騎席捲而過的地方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四支鐵騎像四隻咆哮的猛虎,一路嗜血,瘋狂衝擊扶餘人的營帳。
漢軍深知,不殺敵就被敵殺,因此狠命打馬奔馳,不論是臥倒的扶餘人還是坍塌的帳幕,一律踩在腳下,肆意踐踏,任意摧殘,這一夜漢軍又以扶餘人的鮮血演奏了一曲血與火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