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劉風這麼做一定有他的深意
對於蔡琰,劉風的心情,就如他所說的,一個命字壓在心頭。
劉風穿越過來的經歷,還歷歷在目。
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知道,他跟別的穿越者不一樣。沒有系統護身,也沒有逆天的運氣,能夠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劉風最大的倚仗,就是對歷史了如指掌。除此之外,和這個時代的人,也沒什麼不一樣。
不能不對命運,有所顧忌。
劉風之所以選中了甄宓,很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出於對命運的考慮。
漢室衰微,已經到了隨時都可能會被人取代的地步。
而甄宓有皇后的命,這是經過歷史驗證的!
不管怎樣,劉風都必須拿下甄宓!
相比之下,蔡琰原本的命運,是很悲慘的。
劉風雖然把蔡琰,從悲慘的命運之中,拉了出來。但也沒法保證,她以後就一定大富大貴,過上幸福生活。
這種玄學的東西,很難講是真是假。
也並非只有愚民百姓,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
相反,身份地位越高的人,就會開始對命運一說,越發敬畏。
劉風太想要復仇了。
因此,一切可能會影響復仇的因素,都必須排除在外。他不可能拿復仇大計,去冒那個險。
這也就是他一直不願意接納蔡琰,背後最真實的想法。
蔡琰未必是掃把星,但她那種衰命,真的會讓人敬而遠之。
逆天改命,說起來熱血。
劉風也很想試試。
但,還是那句話,一切都要等復仇大計,完成了之後再說。
劉風終究還是沒有給蔡琰,任何承諾。
蔡琰這一次是真的傷心了。
頭也不回地,遠遠跑向隊伍的末尾,一直遠到視線之外。
隨她去吧。
……
泰山郡。
劉備已經占據這裡有十多天了。
感覺還是很不真實。
居然就這麼,輕輕鬆鬆地占據了一郡之地?
臧霸留下一位副將孫觀,在泰山郡善後。
劉備表面上非常客氣,每逢大事,必定要請孫觀過來,一起商議。
表示對劉風和臧霸的尊重。
現在,就正在商量一件大事。
劉備笑呵呵的,先讓人給孫觀奉茶。
閒聊一陣,各自都喝了兩碗茶之後,才起了話頭。
「孫將軍,之前劉風兄弟,曾給我建議,讓我與陶謙結盟,防備袁術。」
「我現在,就準備派遣使者,去和陶謙談會盟的事。」
「可是,我與陶謙素無交往,恐怕說不上話。所以,還是想請你幫忙跑一趟。」
「你看,能不能幫我這個忙?」
孫觀這個人,和臧霸是結拜兄弟。實際上,也是一個能力很強,而且武力很強的人。
只不過,他甘願一直站在臧霸身後,所以自身的光芒,並未顯露。
因為信任了解他,所以臧霸才會把泰山這麼重要的一攤子事,全都交給孫觀處置。
孫觀聽了劉備的話,一下就發現了,他這番看似平和的話,背後蘊藏的玄機。
「抱歉!」
「我的主公是劉風,我們現在,已經公開向公孫瓚宣戰。」
「這種時候,我不可能丟下一攤子的事,跑去徐州冒險。」
「劉將軍,你還是找別人吧。」
其實劉備,也並不是想要拉上劉風,一起跟陶謙結盟。
劉備只是忽然想到,劉風剛剛在北海,接連大捷。很有可能,會占據青州之地。
到時候,劉風就是一股強大的勢力。
他為什麼還要去巴巴的找陶謙結盟呢?抱緊劉風這條大腿不好嗎?
和劉風的關係,容不得劉備不重視。
看劉風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似乎還是像以前一樣緊密。抱緊劉風,也就意味著,跟曹操是盟友。
擁有這兩大靠山不好嗎?為什麼還要去找陶謙結盟?
劉備的意思,只是想告訴天下人。劉風的人,替他出面,表示兩家的關係非常親密。
至於陶謙,能拉過來一起結盟,當然最好。
被孫觀拒絕,劉備也沒有氣餒。
開始真誠地向孫觀,大倒苦水。
「孫將軍,你是知道的,我現在的處境有多艱難。」
「無論怎樣,我都是不可能與劉風兄弟為敵的!」
「我劉備做人,始終抱著知恩圖報的原則。」
「孫將軍既然不願意去,那能否幫忙,給劉風兄弟送一封信。問問他,是否可以把我們結盟的消息,公布天下?」
孫觀沉吟了一下,還是拒絕道。
「主公之前的建議,好像是讓你跟陶謙結盟。具體裡面的道道,我也搞不清,但當時的意思,好像是說為了大局。」
「劉將軍現在要改主意,這樣恐怕不大好吧?」
劉備尷尬了。
接連被人拒絕,饒是他臉皮厚,也感覺有點不好意思。
畢竟,他也算是一方諸侯,身份地位擺在這裡。
孫觀只是臧霸的副將,地位是不如他的。
被孫觀這麼說,劉備的臉上,有些掛不住。
「孫將軍,也不用你幫忙說話,你就安排人送一下信,這樣可好?」
見劉備這麼低姿態的,再三相求於孫觀。關羽和張飛,都忍不了了。
「大哥,你求他幹什麼?送信的活,俺也能幹!」
「大哥,為人當有傲骨!既然當初答應過劉風,就不應該這時候遲疑。某以為,還是大哥親自去徐州為妥。」
劉備把臉一板,扭頭訓斥道。
「你們兩個,知道什麼?」
「如何抉擇,關乎咱們兄弟的生死存亡,豈可不慎重?」
「咱們既然與劉風兄弟相逢,又受了他的恩惠,這就是我們之間的緣分。唯緣分與義氣,不可辜負!」
兄弟三人,意見不一。
劉備倒也沒有固執己見,訓斥了關羽和張飛之後,就不說話了。
這個時候,他也不想過度刺激兩位兄弟。
孫觀也沒法多說什麼。
路線什麼的,主公早就給他們定好了。自己不管咋想,都肯定不能違背主公的意思。
孫觀其實自己也不明白,主公要是和劉備結為盟友,不也是一件好事嗎?
為什麼不呢?
但,這事情,不是他可以決定的。
就只有閉口不語。
過了一會兒,劉備長長嘆了一口氣。
「好吧,我親自去徐州,和陶謙談會盟的事。」
「相信劉風兄弟這樣安排,一定有他的深意。」
「只不過,我還是要寫一封信給劉風兄弟。我們畢竟是同宗兄弟,那種血濃於水的感情,比什麼都重要!」
劉風穿越過來的經歷,還歷歷在目。
從那個時候起,他就知道,他跟別的穿越者不一樣。沒有系統護身,也沒有逆天的運氣,能夠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劉風最大的倚仗,就是對歷史了如指掌。除此之外,和這個時代的人,也沒什麼不一樣。
不能不對命運,有所顧忌。
劉風之所以選中了甄宓,很大部分的原因,也是出於對命運的考慮。
漢室衰微,已經到了隨時都可能會被人取代的地步。
而甄宓有皇后的命,這是經過歷史驗證的!
不管怎樣,劉風都必須拿下甄宓!
相比之下,蔡琰原本的命運,是很悲慘的。
劉風雖然把蔡琰,從悲慘的命運之中,拉了出來。但也沒法保證,她以後就一定大富大貴,過上幸福生活。
這種玄學的東西,很難講是真是假。
也並非只有愚民百姓,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
相反,身份地位越高的人,就會開始對命運一說,越發敬畏。
劉風太想要復仇了。
因此,一切可能會影響復仇的因素,都必須排除在外。他不可能拿復仇大計,去冒那個險。
這也就是他一直不願意接納蔡琰,背後最真實的想法。
蔡琰未必是掃把星,但她那種衰命,真的會讓人敬而遠之。
逆天改命,說起來熱血。
劉風也很想試試。
但,還是那句話,一切都要等復仇大計,完成了之後再說。
劉風終究還是沒有給蔡琰,任何承諾。
蔡琰這一次是真的傷心了。
頭也不回地,遠遠跑向隊伍的末尾,一直遠到視線之外。
隨她去吧。
……
泰山郡。
劉備已經占據這裡有十多天了。
感覺還是很不真實。
居然就這麼,輕輕鬆鬆地占據了一郡之地?
臧霸留下一位副將孫觀,在泰山郡善後。
劉備表面上非常客氣,每逢大事,必定要請孫觀過來,一起商議。
表示對劉風和臧霸的尊重。
現在,就正在商量一件大事。
劉備笑呵呵的,先讓人給孫觀奉茶。
閒聊一陣,各自都喝了兩碗茶之後,才起了話頭。
「孫將軍,之前劉風兄弟,曾給我建議,讓我與陶謙結盟,防備袁術。」
「我現在,就準備派遣使者,去和陶謙談會盟的事。」
「可是,我與陶謙素無交往,恐怕說不上話。所以,還是想請你幫忙跑一趟。」
「你看,能不能幫我這個忙?」
孫觀這個人,和臧霸是結拜兄弟。實際上,也是一個能力很強,而且武力很強的人。
只不過,他甘願一直站在臧霸身後,所以自身的光芒,並未顯露。
因為信任了解他,所以臧霸才會把泰山這麼重要的一攤子事,全都交給孫觀處置。
孫觀聽了劉備的話,一下就發現了,他這番看似平和的話,背後蘊藏的玄機。
「抱歉!」
「我的主公是劉風,我們現在,已經公開向公孫瓚宣戰。」
「這種時候,我不可能丟下一攤子的事,跑去徐州冒險。」
「劉將軍,你還是找別人吧。」
其實劉備,也並不是想要拉上劉風,一起跟陶謙結盟。
劉備只是忽然想到,劉風剛剛在北海,接連大捷。很有可能,會占據青州之地。
到時候,劉風就是一股強大的勢力。
他為什麼還要去巴巴的找陶謙結盟呢?抱緊劉風這條大腿不好嗎?
和劉風的關係,容不得劉備不重視。
看劉風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似乎還是像以前一樣緊密。抱緊劉風,也就意味著,跟曹操是盟友。
擁有這兩大靠山不好嗎?為什麼還要去找陶謙結盟?
劉備的意思,只是想告訴天下人。劉風的人,替他出面,表示兩家的關係非常親密。
至於陶謙,能拉過來一起結盟,當然最好。
被孫觀拒絕,劉備也沒有氣餒。
開始真誠地向孫觀,大倒苦水。
「孫將軍,你是知道的,我現在的處境有多艱難。」
「無論怎樣,我都是不可能與劉風兄弟為敵的!」
「我劉備做人,始終抱著知恩圖報的原則。」
「孫將軍既然不願意去,那能否幫忙,給劉風兄弟送一封信。問問他,是否可以把我們結盟的消息,公布天下?」
孫觀沉吟了一下,還是拒絕道。
「主公之前的建議,好像是讓你跟陶謙結盟。具體裡面的道道,我也搞不清,但當時的意思,好像是說為了大局。」
「劉將軍現在要改主意,這樣恐怕不大好吧?」
劉備尷尬了。
接連被人拒絕,饒是他臉皮厚,也感覺有點不好意思。
畢竟,他也算是一方諸侯,身份地位擺在這裡。
孫觀只是臧霸的副將,地位是不如他的。
被孫觀這麼說,劉備的臉上,有些掛不住。
「孫將軍,也不用你幫忙說話,你就安排人送一下信,這樣可好?」
見劉備這麼低姿態的,再三相求於孫觀。關羽和張飛,都忍不了了。
「大哥,你求他幹什麼?送信的活,俺也能幹!」
「大哥,為人當有傲骨!既然當初答應過劉風,就不應該這時候遲疑。某以為,還是大哥親自去徐州為妥。」
劉備把臉一板,扭頭訓斥道。
「你們兩個,知道什麼?」
「如何抉擇,關乎咱們兄弟的生死存亡,豈可不慎重?」
「咱們既然與劉風兄弟相逢,又受了他的恩惠,這就是我們之間的緣分。唯緣分與義氣,不可辜負!」
兄弟三人,意見不一。
劉備倒也沒有固執己見,訓斥了關羽和張飛之後,就不說話了。
這個時候,他也不想過度刺激兩位兄弟。
孫觀也沒法多說什麼。
路線什麼的,主公早就給他們定好了。自己不管咋想,都肯定不能違背主公的意思。
孫觀其實自己也不明白,主公要是和劉備結為盟友,不也是一件好事嗎?
為什麼不呢?
但,這事情,不是他可以決定的。
就只有閉口不語。
過了一會兒,劉備長長嘆了一口氣。
「好吧,我親自去徐州,和陶謙談會盟的事。」
「相信劉風兄弟這樣安排,一定有他的深意。」
「只不過,我還是要寫一封信給劉風兄弟。我們畢竟是同宗兄弟,那種血濃於水的感情,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