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青州刺史之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來已經準備出發的劉風,因為這突然連續兩仗,又留在劇城休整了兩天。

  這兩天,曹操也留在劇城。

  不過,曹操的時間,都花在了孔融身上。

  經過兩天的擺事實,講道理,孔融終於意識到,憑他根本就保不住北海,更不要說整個青州。

  現在,青州刺史焦和已死,孔融就成了青州最具名望的人物。他的決定,很大程度上,可以影響到其它各郡的抉擇。

  孔融別無選擇。

  他對曹操,也有一大堆的意見。尤其是邊讓之死,讓孔融對曹操,留下了極壞的印象。

  一開始,是極力拒絕的。

  但曹操對他說了一句話,讓他改變了心意。

  「你若不投降,就殺了你。然後放任北海,成為一片焦土。」

  曹操的話,終於讓孔融認清了一個現實。現在的青州,田楷死了,袁譚敗了,只剩下遍地盜匪。

  如果孔融保持活著的話,他還能組織點軍隊,稍微抵禦一下盜匪。畢竟,黃巾的主力已經被消滅,剩下的,規模都沒有那麼大了。

  但曹操要殺了他,再坐視不理,青州百姓就真的完全沒了活路。

  孔融畢竟是大儒,畢竟以德高望重自我標榜。面對曹操這樣的道德綁架,他完全沒有辦法抵抗。

  只能選擇忍辱負重,投降曹操。

  投降以後,曹操給的條件也很寬鬆。什麼也不要求,也不會派兵來駐防。

  只會任命一位新的青州刺史,過來和孔融搭檔,共同處理青州的事。

  其實,這樣的結果,也符合劉風的預期。

  劉風全程沒有參與,坐看曹操一點點地拿下孔融。

  孔融根本就不是一個能夠獨立自主的諸侯,早晚都得選一個主公去依靠。

  自己現在顧不了青州,孔融投靠曹操,就是他唯一的選擇。

  關於青州刺史的人選,劉風發話了。

  「曹公,我看李乾將軍不錯,為人俠義,威望又高。讓他來做青州刺史,是最合適的人選。」

  劉風推薦李乾,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李乾是李典的叔叔兼養父。基本上,屬於是自己人。

  再一個,前世歷史中,曹操任命的青州刺史,是李整。那個時候,李乾已經死了,如果不死,就會是李乾。

  這個建議,也比較符合歷史。

  可是,曹操卻搖了搖頭。

  「李乾雖然能力有所欠缺,但是我非常信任他。這次打算讓他留在濮陽,預防叛亂。」

  劉風有些意外。

  這咋又不按歷史走勢來了呢?

  這結果,多多少少還跟自己有點關係。正是他之前,建議曹操留人在濮陽,預防叛亂。

  所以導致了,曹操選擇讓李乾留下,錯過了當青州刺史的機會。

  這……都是命啊!

  「那,曹公想讓何人來做青州刺史?」

  不管誰做青州刺史,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跟孔融合不合得來?合不來的話,青州恐怕還是問題多多。

  劉風能想到的人選,恐怕就曹仁了。可曹仁才是曹操的第一心腹,他更不可能把曹仁放到青州這個地方來。

  眼下對曹操來說,守好兗州這塊地盤,比管理青州重要得多。

  曹操卻把眼睛,直勾勾地看向了劉風。

  「我欲上表推薦,劉先生來做這個青州刺史,如何?」

  聽到這句話,孔融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對他來說,還能有比這更好的結果嗎?

  肯定沒有!

  孔融投效曹操,本身就是被迫的。這種情況下,無論曹操安排什麼人來做青州刺史,孔融都會心中充滿了抵制。

  但要是劉風,那就大不相同了。

  之前北海受困,是依靠劉風的大軍,才給北海解了困。

  經過這幾天的相處,孔融對劉風的人品作風,那是相當認可的。

  和劉風合作,共同處理青州事務,這是孔融目前最好的結果。


  「老夫也贊同,劉大人來做這個青州刺史。」

  劉風本沒去想,自己來掛職青州刺史。

  被曹操和孔融,這麼一唱一和的,倒也認真的考慮了一下。

  因為現在的天子,已經被人控制,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所以表奏這種千里之外的事,一般都會得到許可。

  但這種官面上的許可,並沒有太多實際作用。最根本的,還是要看誰的力量,足以掌控一州軍政。

  有了曹操的表奏,劉風這個青州刺史的官職,就算是名正言順了。

  論力量,劉風也剛剛挨個擊敗了兩個所謂的「青州刺史」。

  青州境內,無人能與劉風抗衡!

  只要劉風點頭,這個職位到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大局來看。

  曹操表奏劉風為青州刺史,就等於公然告訴袁紹和公孫瓚,青州是他的勢力範圍。

  這樣一來,等於同時與袁紹和公孫瓚結怨。

  不過不要緊。

  因為袁紹現在正處境艱難,公孫瓚也在全力對付袁紹這個大敵。

  曹操突然站出來,不但不會吸引任何一方的火力,反而還會成為袁紹和公孫瓚都要拉攏的對象。

  這兩方,曹操當然是更偏向袁紹。

  袁紹就算是心裡嫉恨,也會忍到眼前的危機,解除了以後再說。

  的確是一步妙棋。

  缺陷就是,劉風做了青州刺史,就更加有底氣,成為一方諸侯。事實上,曹操並沒有從中得到實際利益,就只是穩固了和劉風的同盟關係。

  劉風想了想,就點頭應道。

  「也好,那我就掛上青州刺史這個名。」

  「不過,我沒空照顧青州,管理方面,希望曹公能派李整來做。」

  這一次,曹操沒有拒絕。

  李整是李乾的兒子,李典的堂哥。也沒比李典大幾歲,還是個二十歲的年輕人。

  這種年輕人,做青州刺史就不夠資歷。但既然劉風看好他,讓他實際管理,也沒問題。

  青州被黃巾、公孫瓚、袁紹,三方面一起霍霍,就算不是焦土,也已經殘破不堪。

  放個年輕人來管理,歷練一番也是好的。

  「行,我回去就安排李整過來。」

  能有這麼個結果,最滿意的,還是孔融。

  他拉著劉風的手,依依不捨的說道。

  「要不,劉大人再多住幾日?等李整來了,交代一番再離開。」

  「劉大人的寬容,老夫是相當佩服的。就怕李整沒有領悟到這份寬容。」

  劉風不可能為了等李整,又在這裡多耽誤時間。

  「孔北海多慮了,李整是青年俊傑,一身俠義之風。」

  「他來處理州事,怎麼會不敬重你這位德高望重的前輩呢?」

  一句話,給孔融哄開心了。

  連連感嘆。

  「可惜老夫的女兒,已經許配給了羊衜。不然一定要為劉大人和小女,牽一牽這紅線。」

  劉風無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