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劉備的仁德
「明府君,這位是此鄉的三老,名叫黃仁,字仲善。」王脩向劉備介紹道。
王脩是黃縣縣令,常常出城下鄉考察民情,因此認識這些鄉三老。
黃仁感激地看了王脩一眼,轉對劉備說道:「劉府君,我們東萊受賊寇之害已久,管太守在時,無意剿賊,任賊橫行,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剛收回來,立刻就被賊寇搶去。可恨賊寇人多勢眾,我們敢怒而不敢言,因此而餓死之人時時有之,路邊白骨處處可見!」
「劉府君,你到東萊未足三月,而四大賊首已死其三,長廣縣的管承也遠遁北海,不敢踏足東萊,這都是府君之功,是府君為民除害啊!」
「劉府君,我們無以為報,唯有拜謝府君救我東萊百姓之恩!」
黃仁說完又再跪下,他身後那些人也都跟著下跪。
劉備又急忙扶起黃仁,說道:「三老請起,備身為東萊太守,便有護民之責,剿滅賊寇乃備應為之事,東萊百姓得安,我的心也才能安啊!」
周興和王脩也趕緊去扶起幾位老者,讓眾人都起來。
「劉府君仁德之名我早有耳聞,沒想到我有生之年,能見劉府君,是我有福,東萊有福啊!」黃仁擦了一把眼淚,又緊緊抓著劉備的手說道,「劉府君剿滅賊寇,對我們已是恩重如山,但是有一事,我還是想說一說,希望府君能夠答應!」
劉備也緊緊握著黃仁那雙老手,和聲說道:「三老請說。」
「劉府君,焦刺史在時,青州的口賦從三歲起征,管太守到任東萊之後,改為從一歲開始徵收口賦。州郡本亂,賊寇橫暴,百姓本來就活得夠艱難了,如此百姓每年所交賦錢甚巨,許多人家為了省下口賦錢,生兒而殺,尤其是女娃,頻溺於河!府君仁德,是否可以將口賦提至三歲起征,娃兒大了,他們也就捨不得殺了!」
黃仁一邊說一邊涕淚縱橫,心中悲痛不已,眼看著又要給劉備跪下。
劉備趕緊扶住,不讓他跪下,看著他身後那些正在默默看著自己的百姓,很顯然,他們都在等著自己的答覆。
此刻劉備的心裡也有些痛,三老甚至不敢跟自己提高一點的要求,只是要求將口賦起征提高至三歲,而不是要求自己恢復至以前的七歲,或者是免除口賦之錢。
看來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好,讓百姓對自己的期望沒有那麼高啊!
劉備又用感激的眼神看了旁邊的周興一眼,這位年輕的遊俠軍師想得真是周到,為自己想到了很多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三老,」劉備看著黃仁說道,「我答應你……」
「府君真的答應從三歲起徵收口賦錢了?!」
劉備的話還沒說完,黃仁就欣喜異常,忍不住問道。
「不是,」劉備的話剛剛出口,就看到黃仁臉上的喜色頓時消失,換上了一副失望和悲痛之色。「以後啊,東萊的口賦錢免了,還有更賦錢也免了。」
而隨著劉備的話說完,黃仁的臉上滿是驚異之色,不敢置信地看著劉備,片刻之後才問道:「府君是說……免了?」
此時,跟來的那些百姓也都是滿臉異色,驚奇地看著劉備,完全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話。
「對,從今以後,咱們東萊郡的口賦錢和更賦錢免收,另外,算賦也從十五歲提高至二十歲起征,每算從一百二十錢減為一百錢。」劉備大聲說道。
黃仁和所有百姓都驚呆了,愣愣的看著劉備,他們完全不敢想像,劉太守竟然會免收口賦錢和更賦錢,甚至連算賦也減了,而且是提高至二十歲起征。
這樣的事情是他們不敢想的,所以此刻也不敢信。
周興此時也是心中甚喜,因為劉備接受了自己的提議。
看到百姓都不敢信,他向前一步,對眾人大聲說道:「怎麼?你們都不相信嗎?劉府君一心為民,來東萊就是為了讓咱們東萊的百姓活得更好,該減的負擔一定會減,該免的也會免了!」
王脩緊接道:「不錯,劉府君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諸位鄉親,劉府君說了就一定會做到!」
其實王脩也被驚到了,免收口賦和更賦,算賦又提高起征年齡到二十歲,還減少二十錢,這樣一來,一年要少收很多錢。
黃仁剛提出要求的時候,王脩心中就在想著,劉備只要願意把口賦錢提高到七歲開始徵收,那就是非常仁德之人了。
可是萬萬沒想到,劉備一開口就是免收,不過王脩跟著這位劉府君幾個月了,對他已是非常信任,現在他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說明心中已經有了這樣的決定。
「劉府君……」
黃仁再次向劉備跪下,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只是任由淚水橫流。
而他身後的那些百姓,都跟著下跪喊道:「劉府君!」
「劉府君之仁德,尋遍天下,只怕再無第二人!」
黃仁又被劉備扶起後,深深感慨道。
「以後,只要劉府君有需要,我們東萊人必定誓死相隨,絕不推辭!」黃仁又說道。
劉備心中甚覺欣慰,認為自己這麼做很值得。
望著黃仁和那些百姓,劉備說道:「三老,讓鄉親們都回去吧,我今日來此是要拜訪太史子義的母親,讓他們都回去吧。」
黃仁點了點頭,轉身對那些跟來的百姓說道:「諸位鄉親,劉府君說了就一定能做到,你們都回去吧。」
那些百姓又紛紛對劉備表示謝意,才轉身離開。
望著眾人離開,王脩眼睛也濕潤了,但他不說什麼,只是偷偷擦了一把眼淚。
關羽和張飛此刻再次從心底敬服自己這位大哥,尤其是關羽,深幸自己沒有跟錯人!
而周興知道,現在僅僅是說出來,等到這些規定真正傳達到各縣各鄉,讓東萊所有百姓都知道的時候,那才真正是劉備仁德之名遠揚之時。
而劉備的仁德之名,不但能吸引更多的百姓歸鄉或是遷居東萊,還能吸引那些有志義士前來輔佐相助。
最主要的是太史慈這個東萊人,這個嘆息「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的有志之士。
此時,隨著開門聲響,太史慈家的院門打開,門內站著一位老婦人,正淚流滿面的看著劉備!
王脩是黃縣縣令,常常出城下鄉考察民情,因此認識這些鄉三老。
黃仁感激地看了王脩一眼,轉對劉備說道:「劉府君,我們東萊受賊寇之害已久,管太守在時,無意剿賊,任賊橫行,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剛收回來,立刻就被賊寇搶去。可恨賊寇人多勢眾,我們敢怒而不敢言,因此而餓死之人時時有之,路邊白骨處處可見!」
「劉府君,你到東萊未足三月,而四大賊首已死其三,長廣縣的管承也遠遁北海,不敢踏足東萊,這都是府君之功,是府君為民除害啊!」
「劉府君,我們無以為報,唯有拜謝府君救我東萊百姓之恩!」
黃仁說完又再跪下,他身後那些人也都跟著下跪。
劉備又急忙扶起黃仁,說道:「三老請起,備身為東萊太守,便有護民之責,剿滅賊寇乃備應為之事,東萊百姓得安,我的心也才能安啊!」
周興和王脩也趕緊去扶起幾位老者,讓眾人都起來。
「劉府君仁德之名我早有耳聞,沒想到我有生之年,能見劉府君,是我有福,東萊有福啊!」黃仁擦了一把眼淚,又緊緊抓著劉備的手說道,「劉府君剿滅賊寇,對我們已是恩重如山,但是有一事,我還是想說一說,希望府君能夠答應!」
劉備也緊緊握著黃仁那雙老手,和聲說道:「三老請說。」
「劉府君,焦刺史在時,青州的口賦從三歲起征,管太守到任東萊之後,改為從一歲開始徵收口賦。州郡本亂,賊寇橫暴,百姓本來就活得夠艱難了,如此百姓每年所交賦錢甚巨,許多人家為了省下口賦錢,生兒而殺,尤其是女娃,頻溺於河!府君仁德,是否可以將口賦提至三歲起征,娃兒大了,他們也就捨不得殺了!」
黃仁一邊說一邊涕淚縱橫,心中悲痛不已,眼看著又要給劉備跪下。
劉備趕緊扶住,不讓他跪下,看著他身後那些正在默默看著自己的百姓,很顯然,他們都在等著自己的答覆。
此刻劉備的心裡也有些痛,三老甚至不敢跟自己提高一點的要求,只是要求將口賦起征提高至三歲,而不是要求自己恢復至以前的七歲,或者是免除口賦之錢。
看來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好,讓百姓對自己的期望沒有那麼高啊!
劉備又用感激的眼神看了旁邊的周興一眼,這位年輕的遊俠軍師想得真是周到,為自己想到了很多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三老,」劉備看著黃仁說道,「我答應你……」
「府君真的答應從三歲起徵收口賦錢了?!」
劉備的話還沒說完,黃仁就欣喜異常,忍不住問道。
「不是,」劉備的話剛剛出口,就看到黃仁臉上的喜色頓時消失,換上了一副失望和悲痛之色。「以後啊,東萊的口賦錢免了,還有更賦錢也免了。」
而隨著劉備的話說完,黃仁的臉上滿是驚異之色,不敢置信地看著劉備,片刻之後才問道:「府君是說……免了?」
此時,跟來的那些百姓也都是滿臉異色,驚奇地看著劉備,完全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話。
「對,從今以後,咱們東萊郡的口賦錢和更賦錢免收,另外,算賦也從十五歲提高至二十歲起征,每算從一百二十錢減為一百錢。」劉備大聲說道。
黃仁和所有百姓都驚呆了,愣愣的看著劉備,他們完全不敢想像,劉太守竟然會免收口賦錢和更賦錢,甚至連算賦也減了,而且是提高至二十歲起征。
這樣的事情是他們不敢想的,所以此刻也不敢信。
周興此時也是心中甚喜,因為劉備接受了自己的提議。
看到百姓都不敢信,他向前一步,對眾人大聲說道:「怎麼?你們都不相信嗎?劉府君一心為民,來東萊就是為了讓咱們東萊的百姓活得更好,該減的負擔一定會減,該免的也會免了!」
王脩緊接道:「不錯,劉府君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諸位鄉親,劉府君說了就一定會做到!」
其實王脩也被驚到了,免收口賦和更賦,算賦又提高起征年齡到二十歲,還減少二十錢,這樣一來,一年要少收很多錢。
黃仁剛提出要求的時候,王脩心中就在想著,劉備只要願意把口賦錢提高到七歲開始徵收,那就是非常仁德之人了。
可是萬萬沒想到,劉備一開口就是免收,不過王脩跟著這位劉府君幾個月了,對他已是非常信任,現在他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說明心中已經有了這樣的決定。
「劉府君……」
黃仁再次向劉備跪下,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只是任由淚水橫流。
而他身後的那些百姓,都跟著下跪喊道:「劉府君!」
「劉府君之仁德,尋遍天下,只怕再無第二人!」
黃仁又被劉備扶起後,深深感慨道。
「以後,只要劉府君有需要,我們東萊人必定誓死相隨,絕不推辭!」黃仁又說道。
劉備心中甚覺欣慰,認為自己這麼做很值得。
望著黃仁和那些百姓,劉備說道:「三老,讓鄉親們都回去吧,我今日來此是要拜訪太史子義的母親,讓他們都回去吧。」
黃仁點了點頭,轉身對那些跟來的百姓說道:「諸位鄉親,劉府君說了就一定能做到,你們都回去吧。」
那些百姓又紛紛對劉備表示謝意,才轉身離開。
望著眾人離開,王脩眼睛也濕潤了,但他不說什麼,只是偷偷擦了一把眼淚。
關羽和張飛此刻再次從心底敬服自己這位大哥,尤其是關羽,深幸自己沒有跟錯人!
而周興知道,現在僅僅是說出來,等到這些規定真正傳達到各縣各鄉,讓東萊所有百姓都知道的時候,那才真正是劉備仁德之名遠揚之時。
而劉備的仁德之名,不但能吸引更多的百姓歸鄉或是遷居東萊,還能吸引那些有志義士前來輔佐相助。
最主要的是太史慈這個東萊人,這個嘆息「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的有志之士。
此時,隨著開門聲響,太史慈家的院門打開,門內站著一位老婦人,正淚流滿面的看著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