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徐家的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胖子樂得手舞足蹈,當先領路走下甲板,嘴裡興奮地喋喋不休。

  到了一扇艙門前,徐胖子敲門喊話,裡面有人拉開門閂,把門打開。艙房不小,算是旗艦上面的中上等艙房了,房費可不便宜。一般來講,貴重物品商人會帶在身邊,放在艙房裡,而普通的大宗貨物會點清登記後,統一放在底艙的貨庫里。但是眼前就有三個大貨箱並排放在艙房裡,幾乎把床中間的空地給占滿了。兩個彪形大漢就呆在兩邊的床上,一左一右把貨箱看得牢牢的。

  兩個大漢對徐胖子彎腰鞠躬,嘴裡叫著少爺,看樣子就是徐興達派給兒子的兩個親兵,看體格的確是水軍里的精銳。北宋不修武備亡了國,南宋也沒長記性,承平一久,武備立刻鬆懈,兵員素質良莠不齊,像這樣強壯的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兵,通常都被將領留在身邊當親兵,給的餉也多,平時幫著將官家裡做事,有些半私兵的意思。

  「這就是你帶的貨?什麼寶貝東西,整這麼幾大箱子,還不放貨倉里,多占地方。」

  「鐵器,你爹給的建議,我爹去精選來的,最好的鐵器。」

  鐵器放在住人的艙房裡幹嗎?又不是啥珍貴的東西,高粱很是不解。

  徐胖子示意兩個大漢讓開,高粱上前打開了第一個箱子蓋,下面塞得滿滿的都是稻草,用來填塞空隙,防止貨物自相碰撞損毀。高粱扒開稻草,露出下面的鐵器來,看了一眼。

  「你確定這是鐵器?」高粱瞪大了眼看著徐胖子,滿臉驚愕。

  「這就是鐵器,都是鐵打的,絕對不會錯。」徐胖子嘻嘻哈哈地,臉上神情卻有點不自然。

  「你要是真不懂鐵器是啥,哥哥我就教教你。」高粱怒道,「鐵器是可以運出去賣的鐵物件,鐵鍋鐵碗鐵勺子都行,哪怕你運鐵棍子都行,就算是打成了扁條的用來做刀劍的鐵胚,只要你不開刃,它就是鐵器,可以運出去按鐵價來賣。可是這是啥,你告訴我這是啥?」

  高粱手一揚,一捧稻草被撩開,露出了下面烏光閃閃的刀劍,刀劍鋒刃磨得雪亮,都是開過刃的,拿起來就能砍人的東西,而且有些上面直接鑄的有字,『大宋廂軍』,這可是軍隊配備的制式武器啊,我的天,你們要把這玩意兒偷運出去賣掉?怪不得不敢放在底倉,還特意找了兩個大個兒來看著。這要是被人發現了,有幾個腦袋夠砍的呀?

  高粱越看越惱,又怕引人注意,咬著牙低聲罵道,「你管這叫鐵器?你奶奶的,這是武器!朝廷禁運武器出海的禁令發布多少年了,你爹一年得抓多少走私武器的販子,那些武器販子啥下場你不知道啊?你還敢偷軍隊的制式武器運出去賣,被抓到就是死罪,你那麼想死啊?想死別拉著我!」

  徐胖子被罵得老臉泛紅,不過他早有心理準備,而且心寬體胖,嘿嘿一笑也不當回事,對高粱道,「賢弟,你別急,沒事的,我爹是水軍營的指揮使。」

  「副的,你爹是副的!而且副的有仨,你爹只是其中的一個,上面還有正的呢!你以為水軍都聽你爹的?要是被主官抓住你爹的小辮子,你爹就完了!」高粱罵道,心裡替徐家世伯一百個不值得,這養的什麼熊孩子,敗家玩意兒,趁早捂死了扔海里拉倒。

  徐胖子笑得神秘兮兮,指著箱子其中之一,「這一箱,就是正指揮使的貨,另一箱,是另外兩個副指揮使的份子,我現在就是幾家的代辦,替他們跑這趟生意,掙回來錢就有分成。你想想,管這個事兒的大小頭目們都參與了,誰還會查我?你就放心吧。」

  高粱張口結舌,手指點著徐胖子,半天沒說出來話,「你,你,不管怎麼樣,萬一出了事,東西是在我家船上帶出去的,你們逃得了,我家逃不掉。這東西必須得搬下去。我家沒義務替你們冒這個險。」

  徐胖子急忙搖手,「不能搬,這東西危險性太高,你也知道,這東西在人眼前晃一下就可能出事,現在已經藏好了,絕不能再拿出去讓人看見。我實話告訴你,這事你爹是知道的,你家也算是摻了一腳,真出事,連你家帶我家都跑不掉。」

  「我爹知道?」高粱奇道,「我爹會讓你們弄這些東西上船?」

  「真的!」徐胖子很認真地點頭,「咱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我能害你嗎,兄弟?你信我呀。」

  高粱扭頭去找老爹,這事可得問清楚,事關身家性命,再沒比這更重要的事了。

  徐胖子跟在他身後出門,沖後面擺擺手,兩個大漢從裡面把門關好,重又上了閂。

  要說楊家莊的產業,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是莊上的地產,不管什麼時代,都講民以食為天,而食靠農業,取自地中,所以國家要以農為本,農民又以地為本,人就把地看得極重。甚至於有地才能立住戶頭,沒地就只能算是個流民。

  第二是莊上人開設的商鋪,在這項上面楊家莊是很收斂的,只有幾處不大不小的買賣,每年能稍微進些錢而已,連主業外的補貼都算不上,甚至有時候還要貼錢去維持。比起掙錢,這些商鋪的作用更多是在當地塑造楊家的對外形象,以及在地面上混熟人頭,和收集信息上面。

  第三就是楊家的船隊,這是楊家莊最值錢的財產。

  楊家莊在南來以後,發現種地養活不了全莊老小,起意要在海上做生意,才打算籌建一支船隊。船隊最初不過是三五隻小船,也經歷過借船跑商的階段,經過一二十年的累積,無論跑商也好,掠奪也罷,財富逐漸增多,才把小船換成了大船,有了現在的局面。

  船隻本身造價昂貴,維護的費用也頗可觀,楊家莊每年都要為船隊上花上巨額的資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