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向東去
算了,放棄糾結這個問題,繼續向後推進,「那麼,後來呢?」
「後來?當然是大主教和我跪地虔誠地祈禱,懇求主賜予我們明示,在我們虔誠地祈禱了一段時間之後,天父竟然真地說話了,一陣奇妙又模糊的聲音,穿過耳孔,直達入我的腦海,『向東去…神的使者在東方…找到他…到東方去…』」
聽眾們暗暗點頭,這就是亞當嘴裡念叨不休的那句話的來源吧。
「神諭又重複了數遍,就逐漸模糊了,藍光也開始變得黯淡。修士兄弟們此時正在列隊進入大教堂,見到了神跡的末尾,也都被震驚得匍匐在地祈禱感恩,神跡的藍光在那之後僅僅又持續了一小會兒就全部消失了。大主教向兄弟們宣講了我倆所看到的神跡,兄弟們都深信不疑,於是大家一起唱詩,歌頌主的偉大。
「那之後,主在坎特伯雷顯聖的消息向四方傳揚開去,每天都有超多的人前來朝聖,所有的信眾都堅信,坎特伯雷的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是主在英格蘭的真正的代言人,即使王權歸亨利老王所有,神權也必須由托馬斯大主教掌握,而王權必須臣服於神權,老王必須服從大主教。」
聽眾們表示,你們那兒的政治博弈怎麼樣都好,你姑妄言之,我們姑妄聽之,不予置評。
「聖骨匣隨後被放回了儲藏室,但那塊鱗片被大主教貼身攜帶著。因為大主教被天父親自交付了神諭,他就必須完成天父的囑託。但是教會和老王的爭鬥正如火如荼,只有先戰勝老王,大主教才能出發去完成神諭。身為坎特伯雷的大主教,責任重大,有義務要為基督教世界保住英格蘭這片領土,不能隨意離開崗位。因此大主教決定向梵蒂岡提出申請,請求委派一位新的大主教,在英國教會戰勝老王之後前來接任。而托馬斯大主教將在新任命的大主教到達之後,以傳教士的身份離開英格蘭,前往東方。自然,作為主的羔羊和大主教的侍從,我必將隨行,共同沐浴這份榮光。」
「後來你的大主教被謀殺了,就沒能成行,是吧?」高粱回憶之前聽到的故事,和亞當的敘述來對榫頭。
亞當點頭,悲痛難抑。
高粱適當地表示了遺憾,又問道,「既然引發神跡的兩樣東西都在你們手裡,你們有沒有試過再引發一次神跡?」
亞當對此種言論給予了牧羊人式的譴責,「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是異教徒的表述方式,你既然是神的使者,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神跡是天上的父賜予的,人類不可能引發神跡。」
「也就是說你們沒有再試過?」高粱是真的感到很遺憾,這群人咋就不知道實踐出真知呢?你就是炒個雞蛋吃,也得試上幾回,才能知道放多少鹽味道才是最好的吧。
「試過,但一直沒有成功。」亞當話風一轉,直轉了一百八十度,「有一段時間,每天晚課祈禱時,大主教都把兩件聖物擺放在之前的位置,祈禱結束後再收起來,渴望神跡能夠再次出現,但一直沒有神跡發生。」
高粱撇撇嘴,你們這些人還真是口嫌體正直,「會不會是兩件東西放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
「我們也有考慮過,大主教曾經要求我攜帶鱗片,在聖骨匣旁祈禱了整整一天,依然沒有神跡發生。」
「好吧,看來這兩件東西只是引發神跡的必要條件,但要引發神跡肯定還需要別的契機,那才是關鍵。」
「是的,大主教和我也對此深信不疑,契機來自於主,是主的意願,主說要引發神跡,神跡就會產生,主說不要引發神跡,那一切就都不會發生。」亞當的信念非常堅定且淡定,崇信的人都是這樣,特別有耐心,反正事情能不能行都是天上那位說了算,祂不同意,地上的人急死了也沒用,所以,還有啥好急的呢?
高粱很無語,你這外國和尚要是非得這麼說話,那就沒法兒聊了。唉,好想親手試一試,看能不能召喚出個異象來,可是只有鱗片,沒有聖骨匣,你說你亞當逃難出來,咋不把聖骨匣也帶上呢?那玩意兒不就裝了幾塊骨頭,能有多沉?
高粱隨口問道,「亞當,你說這塊魚鱗是漁民給你們送過去的,有沒有找到是誰送的?那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吧,你們有沒有去找他?聽說美人魚入海變成魚,上岸就會變成人。說不定,那個人是美人魚變的?」
「這種傳說我也聽說過,但是我們認為,魚形和人形互相變換需要服用很稀有的藥劑,不是想變就能變的,一不小心,還會變成泡沫消失掉。我們當然隨後就去找了送魚的人,而且很快就找到了。在我們那裡,信徒為了證明信仰的虔誠,一般來講,在奉獻的時候都會在奉獻冊上寫清自己的姓名,如果不會寫字,我們的文書兄弟會代替他們書寫。因為我們都相信,當一個人的名字在奉獻冊上出現的次數足夠多以後,就同樣會出現在邀請信眾上天堂的邀請函上,那份邀請函是用最純潔的光做成的,上面的字跡是用天使的羽毛做的筆書寫的,手持那份邀請函,天堂的門就會向他打開,永恆的幸福和快樂就將屬於他。
「我們找到的那個人叫做勞勃羅,又被人叫做打魚的勞。他終生都在海邊打魚,已經在當地生活了三十多年,那附近的每個人都認識他,從來沒有人發現他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就連他的極度貧窮,也和他周圍所有的窮人一樣,沒什麼特殊的,住在和大家一樣的破草屋裡,偶爾某天能籌措到兩頓飯就是幸福的一天,實在是很平凡的一個人。我們詢問過他,他不知道鱗片是從哪裡來的?他奉獻的只是當天早上打到的所有的魚,因為他的老婆要生孩子了。
「後來?當然是大主教和我跪地虔誠地祈禱,懇求主賜予我們明示,在我們虔誠地祈禱了一段時間之後,天父竟然真地說話了,一陣奇妙又模糊的聲音,穿過耳孔,直達入我的腦海,『向東去…神的使者在東方…找到他…到東方去…』」
聽眾們暗暗點頭,這就是亞當嘴裡念叨不休的那句話的來源吧。
「神諭又重複了數遍,就逐漸模糊了,藍光也開始變得黯淡。修士兄弟們此時正在列隊進入大教堂,見到了神跡的末尾,也都被震驚得匍匐在地祈禱感恩,神跡的藍光在那之後僅僅又持續了一小會兒就全部消失了。大主教向兄弟們宣講了我倆所看到的神跡,兄弟們都深信不疑,於是大家一起唱詩,歌頌主的偉大。
「那之後,主在坎特伯雷顯聖的消息向四方傳揚開去,每天都有超多的人前來朝聖,所有的信眾都堅信,坎特伯雷的大主教托馬斯貝克特,是主在英格蘭的真正的代言人,即使王權歸亨利老王所有,神權也必須由托馬斯大主教掌握,而王權必須臣服於神權,老王必須服從大主教。」
聽眾們表示,你們那兒的政治博弈怎麼樣都好,你姑妄言之,我們姑妄聽之,不予置評。
「聖骨匣隨後被放回了儲藏室,但那塊鱗片被大主教貼身攜帶著。因為大主教被天父親自交付了神諭,他就必須完成天父的囑託。但是教會和老王的爭鬥正如火如荼,只有先戰勝老王,大主教才能出發去完成神諭。身為坎特伯雷的大主教,責任重大,有義務要為基督教世界保住英格蘭這片領土,不能隨意離開崗位。因此大主教決定向梵蒂岡提出申請,請求委派一位新的大主教,在英國教會戰勝老王之後前來接任。而托馬斯大主教將在新任命的大主教到達之後,以傳教士的身份離開英格蘭,前往東方。自然,作為主的羔羊和大主教的侍從,我必將隨行,共同沐浴這份榮光。」
「後來你的大主教被謀殺了,就沒能成行,是吧?」高粱回憶之前聽到的故事,和亞當的敘述來對榫頭。
亞當點頭,悲痛難抑。
高粱適當地表示了遺憾,又問道,「既然引發神跡的兩樣東西都在你們手裡,你們有沒有試過再引發一次神跡?」
亞當對此種言論給予了牧羊人式的譴責,「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是異教徒的表述方式,你既然是神的使者,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神跡是天上的父賜予的,人類不可能引發神跡。」
「也就是說你們沒有再試過?」高粱是真的感到很遺憾,這群人咋就不知道實踐出真知呢?你就是炒個雞蛋吃,也得試上幾回,才能知道放多少鹽味道才是最好的吧。
「試過,但一直沒有成功。」亞當話風一轉,直轉了一百八十度,「有一段時間,每天晚課祈禱時,大主教都把兩件聖物擺放在之前的位置,祈禱結束後再收起來,渴望神跡能夠再次出現,但一直沒有神跡發生。」
高粱撇撇嘴,你們這些人還真是口嫌體正直,「會不會是兩件東西放在一起的時間太短了?」
「我們也有考慮過,大主教曾經要求我攜帶鱗片,在聖骨匣旁祈禱了整整一天,依然沒有神跡發生。」
「好吧,看來這兩件東西只是引發神跡的必要條件,但要引發神跡肯定還需要別的契機,那才是關鍵。」
「是的,大主教和我也對此深信不疑,契機來自於主,是主的意願,主說要引發神跡,神跡就會產生,主說不要引發神跡,那一切就都不會發生。」亞當的信念非常堅定且淡定,崇信的人都是這樣,特別有耐心,反正事情能不能行都是天上那位說了算,祂不同意,地上的人急死了也沒用,所以,還有啥好急的呢?
高粱很無語,你這外國和尚要是非得這麼說話,那就沒法兒聊了。唉,好想親手試一試,看能不能召喚出個異象來,可是只有鱗片,沒有聖骨匣,你說你亞當逃難出來,咋不把聖骨匣也帶上呢?那玩意兒不就裝了幾塊骨頭,能有多沉?
高粱隨口問道,「亞當,你說這塊魚鱗是漁民給你們送過去的,有沒有找到是誰送的?那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吧,你們有沒有去找他?聽說美人魚入海變成魚,上岸就會變成人。說不定,那個人是美人魚變的?」
「這種傳說我也聽說過,但是我們認為,魚形和人形互相變換需要服用很稀有的藥劑,不是想變就能變的,一不小心,還會變成泡沫消失掉。我們當然隨後就去找了送魚的人,而且很快就找到了。在我們那裡,信徒為了證明信仰的虔誠,一般來講,在奉獻的時候都會在奉獻冊上寫清自己的姓名,如果不會寫字,我們的文書兄弟會代替他們書寫。因為我們都相信,當一個人的名字在奉獻冊上出現的次數足夠多以後,就同樣會出現在邀請信眾上天堂的邀請函上,那份邀請函是用最純潔的光做成的,上面的字跡是用天使的羽毛做的筆書寫的,手持那份邀請函,天堂的門就會向他打開,永恆的幸福和快樂就將屬於他。
「我們找到的那個人叫做勞勃羅,又被人叫做打魚的勞。他終生都在海邊打魚,已經在當地生活了三十多年,那附近的每個人都認識他,從來沒有人發現他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就連他的極度貧窮,也和他周圍所有的窮人一樣,沒什麼特殊的,住在和大家一樣的破草屋裡,偶爾某天能籌措到兩頓飯就是幸福的一天,實在是很平凡的一個人。我們詢問過他,他不知道鱗片是從哪裡來的?他奉獻的只是當天早上打到的所有的魚,因為他的老婆要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