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蒙娜麗莎(為運營官+白銀萌@逆風之藍淚加更)
極光之意。
五樓天台。
隨風輕拂的電影幕布。
一部半新不老的電影正在播出。
超現實主義的水上建築,搭配極致復古的戶外幕布電影。
在沒有星星的夜晚,抱走月亮的孤單。
電影的名字叫《達·文西密碼》。
由湯姆·漢克斯主演。
上映於2006年。
這部電影講述了由羅浮宮博物館的一樁謀殺案引發的一系列解密的過程。
所有的密碼都藏在達·文西的畫作裡面。
電影原著作者丹·布朗,對《蒙娜麗莎》、《達·文西自畫像》以及《最後的晚餐》,都做了顛覆性的解讀。
他認為《蒙娜麗莎》就是達·文西的自畫像。
而《達·文西自畫像》這幅畫,實際上是雌雄同體的。
更誇張的是,他認為參與《最後的晚餐》的那十三個男人裡面,其實是有一個女性的。
那位女性,在這頓晚餐裡面,坐在耶穌的右手邊。
她的名字是抹大拉的瑪利亞。
被耶穌救贖,成為耶穌的妻子,並且留下後代。
這所有的一切,構成了解密的基礎。
丹·布朗對達·文西畫作的解讀,是顛覆性且駭人聽聞的。
但偏偏,他又言之鑿鑿。
並且,在某種意義上,做到了邏輯自洽。
那些不夠了解文藝復興的歷史、不夠了解達·文西的畫作的人。
如果從這部電影開始認識達·文西,很容易就會被帶到丹·布朗創造的詭異世界觀裡面。
此刻,五樓的天台,就坐著一個這樣的小女孩。
她叫宗意,剛上五年級。
這是個求知若渴的姑娘,活潑好動,逐漸開始對文藝復興的歷史感興趣。
當然,能夠引起她興趣的,並不僅僅只有歐洲文藝復興。
她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也一樣有著綿延不絕的興趣。
可能還不止五千,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也不在話下。
有礙於還是個小學生。
暫時還沒有來得及找到一條可以在歷史的長河裡悠遊的路徑。
好在,她還有一個姐姐,學的是文物與博物館專業。
於是,宗意就有了一個口頭禪:「姐姐姐姐姐,我有個問題。」
每個字都不在一個調上,把話說和唱歌一樣。
並且還用了起源於春秋時期的古典音階宮商角徵羽來「譜曲」。
從宮到羽,再從羽到宮。
翻譯成簡譜就是12356(姐姐姐姐姐)-65321(我有個問題)。
有點惱人,又有點好聽。
「什麼問題?」被叫了五聲姐的夢心之好脾氣地回應。
「電影裡面說的都是真的嗎?蒙娜麗莎會不會真的就是達·文西呀?」
宗意的這個問題,帶著些許沒有褪盡的稚氣。
不太符合現下開口閉口就是《孤勇者》的小學生人設。
「當然不是真的。蒙娜在義大利語裡面,是夫人的意思,所以,蒙娜·麗莎直譯過來,就是麗莎夫人,怎麼可能會是達·文西?」夢心之斬釘截鐵地否認。
「可是,《達·文西自畫像》不也是雌雄同體嗎?認真對比一下,好像也是有道理的呀。我覺得這個電影拍的特別真實啊。」
在自畫像這個問題上,宗意有點被電影洗腦了。
《達·文西自畫像》不像《蒙娜麗莎》那麼出名。
是一幅宗意以前沒有看過的畫作,洗起腦來也就更容易一些。
「這部電影裡面的設定,肯定都是虛構的,你都五年級了,要還這麼天真,以後這樣的電影就不陪你看了。」
夢心之有點後悔今天晚上答應陪宗意看這個電影了。
「我的姐姐誒。我都五年級了,當然是可以分的清楚,哪些電影場景是虛構、哪些是真實的。只不過,我覺得,這部電影裡面提到的這個可能,在現實裡面,應該是存在的。」
小姑娘頓了頓:「你懂我的意思吧,姐姐,這可是《蒙娜麗莎》誒,和別的畫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
「姐姐你之前不是和我說,《蒙娜麗莎》是一副很小的畫,長77厘米,寬53厘米,我沒記錯吧?」
「嗯,記性不錯。」夢心之適時摸頭殺表示了一下肯定。
「那姐姐你是不是也和我說過,《蒙娜麗莎》這幅畫的被觀看次數、被模仿次數、被寫入歌詞的次數、和被報導的次數,全都是世界第一。」
「嗯。」夢心之點了點頭,示意宗意繼續說。
「這不就對了嗎?我的姐姐誒。如果這幅畫沒有特別的密碼的話,又怎麼可能會拿到這麼多世界之最呢?它肯定是特立獨行的啊。」宗意篤定地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夢心之輕輕彈了一下宗意的小腦瓜:「那是因為這幅畫掛在羅浮宮,每年去羅浮宮參觀的人最多,這幅畫的被觀看次數,自然也就上來了。」
「可是姐姐誒,羅浮宮有那麼多的館藏,為什么小小的《蒙娜麗莎》能成為大大的鎮館之寶啊?它肯定是獨一無二的啊。」宗意再次強調自己的觀點。
夢心之不想自己的妹妹被一部電影帶偏,只好非常正式地開始解釋:
「那是因為達·文西在畫這幅畫的時候,開創了一種特殊的繪畫技法。」
「你也看過好多次《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圖片,對吧?」
「整幅畫是不是給人一種朦朦朧朧卻很真實的感覺?」
「在文藝復興鼎盛時期之前流傳下來的畫作。」
「人物的邊界都是非常明顯的,會顯得比較突兀。」
「線條越清晰,真實感就越低。」
「《蒙娜麗莎》這幅畫模糊了人物的邊界,提升了真實感。」
「在還沒有照相機的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畫作是以寫實為尊的。」
「在此之前,達·文西的同門師兄波提切利通過畫長頭髮來隱藏人物邊緣線。」
「這是對於寫實的一種嘗試,但改變還是不夠明顯。」
「只有一小部分的邊緣線被隱藏了,五官的線條還是非常清晰的。」
「達·文西通過光源營造出的明暗效果,將邊緣線隱藏到了面裡面,創造了漸隱法。」
「《蒙娜麗莎》這幅畫,不僅把人物的邊緣線融入到了畫裡面。」
「在五官邊緣線的處理上,也同樣做到了這一點。」
「你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蒙娜麗莎》是沒有眉毛也沒有睫毛的。」
「這些都是為了達到漸隱法的最佳效果。」
「達·文西解決了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寫實問題。」
「而這個問題的解決,又是以《蒙娜麗莎》這幅畫為代表。」
「因此,這幅畫,成了羅浮宮的鎮館之寶。」
「我這樣說,你是不是就能夠明白了?」
夢心之用宗意能夠聽懂的語言,做出了儘可能完整的解釋。
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里的《蒙娜麗莎》圖片給她比劃。
「明白是明白啦,可是,我的姐姐誒,」最後這五個字,算得上是宗意的第二個口頭禪,「在悠悠歷史長河裡面,有很多人都開創了特殊的繪畫技法,也不能說漸隱法就比別的畫法更有意義,對吧?那為什麼其他畫沒有這麼多歷史之最呢?肯定還是因為《蒙娜麗莎》本身藏著密碼。」
縱使是博物館專業的,夢心之也被宗意的一個又一個問題,給問得沒有了脾氣。
小姑娘卻一點都沒有就此打住的意思,甚至也有自己的一番邏輯:
「我的姐姐誒,你想啊。」
「說《蒙娜麗莎》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我都是往輕了說的,對吧?」
「這幅畫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貴的畫作,沒有之一了吧?」
「我還很小的時候,姐姐不是就和我一起看過金氏世界紀錄嗎?」
「當時是不是有看到,在1962年的時候,《蒙娜麗莎》這幅畫,保費就已經達到了一億美金。」
「這可是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的!」
「那可是1962年啊,我的姐姐誒。」
「放到現在,怎麼都要幾十億美金不止了吧?」
「這幅畫要不是和電影裡面說的一樣,是有密碼的,怎麼可能這麼貴呢?」
好好的說著藝術,宗意就把注意力,給放到了畫的保費和價值上。
博物館裡面的畫,又不是可以隨便拿出來賣的。
沒有交易,哪有價格?
《蒙娜麗莎》這幅畫,到底是不是人類歷史上最貴的畫作,還真的是無從說起。
用成年人的專業邏輯解釋了半天,怎麼都解釋不通,夢心之只好兵行險著。
「《蒙娜麗莎》這幅畫特別貴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達·文西不是專業畫家。」
夢心之語出驚人。
「啊?」宗意張大了嘴巴,「姐姐,你是在開玩笑吧?文藝復興後三傑之首的李奧納多·達·文西不是專業畫家?」
「當然不是開玩笑。達·文西除了會畫畫,還是數學家、生物學家、天文學家、力學家和解剖學家……一大堆的家家家家家,畫畫對於他來說,就只是眾多愛好中的一個,只不過是剛好流傳下來比較有名而已。」
夢心之借鑑了宗意對古典音階的運用,用宮商角徵羽連唱五個「家」。
「可是,我的姐姐誒,這個也解決不了《蒙娜麗莎》為什麼最貴的問題啊!達·文西這麼厲害,反過來,不還是更說明《蒙娜麗莎》裡面很有可能是藏著密碼的嗎?要不然怎麼這麼貴呢?」
事實證明。
宗意不僅沒有被說服,反而更加堅定了。
夢心之深吸一口氣,說道:「我現在就來告訴你,一個非專業畫家的畫,為什麼這麼貴。」
「好的,好的,好的,姐姐你快說給我聽!」
宗意支著下巴,把自己偽裝成一朵渴望知識的小花。
「因為達·文西不是專職畫畫的,所以他對於繪畫的理解,也和同時代的畫家不一樣。尤其是在顏料的調配上,達·文西是非常隨心所欲的。我和你說過吧,有時候顏料用多了,達·文西就喜歡用拇指把顏料按平。」
「是的呀,姐姐,你和我說過,達·文西流落在歐洲之外的唯一一幅作品,《吉內芙拉·德·本奇》就是因為有了達·文西的指紋,才沒有再被人質疑是不是達·文西本人的作品。你還說達·文西的好幾副畫裡面都有留下拇指的指紋,可以相互印證。」
「沒錯,這些指紋,也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證明達·文西作畫時候的隨心所欲。」
「可是,我的姐姐誒……」
「別可是了,現在給你解釋。」夢心之用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力求能把鑽進錢眼裡面的宗意給拉出來:
「因為達·文西首先是科學家。」
「所以他的顏料調配,更多是功能性的、科學性的,只要顏色對了就行。」
「他並不像同時代的其他畫家那麼潛心研究顏料。」
「也沒有從一開始,就想著讓自己的畫作分毫不差地流芳百世。」
「達·文西用來作畫的顏料裡面,有很多都是容易被時間侵蝕的。」
「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畫會很容易改變原貌。」
「羅浮宮博物館既然收藏了這幅畫,肯定是希望這幅畫,永遠都是最初的樣子。」
「為了實現這一點,博物館每年都需要投入巨額的維護費用。」
「這些維護費用一旦產生,是不是都會疊加到這幅畫的價值裡面?」
「這樣是不是就導致了這幅畫,貴的出類拔萃?」
「也正是因為這幅畫這麼脆弱,博物館才需要給它上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的保險。」
「這樣是不是就能解釋,這幅畫為什麼這麼貴?」
夢心之盡力了,如果宗意還是沒有辦法被說服的話,也只能由她去了。
本來嘛,教育小孩是爸爸媽媽的責任,又不是她這個做姐姐的職責所在。
「哇哦,原來是因為達·文西亂用顏料才這麼貴啊!」宗意拍著手站了起來,「這樣就對了嘛!」
「對了?」
夢心之反而不自信了起來,她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把固執己見的妹妹給說服了。
她可以不教育妹妹,卻也不希望因為一部電影,把妹妹給帶溝里去了。
「是啊,這就和小時候我拿剛吃過飯還出了很多汗的手去摸我最喜歡的公主裙是一樣的道理嘛。」
宗意又興奮又遺憾,拉著夢心之的手,搖啊晃啊地說:「你還記得吧姐姐?被我摸過的那條紫色裙子,到了第二年就發霉了。」
「呃……是有這麼回事。」
夢心之並不記得宗意有沒有摸過紫色公主裙,更不記得有沒有哪條發了霉。
她只想抓住一切機會,讓妹妹不要被電影給帶偏。
「太有意思了,原來呀,《蒙娜麗莎》這麼貴,是因為達·文西又是亂調顏料又是亂摸導致的呀啊!」宗意高興地轉著圈圈,「哈哈哈哈哈,這樣確實是挺增加維護的成本的,就像我經常增加媽媽的負擔一樣。」
終於,宗意同學的邏輯也自洽了。
笑出古典音階,開心地下樓睡覺去了。
留下看了十幾遍《達·文西密碼》的夢心之在五樓的天台發呆。
她不相信真的有什麼達·文西密碼。
在夢心之看來,電影裡面對達·文西畫作的研究,就和紅學研究紅樓夢似的,在很多細節上,都研究得有些過了。
比如賈寶玉是皇帝的私生子甚至是太子啊。
所謂的「假寶玉」實際上是「真寶玉」啊。
不管是為《達·文西密碼》議論不止,還是為《紅樓夢》爭論不休。
都是把一本小說當成史實來研究。
在文物和博物館專業出身的夢心之看來,這麼做完全就沒有意義。
要說史實,要說相信,她只相信出土文物。
歷史已逝,只有文物,能夠還原真相,或者,至少是真相的一部分。
可是,奇怪的是。
她又經常會做一些離奇的夢。
比如看了《達·文西密碼》,就夢到蒙娜麗莎。
是麗莎夫人這個人,而不是這幅畫。
在夢裡,麗莎夫人唱歌給她聽。
夢心之從來沒有在現實生活里,聽過那麼好聽的聲音。
再比如去遼寧博物館看了《洛神賦圖》,就夢到曹植和洛神的愛情糾葛。
在夢裡,她和洛神在水面翩翩起舞,探討人世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愛而不得。
很是有些玄幻。
但夢裡的一切都過於真實。
像達·文西的畫是因為顏料調配問題,比同時期的畫作更難保存這樣的理由,就是她在夢裡和麗莎夫人溝通的時候,得到的答案。
那個時候,夢心之才六歲,還不識字。
在生活裡面,也沒有可能接觸過這些信息。
兩年之後,第一次跟著爸爸出國旅遊,就去了羅浮宮,還專門去看了「小小的」《蒙娜麗莎》。
她只是想去看看,並沒有要得到什麼答案。
和大部分遊客一樣,走馬觀花,匆匆拍張照片就準備走。
卻在離開的時候,無意中從一個會說中文的工作人員那裡,收穫了一個消息。
《蒙娜麗莎》的維護費用,遠遠高於其他畫作是事實。
達·文西的顏料調配問題,也確實是他的傳世作品維護費用高昂的原因之一。
工作人員還特別舉例了《最後的晚餐》。
說達·文西在作畫的時候,不喜歡用從中世紀開始就已經被廣泛應用的濕壁畫顏料。
而是使用了他自己獨創的,混合了雞蛋和牛奶的「有機」新顏料。
導致他的畫作有很多嚴重剝落的部分根本沒有完全修復的可能。
工作人員的話,簡直可以和麗莎夫人在夢境裡告訴她的知識點合二為一。
夢心之也因此,開始對自己的夢境,格外注意。
她後來又夢到過一次麗莎夫人。
那時候她已經上中學了。
那一天,可能是因為聽爸爸唱了一晚上的「蒙娜麗莎她是誰」。
然後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了。
在夢裡,麗莎夫人告訴她,蒙娜麗莎的身份和所有後世人猜測的都不一樣。
麗莎夫人說自己是一個歌女,擁有天籟般的嗓音。
就像夢心之第一次夢到她的時候那樣。
麗莎夫人還說,她和達·文西在音樂上惺惺相惜。
她是第一個把達·文西推向佛羅倫斯的藝術殿堂的人。
是她讓達·文西的顏值和才華為佛羅倫斯人所熟知。
他們是一輩子的知音。
因此,達·文西去哪兒都會帶上她的畫像。
哪怕晚年離開佛羅倫斯去法國做宮廷畫師,也是一樣。
沒錯,在夢裡,蒙娜麗莎告訴夢心之,達·文西是以一個帥氣逼人的音樂家身份,開始在佛羅倫斯嶄露頭角的。
不是畫家,不是科學家,而是音樂家。
並且重點是帥、很帥、非常帥。
夢醒之後,夢心之去圖書館查了無數的資料。
蒙娜麗莎是誰這個問題,沒有資料能給出明確的解答。
但達·文西年輕的時候長得很帥,並且是以音樂家的身份出道這件事情,竟然是真的!
歷史上的達·文西不僅很會唱歌。
笛子和七弦琴的演奏技藝,也一樣出類拔萃。
可真真是應了《紅樓夢》里的那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些夢也堅定了夢心之大學要學文物和博物館專業的決心。
五樓天台。
隨風輕拂的電影幕布。
一部半新不老的電影正在播出。
超現實主義的水上建築,搭配極致復古的戶外幕布電影。
在沒有星星的夜晚,抱走月亮的孤單。
電影的名字叫《達·文西密碼》。
由湯姆·漢克斯主演。
上映於2006年。
這部電影講述了由羅浮宮博物館的一樁謀殺案引發的一系列解密的過程。
所有的密碼都藏在達·文西的畫作裡面。
電影原著作者丹·布朗,對《蒙娜麗莎》、《達·文西自畫像》以及《最後的晚餐》,都做了顛覆性的解讀。
他認為《蒙娜麗莎》就是達·文西的自畫像。
而《達·文西自畫像》這幅畫,實際上是雌雄同體的。
更誇張的是,他認為參與《最後的晚餐》的那十三個男人裡面,其實是有一個女性的。
那位女性,在這頓晚餐裡面,坐在耶穌的右手邊。
她的名字是抹大拉的瑪利亞。
被耶穌救贖,成為耶穌的妻子,並且留下後代。
這所有的一切,構成了解密的基礎。
丹·布朗對達·文西畫作的解讀,是顛覆性且駭人聽聞的。
但偏偏,他又言之鑿鑿。
並且,在某種意義上,做到了邏輯自洽。
那些不夠了解文藝復興的歷史、不夠了解達·文西的畫作的人。
如果從這部電影開始認識達·文西,很容易就會被帶到丹·布朗創造的詭異世界觀裡面。
此刻,五樓的天台,就坐著一個這樣的小女孩。
她叫宗意,剛上五年級。
這是個求知若渴的姑娘,活潑好動,逐漸開始對文藝復興的歷史感興趣。
當然,能夠引起她興趣的,並不僅僅只有歐洲文藝復興。
她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也一樣有著綿延不絕的興趣。
可能還不止五千,新石器時代的馬家窯文化也不在話下。
有礙於還是個小學生。
暫時還沒有來得及找到一條可以在歷史的長河裡悠遊的路徑。
好在,她還有一個姐姐,學的是文物與博物館專業。
於是,宗意就有了一個口頭禪:「姐姐姐姐姐,我有個問題。」
每個字都不在一個調上,把話說和唱歌一樣。
並且還用了起源於春秋時期的古典音階宮商角徵羽來「譜曲」。
從宮到羽,再從羽到宮。
翻譯成簡譜就是12356(姐姐姐姐姐)-65321(我有個問題)。
有點惱人,又有點好聽。
「什麼問題?」被叫了五聲姐的夢心之好脾氣地回應。
「電影裡面說的都是真的嗎?蒙娜麗莎會不會真的就是達·文西呀?」
宗意的這個問題,帶著些許沒有褪盡的稚氣。
不太符合現下開口閉口就是《孤勇者》的小學生人設。
「當然不是真的。蒙娜在義大利語裡面,是夫人的意思,所以,蒙娜·麗莎直譯過來,就是麗莎夫人,怎麼可能會是達·文西?」夢心之斬釘截鐵地否認。
「可是,《達·文西自畫像》不也是雌雄同體嗎?認真對比一下,好像也是有道理的呀。我覺得這個電影拍的特別真實啊。」
在自畫像這個問題上,宗意有點被電影洗腦了。
《達·文西自畫像》不像《蒙娜麗莎》那麼出名。
是一幅宗意以前沒有看過的畫作,洗起腦來也就更容易一些。
「這部電影裡面的設定,肯定都是虛構的,你都五年級了,要還這麼天真,以後這樣的電影就不陪你看了。」
夢心之有點後悔今天晚上答應陪宗意看這個電影了。
「我的姐姐誒。我都五年級了,當然是可以分的清楚,哪些電影場景是虛構、哪些是真實的。只不過,我覺得,這部電影裡面提到的這個可能,在現實裡面,應該是存在的。」
小姑娘頓了頓:「你懂我的意思吧,姐姐,這可是《蒙娜麗莎》誒,和別的畫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
「姐姐你之前不是和我說,《蒙娜麗莎》是一副很小的畫,長77厘米,寬53厘米,我沒記錯吧?」
「嗯,記性不錯。」夢心之適時摸頭殺表示了一下肯定。
「那姐姐你是不是也和我說過,《蒙娜麗莎》這幅畫的被觀看次數、被模仿次數、被寫入歌詞的次數、和被報導的次數,全都是世界第一。」
「嗯。」夢心之點了點頭,示意宗意繼續說。
「這不就對了嗎?我的姐姐誒。如果這幅畫沒有特別的密碼的話,又怎麼可能會拿到這麼多世界之最呢?它肯定是特立獨行的啊。」宗意篤定地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夢心之輕輕彈了一下宗意的小腦瓜:「那是因為這幅畫掛在羅浮宮,每年去羅浮宮參觀的人最多,這幅畫的被觀看次數,自然也就上來了。」
「可是姐姐誒,羅浮宮有那麼多的館藏,為什么小小的《蒙娜麗莎》能成為大大的鎮館之寶啊?它肯定是獨一無二的啊。」宗意再次強調自己的觀點。
夢心之不想自己的妹妹被一部電影帶偏,只好非常正式地開始解釋:
「那是因為達·文西在畫這幅畫的時候,開創了一種特殊的繪畫技法。」
「你也看過好多次《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圖片,對吧?」
「整幅畫是不是給人一種朦朦朧朧卻很真實的感覺?」
「在文藝復興鼎盛時期之前流傳下來的畫作。」
「人物的邊界都是非常明顯的,會顯得比較突兀。」
「線條越清晰,真實感就越低。」
「《蒙娜麗莎》這幅畫模糊了人物的邊界,提升了真實感。」
「在還沒有照相機的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畫作是以寫實為尊的。」
「在此之前,達·文西的同門師兄波提切利通過畫長頭髮來隱藏人物邊緣線。」
「這是對於寫實的一種嘗試,但改變還是不夠明顯。」
「只有一小部分的邊緣線被隱藏了,五官的線條還是非常清晰的。」
「達·文西通過光源營造出的明暗效果,將邊緣線隱藏到了面裡面,創造了漸隱法。」
「《蒙娜麗莎》這幅畫,不僅把人物的邊緣線融入到了畫裡面。」
「在五官邊緣線的處理上,也同樣做到了這一點。」
「你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蒙娜麗莎》是沒有眉毛也沒有睫毛的。」
「這些都是為了達到漸隱法的最佳效果。」
「達·文西解決了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寫實問題。」
「而這個問題的解決,又是以《蒙娜麗莎》這幅畫為代表。」
「因此,這幅畫,成了羅浮宮的鎮館之寶。」
「我這樣說,你是不是就能夠明白了?」
夢心之用宗意能夠聽懂的語言,做出了儘可能完整的解釋。
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里的《蒙娜麗莎》圖片給她比劃。
「明白是明白啦,可是,我的姐姐誒,」最後這五個字,算得上是宗意的第二個口頭禪,「在悠悠歷史長河裡面,有很多人都開創了特殊的繪畫技法,也不能說漸隱法就比別的畫法更有意義,對吧?那為什麼其他畫沒有這麼多歷史之最呢?肯定還是因為《蒙娜麗莎》本身藏著密碼。」
縱使是博物館專業的,夢心之也被宗意的一個又一個問題,給問得沒有了脾氣。
小姑娘卻一點都沒有就此打住的意思,甚至也有自己的一番邏輯:
「我的姐姐誒,你想啊。」
「說《蒙娜麗莎》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我都是往輕了說的,對吧?」
「這幅畫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貴的畫作,沒有之一了吧?」
「我還很小的時候,姐姐不是就和我一起看過金氏世界紀錄嗎?」
「當時是不是有看到,在1962年的時候,《蒙娜麗莎》這幅畫,保費就已經達到了一億美金。」
「這可是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的!」
「那可是1962年啊,我的姐姐誒。」
「放到現在,怎麼都要幾十億美金不止了吧?」
「這幅畫要不是和電影裡面說的一樣,是有密碼的,怎麼可能這麼貴呢?」
好好的說著藝術,宗意就把注意力,給放到了畫的保費和價值上。
博物館裡面的畫,又不是可以隨便拿出來賣的。
沒有交易,哪有價格?
《蒙娜麗莎》這幅畫,到底是不是人類歷史上最貴的畫作,還真的是無從說起。
用成年人的專業邏輯解釋了半天,怎麼都解釋不通,夢心之只好兵行險著。
「《蒙娜麗莎》這幅畫特別貴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達·文西不是專業畫家。」
夢心之語出驚人。
「啊?」宗意張大了嘴巴,「姐姐,你是在開玩笑吧?文藝復興後三傑之首的李奧納多·達·文西不是專業畫家?」
「當然不是開玩笑。達·文西除了會畫畫,還是數學家、生物學家、天文學家、力學家和解剖學家……一大堆的家家家家家,畫畫對於他來說,就只是眾多愛好中的一個,只不過是剛好流傳下來比較有名而已。」
夢心之借鑑了宗意對古典音階的運用,用宮商角徵羽連唱五個「家」。
「可是,我的姐姐誒,這個也解決不了《蒙娜麗莎》為什麼最貴的問題啊!達·文西這麼厲害,反過來,不還是更說明《蒙娜麗莎》裡面很有可能是藏著密碼的嗎?要不然怎麼這麼貴呢?」
事實證明。
宗意不僅沒有被說服,反而更加堅定了。
夢心之深吸一口氣,說道:「我現在就來告訴你,一個非專業畫家的畫,為什麼這麼貴。」
「好的,好的,好的,姐姐你快說給我聽!」
宗意支著下巴,把自己偽裝成一朵渴望知識的小花。
「因為達·文西不是專職畫畫的,所以他對於繪畫的理解,也和同時代的畫家不一樣。尤其是在顏料的調配上,達·文西是非常隨心所欲的。我和你說過吧,有時候顏料用多了,達·文西就喜歡用拇指把顏料按平。」
「是的呀,姐姐,你和我說過,達·文西流落在歐洲之外的唯一一幅作品,《吉內芙拉·德·本奇》就是因為有了達·文西的指紋,才沒有再被人質疑是不是達·文西本人的作品。你還說達·文西的好幾副畫裡面都有留下拇指的指紋,可以相互印證。」
「沒錯,這些指紋,也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證明達·文西作畫時候的隨心所欲。」
「可是,我的姐姐誒……」
「別可是了,現在給你解釋。」夢心之用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力求能把鑽進錢眼裡面的宗意給拉出來:
「因為達·文西首先是科學家。」
「所以他的顏料調配,更多是功能性的、科學性的,只要顏色對了就行。」
「他並不像同時代的其他畫家那麼潛心研究顏料。」
「也沒有從一開始,就想著讓自己的畫作分毫不差地流芳百世。」
「達·文西用來作畫的顏料裡面,有很多都是容易被時間侵蝕的。」
「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畫會很容易改變原貌。」
「羅浮宮博物館既然收藏了這幅畫,肯定是希望這幅畫,永遠都是最初的樣子。」
「為了實現這一點,博物館每年都需要投入巨額的維護費用。」
「這些維護費用一旦產生,是不是都會疊加到這幅畫的價值裡面?」
「這樣是不是就導致了這幅畫,貴的出類拔萃?」
「也正是因為這幅畫這麼脆弱,博物館才需要給它上創造金氏世界紀錄的保險。」
「這樣是不是就能解釋,這幅畫為什麼這麼貴?」
夢心之盡力了,如果宗意還是沒有辦法被說服的話,也只能由她去了。
本來嘛,教育小孩是爸爸媽媽的責任,又不是她這個做姐姐的職責所在。
「哇哦,原來是因為達·文西亂用顏料才這麼貴啊!」宗意拍著手站了起來,「這樣就對了嘛!」
「對了?」
夢心之反而不自信了起來,她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把固執己見的妹妹給說服了。
她可以不教育妹妹,卻也不希望因為一部電影,把妹妹給帶溝里去了。
「是啊,這就和小時候我拿剛吃過飯還出了很多汗的手去摸我最喜歡的公主裙是一樣的道理嘛。」
宗意又興奮又遺憾,拉著夢心之的手,搖啊晃啊地說:「你還記得吧姐姐?被我摸過的那條紫色裙子,到了第二年就發霉了。」
「呃……是有這麼回事。」
夢心之並不記得宗意有沒有摸過紫色公主裙,更不記得有沒有哪條發了霉。
她只想抓住一切機會,讓妹妹不要被電影給帶偏。
「太有意思了,原來呀,《蒙娜麗莎》這麼貴,是因為達·文西又是亂調顏料又是亂摸導致的呀啊!」宗意高興地轉著圈圈,「哈哈哈哈哈,這樣確實是挺增加維護的成本的,就像我經常增加媽媽的負擔一樣。」
終於,宗意同學的邏輯也自洽了。
笑出古典音階,開心地下樓睡覺去了。
留下看了十幾遍《達·文西密碼》的夢心之在五樓的天台發呆。
她不相信真的有什麼達·文西密碼。
在夢心之看來,電影裡面對達·文西畫作的研究,就和紅學研究紅樓夢似的,在很多細節上,都研究得有些過了。
比如賈寶玉是皇帝的私生子甚至是太子啊。
所謂的「假寶玉」實際上是「真寶玉」啊。
不管是為《達·文西密碼》議論不止,還是為《紅樓夢》爭論不休。
都是把一本小說當成史實來研究。
在文物和博物館專業出身的夢心之看來,這麼做完全就沒有意義。
要說史實,要說相信,她只相信出土文物。
歷史已逝,只有文物,能夠還原真相,或者,至少是真相的一部分。
可是,奇怪的是。
她又經常會做一些離奇的夢。
比如看了《達·文西密碼》,就夢到蒙娜麗莎。
是麗莎夫人這個人,而不是這幅畫。
在夢裡,麗莎夫人唱歌給她聽。
夢心之從來沒有在現實生活里,聽過那麼好聽的聲音。
再比如去遼寧博物館看了《洛神賦圖》,就夢到曹植和洛神的愛情糾葛。
在夢裡,她和洛神在水面翩翩起舞,探討人世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愛而不得。
很是有些玄幻。
但夢裡的一切都過於真實。
像達·文西的畫是因為顏料調配問題,比同時期的畫作更難保存這樣的理由,就是她在夢裡和麗莎夫人溝通的時候,得到的答案。
那個時候,夢心之才六歲,還不識字。
在生活裡面,也沒有可能接觸過這些信息。
兩年之後,第一次跟著爸爸出國旅遊,就去了羅浮宮,還專門去看了「小小的」《蒙娜麗莎》。
她只是想去看看,並沒有要得到什麼答案。
和大部分遊客一樣,走馬觀花,匆匆拍張照片就準備走。
卻在離開的時候,無意中從一個會說中文的工作人員那裡,收穫了一個消息。
《蒙娜麗莎》的維護費用,遠遠高於其他畫作是事實。
達·文西的顏料調配問題,也確實是他的傳世作品維護費用高昂的原因之一。
工作人員還特別舉例了《最後的晚餐》。
說達·文西在作畫的時候,不喜歡用從中世紀開始就已經被廣泛應用的濕壁畫顏料。
而是使用了他自己獨創的,混合了雞蛋和牛奶的「有機」新顏料。
導致他的畫作有很多嚴重剝落的部分根本沒有完全修復的可能。
工作人員的話,簡直可以和麗莎夫人在夢境裡告訴她的知識點合二為一。
夢心之也因此,開始對自己的夢境,格外注意。
她後來又夢到過一次麗莎夫人。
那時候她已經上中學了。
那一天,可能是因為聽爸爸唱了一晚上的「蒙娜麗莎她是誰」。
然後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了。
在夢裡,麗莎夫人告訴她,蒙娜麗莎的身份和所有後世人猜測的都不一樣。
麗莎夫人說自己是一個歌女,擁有天籟般的嗓音。
就像夢心之第一次夢到她的時候那樣。
麗莎夫人還說,她和達·文西在音樂上惺惺相惜。
她是第一個把達·文西推向佛羅倫斯的藝術殿堂的人。
是她讓達·文西的顏值和才華為佛羅倫斯人所熟知。
他們是一輩子的知音。
因此,達·文西去哪兒都會帶上她的畫像。
哪怕晚年離開佛羅倫斯去法國做宮廷畫師,也是一樣。
沒錯,在夢裡,蒙娜麗莎告訴夢心之,達·文西是以一個帥氣逼人的音樂家身份,開始在佛羅倫斯嶄露頭角的。
不是畫家,不是科學家,而是音樂家。
並且重點是帥、很帥、非常帥。
夢醒之後,夢心之去圖書館查了無數的資料。
蒙娜麗莎是誰這個問題,沒有資料能給出明確的解答。
但達·文西年輕的時候長得很帥,並且是以音樂家的身份出道這件事情,竟然是真的!
歷史上的達·文西不僅很會唱歌。
笛子和七弦琴的演奏技藝,也一樣出類拔萃。
可真真是應了《紅樓夢》里的那句話——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這些夢也堅定了夢心之大學要學文物和博物館專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