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上書房、軍機處、九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二郎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心中慶幸不已:

  「幸好在此之前便滅了北梁國和東魯國,將其併入唐國。要不然戰事進行到關鍵時刻,便得戛然而止,那就麻煩了!」

  李二郎在青城待了不到十天,尉遲良率領十萬黑虎軍也趕到了青城,接手了整合東魯國降軍、整肅青城等等一切事務。

  很快,尉遲良便將東魯國降軍與他帶來的黑虎軍整合成了一支二十萬人的大軍,這支黑虎軍隨即便被安排駐守在原東魯國與魯國的邊境,程咬金為主將。

  接著,之前在彭城、徐城發生過的一幕,再次在青城上演,尉遲良輕車熟路的將青城也徹底清理了一遍,城外與彭城、徐城一樣,也多了許多墳頭。

  吞併了兩國之後,李二郎讓人清點了一下國庫,結果讓他大為震驚!別的國家打仗都是越打越窮,唐國卻越打越畗。

  不過,他隨即想到尉遲良在彭城、徐城、青城的做法,心中便已瞭然。掌控了三國九成財富的那一小撮人,墳頭的草都長多高了?這些人的財富如今可是全都進了唐國的國庫!

  又過了幾天,除了杜如晦之外,房玄齡等人途中得知唐國滅了東魯國的消息,紛紛轉道來到了青城,與李二郎等人匯合。

  李二郎大喜!

  與他們敘了敘舊之後,便召集大家一起商議唐國的治理體系。

  商議了三天,最終李二郎決定學清朝的做法,成立兩個決策機構。

  一個是上書房,負責處理唐國政事,協助李二郎制定國策,除了杜如晦之外,房玄齡等人全都進上書房,參與議政,遷房玄齡為上書房首輔大臣。

  另一個是軍機處,李靖、徐世績、尉遲恭、程咬金幾人都是軍機處大臣,遷李靖為軍機處首輔大臣。

  李二郎借鑑了三省六部制。

  去除了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保留了六部二十四司,負責處理全國軍政、財文、兵刑、錢穀等一應行政事務。

  其中吏部掌文選、勛封、考課之政,下統吏部、司封、司勛、考功四司。

  四司官員分掌如下:吏部郎中,掌文官階品,朝集、祿賜、給假告身、假使,其中有一人專掌選補流外官。員外郎二人,一人判南曹,均為尚書、侍郎之副貳。司封郎中,掌封命、朝會、賜予之級。司勛郎中,掌官吏勛級;考功郎中,掌文武百官功過、善惡之考法及其行狀。

  戶部,掌天下財政、民政,包括土地、人民、婚姻、錢穀、貢賦等,所屬有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其中戶部郎中、員外郎,掌戶口、土地、賦役、貢獻、蠲免、優復、婚姻、繼嗣之事;度支郎中、員外郎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塗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與中書門下省議定上奏;金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庫藏出納、權衡度量之數,管理京市、宮市等交易之事,並供給宮人、王妃、官員奴婢衣服;倉部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庫儲、出納租稅、祿糧、食稟之事。

  禮部掌禮儀、祭享、貢舉之政。所屬有禮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其中禮部郎中、員外郎,掌禮樂、學校、衣冠、符印、表疏、圖書、冊命、祥瑞、鋪設,及百官、宮人喪葬贈賻之數;祠部郎中、員外郎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國忌、廟諱、卜筮、醫藥、僧尼之事;膳部郎中、員外郎,掌陵廟之牲豆酒膳;主客郎中、員外郎,掌諸蕃朝謹之事。

  兵部掌六品以下武官選授、考課、主持武舉,以及軍令、軍籍和中央一級的軍訓,但並不直接帶兵。所屬有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四司。其中兵部郎中一人判帳及武官階品、衛府眾寡、校考、給告身諸事;一人判簿籍及軍戎調遣之名數。員外郎一人掌貢舉、雜請,一人判南曹,歲選解狀。皆為尚書、侍郎之副;職方郎中、員外郎,掌地圖、城隍、鎮戎,烽候、防人道路之遠近及四夷歸化之事。凡蕃客至,鴻臚寺先詢問其國山川、風土,然後製成地圖上奏,並送副圖於職方司,殊俗入朝,則圖其容狀及衣服樣式通達於上;駕部郎中、員外郎掌輿輦、車乘、傳驛、廄牧馬牛雜畜之籍;庫部郎中、員外郎,掌兵器、鹵簿儀仗。

  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隸並平議國家之禁令。其屬有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其中刑部郎中、員外郎掌律法,按覆大理寺及天下上奏諸案件,為尚書、侍郎之副貳。凡是審理大案件,可用尚書侍郎之名義與御史中丞、大理卿組成「三司」,共同參議。國家發布大赦令,可代表刑部召集囚徒宣布赦免名單;都官郎中、員外郎,管理俘虜,奴隸的簿錄,給以衣糧醫藥,並審理其訴訟事件;比部郎中、員外郎負責通會內外賦斂、經費、俸祿、勛賜缺乏物資,以及軍用物資、器械等事;司門郎中、員外郎,管理門禁關卡出入登記,以及各地上繳失物的處理。

  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和國家農、林、牧(軍馬除外)、漁業之政,以及諸司官署辦公所需紙筆墨之事。所屬有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其中工部郎中、員外郎,掌城池之工役程式,為尚書、侍郎之助手;屯田郎中、員外郎,掌天下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員之職田、諸司官署公田的配給;虞部郎中、員外郎,掌苑囿、山澤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給和畋獵之事;水部郎中、員外郎,管理河流過渡、船艫、溝渠橋樑、堤堰、溝洫的修繕溝通,以及漁捕、漕運諸事。

  六部長官稱為尚書,正三品,副官為侍郎,正四品下(吏部侍郎正四品上)。

  在李二郎的堅持之下,另外增設了三部:監察部、醫藥部和農業部。

  這一來,唐國行政體系由上書房管轄吏部、工部、刑部、兵部、禮部、戶部、醫部、農部八部。

  監察部被李二郎從九部獨立了出來,與上書房、軍機處同級。負責監察百官、制訂律法等等,只對李二郎一人負責。

  監察部的職權極大。李二郎直接將原來刑部和各級地方官審案、判案的權力全都移交給了監察部。

  也即是說,刑部和各級官衙以後只負責偵辦案件、鎖拿嫌犯、緝拿逃犯等等,無權審判案件。

  李二郎的目的很簡單,他這是想要讓唐國最終實現司法完全獨立。讓唐國所有官吏每時每刻都清楚他們頭頂上懸著一把利劍。真正做到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做到吏治清明,這樣唐國才能長治久安,國祚綿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