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瞞天過海
就在程咬金出兵,攪得東魯國天翻地覆之際,在南魯國這邊的尉遲恭、蘇武娘也正在率領義軍與南魯國朝廷大軍展開大戰。
話說這幾年以來,尉遲恭、蘇武娘兩人率領的義軍有了龍興山的支援,迅速發展壯大。
如今,不計李二郎暫時交給尉遲恭指揮的一萬二千玄甲軍,他們兩人麾下便已有十五萬精銳之師。
尉遲恭和蘇武娘兩人吸取了幾年前百萬烏合之眾被南魯國朝廷大軍一擊即潰的教訓。這幾年以來,兩人一直在走精兵強將的路線,率領十幾萬大軍與南魯國朝廷大軍長年廝殺,讓手下將士獲得大量磨練的機會。
而蘇榮則負責坐鎮後方,墾荒種糧,訓練新兵,督造兵器等等,為尉遲恭、蘇武娘兩人率領的大軍做好後勤保障。
以兩人的本事,只要不是對上尉遲沖,南魯國無人是他們的對手。幾年時間下來,尉遲恭和蘇武娘兩人率領十幾萬大軍,硬生生的攻打下了南魯國的半壁江山!
南魯國皇上李祥震怒!
他下旨撤了李存南魯國大將軍一職,改由御林軍大統領尉遲沖兼任南魯國大將軍,由他率領五十萬大軍出兵鎮壓義軍。
雙方大軍隨即便在南魯國中部的魯花江隔江對峙。
這魯花江是條南北走向的河流,同樣起源於玉龍大山脈,貫穿了魯國和南魯國全境,在南魯國境內正好將南魯國一分為二,再經越國及其一些屬國流入大海。
雙方大軍隔江對峙,主力均集中在白馬渡口兩岸。
魯花江江面不寬,也就約莫百來丈,但水流湍急。
在南魯國境內,魯花江只有幾處水流稍為平緩之處,而白馬渡口是水流最為平緩的。
其他幾處水流稍微平緩之處長年發生翻船意外,唯獨白馬渡口一直平安無事。
因此,南魯國不論是誰,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基本上都經白馬渡口過江。時間一長,其他渡口便慢慢荒廢。自兩百多年前起,南魯國便已棄用其他渡口,全都經由白馬渡口過江。
兩軍在魯花江對峙了一個多月。這一天,尉遲恭突然接到探騎急報,魯花江東岸下游突然殺來了五萬南魯國御林軍精騎,直接殺向義軍大軍大營左翼,領兵之人正是尉遲沖,離白馬渡口已不足三十里!
尉遲恭立即醒悟過來,自己中了尉遲沖的瞞天過海之計!
尉遲沖明面上率領五十萬大軍與自己率領的義軍隔江對峙,不調動大軍一兵一卒,讓一直緊盯著他大軍動靜的自己麻痹大意。
但他卻暗中從都城調集了五萬御林軍精騎,從南魯國境內魯花江下游廢棄的渡口冒險渡江,偷襲自己大營左翼。
尉遲恭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同時,他心中也在慶幸由於魯花江水流湍急,尉遲沖不敢晚上渡江,否則,被他夜間率領五萬御林軍精騎突襲,那後果不堪設想。
他更是慶幸,幸虧自己和秦瓊等人幾年前出山之時,便得了李二郎的提醒,領兵在外,必須將哨探放出大營百里之外,時刻防止敵方偷襲。
他立即讓蘇武娘率領十萬義軍守住白馬渡口,自己則率領一萬二千玄甲軍和五萬義軍出營迎敵。
尉遲恭早就將附近地形摸熟了,他知道白馬渡口下游五里之處的山腳下,正好有一塊凹進去的大片灘涂荒地,這如同半月之狀的灘涂荒地地勢開闊,兩頭卻是極為狹窄,是寬僅兩丈多的江邊山路。
自己只要守住灘涂之地北端狹窄之處,便可將尉遲沖率領的五萬御林軍全都堵在那邊灘涂之地,占據地利之便而防守。
至於與尉遲沖的五萬御林軍精騎對攻,僅憑自己率領的一萬二千玄甲軍和五萬步兵,他是想也不去想。
在騎兵面前,步兵如果不是早早占據地利,手中又有對付騎兵的大殺器,那簡直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尉遲恭率領一萬二千玄甲軍、五萬義軍步兵出營之後,立即下令五萬步兵迅速跟上,自己則率領玄甲軍縱馬拼命往那片灘涂荒地急馳而去,想要把那片灘涂荒地北端江邊山路路口先搶占下來。
「還好來得及!」
五里之地,對於騎兵而言,轉瞬即至。到了灘涂荒地北端路口,尉遲恭見尉遲沖率領的御林軍精騎還未趕到,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同時,他心中再次慶幸自己聽從了李二郎的叮囑,把探騎放出百里之外,讓自己有了足夠的時間做準備,否則這次必然凶多吉少!
他立即下令,讓玄甲軍在附近就地取材,砍伐樹木布置拒馬等障礙物。
隨後不久,五萬義軍步兵也氣喘吁吁的趕到。
見五萬步兵終於趕到了,而尉遲沖的五萬御林軍精騎還未趕到,尉遲恭心中緊繃著的那根弦終於完全鬆了下來。
他立即下令,讓一萬二千玄甲軍藏在五萬步兵身後。他打算利用這狹窄的山路路口的地勢之利,用步兵將這兩丈多寬的江堤布置成銅牆鐵壁,來絞殺御林軍精騎。
這一片灘涂荒地,正好是在一座高約十幾丈的矮山的山腳下,右邊便是水流湍急的魯花江。
尉遲恭占據了灘涂北端寬僅兩丈的山路路口,便已是扼守了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地。
或許是尉遲衝要在對義軍大營發起突襲之前,讓御林軍精騎和戰馬先畜力。等尉遲恭將一切布置妥當了,御林軍精騎的幾個探騎才抵達灘涂荒地。
見尉遲恭已領兵扼守了北端山路路口,幾個探騎在百丈之外查探了一番,立即掉轉馬頭回去稟報去了。
尉遲恭也不在意,任由幾員探騎離開。
約莫一刻鐘之後,南邊突然傳來密集的馬蹄聲,地面微微震動!
單槍匹馬橫槍立馬在路口前面,正在閉目養神的尉遲恭立即張開雙眼,看向前方。
隨即,他輕呼了一口氣,低聲說道:
「來了!幾年前老子不是你尉遲沖的對手,苦練了幾年,今日老子便與你尉遲沖一決勝負吧!」
他話音剛落,遠處便出現了尉遲沖的身影,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南魯國御林軍精騎跟在他後面,來勢洶洶的向尉遲恭這邊殺來。
話說這幾年以來,尉遲恭、蘇武娘兩人率領的義軍有了龍興山的支援,迅速發展壯大。
如今,不計李二郎暫時交給尉遲恭指揮的一萬二千玄甲軍,他們兩人麾下便已有十五萬精銳之師。
尉遲恭和蘇武娘兩人吸取了幾年前百萬烏合之眾被南魯國朝廷大軍一擊即潰的教訓。這幾年以來,兩人一直在走精兵強將的路線,率領十幾萬大軍與南魯國朝廷大軍長年廝殺,讓手下將士獲得大量磨練的機會。
而蘇榮則負責坐鎮後方,墾荒種糧,訓練新兵,督造兵器等等,為尉遲恭、蘇武娘兩人率領的大軍做好後勤保障。
以兩人的本事,只要不是對上尉遲沖,南魯國無人是他們的對手。幾年時間下來,尉遲恭和蘇武娘兩人率領十幾萬大軍,硬生生的攻打下了南魯國的半壁江山!
南魯國皇上李祥震怒!
他下旨撤了李存南魯國大將軍一職,改由御林軍大統領尉遲沖兼任南魯國大將軍,由他率領五十萬大軍出兵鎮壓義軍。
雙方大軍隨即便在南魯國中部的魯花江隔江對峙。
這魯花江是條南北走向的河流,同樣起源於玉龍大山脈,貫穿了魯國和南魯國全境,在南魯國境內正好將南魯國一分為二,再經越國及其一些屬國流入大海。
雙方大軍隔江對峙,主力均集中在白馬渡口兩岸。
魯花江江面不寬,也就約莫百來丈,但水流湍急。
在南魯國境內,魯花江只有幾處水流稍為平緩之處,而白馬渡口是水流最為平緩的。
其他幾處水流稍微平緩之處長年發生翻船意外,唯獨白馬渡口一直平安無事。
因此,南魯國不論是誰,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基本上都經白馬渡口過江。時間一長,其他渡口便慢慢荒廢。自兩百多年前起,南魯國便已棄用其他渡口,全都經由白馬渡口過江。
兩軍在魯花江對峙了一個多月。這一天,尉遲恭突然接到探騎急報,魯花江東岸下游突然殺來了五萬南魯國御林軍精騎,直接殺向義軍大軍大營左翼,領兵之人正是尉遲沖,離白馬渡口已不足三十里!
尉遲恭立即醒悟過來,自己中了尉遲沖的瞞天過海之計!
尉遲沖明面上率領五十萬大軍與自己率領的義軍隔江對峙,不調動大軍一兵一卒,讓一直緊盯著他大軍動靜的自己麻痹大意。
但他卻暗中從都城調集了五萬御林軍精騎,從南魯國境內魯花江下游廢棄的渡口冒險渡江,偷襲自己大營左翼。
尉遲恭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同時,他心中也在慶幸由於魯花江水流湍急,尉遲沖不敢晚上渡江,否則,被他夜間率領五萬御林軍精騎突襲,那後果不堪設想。
他更是慶幸,幸虧自己和秦瓊等人幾年前出山之時,便得了李二郎的提醒,領兵在外,必須將哨探放出大營百里之外,時刻防止敵方偷襲。
他立即讓蘇武娘率領十萬義軍守住白馬渡口,自己則率領一萬二千玄甲軍和五萬義軍出營迎敵。
尉遲恭早就將附近地形摸熟了,他知道白馬渡口下游五里之處的山腳下,正好有一塊凹進去的大片灘涂荒地,這如同半月之狀的灘涂荒地地勢開闊,兩頭卻是極為狹窄,是寬僅兩丈多的江邊山路。
自己只要守住灘涂之地北端狹窄之處,便可將尉遲沖率領的五萬御林軍全都堵在那邊灘涂之地,占據地利之便而防守。
至於與尉遲沖的五萬御林軍精騎對攻,僅憑自己率領的一萬二千玄甲軍和五萬步兵,他是想也不去想。
在騎兵面前,步兵如果不是早早占據地利,手中又有對付騎兵的大殺器,那簡直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尉遲恭率領一萬二千玄甲軍、五萬義軍步兵出營之後,立即下令五萬步兵迅速跟上,自己則率領玄甲軍縱馬拼命往那片灘涂荒地急馳而去,想要把那片灘涂荒地北端江邊山路路口先搶占下來。
「還好來得及!」
五里之地,對於騎兵而言,轉瞬即至。到了灘涂荒地北端路口,尉遲恭見尉遲沖率領的御林軍精騎還未趕到,心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同時,他心中再次慶幸自己聽從了李二郎的叮囑,把探騎放出百里之外,讓自己有了足夠的時間做準備,否則這次必然凶多吉少!
他立即下令,讓玄甲軍在附近就地取材,砍伐樹木布置拒馬等障礙物。
隨後不久,五萬義軍步兵也氣喘吁吁的趕到。
見五萬步兵終於趕到了,而尉遲沖的五萬御林軍精騎還未趕到,尉遲恭心中緊繃著的那根弦終於完全鬆了下來。
他立即下令,讓一萬二千玄甲軍藏在五萬步兵身後。他打算利用這狹窄的山路路口的地勢之利,用步兵將這兩丈多寬的江堤布置成銅牆鐵壁,來絞殺御林軍精騎。
這一片灘涂荒地,正好是在一座高約十幾丈的矮山的山腳下,右邊便是水流湍急的魯花江。
尉遲恭占據了灘涂北端寬僅兩丈的山路路口,便已是扼守了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地。
或許是尉遲衝要在對義軍大營發起突襲之前,讓御林軍精騎和戰馬先畜力。等尉遲恭將一切布置妥當了,御林軍精騎的幾個探騎才抵達灘涂荒地。
見尉遲恭已領兵扼守了北端山路路口,幾個探騎在百丈之外查探了一番,立即掉轉馬頭回去稟報去了。
尉遲恭也不在意,任由幾員探騎離開。
約莫一刻鐘之後,南邊突然傳來密集的馬蹄聲,地面微微震動!
單槍匹馬橫槍立馬在路口前面,正在閉目養神的尉遲恭立即張開雙眼,看向前方。
隨即,他輕呼了一口氣,低聲說道:
「來了!幾年前老子不是你尉遲沖的對手,苦練了幾年,今日老子便與你尉遲沖一決勝負吧!」
他話音剛落,遠處便出現了尉遲沖的身影,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南魯國御林軍精騎跟在他後面,來勢洶洶的向尉遲恭這邊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