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出山前的準備(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二郎炒完菜,往馬老丈等人那邊走去的時候,給李靖使了個眼色。

  李靖立即會意,馬上從李二郎家的廚房裡搬了一小壇酒出來,放在馬老丈等人圍坐著的桌子上,順手揭開了酒罈的壇蓋。

  頓時,酒香四溢。

  房玄齡等人連忙拿了一些碗過來,李靖將酒一一倒上。

  「諸會長輩,請!請嘗嘗二郎烹飪的美味佳肴,品嘗品嘗二郎準備的美酒,看看可美味否?

  哦,對了,這酒極烈,長輩們切記不可一飲而盡。」

  李虎柱等人看著色香味俱全的那幾道菜,早就要流口水了,又聞到香醇之極的酒香,酒蟲立即被勾引了出來,哪裡還忍得住?

  他們立即拿起筷子,夾了一口菜塞進嘴裡。

  這菜剛一入口,他們的雙眼全都亮了!

  這些食材,全都是昨晚為了今日歲首祈歲祭祀而特意宰殺的豬、牛、羊、鴨,除了祭祀用的祭品之外,每家每戶都分了不少。

  李二郎正好拿來炒菜用。

  由於調味品不齊全,他只用了最基本的油鹽醬醋而已。但炒出來的菜的味道,也已是李虎柱等人從未品嘗到過的美味佳肴。

  尤其是喜歡喝酒的尉遲良、秦霄等人,他們在品嘗了一口從未喝過的香醇的高度蒸餾酒之後,讚嘆不已,直接稱之為仙釀!

  看到李虎柱等人風捲殘雲一般,轉眼之間便將幾道菜吃了個精光,那一小壇酒早就一滴不剩了,李二郎立即滿臉笑容,他知道開酒樓的事應該八九不離十了!

  果然,當李二郎隨後說出他的計劃之時,開酒樓、釀酒一事當場就定了下來。

  而李靖等人兩年之後要「走出去」,前往東土世界各地遊歷一事,卻沒當場給定下來,李虎柱等人讓李二郎等人等消息,待他們商議之後再作決定。

  這件事也沒有讓李二郎他們等多久,只過了幾天,李虎柱等人便統一了意見,同意李靖等人兩年之後外出遊歷。

  事實上,李二郎他們不知道的是,李虎柱、馬老丈等人早就有讓李靖等人十八歲之後外出遊歷的打算。

  他們的意見很統一,不出山去外面闖蕩、磨練,窩在龍興山的話,一輩子也成長不了。只是李二郎等人將他們的計劃提前了一年而已。

  李虎柱等人所商議的,其實是如何儘快趕在李靖等人外出遊歷之前,於兩年時間之內在東土世界開設儘可能多的酒樓。

  接下來,龍興山百姓突然忙碌了起來。

  先是尉遲良從外面收購了大量低度數的各種酒水回來,按李二郎的辦法蒸餾成高度酒,而龍興山也開始了自己釀酒。

  隨後,共有五百多名青壯男女在李二郎的指點之下學習如何炒菜,以及學習如何烹飪他給的各種菜式。這些菜式,無一不是李二郎前世作為一個吃貨曾經吃過的,華夏八大菜系齊全。

  開酒樓一事,李虎柱等人商議之後,交給了徐京,一切皆由他負責出面操作。

  徐京接了這個差使之後,第二天便帶了幾個人去了南魯國選址。首家酒樓,龍興山決定開在南魯國都城彭城。

  與此同時,在李二郎找了李虎柱等人秘密商議之後,尉遲良從李二郎的一千五百多手下之中,挑走了三百多人。

  隨後,李靖等二十四人也被尉遲良叫走。從這天開始,他們與那三百多人被他一起帶到興龍山山中秘密訓練。

  究竟訓練些什麼內容,一律保密,外人無從得知。

  看到李靖等人每天早出晚歸,回家之後累得站都站不穩,身上還傷痕累累。李二郎知道,尉遲良這是不但給他們的訓練上量了,還按自己的建議傳授給了他們各種保命手段、刺探情報等等諸如此類的本事。

  對於能以一己之力,將老虎見了都要繞路走的四頭五百斤重的大野豬乾淨利落一刀封喉的尉遲良,李二郎向來都是相當的敬佩,他甚至早就有過一些猜測,知道尉遲良絕對不是自己所看到的表面這麼簡單!

  果然,他隨後便從李靖等人口中得知了尉遲良對他們進行的一些訓練內容,證實了自己的猜測。

  尉遲良對他們的訓練內容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盡最大可能壓榨他們的潛力,提升他們的實力。

  二,訓練他們的反應速度,臨危自救能力。


  三,偽裝。

  四,潛伏。

  五,…等等

  好在李靖等人都練過了長春功,身體恢復得極快。每天晚上睡覺前只要好好打坐運功,第二天早上便又生龍活虎了。

  因此,李二郎只是關注了幾天之後,便放心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情了。

  在李二郎看來,於危急關頭要在這個世界傳遞消息,以目前現有條件來說,最快的莫過於烽火傳遞。但在東土世界各國傳遞烽火,對於目前的他們而言絕對不可能。於是乎,李二郎便將主意打在了煙花上面。

  有了煙花,萬一李靖等人在外面遭遇強敵,點燃煙花,或許可以讓附近的龍興山所開設的酒樓的人發現,繼而對其提供一些援助。

  另一個作用便是將煙花用以遠距離傳遞一些至關重要的信息。李二郎打算研製出幾種煙花出來,根據燃放的煙花不同,來傳遞不同的信息。

  而煙花最關鍵的作用,是李二郎打算將其用在以後大兵團作戰的戰場之上,用它來傳達軍令。

  自從李二郎知道東土世界五霸之間交戰,對陣雙方動輒便上百萬大軍之後,他便一直在考慮大兵團作戰,如何以最快速度傳達發起總攻、撤退、包抄等等軍令來指揮大軍作戰的問題。

  雙方各陳兵百萬對陣,那是什麼概念?僅僅雙方為了方便展開軍事行動而拉開架勢所占據的地方,那便大得離譜。

  兵書有云:兵貴神速!

  戰場之上,雙方大兵團對陣廝殺之時,戰況瞬息萬變。雙方之間的大戰,誰能夠搶先對方一步,將軍令準確無誤的傳達給己方的將士們,誰就先敵方一步,搶占了先機。

  靠傳令兵或者使用旗語,哪裡有使用燃放煙花來傳達軍令來得快和準確?

  直接採用燃放不同的煙花來代表不同的軍令,瞬間便可將軍令傳達給在戰場上廝殺的所有將士,自然便可以做到先敵一步調整各種應對之策!

  李二郎急於研製出煙花來,還有一個目的。

  那便是他打算在李靖等人離開龍興山之前,將以燃放煙花傳達軍令一事與他們商議,讓他們在東土世界各國軍隊磨練之時,可以研究一下採用煙花下達軍令的優劣,有針對性的進行各種比對,並提出一些改善意見,儘量將燃放煙花下達軍令的整個體系完善。

  這樣的話,當他們回歸之後,在領兵與東土世界各國對陣之時,自然清楚雙方軍令傳達至將士們的時間差,做到調兵遣將、排兵布陣之時心中有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