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梁山人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梁山的人口出問題了?」晁淵插話道。

  「哥哥,是裴孔目覺得,如今梁山之上,人口日漸增多,該當詳細劃分戶籍了,」杜遷解釋了一句。

  晁淵給裴宣碗裡添滿了酒:「到底如何情況,還請孔目詳細說說,」

  裴宣也不客氣,直接板著臉說道:「寨主,如今梁山上下,人口已經近萬,若還按照以前山寨的那般粗陋管理,諸事全都混亂不堪,這樣下去,早晚是要出事的!」

  裴宣,原是京兆府的六案孔目,這六案孔目的六案,在地方上,便是對應的朝廷六部,是地方府衙專門針對各部的任務而設立的專職人員,

  他們要負責地方上的刑獄訴訟、賦稅帳簿、監管倉庫等各方面的管理事務。

  雖然只是吏員,但卻是各地府衙中絕對不可或缺得一份子。

  這麼說吧,一個縣府,可以沒有縣令,沒有知府,卻唯獨不能缺了孔目這些吏員,

  離了他們,只靠縣令或知府一人,整個府衙的事務,根本就無法運轉。

  裴宣能在京兆府這樣的地方擔任六案孔目,雖然因為性格剛正無私,被人陷害,但其能力,顯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晁淵先前在山上時,已是改了梁山的軍制,至於其他事情,因那時山寨人口太少,他也就沒有過多在意,

  如今聽了裴宣的諫言,晁淵也立刻察覺到了問題,別的不說,如今梁山上這混亂的人口管理,若是其中混進來一兩個官府的探子,只怕都發現不了!

  想到這,晁淵趕忙起身,對著裴宣拱手作揖,誠心請教道,

  「該如何做,還請孔目直言!」

  他這番姿態,倒是把裴宣嚇了一跳,

  這位京兆府有名的鐵面孔目急忙將晁淵扶起,神情感慨得說道:「俺原本便只是官府的一員小吏,如今被官府厭棄,若不是寨主收留,俺連個存身之處都沒有,寨主對俺的大恩,俺自是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

  裴宣把心裡話說完,便開始向晁淵建議梁山戶籍改革的辦法,

  如今的梁山,加上最近上山的那些災民,已是有了九千多,近乎上萬的人口,

  裴宣建議,將這些人分為軍戶,匠戶與民戶,

  三大戶籍之中,軍戶的待遇最好,只要家中有人被挑選為士卒,便是軍戶,

  除了每次行軍打仗時的封賞,平日裡也應該給這些軍卒發放定額的軍餉。

  在王倫時期,梁山上的嘍囉們並沒有按月的餉銀,

  山寨平時只管吃住,等劫到了財貨,才會按照定例,分與嘍囉們一些。

  晁淵先前雖從嘍囉們中選拔出了三都的士卒,但因為那時人少,也沒有定下餉銀得規制。

  那時可以,如今卻不行了。

  現在的梁山人口近乎上萬,只靠三百六十名正卒顯然是不夠得,勢必要再次選拔士卒。

  若不先說明待遇,定下餉銀多少,如何能讓選拔出的士卒安心!

  畢竟這次上山得災民,很多都是拖家帶口的,若不讓士卒們有餉銀養家,他們如何能夠歸心,如何能夠願意為梁山賣命流血!

  而匠戶,則是指那些有著一技之長的人,比如說鐵匠,他們給梁山打造鎧甲兵器,自然也不能讓其白干,都是要付給工錢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用心做事。

  最後的民戶,就是剩下的那些即不能從軍打仗,也沒有一技之長,只懂種田耕地得民眾。

  梁山水泊方圓八百多里,水泊中間的梁山山脈,也占地足有數萬公頃,其中不少地方,都是適宜耕種的。

  裴宣提前上山這兩天,已將梁山山脈各處大概走了個遍,初步估算,最少也能開墾出六七萬畝田地,

  這數量看著多,其實換算一下,也才四五千公頃,連梁山山脈占地的十分之一可能都不到。

  而這六七萬畝田地中,大多都是山地,當是下田多,中田與上田少,

  但即使這樣,若能將這些田地全部開墾出來,粗略估算,一年也能收穫四五萬石糧食,便是不劫掠,這些糧食也足以養活兩萬多人。

  ……

  第二天,梁山聚義廳中,晁淵打著哈欠坐在晁蓋下首,他昨晚一夜未睡,都在與裴宣討論梁山戶籍之事。

  巳時一到,便有頭領三三兩兩結伴來到聚義廳中,趕在午時之前,如今還在梁山上的各位頭領都已到齊,就連孫安和瓊英這兩個編外人員也不例外。


  「各位兄弟,一個月前,我下山前往滄州拜訪柴大官人,不想到了壽張,就遇到潑皮挑事,卻也遇到了焦挺兄弟......」

  晁淵將這一個多月下山的見聞簡短的述說了一遍,

  「這次回山,眼見山上因為收攏河北災民,人口已經增至近萬,便是山上的各位首領弟兄,也已經有了二十多位!我自是心中暢快!」

  「從這也可看出,我梁山確實是欣欣向榮,逐漸壯大,這都是各位兄弟用心做事之功!」

  聽到這,眾頭領趕忙起身,拱手作揖,

  「大郎休要自謙,若無大郎帶俺們上山,如何能有現在的梁山山寨!」阮小七嬉笑道。

  杜遷也開口道:「想那王倫在時,山上不過近千人口,四五位頭領,是晁家哥哥上山後,才讓梁山在短短兩個月間,便有了翻天覆地得變化!」

  「我等雖是做了些事,但若無你提點指揮,也不能將山寨弄得這般紅火,」晁蓋也笑道,「便說這山寨的人口,若不是你讓小七回來,讓梁山想辦法收攏災民,俺們這些人,只顧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誰能想到這個!」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很快便將梁山興旺的功勞,全都又推了回來,

  「各位休要自謙,」晁淵有些感慨地說道,「總之,梁山能在兩個月間,有如此的發展,皆是眾位兄弟同心同德,一起努力的結果!」

  「我希望今後,山上的大夥,也能繼續如此齊心協力,壯大梁山!」

  他的話音剛落,大廳里的眾人便拱手大喝道:「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壯大梁山!」

  大夥齊聲說完,互相對望間,皆是開懷大笑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