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問題來了,華夏人算不算人?
第627章 問題來了,華夏人算不算人?
11月的第一天,《傳承》和《立國之戰》都進入了「續命期」。
《立國之戰》的單日票房已經跌到了不足兩千萬,而《傳承》也已經跌到了四千萬……兩家的單日差距依舊維持在兩千萬左右。
總票房的差距,依然在穩步縮小。
這會兒所有人都已經把目光鎖定在了《傳承》身上,期待著它能上演大逆風翻盤的奇蹟。
哪怕很多並不喜歡這部影片的二五仔,這會兒也在暗暗為《傳承》加油鼓勁,希望它能騎到《立國之戰》的脖子上面去。
只不過他們心裡那點小九九,實在有點見不得人,根本無關電影本身。
然而在場外,各個平台和媒體人已經陸續開始了「賽後點評」,各種完整版的影評開始陸續上線,各種打分也開始相繼解鎖。
作為國慶檔的雙子星,兩家在各個平台的評分和評價都是相當拔尖的。
當然有一個平台例外——花瓣網。
國產電影+主旋律,雙重DEBUFF加持下就註定不可能拿到理想的起始分。
但凡在這個平台上拿到高分的國產片,要不就是屁股歪的,要不就是靠水滴石穿慢慢把分數拉上去的……
《立國之戰》開分8.6,為所有打分平台裡面的最低分。
前排的幾個熱評味兒也是相當沖。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什麼時候可以.」
「自娛自樂的東西,品客最愛。」
「多拍點,再多拍幾部就能趕英超美了,加油!」
「有一說一,拍得還可以,但這是在主旋律賽道里……一旦跟國外那些優秀大片一比。」
「我都不知道一幫品客在高潮什麼,哪怕給你一百億票房又如何.」
「天天拍這東西算什麼本事,敢不敢拍那十年?」
…………
就只看這種熱評的篩選門檻,就知道這平台到底是什麼尿性了。
而這都還算好的,《傳承》的待遇更慘。
直接不給開分,卻開放了評論區,裡面幾乎是群魔亂舞……
只看這個評論區,不知道的還以為《傳承》是那種會被釘在影壇恥辱柱上的垃圾片!
在花瓣的帶動下,這股妖風明顯有外溢的現象,薇博上也開始出現大量的雷同話術。
而就在此時,《立國之戰》的導演張星泰也出現在了六公主的演播室里,參與了《華夏電影報導》的錄製。
也就是在這期節目裡,張大導演對於網絡上的各種妖風給了一個正面回應——「我就納悶了,主旋律片本來就是拍給我們自家人看的,為什麼要以國外的評價來作為衡量標準?荒謬!」
「華夏自己的主旋律電影,什麼時候需要外面人來認同了?」
「票房高怎麼了?全是我們自己人貢獻的怎麼了?掰扯這些屁話的人你就回答我一個問題——華夏人算不算人?你算不算人?」
一句話,直接把全網的二狗子給干破防了。
這個問題可沒法回答啊,直接戳到肺管子了!
無可奈何之下只能祭出最下三濫的手段了——人參公雞。
老不要臉、只會拍主旋律騙錢、厚顏無恥、沒本事出去卷只會在國內舒適區耍橫、拍出來的東西狗都不看……
反正怎麼難聽怎麼罵。
然而任憑他們把鍵盤敲出火星子來也沒用,以張大導演今時今日的江湖地位,根本不是這些臭魚爛蝦詆毀兩句就能撼動的。
罵得再狠,也就只是無能狂怒而已。
而在這期節目裡,張星泰也毫不吝嗇表達了對於《詩》的喜愛。
「……這個單元的短片,是我個人認為今年國慶檔最大的驚喜,沒有之一。」
「……當時聽到要拍這種形式作品的時候,說實話我個人也不是那麼看好的,畢竟我在這個行業幹了幾十年,太清楚裡面的門道了,想要用二三十分鐘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還得是內核相當厚實的故事,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總覺得微電影容易拍,但其實想要把這東西拍好是非常難的,信息量壓縮是一門技術活,需要導演對於故事架構的編譯和留白節奏有非常精妙的把控,並不是什麼導演都能拍得好微電影類短片的。」
「但《詩》這二十五分鐘確實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周灝這位年輕導演的老辣程度讓我非常吃驚,現在我對這個年輕人非常好奇,如果有機會的話,將來我很想和他合作一次——他來寫劇本,我來執導……」
張大導演這一番話出來,就仿佛明晃晃往周灝頭上扣了個金鐘罩!
如果說之前還有同行想要做點小動作的話,聽完這話瞬間就眼神清澈了。
今時今日的張星泰早已不單單是一個導演了,開大會時候那可是能坐站在大會堂裡面代表發言的!
所以張星泰這話到底是他自己想說的,還是組織上授意他說的……那可真說不準。
周灝這小子,金身初成,有點碰不得了啊!
閉關攢節目的周灝起初對此一無所知,直到張虹打電話過來告訴了他這件事。
等他打開薇博時,私信區和各種@的小紅點已經是密密麻麻了。
「周老師,張導在召喚你!」
「周老師趕緊回應一下!」
「期待你們強強聯手!」
「明年國慶檔,你倆合作一把吧!」
「周老師,一定要接住這波潑天富貴啊,那可是張導!」
花花轎子人抬人,張大導演這麼賞臉,他自然也不能冷暴力。
而且這位導演也確實是華語影壇最大的一座山頭了,如果能處好關係的話,必然受益無窮。
哪怕單純從業務層面來說,這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前輩——一生獲獎無數,幾乎是華語影壇歷史上最高的豐碑之一。
年輕時他也曾痴迷過海外的各種獎項,等到發現裡面的PUA貓膩之後懸崖勒馬,開始專注電影本身的創作,拿出了一系列經典的作品。
能有這樣一位前輩提攜,後面的導演之路肯定會輕鬆許多。
思考許久,他直接在自己的薇博上發了一張圖片。
還是一樣的內容——新建文檔。
「@張導,我先開工了。」
(本章完)
11月的第一天,《傳承》和《立國之戰》都進入了「續命期」。
《立國之戰》的單日票房已經跌到了不足兩千萬,而《傳承》也已經跌到了四千萬……兩家的單日差距依舊維持在兩千萬左右。
總票房的差距,依然在穩步縮小。
這會兒所有人都已經把目光鎖定在了《傳承》身上,期待著它能上演大逆風翻盤的奇蹟。
哪怕很多並不喜歡這部影片的二五仔,這會兒也在暗暗為《傳承》加油鼓勁,希望它能騎到《立國之戰》的脖子上面去。
只不過他們心裡那點小九九,實在有點見不得人,根本無關電影本身。
然而在場外,各個平台和媒體人已經陸續開始了「賽後點評」,各種完整版的影評開始陸續上線,各種打分也開始相繼解鎖。
作為國慶檔的雙子星,兩家在各個平台的評分和評價都是相當拔尖的。
當然有一個平台例外——花瓣網。
國產電影+主旋律,雙重DEBUFF加持下就註定不可能拿到理想的起始分。
但凡在這個平台上拿到高分的國產片,要不就是屁股歪的,要不就是靠水滴石穿慢慢把分數拉上去的……
《立國之戰》開分8.6,為所有打分平台裡面的最低分。
前排的幾個熱評味兒也是相當沖。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什麼時候可以.」
「自娛自樂的東西,品客最愛。」
「多拍點,再多拍幾部就能趕英超美了,加油!」
「有一說一,拍得還可以,但這是在主旋律賽道里……一旦跟國外那些優秀大片一比。」
「我都不知道一幫品客在高潮什麼,哪怕給你一百億票房又如何.」
「天天拍這東西算什麼本事,敢不敢拍那十年?」
…………
就只看這種熱評的篩選門檻,就知道這平台到底是什麼尿性了。
而這都還算好的,《傳承》的待遇更慘。
直接不給開分,卻開放了評論區,裡面幾乎是群魔亂舞……
只看這個評論區,不知道的還以為《傳承》是那種會被釘在影壇恥辱柱上的垃圾片!
在花瓣的帶動下,這股妖風明顯有外溢的現象,薇博上也開始出現大量的雷同話術。
而就在此時,《立國之戰》的導演張星泰也出現在了六公主的演播室里,參與了《華夏電影報導》的錄製。
也就是在這期節目裡,張大導演對於網絡上的各種妖風給了一個正面回應——「我就納悶了,主旋律片本來就是拍給我們自家人看的,為什麼要以國外的評價來作為衡量標準?荒謬!」
「華夏自己的主旋律電影,什麼時候需要外面人來認同了?」
「票房高怎麼了?全是我們自己人貢獻的怎麼了?掰扯這些屁話的人你就回答我一個問題——華夏人算不算人?你算不算人?」
一句話,直接把全網的二狗子給干破防了。
這個問題可沒法回答啊,直接戳到肺管子了!
無可奈何之下只能祭出最下三濫的手段了——人參公雞。
老不要臉、只會拍主旋律騙錢、厚顏無恥、沒本事出去卷只會在國內舒適區耍橫、拍出來的東西狗都不看……
反正怎麼難聽怎麼罵。
然而任憑他們把鍵盤敲出火星子來也沒用,以張大導演今時今日的江湖地位,根本不是這些臭魚爛蝦詆毀兩句就能撼動的。
罵得再狠,也就只是無能狂怒而已。
而在這期節目裡,張星泰也毫不吝嗇表達了對於《詩》的喜愛。
「……這個單元的短片,是我個人認為今年國慶檔最大的驚喜,沒有之一。」
「……當時聽到要拍這種形式作品的時候,說實話我個人也不是那麼看好的,畢竟我在這個行業幹了幾十年,太清楚裡面的門道了,想要用二三十分鐘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還得是內核相當厚實的故事,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總覺得微電影容易拍,但其實想要把這東西拍好是非常難的,信息量壓縮是一門技術活,需要導演對於故事架構的編譯和留白節奏有非常精妙的把控,並不是什麼導演都能拍得好微電影類短片的。」
「但《詩》這二十五分鐘確實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周灝這位年輕導演的老辣程度讓我非常吃驚,現在我對這個年輕人非常好奇,如果有機會的話,將來我很想和他合作一次——他來寫劇本,我來執導……」
張大導演這一番話出來,就仿佛明晃晃往周灝頭上扣了個金鐘罩!
如果說之前還有同行想要做點小動作的話,聽完這話瞬間就眼神清澈了。
今時今日的張星泰早已不單單是一個導演了,開大會時候那可是能坐站在大會堂裡面代表發言的!
所以張星泰這話到底是他自己想說的,還是組織上授意他說的……那可真說不準。
周灝這小子,金身初成,有點碰不得了啊!
閉關攢節目的周灝起初對此一無所知,直到張虹打電話過來告訴了他這件事。
等他打開薇博時,私信區和各種@的小紅點已經是密密麻麻了。
「周老師,張導在召喚你!」
「周老師趕緊回應一下!」
「期待你們強強聯手!」
「明年國慶檔,你倆合作一把吧!」
「周老師,一定要接住這波潑天富貴啊,那可是張導!」
花花轎子人抬人,張大導演這麼賞臉,他自然也不能冷暴力。
而且這位導演也確實是華語影壇最大的一座山頭了,如果能處好關係的話,必然受益無窮。
哪怕單純從業務層面來說,這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前輩——一生獲獎無數,幾乎是華語影壇歷史上最高的豐碑之一。
年輕時他也曾痴迷過海外的各種獎項,等到發現裡面的PUA貓膩之後懸崖勒馬,開始專注電影本身的創作,拿出了一系列經典的作品。
能有這樣一位前輩提攜,後面的導演之路肯定會輕鬆許多。
思考許久,他直接在自己的薇博上發了一張圖片。
還是一樣的內容——新建文檔。
「@張導,我先開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