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沒有盡頭
落日之下,兩道人影彼此相對。
嬴錚想過會有和秦國使團相見的機會,但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和白日遠遠相望不同,直到此時,嬴錚才算是清楚的看到這位秦將的真實相貌。
挺如松,冷如冰。
任何人看到此人的第一眼,恐怕都會生出一個評價,這是一個天生的將軍。
「末將拜見王孫。」
來人率先行禮。
依舊是那副萬年不變的表情。
不過和白日不同,似是刻意收斂,此時對方的身上少了很多殺氣,冰冷的眼眸中也帶了一絲平和。
「今日,吾也曾在邯鄲城外親眼見過將軍英姿,劣境之下逆轉局勢,揚秦國之威,只是沒想到竟會這麼快相見。」
「那並非末將之功,亦非末將所願,那是黑夫用生命換回來的。」秦將低聲開口。
話音落下,兩人都陷入了沉默。
先前的一切是他親眼所見。
秦兵的悍勇無畏,震住了無數人。
是的,秦國使團挽回了被魏使踐踏的面子。
但嬴錚很清楚,那並不是常規手段。
魏國的無視,趙國的偏幫,甚至是秦國的反應。
都只是證明了如今秦國的虛弱。
秦兵確不畏死,但以命換命顯然並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對一個國家。
而恰恰,如今的秦國似乎只剩下了一腔孤勇這一個優點。
「王孫見諒,是末將失態了。」將軍反應過來,迅速道。
「將軍時時心憂國事,是秦國之幸,嬴錚豈敢怪罪。」嬴錚連忙擺手。
「對了,初次相見,還不知將軍姓名?」
「末將白無名。」
「白姓?」嬴錚微微一愣,心神為之一震。
「王孫聽說過末將?」白無名疑惑道。
「不,嬴錚自幼質於邯鄲,並不知白將軍威名。」
嬴錚搖了搖頭,又笑著解釋道:「只是近期讀書,恰好看過孫子兵法,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亦無赫赫之名,名將無名,真是好名字。」
「王孫過獎。」白無名微微一禮。
而後兩人之間又陷入安靜。
兩人都知道,接下來該說的就是正事了。
白無名帶使團千里而來,而且當天就找到了他,絕不是僅僅來看看他這個質子。
「王孫聰慧,想來應該清楚,末將絕不是無端而來。」白無名開口。
「還請將軍指教。」嬴錚抬頭拱手。
白無名深深的看著眼前的少年,對方的臉龐上依舊帶著一些屬於孩童的稚嫩。
看到此處,饒是他那顆沙場百鍊,早已堅硬如鐵的心,也不由得一軟。
這是秦人,是秦國的王孫。
讓一個幼童千里漂泊,淪落他鄉為質,無論出自什麼目的,都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和屈辱,亦是他這個秦將的屈辱。
雖然心中不甘,但白無名的聲音並未停下:
「此行末將的目的,並不是接王孫回國。」
說到這裡,就是白無名都覺得有些殘忍。
但嬴錚卻是洒然一笑。
「此事嬴錚早有預料,嬴錚年幼,握不住刀,抗不了槍,能以質子身份為秦國出力,也算是不負嬴氏之姓。」
「好,王孫不愧大秦皇族血脈。」
聽到這裡,白無名不由自主的讚嘆出聲。
說完,白無名恭敬的從懷中掏出一物。
「王孫請寬心,秦國從未忘卻您,我王也從未忘記過您,這是末將奉王命自咸陽帶來之物。」
「來之前,我王有言,嬴姓子孫,自當修嬴族之法,望王孫好生修煉,不墮嬴氏之名。」
「嬴氏傳承法?」
嬴錚一直低垂的眼眸,猛的抬起。
一股直刺人心底的鋒芒激射而出。
這一刻,就連白無名都有種暗暗心驚之感。
「這是大王親自讓將軍帶來的?」
「自然,若無我王吩咐,末將豈敢僭越。」
「好。」
嬴錚雙眼一眯,應了一聲後,平淡的接過東西。
白無名詫異的看了一眼嬴錚,他沒有想到對方竟然這麼平靜。
僅僅只是接過功法,沒有一句追問。
「不知皇祖父可還有什麼吩咐留下?」嬴錚再次開口。
迎著嬴錚的眸光,白無名竟是露出了一絲猶豫。
將近十幾息後,才咬著牙再次開口:
「我王有言,質子之策是多年前兩國定下,秦國不會主動撕毀撤回。」
如果說先前的話只是殘忍,那此時這句突來的交代可以說是冰冷無情到極致了。
秦國不會撤回,也就是說,嬴錚要一直留在趙國,而且是沒有期限看不到終點的為質。
輕風拂過,看著那立於風中的孤單少年,白無名只覺得喉頭像被凍住一樣,說不出一句話來。
良久之後,空中才響起一道笑聲,是嬴錚的聲音。
「吾知道了,還請將軍回秦後告訴祖父,我王的意思,嬴錚已明白,讓他保重身體。」
白無名怔怔的看了嬴錚一眼。
「末將明白,末將在邯鄲還會停留數日,若王孫有書信或是其他的話,可隨時來驛館尋末將。」
「另外,王孫初次修行,白起雖然愚鈍,但畢竟算是有些經驗,若王孫有什麼疑惑,也可來尋末將。」
「嬴錚明白,必定前往叨擾。」嬴錚輕聲笑道。
也就在這淡淡的笑聲中,兩道身影慢慢遠離,直至徹底消失。
夕陽慢慢垂落,天色也隨之驟然轉暗。
熟悉的房間。熟悉的身影。
昏暗的燭光中,一道道光華不斷在嬴錚眸間流轉。
很明顯,嬴錚眸中涌動的神色表明,他絕不像外在那般平靜。
不過這也正常。
秦使,搏殺,功法,傳信。
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接連發生,換做任何一個人遭遇,恐怕都不可能保持平靜。
也不知過了多久,嬴錚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眸間涌動的光芒隨之平息。
平復好情緒,嬴錚這才小心的從懷中掏出那捲書簡。
這段時間,為了自保之力,他先是進入太樂府,而後又把主意打到了湖心島。
陽平君,十公主一個個人物被牽扯而出。
只是,嬴錚也沒想到,經過一番波折,那邊僅僅只是有了一點點起色。
原先並不抱希望的秦國這邊,卻是送來了修行之法。
緩緩攤開書簡。
一副兇悍霸道的圖像,也瞬間映入眼眶。
嬴錚想過會有和秦國使團相見的機會,但沒有想到會這麼快。
和白日遠遠相望不同,直到此時,嬴錚才算是清楚的看到這位秦將的真實相貌。
挺如松,冷如冰。
任何人看到此人的第一眼,恐怕都會生出一個評價,這是一個天生的將軍。
「末將拜見王孫。」
來人率先行禮。
依舊是那副萬年不變的表情。
不過和白日不同,似是刻意收斂,此時對方的身上少了很多殺氣,冰冷的眼眸中也帶了一絲平和。
「今日,吾也曾在邯鄲城外親眼見過將軍英姿,劣境之下逆轉局勢,揚秦國之威,只是沒想到竟會這麼快相見。」
「那並非末將之功,亦非末將所願,那是黑夫用生命換回來的。」秦將低聲開口。
話音落下,兩人都陷入了沉默。
先前的一切是他親眼所見。
秦兵的悍勇無畏,震住了無數人。
是的,秦國使團挽回了被魏使踐踏的面子。
但嬴錚很清楚,那並不是常規手段。
魏國的無視,趙國的偏幫,甚至是秦國的反應。
都只是證明了如今秦國的虛弱。
秦兵確不畏死,但以命換命顯然並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對一個國家。
而恰恰,如今的秦國似乎只剩下了一腔孤勇這一個優點。
「王孫見諒,是末將失態了。」將軍反應過來,迅速道。
「將軍時時心憂國事,是秦國之幸,嬴錚豈敢怪罪。」嬴錚連忙擺手。
「對了,初次相見,還不知將軍姓名?」
「末將白無名。」
「白姓?」嬴錚微微一愣,心神為之一震。
「王孫聽說過末將?」白無名疑惑道。
「不,嬴錚自幼質於邯鄲,並不知白將軍威名。」
嬴錚搖了搖頭,又笑著解釋道:「只是近期讀書,恰好看過孫子兵法,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亦無赫赫之名,名將無名,真是好名字。」
「王孫過獎。」白無名微微一禮。
而後兩人之間又陷入安靜。
兩人都知道,接下來該說的就是正事了。
白無名帶使團千里而來,而且當天就找到了他,絕不是僅僅來看看他這個質子。
「王孫聰慧,想來應該清楚,末將絕不是無端而來。」白無名開口。
「還請將軍指教。」嬴錚抬頭拱手。
白無名深深的看著眼前的少年,對方的臉龐上依舊帶著一些屬於孩童的稚嫩。
看到此處,饒是他那顆沙場百鍊,早已堅硬如鐵的心,也不由得一軟。
這是秦人,是秦國的王孫。
讓一個幼童千里漂泊,淪落他鄉為質,無論出自什麼目的,都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和屈辱,亦是他這個秦將的屈辱。
雖然心中不甘,但白無名的聲音並未停下:
「此行末將的目的,並不是接王孫回國。」
說到這裡,就是白無名都覺得有些殘忍。
但嬴錚卻是洒然一笑。
「此事嬴錚早有預料,嬴錚年幼,握不住刀,抗不了槍,能以質子身份為秦國出力,也算是不負嬴氏之姓。」
「好,王孫不愧大秦皇族血脈。」
聽到這裡,白無名不由自主的讚嘆出聲。
說完,白無名恭敬的從懷中掏出一物。
「王孫請寬心,秦國從未忘卻您,我王也從未忘記過您,這是末將奉王命自咸陽帶來之物。」
「來之前,我王有言,嬴姓子孫,自當修嬴族之法,望王孫好生修煉,不墮嬴氏之名。」
「嬴氏傳承法?」
嬴錚一直低垂的眼眸,猛的抬起。
一股直刺人心底的鋒芒激射而出。
這一刻,就連白無名都有種暗暗心驚之感。
「這是大王親自讓將軍帶來的?」
「自然,若無我王吩咐,末將豈敢僭越。」
「好。」
嬴錚雙眼一眯,應了一聲後,平淡的接過東西。
白無名詫異的看了一眼嬴錚,他沒有想到對方竟然這麼平靜。
僅僅只是接過功法,沒有一句追問。
「不知皇祖父可還有什麼吩咐留下?」嬴錚再次開口。
迎著嬴錚的眸光,白無名竟是露出了一絲猶豫。
將近十幾息後,才咬著牙再次開口:
「我王有言,質子之策是多年前兩國定下,秦國不會主動撕毀撤回。」
如果說先前的話只是殘忍,那此時這句突來的交代可以說是冰冷無情到極致了。
秦國不會撤回,也就是說,嬴錚要一直留在趙國,而且是沒有期限看不到終點的為質。
輕風拂過,看著那立於風中的孤單少年,白無名只覺得喉頭像被凍住一樣,說不出一句話來。
良久之後,空中才響起一道笑聲,是嬴錚的聲音。
「吾知道了,還請將軍回秦後告訴祖父,我王的意思,嬴錚已明白,讓他保重身體。」
白無名怔怔的看了嬴錚一眼。
「末將明白,末將在邯鄲還會停留數日,若王孫有書信或是其他的話,可隨時來驛館尋末將。」
「另外,王孫初次修行,白起雖然愚鈍,但畢竟算是有些經驗,若王孫有什麼疑惑,也可來尋末將。」
「嬴錚明白,必定前往叨擾。」嬴錚輕聲笑道。
也就在這淡淡的笑聲中,兩道身影慢慢遠離,直至徹底消失。
夕陽慢慢垂落,天色也隨之驟然轉暗。
熟悉的房間。熟悉的身影。
昏暗的燭光中,一道道光華不斷在嬴錚眸間流轉。
很明顯,嬴錚眸中涌動的神色表明,他絕不像外在那般平靜。
不過這也正常。
秦使,搏殺,功法,傳信。
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接連發生,換做任何一個人遭遇,恐怕都不可能保持平靜。
也不知過了多久,嬴錚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眸間涌動的光芒隨之平息。
平復好情緒,嬴錚這才小心的從懷中掏出那捲書簡。
這段時間,為了自保之力,他先是進入太樂府,而後又把主意打到了湖心島。
陽平君,十公主一個個人物被牽扯而出。
只是,嬴錚也沒想到,經過一番波折,那邊僅僅只是有了一點點起色。
原先並不抱希望的秦國這邊,卻是送來了修行之法。
緩緩攤開書簡。
一副兇悍霸道的圖像,也瞬間映入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