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偶遇酒吧
宋成宇能有一個舞廳也是意外之事,那時候李青松家事一團糟,自己在本地也聲名掃地,無力為繼,只好把舞廳轉手給了宋成宇。剛接手時,宋成宇有點戰戰兢兢,他有生以來還未曾想過做任何生意呢,一直以來都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的,連早了個戀也戀出個孩子來,然後生活就那麼走入岔路,未曾想還有這麼一天。
李青松和他是完全不同的路子,前者是音樂專業科班出身,玩得一手好樂器,並且作曲、唱歌樣樣拿得起來,自己開舞廳,自己組樂隊伴奏,自己有時間也獻唱,這個舞廳搞得紅紅火火,轉給宋成宇以後,顯然不可能繼續之前的路子。當然宋成宇在這些年李青松的耳提面授之下,歌唱技藝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並且他自己也能編舞、跳舞,特別是對於舞廳舞極為精通,甚至後者連李青松本人也不如,因為這是劉陽手把手帶出來的。但宋的短板是他不通樂器,玩不轉樂隊那些,之後樂隊也自然鳥獸散了。沒有樂隊請其他樂隊來現場確實成本就太高了些,而舞廳如果只能放錄音,檔次也就上不去了,不過宋成宇對這個倒有覺得還好,因為自他和劉陽搭檔教授國標舞和舞廳舞以來,他們的舞廳也一直都是培訓和練習場所,在大家心目中,即使舞會不是樂隊現場的,但有兩個老師領舞,間或有老師現場指導跳舞的機會也還是能彌補一二的,所以如果這樣的形式不變,應該也還能在一定時間內支撐。這就說到了和劉陽的搭檔問題,劉陽比李青松離開的還要早,所以他們搭舞的問題其實更早出現,所以那個時候開始他就不斷再尋找合適的能長久合作,同時可以適當在學歷和專業方面稍稍可以提攜他的舞搭子了,舒曼莉已經是他在這個原則之下遇到了最合適的人選,且他們經過這麼多年的合作,已經非常有默契,甚至在有些方面還遠遠勝過了當初和劉陽的搭檔——畢竟和劉只是伴舞的關係,而和舒卻是更少邊界的關係,這在肢體語言中就更少顧忌了。
應該從那個時候到現在,他們一起跳了也有五、六年了吧。現在來學跳舞的人都是老學生們口耳相傳的口碑吸引來的,幾乎沒有人去質問宋成宇本人的舞蹈資質問題,都已經先入為主地認定了他是高學歷的科班出身,因為並沒有什麼非專業性的大問題出現。更何況隨著原先樂隊的退場,為了挽回一點現場感,他更多的時候會在現場充當歌手,沒有樂隊就跟著錄音唱,舞友們也很買帳——誰能抵抗得了這個長得荷爾蒙爆棚,舞姿灑脫帥氣,歌聲既可滿滿滄桑大叔味,又可野性十足低音搖滾味的型男呢?他也可真是占了老天得天獨厚的寵愛啊。
最關鍵的是運氣好的幸運兒,連出生都是穿著襯衣的。好吧,現在這個幸運兒遇到了難題:首先是怎麼把偶遇舞廳改造成偶遇舞咖(暫定),再就是如何實現無樂隊演唱的效果(請樂隊實在要付出太高成本了,宋成宇本能地不想這麼幹)。對第一個問題,宋成宇覺得自己舞廳本來有3、4百平米,入深有五米,其實可以改成兩層,但跳舞可能有點壓抑,如果不改,高的層高對於酒吧來說氣場有點散,不過也好處理,可以沿著整個大廳的邊緣修二樓,3-3.6米寬的邊層足夠了,加上上下兩層的卡座和一些包間,酒吧的氣氛也有了,舞廳的整體依然不受影響,反而有一種不傷大氣的情調(並且還有點像現在翻新以後的百樂門,當然不能完全和它比,它有好多層呢)。而偶遇這樣的主題就最適合既有點微醺,又有點律動的心理,適情適境。我TMD真是個天才!宋成宇在心裡暗贊自己,一時間自得的不行。至於樂隊,一下子請個樂隊確實花費不小,不過請一個搞樂器的,特別是彈吉它的,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那種清清淡淡的調調不但適合這種主題酒吧,而且也不影響自己演唱的發揮...是啊,太妙了。不過,懂多種樂器的人不好找,單會彈吉它的人倒是容易找。宋成宇拍拍自己的後腦勺,真是人到用時方恨少啊,其實他的人脈不少,只是因為他始終不是正經音樂科班圈裡的,所以這種人他認識的不多,當初和李青松學聲樂時倒是接觸到幾個,想到這裡,他突然一下眼前雪亮,對了!黃欣!怎麼把他忘了?
李青松和他是完全不同的路子,前者是音樂專業科班出身,玩得一手好樂器,並且作曲、唱歌樣樣拿得起來,自己開舞廳,自己組樂隊伴奏,自己有時間也獻唱,這個舞廳搞得紅紅火火,轉給宋成宇以後,顯然不可能繼續之前的路子。當然宋成宇在這些年李青松的耳提面授之下,歌唱技藝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並且他自己也能編舞、跳舞,特別是對於舞廳舞極為精通,甚至後者連李青松本人也不如,因為這是劉陽手把手帶出來的。但宋的短板是他不通樂器,玩不轉樂隊那些,之後樂隊也自然鳥獸散了。沒有樂隊請其他樂隊來現場確實成本就太高了些,而舞廳如果只能放錄音,檔次也就上不去了,不過宋成宇對這個倒有覺得還好,因為自他和劉陽搭檔教授國標舞和舞廳舞以來,他們的舞廳也一直都是培訓和練習場所,在大家心目中,即使舞會不是樂隊現場的,但有兩個老師領舞,間或有老師現場指導跳舞的機會也還是能彌補一二的,所以如果這樣的形式不變,應該也還能在一定時間內支撐。這就說到了和劉陽的搭檔問題,劉陽比李青松離開的還要早,所以他們搭舞的問題其實更早出現,所以那個時候開始他就不斷再尋找合適的能長久合作,同時可以適當在學歷和專業方面稍稍可以提攜他的舞搭子了,舒曼莉已經是他在這個原則之下遇到了最合適的人選,且他們經過這麼多年的合作,已經非常有默契,甚至在有些方面還遠遠勝過了當初和劉陽的搭檔——畢竟和劉只是伴舞的關係,而和舒卻是更少邊界的關係,這在肢體語言中就更少顧忌了。
應該從那個時候到現在,他們一起跳了也有五、六年了吧。現在來學跳舞的人都是老學生們口耳相傳的口碑吸引來的,幾乎沒有人去質問宋成宇本人的舞蹈資質問題,都已經先入為主地認定了他是高學歷的科班出身,因為並沒有什麼非專業性的大問題出現。更何況隨著原先樂隊的退場,為了挽回一點現場感,他更多的時候會在現場充當歌手,沒有樂隊就跟著錄音唱,舞友們也很買帳——誰能抵抗得了這個長得荷爾蒙爆棚,舞姿灑脫帥氣,歌聲既可滿滿滄桑大叔味,又可野性十足低音搖滾味的型男呢?他也可真是占了老天得天獨厚的寵愛啊。
最關鍵的是運氣好的幸運兒,連出生都是穿著襯衣的。好吧,現在這個幸運兒遇到了難題:首先是怎麼把偶遇舞廳改造成偶遇舞咖(暫定),再就是如何實現無樂隊演唱的效果(請樂隊實在要付出太高成本了,宋成宇本能地不想這麼幹)。對第一個問題,宋成宇覺得自己舞廳本來有3、4百平米,入深有五米,其實可以改成兩層,但跳舞可能有點壓抑,如果不改,高的層高對於酒吧來說氣場有點散,不過也好處理,可以沿著整個大廳的邊緣修二樓,3-3.6米寬的邊層足夠了,加上上下兩層的卡座和一些包間,酒吧的氣氛也有了,舞廳的整體依然不受影響,反而有一種不傷大氣的情調(並且還有點像現在翻新以後的百樂門,當然不能完全和它比,它有好多層呢)。而偶遇這樣的主題就最適合既有點微醺,又有點律動的心理,適情適境。我TMD真是個天才!宋成宇在心裡暗贊自己,一時間自得的不行。至於樂隊,一下子請個樂隊確實花費不小,不過請一個搞樂器的,特別是彈吉它的,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那種清清淡淡的調調不但適合這種主題酒吧,而且也不影響自己演唱的發揮...是啊,太妙了。不過,懂多種樂器的人不好找,單會彈吉它的人倒是容易找。宋成宇拍拍自己的後腦勺,真是人到用時方恨少啊,其實他的人脈不少,只是因為他始終不是正經音樂科班圈裡的,所以這種人他認識的不多,當初和李青松學聲樂時倒是接觸到幾個,想到這裡,他突然一下眼前雪亮,對了!黃欣!怎麼把他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