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京城。

  天色微亮。

  一名風塵僕僕的郵驛,騎著的馬匹速度已經很快。他還不惜馬力,拼命抽打著鞭子。

  好在巍峨雄壯的城牆已經歷歷在目。

  緊差(傳遞加急重要文報的快遞員),摸了摸胸口繫緊的包袱,長長出了口氣。

  駕,駕,駕。

  「飛折八百里,兩江總督急奏!無關人等速速散開!」

  「飛折八百里,兩江總督急奏!無關人等速速散開!」

  緊差一聲高過一聲的喊聲傳來。

  守城兵,聽到郵驛的聲音,紛紛遣散人群。

  東華門。

  皇華驛。清朝車駕清吏司最大的驛站。

  此刻,一騎飛馳。

  「飛折八百里,兩江總督急奏!」

  正在喝茶的驛丞,聽到喊報,急忙起身。

  等候送信的郵驛,聽到緊急公文,立馬翻身上馬。

  接果奏匣,快馬加鞭送往兵部街。將奏摺交給提塘官。

  在清一朝,奏摺送到京城,不能直接交到紫禁城。必須將奏摺送給本省督撫選派駐京的提塘官。

  提塘官將奏摺盒子護送到位於紫禁城景運門內的外奏事處。外奏事處又將奏摺送到設於乾清宮西廡的內奏事處。內奏事處直接將奏摺送到皇帝面前,請皇帝審閱。

  如果是緊急軍情,也可以送到軍機處。

  驛丞剛要問話。

  「馬上飛遞,蘇州巡撫急報,八百里加急!」

  「馬上飛遞,蘇州巡撫急報,八百里加急!」

  熟悉各省地形樞紐的驛官,知道江蘇省出大事了。話頭不問,就問郵差上馬。

  此時。

  正在乾清門御門聽政的乾隆。

  正悠然的聽著國內要事,順便提點提點。

  如今,大清國泰民安,一片祥和。

  他內心非常享受。不應該說,大小金川是他心裡很不舒服的一道結。

  所以,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要剿滅西南土司。

  他深知土司之亂如果不平息,勢必會帶來無窮的後患。

  前明亡,實是亡於播州之亂,奢安之亂。

  突然,內奏太監來到乾隆身邊:「陛下,兩江總督,蘇州巡撫飛折八百里,加急文書!」

  「嗯!」

  乾隆頗為詫異,全國十八個行省,兩江總督所在之地,乃是軍事重鎮。

  有重兵把守,應該不會有什麼情況才對。

  剛要伸手接過奏匣。

  尚虞備用處又遞來急報:「陛下,江寧府粘杆侍衛傳來的緊急密報。」

  這下乾隆坐不住了。

  先是拆開用火漆封好的書信。

  聖上,日前,江寧府溧水縣人士,沈烜起兵造反,自號明王,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檄文天下。

  臣,附上逆賊沈烜散發檄文!

  乾隆眉頭一皺,打開被包裹在內另外一張紙。

  越看臉色越冷。

  隨後,將信收好。讓太監拿來匣子鑰匙。

  「陛下,江寧府溧水沈烜,雖年十六,但家中富甲一方,不日前起兵造反。綠營兵馬前往剿滅,誰知其人豢養妖兵,且持有強大火器。士兵畏戰死傷數百人,潰兵。臣以著督營,水師提督衙門,並江寧將軍,句容,溧陽,高淳各縣綠營兵馬圍剿。臣高晉請奏。」

  乾隆又打開江蘇巡撫明德的急報奏摺,內容也都差不多。

  不過其中詳細羅列了沈家的一些事情。

  乾隆閱罷。

  原本滿心歡喜聽朝政的心思,都變得無比難受:「好了好了。朕,今日聽政到此。」

  乾隆說完又道:「著軍機處到養心殿議事。」

  「奴才遵旨。」

  在場的官員看到乾隆突然離開,知道發生了不得的事情。相視一眼。

  「臣等告退!」


  不久。

  養心殿內。

  傅恆(軍機處領班大臣),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一等忠勇公。

  尹繼善(軍機大臣)太子太保、文華殿大學士。

  劉統勛(軍機大臣),太子太傅、東閣大學士。

  阿里袞(軍機大臣),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

  于敏中(軍機大臣),戶部尚書。

  福隆安(軍機大臣),以兵部尚書在軍機處學習行走。

  軍機處幾人站在乾隆面前。

  「不知陛下召我等有何事?」傅恆,這位清朝外戚,大清名臣躬身問道。

  乾隆指了指桌上的八百里加急:「這是,高晉,明德還有粘杆侍衛送來的急報。你們都看看吧。」

  太監得令,將幾封急報拿了下去。

  眾人傳閱,送還書信後。

  乾隆才問道:「你們怎麼看?」

  「這沈烜小小年紀,便知兵事,還能指揮妖兵,定然是早就勾結亂黨邪教。否則不可能擊敗千人之多的綠營兵馬。此時溧水知縣,里甲,保長等人有不可推卸責任,說不定也是參與者。」

  「聖上,既然高晉,明德已和嵩椿合併圍剿那沈烜,此事,軍機處已無需插手。」

  「臣等也是如此想法。」

  乾隆剛才看信的時候也是這樣想,可忽然生出一個念頭:要是高晉三人出兵失敗了,怎麼辦?

  於是問道:「你們認為,此次兩江總督合力出兵,把握有幾成?」

  「臣認為有十足把握。」傅恆說道。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給朕說說。」

  乾隆其實心裡也有底,不過作為王朝統治者,他在這種時候,往往會假裝糊塗。

  「回陛下。這沈烜雖說富甲一方,父輩就有造反之心。但畢竟人數不會太多。軍械等東西也缺乏。況且江南水鄉,富庶天下。人人都吃得飽,誰有心思去造反。那沈烜就算一時得勝,對我大清來說。終究不過疥癬之疾也!如今,那西南土司才是不得不防啊!」

  聽著傅恆的話,乾隆感覺很對胃口,陰晴不定的臉上稍微緩和了一絲:「傳朕旨意。命江寧將軍嵩椿,兩江總督高晉,江蘇巡撫明德簡水師提督衙門,合併剿滅此賊,一干人等拿下問罪。」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你們都散了吧。」雖然事情在他看來,並不大,但是心裡總感覺隱隱不對。乾隆起身準備走走,放鬆放鬆心情。

  傅恆,尹繼善,劉統勛,阿里袞,于敏中,福隆安幾人回到軍機處。

  隨便商量了幾句,就下達了乾陵的口諭。

  大家都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裡。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不止是江寧府、蘇州府。甚至水師提督衙門都坐不住了。

  嵩椿的一千戰兵被打殘,先鋒官被擊殺。逃回去的只有二百人不到。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大軍居然是在驛站被擊殺。

  連對方敵人有多少都不知道。

  其餘四路人馬,至今沒有傳來消息,想必也是凶多吉少。

  高晉現年已經六十一歲,他不想在自己職業生涯後期,有這個污點。

  可沒想到對方恐怖如此。

  「總督大人,急報!」

  「快宣!」

  一個傳令官快步走進衙門,跪下:「奴才叩見總督大人。」

  「免了。何事?」高晉問道。

  「啟稟總督大人。句容縣全縣投降,城頭已然插上明軍大旗。」

  「啊!」高晉感覺一陣頭暈險些摔倒在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