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暗流涌動
第一章:暗流涌動
1640年秋,河南南陽,浙川縣
知縣鍾立斐身穿官服官帽,端坐在大堂正中的案前,兩眼目光內斂,一動不動,卻令偌大的堂前生出一股無形的威氣
富戶魯機,盧疏杭跪在堂前,低聲申述「反民衝擊米行,奪糧謀逆」之事
鍾立斐靜靜地聽著,待富戶說完,以沉穩而威嚴的語氣道:「何為反民,何為謀逆,爾等仔細說來」
盧疏杭跪直了身體,不卑不亢道:「反民朱浩硫衝擊米行,奪其財米,糾結上百同夥,此與大盜何異,昔日闖賊謀逆之初,亦是如此」
鍾立斐語氣平緩了些,目光卻越加凌厲:「若非爾等趁饑荒之年,抬高米價,欲圖大發橫財,何來饑民作亂?」
魯機,盧疏杭默然不語,鍾立斐接著道:「反民之惡首必須嚴懲,但米價須調為平價,官府出資,向諸位購入一批糧食以賑饑民」
魯機,盧疏杭道:「鍾大人所言極是,草民自當遵循」,行禮以後離去。
新上任的縣丞楊玹怔怔地看著這一幕,待兩人離去後問道:「大人何不嚴懲此兩人,以正民心,緩饑民之亂?且縣衙財庫空虛,入不敷出,正值闖賊作亂,此多事之秋,如今又添一筆開銷,恐不利於縣內城防。」
鍾立斐嘆了口氣,道:「楊兄有所不知,此二人非尋常富戶,身後牽扯著知府何解襄,嚴懲他們之權不在我手,時局日下,官商勾結,魚肉百姓,此民變之源也。楊兄初來,許多事情尚不了解,待入內室我與你細細說來。」
原來,位於河南與陝西交界處的浙川縣,其政治形勢頗為複雜。富戶魯機,盧疏杭有知府何解襄做後台,富戶譚凱文與浙川縣附近臨近數名縣令交好,經濟上多有來往,因此從富戶手中拿錢猶如虎口拔牙。然而闖王李自成起義烽火席捲陝西,兵鋒直指河南,縣內饑民受朱浩硫統領,已經蓄勢待發,民變在即,然縣衙財庫空虛,而又不能掠之於商。鍾立斐當知縣已經兩年有餘,與富戶明里暗裡內鬥不少,但始終難以解決富戶勾結上官魚肉百姓之事,且往屆縣丞也頗有掣肘。因此兩年來只能強迫富戶「孝敬」一部分錢用於緩解縣內矛盾以及賑災安民,擴充軍備。
「所以楊縣丞以為如今將如何應對為宜?」鍾立斐問道
「我以為,治急病需用猛藥,當恩威並施,捕民之首領朱浩硫,殺一儆百,購糧米賑之於民,以安民心」
鍾立斐笑了笑,道:「上任不久,我便聽聞朱浩硫在民眾中頗有聲望,衝擊米行他也並非第一次了,你可知我為何不處理他?」
楊玹沉吟片刻,道:「此人蠱惑民眾,廣收人心,不擒而斬之,是投鼠忌器爾,恐撫民不及,催生民變,是適得其反也。且我亦曾聽聞此人武藝高強,江湖上亦結交不少亡命之徒,擒之不易」
「然也,但楊兄還有一層並未看透,所謂官場沉浮,貴在制衡二字,有朱浩硫在,富戶為亂縣內需有尺度,我等向其提條件也有了籌碼。因為富戶雖有私兵,但規模有限,用之剿賊損之,又需費錢再籌,故非縣衙之兵,不足以御朱浩硫之亂,圍而不殺,追而不逐,此為與此反民之首相鬥兩年形成的默契。」
楊玹擊節讚嘆:「鍾兄此論鞭策入里,楊某茅塞頓開」
鍾立斐淡淡一笑,輕輕撫著茶壺,道:「今後的日子裡,縣內之事,還望楊兄與我精誠合作,保浙川一方安寧。」
楊玹正色道:「下官必盡心竭力,輔佐鍾大人治理浙川!」隨後作揖告辭。
鍾立斐目送著楊玹遠去,神色鬆弛下來,輕嘆為官之難,隨後揮毫寫下幾句辛棄疾的詞:「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閒處過平生」
隨後望向窗外紛飛飄黃的落葉,想著艱難的時局,內心泛起了一陣悲涼
其實,還有一層未曾向楊玹敘述的意思。即是闖王兵鋒不日將至河南,自己為官數年,素有清廉之名,保留朱浩硫,亦是為之後倘若兵敗,可多條退路。
「願此舉只是未雨綢繆,無應用之日」鍾立斐心中默想。
此時此刻,盧疏杭,魯機,譚凱文也在商議著。
「知縣前倨後恭,一貫如此,貌威嚴而行不稱。」盧疏杭一改在知縣面前低眉順眼的模樣,笑著總結這次縣衙見知縣的經過。
「確是如此,平價購米亦不為苛刻,我等完全可以接受。」魯機道
「但新上任的縣丞不知如何,縣衙內,我觀他神情微有忿然之色。」譚凱文道。
「想必是初上任此間,未曾給錢拜訪的緣故,我等可籌資讓那窮縣丞開一開眼」盧疏杭道。
「並且,可叫他去解決朱浩硫的問題,以免知縣又拖著此事。」譚凱文接言道
「諸位未免太過多慮,知縣尚不敢讓我們怎麼樣,何況區區一縣丞乎?」魯機不屑地說
「非也,有備則無患,誰知道這縣丞有沒有後台。」譚凱文反駁道。
夜色漸深,三人還在不停議論著。
翌日,楊玹與鍾立斐沒有帶隨從,兩人巡視縣城。走出縣城,見烈日炎炎,途有餓殍,不少莊稼在乾旱下荒蕪。
「大旱之年,饑荒之際,不能賑災安民,此我等為官者之失職啊」鍾立斐喟然長嘆。
「賦稅亦重,富戶剝削,若我亦為民,不知,不知如何養家餬口」楊玹亦嘆道。
「眾生皆苦,唯民最苦。民不得食,若不反,為之奈何?」鍾立斐望著烈日,吟道:「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稻苗半枯焦,農夫心裡如湯煮,王子王孫把扇搖」
「鍾兄!此言不可輕出啊」楊玹環視了一番周圍,緊張地說到。
「無妨,事實如此,你雖未言,但我心知,楊兄你,怕也是這麼想的吧」
「正是如此,我已知朱浩硫之事,大人您為何猶豫了。」楊玹嘆道,言語間也換上了敬詞。
「楊兄,我翌日將赴省城述職,縣衙之事,由你暫且坐鎮了。」鍾立斐沒有在原來的話題上繼續,岔開說到。
「下官必盡心竭力,以務縣衙之事,靜待大人歸。」楊玹作揖道
「這幾日我不在,譚凱文,盧疏杭等人怕又會有動作。楊兄須知,耳聽未必為實,眼見亦可遮掩,以心觀之。」
「下官受教了」楊玹道。
幾日以後,楊玹接過盧疏杭,譚凱文,魯機的白銀,露出了笑容,接待他們也更為熱情。幾人客套寒暄一番,這三個富戶便藉故告辭,楊玹送其出縣衙,隨後,將白銀盡數送入縣內財庫。
幾個時辰後,一群饑民進縣衙哭訴反賊朱浩硫剝削鄉里,占路為王,收買路錢,且殺戮民眾,大罪當誅。楊玹佯裝拍案大怒,許諾捕殺朱浩硫。隨後準備報告知縣,但知縣恰巧這幾日入省城述職。沉吟片刻,楊玹決定領兵去會會朱浩硫。
饑民之事,很容易和這仨富戶聯繫在一起,是真是假,楊玹決定以自己看到的為準,雖然心安理得收下了白銀,但畢竟未收為己用,初入官場的他不打算為此就改變為官的原則。換上便裝,暗藏刀劍暗器,領十餘官兵,令其換上便裝,楊玹走向朱浩硫劫道的地點
如楊玹所料,朱浩硫早已逃遁。詢問饑民與在場的民眾得知,一夥黑衣蒙面匪徒於此處劫道,著裝與朱浩硫等眾一致,為首者執長棍,身高,體型與朱浩硫相似。「偵查足跡,以及這幫匪徒留下的痕跡,分頭追捕匪首!」楊玹一聲令下,官兵如風四出。
「老爺,事已辦妥,頭巾,面罩,衣物,已處理好,並故意遺落兩副面罩於朱浩硫駐地附近。」
「很好,雄波,這是你應得的。」譚凱文笑著道,吩咐下人取出賞銀,交給黑衣人。黑衣人收下賞銀後,躬身行禮,隨即退下。
「譚兄,此舉未免過於急躁了,倘若手腳不乾淨,是授人以柄,楊玹雖收下我等白銀,但初入縣城,尚不知其是否金錢可動。」盧疏杭眉頭微皺,略帶不滿地說道。
「無妨,知縣這幾日不在縣中,區區一新上任之縣丞,我斷定他無破局之智,」譚凱文頓了頓,神色略顯凝重地說道,「闖賊兵鋒漸近,朱浩硫等反民,留在縣裡,終是隱患,不借縣衙之手除之,縱我等與鍾立斐聯手,亦難拒賊於城外。」
「縱是如此,我等亦可作壁上觀,事急則遷,任闖賊破縣,我等亦可自保周全。以身入局,即是以身涉險,本不必為之。」
「我是浙川人,不願離故土。事急從權,不劍走偏鋒,安能謀勝。」
「譚兄多保重,我言盡於此,在下告辭」盧疏杭拱手離去。
「大人,在朱浩硫駐地處發現兩副面罩,經民眾確定,是那批匪徒所掉落的」捕頭呂棟古道。
「將縣衙兵分為三隊,一隊由你統率,潛伏於附近,待有異動,即衝殺而出。一隊留守於朱浩硫駐地外,以作威懾。另一隊—」,楊玹點起官兵中武藝較強之三人,「你們幾個,隨我進入朱浩硫駐地處!」
談判交涉也好,刀兵相見也罷,初入浙川,楊玹打算會會朱浩硫。由於知縣一貫的策略是以撫為主,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打算與朱浩硫刀兵相見。然有備則無患,防範之心絕不可無。
1640年秋,河南南陽,浙川縣
知縣鍾立斐身穿官服官帽,端坐在大堂正中的案前,兩眼目光內斂,一動不動,卻令偌大的堂前生出一股無形的威氣
富戶魯機,盧疏杭跪在堂前,低聲申述「反民衝擊米行,奪糧謀逆」之事
鍾立斐靜靜地聽著,待富戶說完,以沉穩而威嚴的語氣道:「何為反民,何為謀逆,爾等仔細說來」
盧疏杭跪直了身體,不卑不亢道:「反民朱浩硫衝擊米行,奪其財米,糾結上百同夥,此與大盜何異,昔日闖賊謀逆之初,亦是如此」
鍾立斐語氣平緩了些,目光卻越加凌厲:「若非爾等趁饑荒之年,抬高米價,欲圖大發橫財,何來饑民作亂?」
魯機,盧疏杭默然不語,鍾立斐接著道:「反民之惡首必須嚴懲,但米價須調為平價,官府出資,向諸位購入一批糧食以賑饑民」
魯機,盧疏杭道:「鍾大人所言極是,草民自當遵循」,行禮以後離去。
新上任的縣丞楊玹怔怔地看著這一幕,待兩人離去後問道:「大人何不嚴懲此兩人,以正民心,緩饑民之亂?且縣衙財庫空虛,入不敷出,正值闖賊作亂,此多事之秋,如今又添一筆開銷,恐不利於縣內城防。」
鍾立斐嘆了口氣,道:「楊兄有所不知,此二人非尋常富戶,身後牽扯著知府何解襄,嚴懲他們之權不在我手,時局日下,官商勾結,魚肉百姓,此民變之源也。楊兄初來,許多事情尚不了解,待入內室我與你細細說來。」
原來,位於河南與陝西交界處的浙川縣,其政治形勢頗為複雜。富戶魯機,盧疏杭有知府何解襄做後台,富戶譚凱文與浙川縣附近臨近數名縣令交好,經濟上多有來往,因此從富戶手中拿錢猶如虎口拔牙。然而闖王李自成起義烽火席捲陝西,兵鋒直指河南,縣內饑民受朱浩硫統領,已經蓄勢待發,民變在即,然縣衙財庫空虛,而又不能掠之於商。鍾立斐當知縣已經兩年有餘,與富戶明里暗裡內鬥不少,但始終難以解決富戶勾結上官魚肉百姓之事,且往屆縣丞也頗有掣肘。因此兩年來只能強迫富戶「孝敬」一部分錢用於緩解縣內矛盾以及賑災安民,擴充軍備。
「所以楊縣丞以為如今將如何應對為宜?」鍾立斐問道
「我以為,治急病需用猛藥,當恩威並施,捕民之首領朱浩硫,殺一儆百,購糧米賑之於民,以安民心」
鍾立斐笑了笑,道:「上任不久,我便聽聞朱浩硫在民眾中頗有聲望,衝擊米行他也並非第一次了,你可知我為何不處理他?」
楊玹沉吟片刻,道:「此人蠱惑民眾,廣收人心,不擒而斬之,是投鼠忌器爾,恐撫民不及,催生民變,是適得其反也。且我亦曾聽聞此人武藝高強,江湖上亦結交不少亡命之徒,擒之不易」
「然也,但楊兄還有一層並未看透,所謂官場沉浮,貴在制衡二字,有朱浩硫在,富戶為亂縣內需有尺度,我等向其提條件也有了籌碼。因為富戶雖有私兵,但規模有限,用之剿賊損之,又需費錢再籌,故非縣衙之兵,不足以御朱浩硫之亂,圍而不殺,追而不逐,此為與此反民之首相鬥兩年形成的默契。」
楊玹擊節讚嘆:「鍾兄此論鞭策入里,楊某茅塞頓開」
鍾立斐淡淡一笑,輕輕撫著茶壺,道:「今後的日子裡,縣內之事,還望楊兄與我精誠合作,保浙川一方安寧。」
楊玹正色道:「下官必盡心竭力,輔佐鍾大人治理浙川!」隨後作揖告辭。
鍾立斐目送著楊玹遠去,神色鬆弛下來,輕嘆為官之難,隨後揮毫寫下幾句辛棄疾的詞:「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閒處過平生」
隨後望向窗外紛飛飄黃的落葉,想著艱難的時局,內心泛起了一陣悲涼
其實,還有一層未曾向楊玹敘述的意思。即是闖王兵鋒不日將至河南,自己為官數年,素有清廉之名,保留朱浩硫,亦是為之後倘若兵敗,可多條退路。
「願此舉只是未雨綢繆,無應用之日」鍾立斐心中默想。
此時此刻,盧疏杭,魯機,譚凱文也在商議著。
「知縣前倨後恭,一貫如此,貌威嚴而行不稱。」盧疏杭一改在知縣面前低眉順眼的模樣,笑著總結這次縣衙見知縣的經過。
「確是如此,平價購米亦不為苛刻,我等完全可以接受。」魯機道
「但新上任的縣丞不知如何,縣衙內,我觀他神情微有忿然之色。」譚凱文道。
「想必是初上任此間,未曾給錢拜訪的緣故,我等可籌資讓那窮縣丞開一開眼」盧疏杭道。
「並且,可叫他去解決朱浩硫的問題,以免知縣又拖著此事。」譚凱文接言道
「諸位未免太過多慮,知縣尚不敢讓我們怎麼樣,何況區區一縣丞乎?」魯機不屑地說
「非也,有備則無患,誰知道這縣丞有沒有後台。」譚凱文反駁道。
夜色漸深,三人還在不停議論著。
翌日,楊玹與鍾立斐沒有帶隨從,兩人巡視縣城。走出縣城,見烈日炎炎,途有餓殍,不少莊稼在乾旱下荒蕪。
「大旱之年,饑荒之際,不能賑災安民,此我等為官者之失職啊」鍾立斐喟然長嘆。
「賦稅亦重,富戶剝削,若我亦為民,不知,不知如何養家餬口」楊玹亦嘆道。
「眾生皆苦,唯民最苦。民不得食,若不反,為之奈何?」鍾立斐望著烈日,吟道:「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稻苗半枯焦,農夫心裡如湯煮,王子王孫把扇搖」
「鍾兄!此言不可輕出啊」楊玹環視了一番周圍,緊張地說到。
「無妨,事實如此,你雖未言,但我心知,楊兄你,怕也是這麼想的吧」
「正是如此,我已知朱浩硫之事,大人您為何猶豫了。」楊玹嘆道,言語間也換上了敬詞。
「楊兄,我翌日將赴省城述職,縣衙之事,由你暫且坐鎮了。」鍾立斐沒有在原來的話題上繼續,岔開說到。
「下官必盡心竭力,以務縣衙之事,靜待大人歸。」楊玹作揖道
「這幾日我不在,譚凱文,盧疏杭等人怕又會有動作。楊兄須知,耳聽未必為實,眼見亦可遮掩,以心觀之。」
「下官受教了」楊玹道。
幾日以後,楊玹接過盧疏杭,譚凱文,魯機的白銀,露出了笑容,接待他們也更為熱情。幾人客套寒暄一番,這三個富戶便藉故告辭,楊玹送其出縣衙,隨後,將白銀盡數送入縣內財庫。
幾個時辰後,一群饑民進縣衙哭訴反賊朱浩硫剝削鄉里,占路為王,收買路錢,且殺戮民眾,大罪當誅。楊玹佯裝拍案大怒,許諾捕殺朱浩硫。隨後準備報告知縣,但知縣恰巧這幾日入省城述職。沉吟片刻,楊玹決定領兵去會會朱浩硫。
饑民之事,很容易和這仨富戶聯繫在一起,是真是假,楊玹決定以自己看到的為準,雖然心安理得收下了白銀,但畢竟未收為己用,初入官場的他不打算為此就改變為官的原則。換上便裝,暗藏刀劍暗器,領十餘官兵,令其換上便裝,楊玹走向朱浩硫劫道的地點
如楊玹所料,朱浩硫早已逃遁。詢問饑民與在場的民眾得知,一夥黑衣蒙面匪徒於此處劫道,著裝與朱浩硫等眾一致,為首者執長棍,身高,體型與朱浩硫相似。「偵查足跡,以及這幫匪徒留下的痕跡,分頭追捕匪首!」楊玹一聲令下,官兵如風四出。
「老爺,事已辦妥,頭巾,面罩,衣物,已處理好,並故意遺落兩副面罩於朱浩硫駐地附近。」
「很好,雄波,這是你應得的。」譚凱文笑著道,吩咐下人取出賞銀,交給黑衣人。黑衣人收下賞銀後,躬身行禮,隨即退下。
「譚兄,此舉未免過於急躁了,倘若手腳不乾淨,是授人以柄,楊玹雖收下我等白銀,但初入縣城,尚不知其是否金錢可動。」盧疏杭眉頭微皺,略帶不滿地說道。
「無妨,知縣這幾日不在縣中,區區一新上任之縣丞,我斷定他無破局之智,」譚凱文頓了頓,神色略顯凝重地說道,「闖賊兵鋒漸近,朱浩硫等反民,留在縣裡,終是隱患,不借縣衙之手除之,縱我等與鍾立斐聯手,亦難拒賊於城外。」
「縱是如此,我等亦可作壁上觀,事急則遷,任闖賊破縣,我等亦可自保周全。以身入局,即是以身涉險,本不必為之。」
「我是浙川人,不願離故土。事急從權,不劍走偏鋒,安能謀勝。」
「譚兄多保重,我言盡於此,在下告辭」盧疏杭拱手離去。
「大人,在朱浩硫駐地處發現兩副面罩,經民眾確定,是那批匪徒所掉落的」捕頭呂棟古道。
「將縣衙兵分為三隊,一隊由你統率,潛伏於附近,待有異動,即衝殺而出。一隊留守於朱浩硫駐地外,以作威懾。另一隊—」,楊玹點起官兵中武藝較強之三人,「你們幾個,隨我進入朱浩硫駐地處!」
談判交涉也好,刀兵相見也罷,初入浙川,楊玹打算會會朱浩硫。由於知縣一貫的策略是以撫為主,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打算與朱浩硫刀兵相見。然有備則無患,防範之心絕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