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殿前
「陛下讓我明天上朝,殿前為自己分辨」,林風吃驚的問道。
「對,陛下說了,是非曲直,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講清楚了」,來傳信的內侍太監孫公公說道。
「陛下真這麼說的?」怎麼這麼……兒戲,感覺。
「哎呦,瞧林大人說的,奴才還敢假傳聖旨不成?」孫公公一臉委屈的說道。
「公公見諒,見諒,是我說錯話了」,林風趕緊道歉,又送上一張銀票,好歹哄得孫公公轉怒為喜。
翌日大早,林風在香兒的服侍下穿戴整齊,一身淺綠色官服,配上銀帶,服裝雖簡潔但不失風度,別說,整個人又精神了不少,好歹我林風也是官,雖然才七品,芝麻小官。
坐轎子趕往皇宮,到了朱雀門前,人可以進,轎子不能進了,要走著上朝了。好在來皇宮的次數不少了,知道朝會是在太和殿的前殿舉行,林風就邁步向太和殿走去,要是朝會結束的早,是不是可以去鳳儀宮看看齊曦,自從新年後,這一直都沒見過了,齊昭哪?想起齊昭,林風心中泛起了思念,但自從與文紅春風一度後,林風就對齊昭有深深的愧疚感,有些不知道怎麼面對了。
就這樣胡思亂想的走到建福門口,宮門還沒有開啟,大齊對待官員們還是不錯的,為便於等候官員的休息,特意修建了「待漏院」,官員們可在「待漏院」內等候,林風一進去,一群人的目光便看向了他,林風坦然面對,他看到了個熟人,刑部員外郎尹正昔,正以仇恨的目光看向他,林風曬然一笑,拱手道:「尹大人好」,尹正昔本來不想理他,但不能失了風度,就象徵性的也拱手還禮。
旁邊的一個穿著深緋色官服的微胖中年人,問道:「你就是林風?」
「下官正是林風」。
中年人眼中光芒一閃,沒有再說話。
『難道他就是唐昊盛?』林風心中自問自答道,『應該是了,征北大將軍唐昊天的弟弟,刑部左侍郎』,想起唐家對的自己的所作所為,林風心中生出一股怒氣,恨恨的盯了他一眼。
陸陸續續又到了一些官員,屋中便顯得有些擁擠了。好在這時,一個御台官員走了進來,要領著群臣進入建福門,一位高瘦的身穿紫色官服的官員當先而行,經過林風旁邊時,對林風笑著點了點頭,這是裴相吧?林風忙抱拳施禮,裴敬沒有說話,走了出去。
一眾官員們經過守衛宮門的監門校尉「門籍」後,沿著寬闊的大路一直向北,到達太和殿前朝堂並在此「行立班序」。
按規定,大齊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參加早朝,林風和尹正昔被安排在此等候宣召。
「我說尹大人,我又沒打你,你說你這是何必哪」,林風笑道。
尹正昔鐵青著臉,不說話。
「搞得還要在文武百官面前對峙,至於嗎?」
……
「是唐侍郎讓這樣做的?」林風突然問道。
「林風,休得胡言」,尹正昔忍無可忍,吼道。
「那就是了」,林風笑嘻嘻道。
「你……」,尹正昔一轉頭,決定再不理林風了。
「我說尹大人,咱們別搞得那麼僵嘛,對了,還未知大人仙鄉何處啊?」林風嬉皮笑臉的問道。
尹正昔伸手捂住耳朵,打定主意不聽這無賴的嘮叨了。
不聽算了,百無聊賴的站了半個多時辰,終於宣兩人進殿了。
林風和尹正昔走進大殿中,嗯?文武官員上朝不是手拿笏板站著?原來是坐在椅子上的,不錯,皇上還是體貼官員們的。
「臣林風」,「臣尹正昔」,「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兩人跪下磕頭行禮。
「平身」,文帝的聲音從金鑾殿上傳下來。
兩人站起身來,林風發現尹正昔的腿有點哆嗦。
「說說吧,怎麼回事?」文帝問道。
尹正昔慌忙又跪倒在地,「啟奏陛下,臣尹正昔,身為刑部員外郎,狀告林風不僅當街阻擋臣等辦差,更可恨的是他居然毆打辦差人員,刑部十幾個人被他打成重傷,陛下,林風罪大惡極,其行可誅,請陛下為臣等做主啊」,說著,尹正昔都哭出聲來了。
「呦,林風,長本事了,居然一個人把十幾個人打成重傷」,文帝揶揄聲傳來。
聽到這樣的話語,尹正昔內心一驚,在座官員們的心中也都怔了一下,皇上幾時用過這樣的語氣跟臣子說話的?
「回陛下,臣的本事是長了一點點,不過主要還是刑部人員的武功太差」,林風說道。
「混帳,聽聽你說的這是什麼話?」文帝怒斥道。
「陛下請息怒」,林風急忙跪下,這不是您老人家引的頭嘛。
「陛下,林風言語無狀,頂撞陛下,請陛下治罪」,都御史大夫劉敬中說道。
「是啊,說的什麼話?」,「當著陛下的面如此說」,群臣中傳出了議論聲。
文帝擺了擺手,官員們停止了議論,「念其初犯,饒了這一次,如有再犯,定不輕饒」。
「陛下英明」,林風趕緊拍馬屁道。
文帝哼了一聲,「說事情」。
「是,陛下,臣打人是有原因的,尹大人帶著刑部的人要去林府中抓人,說林府包庇在逃欽犯,這簡直是污衊,所以臣忍無可忍才出手傷人的,再者說,事情的源頭應該是刑部的錯,不僅在當地抓捕不利,致使欽犯逃脫,要是當時就抓住了,就沒有以後的這些事了,而且本次的抓捕又被欽犯逃脫,臣還想問,為何一名欽犯能夠一而再的逃脫,分別是刑部有人包庇,通風報信所致」。
「林風,休要胡說」,傳過來一聲呵斥聲,刑部左侍郎唐昊盛忍不住開口了,「陛下,臣敢保證刑部的人員沒有包庇欽犯,幾次的抓捕失敗實在是賊子狡猾,且武功高強所致」。
「朕知道了,林風,你接著講」。
「是,陛下,既然唐侍郎說刑部沒有包庇,那為何說林府包庇了哪?臣承認在聘用此人上林府有失察之處,但僅此而已,林府不但沒有包庇欽犯,反之,還積極參與到圍捕中,為刑部和守備司提供了歹人的親朋好友名單以及住處等消息的,所以臣不明白的是,尹大人帶著刑部十幾號人浩浩蕩蕩的來到林府抓人,可是掌握了林府包庇欽犯的確切證據嗎?」林風轉頭看著尹正昔問道。
尹正昔頓時答不上話來,支支吾吾的說道:「我們也不是去抓人,只是去問詢而已」。
「好,既然是問詢,可以到林府中傳召相關人等,一一問說清楚,為什麼非要把人抓到刑部去問哪?」
「我們只不過是想著請林大小姐去刑部協助調查而已」,尹正昔臉上的汗已經冒出來了。
「既然尹大人說了是『請』我姐姐協助調查,我請問,有帶著十幾號人氣勢洶洶的去『請』的嗎?而且,當時我父親身為內衛府官員,想阻止尹大人的『請』,尹大人可是說了要連我父親一起抓回刑部的」,林風繼續說道,語氣開始咄咄逼人。
「沒有,並無此事,我沒有想過要抓林大人的」,尹正昔臉已經白了。
「尹正昔,當著陛下的面,你還敢撒謊?你當時說要抓走我父親,才逼得我姐姐不得不出府要跟你們走,你敢說並無此事嗎?」林風大喝道。
「我……,你……」,尹正昔的臉一會白一會青,實在無話可說了,他求助似的看向唐昊盛。
唐昊盛心中著實惱怒其不爭氣,三言兩語便被林風給問住了,但不願見他真的下不來台,便開口說道:「林風,原來是場誤會,尹大人可能當時沒說清楚,這件事大家當面解釋清楚就好,但你卻狂妄自大,擅自出手毆打朝廷命官,不僅讓朝廷丟了臉面,而且置官員的安危於不顧,實在罪無可恕」。
「唐侍郎,如果真是場誤會,我林風情願跟尹大人賠禮道歉,但可惜不是,尹大人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口口聲聲說要抓人回刑部,我請問尹大人,你這樣做,有沒有顧惜我大齊子民的安危?置我大齊的律法於何處?」林風盯著唐昊盛說道。
「對,陛下說了,是非曲直,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講清楚了」,來傳信的內侍太監孫公公說道。
「陛下真這麼說的?」怎麼這麼……兒戲,感覺。
「哎呦,瞧林大人說的,奴才還敢假傳聖旨不成?」孫公公一臉委屈的說道。
「公公見諒,見諒,是我說錯話了」,林風趕緊道歉,又送上一張銀票,好歹哄得孫公公轉怒為喜。
翌日大早,林風在香兒的服侍下穿戴整齊,一身淺綠色官服,配上銀帶,服裝雖簡潔但不失風度,別說,整個人又精神了不少,好歹我林風也是官,雖然才七品,芝麻小官。
坐轎子趕往皇宮,到了朱雀門前,人可以進,轎子不能進了,要走著上朝了。好在來皇宮的次數不少了,知道朝會是在太和殿的前殿舉行,林風就邁步向太和殿走去,要是朝會結束的早,是不是可以去鳳儀宮看看齊曦,自從新年後,這一直都沒見過了,齊昭哪?想起齊昭,林風心中泛起了思念,但自從與文紅春風一度後,林風就對齊昭有深深的愧疚感,有些不知道怎麼面對了。
就這樣胡思亂想的走到建福門口,宮門還沒有開啟,大齊對待官員們還是不錯的,為便於等候官員的休息,特意修建了「待漏院」,官員們可在「待漏院」內等候,林風一進去,一群人的目光便看向了他,林風坦然面對,他看到了個熟人,刑部員外郎尹正昔,正以仇恨的目光看向他,林風曬然一笑,拱手道:「尹大人好」,尹正昔本來不想理他,但不能失了風度,就象徵性的也拱手還禮。
旁邊的一個穿著深緋色官服的微胖中年人,問道:「你就是林風?」
「下官正是林風」。
中年人眼中光芒一閃,沒有再說話。
『難道他就是唐昊盛?』林風心中自問自答道,『應該是了,征北大將軍唐昊天的弟弟,刑部左侍郎』,想起唐家對的自己的所作所為,林風心中生出一股怒氣,恨恨的盯了他一眼。
陸陸續續又到了一些官員,屋中便顯得有些擁擠了。好在這時,一個御台官員走了進來,要領著群臣進入建福門,一位高瘦的身穿紫色官服的官員當先而行,經過林風旁邊時,對林風笑著點了點頭,這是裴相吧?林風忙抱拳施禮,裴敬沒有說話,走了出去。
一眾官員們經過守衛宮門的監門校尉「門籍」後,沿著寬闊的大路一直向北,到達太和殿前朝堂並在此「行立班序」。
按規定,大齊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參加早朝,林風和尹正昔被安排在此等候宣召。
「我說尹大人,我又沒打你,你說你這是何必哪」,林風笑道。
尹正昔鐵青著臉,不說話。
「搞得還要在文武百官面前對峙,至於嗎?」
……
「是唐侍郎讓這樣做的?」林風突然問道。
「林風,休得胡言」,尹正昔忍無可忍,吼道。
「那就是了」,林風笑嘻嘻道。
「你……」,尹正昔一轉頭,決定再不理林風了。
「我說尹大人,咱們別搞得那麼僵嘛,對了,還未知大人仙鄉何處啊?」林風嬉皮笑臉的問道。
尹正昔伸手捂住耳朵,打定主意不聽這無賴的嘮叨了。
不聽算了,百無聊賴的站了半個多時辰,終於宣兩人進殿了。
林風和尹正昔走進大殿中,嗯?文武官員上朝不是手拿笏板站著?原來是坐在椅子上的,不錯,皇上還是體貼官員們的。
「臣林風」,「臣尹正昔」,「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兩人跪下磕頭行禮。
「平身」,文帝的聲音從金鑾殿上傳下來。
兩人站起身來,林風發現尹正昔的腿有點哆嗦。
「說說吧,怎麼回事?」文帝問道。
尹正昔慌忙又跪倒在地,「啟奏陛下,臣尹正昔,身為刑部員外郎,狀告林風不僅當街阻擋臣等辦差,更可恨的是他居然毆打辦差人員,刑部十幾個人被他打成重傷,陛下,林風罪大惡極,其行可誅,請陛下為臣等做主啊」,說著,尹正昔都哭出聲來了。
「呦,林風,長本事了,居然一個人把十幾個人打成重傷」,文帝揶揄聲傳來。
聽到這樣的話語,尹正昔內心一驚,在座官員們的心中也都怔了一下,皇上幾時用過這樣的語氣跟臣子說話的?
「回陛下,臣的本事是長了一點點,不過主要還是刑部人員的武功太差」,林風說道。
「混帳,聽聽你說的這是什麼話?」文帝怒斥道。
「陛下請息怒」,林風急忙跪下,這不是您老人家引的頭嘛。
「陛下,林風言語無狀,頂撞陛下,請陛下治罪」,都御史大夫劉敬中說道。
「是啊,說的什麼話?」,「當著陛下的面如此說」,群臣中傳出了議論聲。
文帝擺了擺手,官員們停止了議論,「念其初犯,饒了這一次,如有再犯,定不輕饒」。
「陛下英明」,林風趕緊拍馬屁道。
文帝哼了一聲,「說事情」。
「是,陛下,臣打人是有原因的,尹大人帶著刑部的人要去林府中抓人,說林府包庇在逃欽犯,這簡直是污衊,所以臣忍無可忍才出手傷人的,再者說,事情的源頭應該是刑部的錯,不僅在當地抓捕不利,致使欽犯逃脫,要是當時就抓住了,就沒有以後的這些事了,而且本次的抓捕又被欽犯逃脫,臣還想問,為何一名欽犯能夠一而再的逃脫,分別是刑部有人包庇,通風報信所致」。
「林風,休要胡說」,傳過來一聲呵斥聲,刑部左侍郎唐昊盛忍不住開口了,「陛下,臣敢保證刑部的人員沒有包庇欽犯,幾次的抓捕失敗實在是賊子狡猾,且武功高強所致」。
「朕知道了,林風,你接著講」。
「是,陛下,既然唐侍郎說刑部沒有包庇,那為何說林府包庇了哪?臣承認在聘用此人上林府有失察之處,但僅此而已,林府不但沒有包庇欽犯,反之,還積極參與到圍捕中,為刑部和守備司提供了歹人的親朋好友名單以及住處等消息的,所以臣不明白的是,尹大人帶著刑部十幾號人浩浩蕩蕩的來到林府抓人,可是掌握了林府包庇欽犯的確切證據嗎?」林風轉頭看著尹正昔問道。
尹正昔頓時答不上話來,支支吾吾的說道:「我們也不是去抓人,只是去問詢而已」。
「好,既然是問詢,可以到林府中傳召相關人等,一一問說清楚,為什麼非要把人抓到刑部去問哪?」
「我們只不過是想著請林大小姐去刑部協助調查而已」,尹正昔臉上的汗已經冒出來了。
「既然尹大人說了是『請』我姐姐協助調查,我請問,有帶著十幾號人氣勢洶洶的去『請』的嗎?而且,當時我父親身為內衛府官員,想阻止尹大人的『請』,尹大人可是說了要連我父親一起抓回刑部的」,林風繼續說道,語氣開始咄咄逼人。
「沒有,並無此事,我沒有想過要抓林大人的」,尹正昔臉已經白了。
「尹正昔,當著陛下的面,你還敢撒謊?你當時說要抓走我父親,才逼得我姐姐不得不出府要跟你們走,你敢說並無此事嗎?」林風大喝道。
「我……,你……」,尹正昔的臉一會白一會青,實在無話可說了,他求助似的看向唐昊盛。
唐昊盛心中著實惱怒其不爭氣,三言兩語便被林風給問住了,但不願見他真的下不來台,便開口說道:「林風,原來是場誤會,尹大人可能當時沒說清楚,這件事大家當面解釋清楚就好,但你卻狂妄自大,擅自出手毆打朝廷命官,不僅讓朝廷丟了臉面,而且置官員的安危於不顧,實在罪無可恕」。
「唐侍郎,如果真是場誤會,我林風情願跟尹大人賠禮道歉,但可惜不是,尹大人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口口聲聲說要抓人回刑部,我請問尹大人,你這樣做,有沒有顧惜我大齊子民的安危?置我大齊的律法於何處?」林風盯著唐昊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