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質子劉淵
劉淵,字元海,新興郡(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匈奴族。十六國時期漢趙開國皇帝、政治家。南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母為呼延氏。
提起劉淵,他是西晉王朝覆滅的元兇,也是五胡十六國第一個稱帝建國的皇帝。
而他的本領都是西晉手把手教會的。
從姓氏上來說,劉淵並不姓劉,他是匈奴後裔。
劉淵酷愛歷史,作為質子留在西晉朝廷,原本以為他會成為歷史學家,結果人家最後成了皇帝。
第一步他首先給自己想了一個皇帝的姓氏,還進行了合法性論證。
當初,三國鼎立,劉備打出了漢景帝玄孫的大旗,一呼百應,連當朝漢獻帝都稱呼他「皇叔」。
為了得到群眾擁護,論證政權的合法性,他找了族譜,漢朝與匈奴和親過,他是漢朝皇帝的外甥,姓劉沒毛病。當初漢朝皇帝與匈奴單于約為兄弟,哥哥沒了,弟弟可以繼承,所以他尊稱西蜀皇帝劉禪為爺爺。
這樣,將來自己恢復大漢光輝、祖宗基業也是應該的。
劉淵,名正言順成了漢朝皇族後裔。
晉朝以前,匈奴以遊牧為生,自戰國末年以來,以蒙古高原為中心,在北方邊境活躍,對中原王朝構成了重大的威脅。遊牧民族相較於農耕民族具有更為靈活、機動的特點,北魏時期,馮太皇太后執政時中書監高閭曾經上書描述北方遊牧民族。他們暫居在野澤之中,隨逐水草而生,逃跑的時候帶著牛羊一塊逃跑,不需要種植糧食就能自飲自食,所以成為歷代邊境的禍患。
因為草原生活環境惡劣,物資匱乏,經常南下侵擾,掠奪農耕民族生活物資。
應該說,從西周末年,就已經對中原民族構成很大的威脅。
著名的就是烽火戲諸侯,西周末年周幽王無道,為博美人褒姒(sì)一笑在驪山(今陝西驪山)點燃烽火謊稱犬戎入侵,引得各路諸侯來救,褒姒見此開懷大笑。幽王又多次點燃烽火,欺騙諸侯。後來犬戎入寇時再燃烽火卻無人來救,周幽王被殺死在驪山腳下。
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之一」的趙國獨自面對強大的匈奴。匈奴利用馬快、局部形成人多的優勢,還沒等趙國部隊集中起來,已經跑遠了。
趙武靈王想打不過就模仿,實行了著名的「胡服騎射」改革。將部隊中寬袖的正規軍裝,逐漸演變改進為盔甲裝備。趙國所用的「胡服「,因為衣短袖窄,類似於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稱「胡服「。減弱了華夏民族鄙視胡人的心理,增強了胡人對華夏民族的歸依心理,縮短了二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奠定了中原華夏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服飾融合的基礎,進而推進了民族交融。
戰國七雄的秦國也在和北方匈奴的戰爭中鍛鍊了隊伍,提高了素質,為統一全國加了堅實的基礎。
秦初,為了抵禦匈奴,秦王嬴政還修築了萬里長城。原本準備讓蒙恬一鼓作氣滅了匈奴,可是還沒等討伐開始,趙高將守衛邊境的蒙恬騙回自殺,秦二世而亡。
討伐匈奴的責任交到了漢朝的手裡。
漢朝劉邦大哥帶著部隊,滅了項羽後,準備一鼓作氣滅了匈奴,沒成想被匈奴圍困在白馬城,差點成了俘虜。
逃回來之後,劉邦就不敢再嘗試了。面對匈奴咄咄逼人的架勢,劉邦只能實行和親政策,給媳婦、送嫁妝,咱們是親戚你總不能打我吧?
到了漢武帝時期,兵強馬壯。
漢武帝先後派衛青、霍去病等大將連續北擊匈奴。在漢朝的打擊下,匈奴內部因為爭權發生分裂,分裂為東、西兩部。
西匈奴逐漸向西遷移,消息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再無文獻記載。
東匈奴後來又因為內部爭權,分裂為南、北兩部。
南匈奴乾脆在單于的帶領下,投奔漢朝,在五原至代郡之間休養生息,總部設置在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人口最初只有4、5萬人,後來不斷有北匈奴南遷,到二世紀90年代,人口到了30萬人左右。
東漢末年,中原天下大亂。
北方曹魏直接面臨匈奴威脅。
曹操在謀士郭嘉建議下,數次北擊匈奴,鞏固了後方,才有了南下統一蜀、吳兩國的機會。
188年,南匈奴爆發內亂,分裂為五部(左、右、南、北、中)。
曹操為了加強對匈奴的控制,先後將匈奴五部陸續遷移到洛陽周邊定居,對匈奴五部首領的兒子實行商朝以來的質子制度。
劉淵,就是在這個時候作為質子,被曹魏扣押在洛陽。
正是這個機會,劉淵被培養成才,學到了漢朝的先進文化。劉淵這個人,為人聰慧、不看重財物,愛好施捨,與他人相交,推誠相見,很快好的人緣讓他在朝中出現了一批推薦他擔任要職的官員粉絲。
曾經一度,晉武帝司馬炎想讓劉淵帶兵征伐東吳。
要不是眾多謀士看出來,劉淵此人的人中蛟龍,一旦將東吳富庶之地歸他所有,很難掌控,才沒有安排上這麼重要的職務。
後來,司馬炎想既然威脅朝廷,不如殺掉就一了百了。
劉淵的粉絲們提前通知了他,皇帝怎麼想的。劉淵立馬遊說齊王。在齊王跟司馬炎說不要輕易殺死劉淵,否則容易引起匈奴五部作亂。
在西晉不能當一輩子質子。
司馬炎於是任命劉淵為北部都尉。劉淵在任期間,嚴明刑法,禁止各種奸邪惡行,,匈奴五部的豪傑都紛紛投奔到他的門下,就連幽州、冀州知名的儒生,後學中傑出的人士,都不遠千里來此遊歷。
永熙元年(290年),晉惠帝司馬衷繼位,由外戚楊駿輔佐朝政。當時司馬家族的天下已經由司馬炎布局,天下兵馬由司馬家掌控。
為了與司馬家族抗衡,楊駿只能利用五胡力量,任命劉淵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封爵為漢光鄉侯。
十年後,八王之亂開始了。
成都王司馬穎為了更有力的殘殺親人,便極力拉攏劉淵,讓其成為匈奴五部中的最高首領。
劉淵以八王之亂為藉口,勸說并州王司馬穎起兵拱衛洛陽,其目的當然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所以說人心叵測,政治鬥爭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
建國之後,劉淵打敗了司馬騰,獲得了河東地區。
之後劉淵獲得了鮮卑等民族中的實力派,以及石勒,出身於漢人名門望族的王彌和劉靈等人。
劉淵委派王彌、石勒作為大將東征。
公元311年大將石勒消滅西晉主力部隊10餘萬人。劉曜攻破洛陽,俘虜並殺害了晉懷帝。313年司馬鄴在長安稱帝,是為晉愍帝,316年攻破長安,晉愍帝投降,西晉滅亡。
永嘉四年(310年)七月,劉淵臥病,準備囑託後事,任命劉歡樂為太宰,劉洋為太傅,劉延年為太保,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並且統領尚書事務,在平陽西部建造單于台,任命其子劉裕為大司徒。劉淵病重,召劉歡樂和劉洋等人到宮禁中接受遺詔,輔佐朝政。八月,劉淵在光極殿去世,共在位六年。劉淵死後,其子劉和繼位。不久,劉聰自西明門攻入西室,殺劉和自立。
太子劉和一共在位7天。
劉淵的弟弟劉聰,是劉淵的四弟。
此人通曉經史及百家之學,熟讀孫吳兵法,善寫文章,可謂文武雙全。
當初太子劉和繼位之後,因為舅舅認為劉聰,在京城周邊掌握十萬勁旅,所以密謀殺死劉聰,反被劉聰殺死。
劉聰天性殘暴。攻陷洛陽之後,大肆屠殺晉朝宗親,製造了著名的永嘉之亂。
原本西晉還有一線生機,徹底被斷送了。
提起劉淵,他是西晉王朝覆滅的元兇,也是五胡十六國第一個稱帝建國的皇帝。
而他的本領都是西晉手把手教會的。
從姓氏上來說,劉淵並不姓劉,他是匈奴後裔。
劉淵酷愛歷史,作為質子留在西晉朝廷,原本以為他會成為歷史學家,結果人家最後成了皇帝。
第一步他首先給自己想了一個皇帝的姓氏,還進行了合法性論證。
當初,三國鼎立,劉備打出了漢景帝玄孫的大旗,一呼百應,連當朝漢獻帝都稱呼他「皇叔」。
為了得到群眾擁護,論證政權的合法性,他找了族譜,漢朝與匈奴和親過,他是漢朝皇帝的外甥,姓劉沒毛病。當初漢朝皇帝與匈奴單于約為兄弟,哥哥沒了,弟弟可以繼承,所以他尊稱西蜀皇帝劉禪為爺爺。
這樣,將來自己恢復大漢光輝、祖宗基業也是應該的。
劉淵,名正言順成了漢朝皇族後裔。
晉朝以前,匈奴以遊牧為生,自戰國末年以來,以蒙古高原為中心,在北方邊境活躍,對中原王朝構成了重大的威脅。遊牧民族相較於農耕民族具有更為靈活、機動的特點,北魏時期,馮太皇太后執政時中書監高閭曾經上書描述北方遊牧民族。他們暫居在野澤之中,隨逐水草而生,逃跑的時候帶著牛羊一塊逃跑,不需要種植糧食就能自飲自食,所以成為歷代邊境的禍患。
因為草原生活環境惡劣,物資匱乏,經常南下侵擾,掠奪農耕民族生活物資。
應該說,從西周末年,就已經對中原民族構成很大的威脅。
著名的就是烽火戲諸侯,西周末年周幽王無道,為博美人褒姒(sì)一笑在驪山(今陝西驪山)點燃烽火謊稱犬戎入侵,引得各路諸侯來救,褒姒見此開懷大笑。幽王又多次點燃烽火,欺騙諸侯。後來犬戎入寇時再燃烽火卻無人來救,周幽王被殺死在驪山腳下。
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之一」的趙國獨自面對強大的匈奴。匈奴利用馬快、局部形成人多的優勢,還沒等趙國部隊集中起來,已經跑遠了。
趙武靈王想打不過就模仿,實行了著名的「胡服騎射」改革。將部隊中寬袖的正規軍裝,逐漸演變改進為盔甲裝備。趙國所用的「胡服「,因為衣短袖窄,類似於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稱「胡服「。減弱了華夏民族鄙視胡人的心理,增強了胡人對華夏民族的歸依心理,縮短了二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奠定了中原華夏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服飾融合的基礎,進而推進了民族交融。
戰國七雄的秦國也在和北方匈奴的戰爭中鍛鍊了隊伍,提高了素質,為統一全國加了堅實的基礎。
秦初,為了抵禦匈奴,秦王嬴政還修築了萬里長城。原本準備讓蒙恬一鼓作氣滅了匈奴,可是還沒等討伐開始,趙高將守衛邊境的蒙恬騙回自殺,秦二世而亡。
討伐匈奴的責任交到了漢朝的手裡。
漢朝劉邦大哥帶著部隊,滅了項羽後,準備一鼓作氣滅了匈奴,沒成想被匈奴圍困在白馬城,差點成了俘虜。
逃回來之後,劉邦就不敢再嘗試了。面對匈奴咄咄逼人的架勢,劉邦只能實行和親政策,給媳婦、送嫁妝,咱們是親戚你總不能打我吧?
到了漢武帝時期,兵強馬壯。
漢武帝先後派衛青、霍去病等大將連續北擊匈奴。在漢朝的打擊下,匈奴內部因為爭權發生分裂,分裂為東、西兩部。
西匈奴逐漸向西遷移,消息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再無文獻記載。
東匈奴後來又因為內部爭權,分裂為南、北兩部。
南匈奴乾脆在單于的帶領下,投奔漢朝,在五原至代郡之間休養生息,總部設置在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人口最初只有4、5萬人,後來不斷有北匈奴南遷,到二世紀90年代,人口到了30萬人左右。
東漢末年,中原天下大亂。
北方曹魏直接面臨匈奴威脅。
曹操在謀士郭嘉建議下,數次北擊匈奴,鞏固了後方,才有了南下統一蜀、吳兩國的機會。
188年,南匈奴爆發內亂,分裂為五部(左、右、南、北、中)。
曹操為了加強對匈奴的控制,先後將匈奴五部陸續遷移到洛陽周邊定居,對匈奴五部首領的兒子實行商朝以來的質子制度。
劉淵,就是在這個時候作為質子,被曹魏扣押在洛陽。
正是這個機會,劉淵被培養成才,學到了漢朝的先進文化。劉淵這個人,為人聰慧、不看重財物,愛好施捨,與他人相交,推誠相見,很快好的人緣讓他在朝中出現了一批推薦他擔任要職的官員粉絲。
曾經一度,晉武帝司馬炎想讓劉淵帶兵征伐東吳。
要不是眾多謀士看出來,劉淵此人的人中蛟龍,一旦將東吳富庶之地歸他所有,很難掌控,才沒有安排上這麼重要的職務。
後來,司馬炎想既然威脅朝廷,不如殺掉就一了百了。
劉淵的粉絲們提前通知了他,皇帝怎麼想的。劉淵立馬遊說齊王。在齊王跟司馬炎說不要輕易殺死劉淵,否則容易引起匈奴五部作亂。
在西晉不能當一輩子質子。
司馬炎於是任命劉淵為北部都尉。劉淵在任期間,嚴明刑法,禁止各種奸邪惡行,,匈奴五部的豪傑都紛紛投奔到他的門下,就連幽州、冀州知名的儒生,後學中傑出的人士,都不遠千里來此遊歷。
永熙元年(290年),晉惠帝司馬衷繼位,由外戚楊駿輔佐朝政。當時司馬家族的天下已經由司馬炎布局,天下兵馬由司馬家掌控。
為了與司馬家族抗衡,楊駿只能利用五胡力量,任命劉淵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封爵為漢光鄉侯。
十年後,八王之亂開始了。
成都王司馬穎為了更有力的殘殺親人,便極力拉攏劉淵,讓其成為匈奴五部中的最高首領。
劉淵以八王之亂為藉口,勸說并州王司馬穎起兵拱衛洛陽,其目的當然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所以說人心叵測,政治鬥爭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
建國之後,劉淵打敗了司馬騰,獲得了河東地區。
之後劉淵獲得了鮮卑等民族中的實力派,以及石勒,出身於漢人名門望族的王彌和劉靈等人。
劉淵委派王彌、石勒作為大將東征。
公元311年大將石勒消滅西晉主力部隊10餘萬人。劉曜攻破洛陽,俘虜並殺害了晉懷帝。313年司馬鄴在長安稱帝,是為晉愍帝,316年攻破長安,晉愍帝投降,西晉滅亡。
永嘉四年(310年)七月,劉淵臥病,準備囑託後事,任命劉歡樂為太宰,劉洋為太傅,劉延年為太保,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並且統領尚書事務,在平陽西部建造單于台,任命其子劉裕為大司徒。劉淵病重,召劉歡樂和劉洋等人到宮禁中接受遺詔,輔佐朝政。八月,劉淵在光極殿去世,共在位六年。劉淵死後,其子劉和繼位。不久,劉聰自西明門攻入西室,殺劉和自立。
太子劉和一共在位7天。
劉淵的弟弟劉聰,是劉淵的四弟。
此人通曉經史及百家之學,熟讀孫吳兵法,善寫文章,可謂文武雙全。
當初太子劉和繼位之後,因為舅舅認為劉聰,在京城周邊掌握十萬勁旅,所以密謀殺死劉聰,反被劉聰殺死。
劉聰天性殘暴。攻陷洛陽之後,大肆屠殺晉朝宗親,製造了著名的永嘉之亂。
原本西晉還有一線生機,徹底被斷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