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官儀心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58章 上官儀心事

  皇帝的賞賜不是這麼好拿的,告老的老將軍都逃不掉被再一次被陛下任用。

  蘇定方是已告老的老將軍,朝中是不會再給予職位或者是兵權,老國公以一種朝中賓客的方式,協助兵部辦事。

  聽了于志寧講述之後,蘇定方才知道原來現在的兵部管這麼多事,不僅僅管著各地的衛府,還管著海運的運輸。

  于志寧道:「老將軍,有勞了。」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蘇定方心裡萬般後悔,就不該來長安城的。

  當今陛下是何等人物,陛下的賞賜是這麼好拿的嗎?

  眼下懊悔還有什麼用,于志寧的卷宗都遞到眼前了,蘇定方將卷宗拿在手中,低聲道:「老夫都一把年紀了,多半是幫不上忙了。」

  于志寧回道:「無妨,老將軍給一些提點的話語就好,不用帶兵打仗。」

  蘇定方的面色這才緩和不少,可打開卷宗一看,入眼的文字說的都是海運的事。

  「現在兵部還管大海?」

  于志寧遞上一碗茶水,道:「誰說海外就不能是大唐疆域了?」

  蘇定方遲疑了片刻,緩緩拿起茶碗,抿了一口茶水,追問道:「海外怎麼算大唐的疆土?」

  于志寧解釋道:「很簡單,唐人的船能去多遠,那裡就是大唐的疆域。」

  「如此輕易?」

  于志寧又道:「造船出海豈是那麼容易的,去年的時候刑部讓一群人犯去了東海造船出海,沒一個活著回來的。」

  蘇定方遲疑道:「現在都不將人犯送去西域種樹了嗎?」

  于志寧笑道:「輕的去西域,若死罪無疑的去東海造船出海。」

  「兵部什麼時候還管人出海了?」

  蘇定方嘟囔了一句。

  于志寧聽到了這句話語,不在意地笑了笑,繼續忙著手頭上的事。

  劉仁願只是在長安城留了一個時辰,就帶著妻小一家人急匆匆地前往了朔方。

  張柬之與李治,李慎三人遠遠看著。

  「陛下這就讓劉仁願回去了?」

  李治道:「不然呢?」

  「被卸了兵權的將軍,多數都會被……」張柬之做了一個抹脖子的手勢。

  李治抬腳踹出一腳,卻被張柬之躲過,神色不悅地道:「皇兄向來是說話算話,從來不會食言,讓劉仁願回去,就是讓他回去,並無別的意思。」

  張柬之與李治做了一個約定,劉仁願到底能不能活著到朔方,誰輸了就給誰家掃一個月的茅廁。

  半月之後,朔方送來了急報,劉仁願平安到了朔方,張柬之只好在晉王府洗一個月的茅廁。

  當李承乾再一次等到南詔急報時,已是乾慶十五年的三月。

  這一年,南詔爆發了內亂。

  新殿內,張玄素與顏勤禮爭執不休,爭執的原因是這件事究竟是交給兵部去辦,還是禮部去辦。

  最後還是讓禮部的侍郎郭待舉走一趟南詔。

  先禮後兵嘛,若禮部能夠擺平這件事,大軍也就不用前去平叛了。

  而就在今年,有一個吐蕃大臣成了大唐禮部的官吏,達占東塞。

  達占東塞是吐蕃大相祿東贊舉薦的人,吐蕃的道縣制剛施行不久,吐蕃需要有人來大唐進學,祿東贊就舉薦了他。

  聽說達占東塞還是松贊干布的弟子。

  李承乾面見了這個吐蕃人,詢問道:「贊普可還活著?」

  達占東塞穿著唐人的朝服,行禮道:「贊普一切都好。」

  「你是吐蕃內部利益集體推舉出來的人,你與朕的話語代表著大唐與吐蕃的意思?」

  達占東塞朗聲道:「天可汗,我們的贊普說過,唐人的孩子與吐蕃的孩子在一起宣誓之後,我們的命就是連在一起的。」

  李承乾笑道:「朕也是這麼認為的。」

  達占東塞又道:「吐蕃可以出兵,幫助大唐平定南詔之亂。」

  「不必了,這件事禮部會安排的。」

  「喏。」


  李承乾笑著道:「你任職禮部侍郎,可以在禮部走動,並且往後大唐與吐蕃之間的往來事宜,禮部都會先與你聯繫。」

  達占東塞再一次行禮。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又問了這個吐蕃大臣有關松贊干布的近況,等他告退離開之後,李承乾才拿起松贊干布的書信看著。

  新殿內安靜了片刻,有內侍腳步匆匆來稟報:「陛下,上官中丞來了。」

  李承乾收起書信,頷首示意將人請進來。

  平日裡,這位御史中丞都會陪在太子身邊,少有主動來求見。

  李承乾抬眼見到他,笑著問道:「你近來的氣色,怎麼差了?」

  上官儀忙先是行禮,而後有些困惑。

  李承乾又道:「朕聽說你近來吃不好,睡不好。」

  「臣……」上官儀嘆息一聲道:「臣近來察覺婉兒與太子殿下走得近,臣擔心孫女言語有失,闖禍。」

  李承乾又道:「朕倒是還聽說,鵲兒與你孫女相處得也很不錯?」

  上官儀再一次行禮道:「臣不敢攀附公主殿下。」

  「其實這也沒什麼,只是孩子們之間的玩鬧。」

  聽著陛下的話語,上官儀也只能勉強一笑,正是因當初孫女還小,才不在意,現在孫女一年比一年大了,每當看見孫女與太子走得近,這才會更加擔憂。

  可這種事上官儀又不可能明說,更不可能直說讓太子不要與自家的孫女走得太近。

  如今,再看陛下似乎很樂意見到此事,這讓上官儀更加忐忑不安。

  在國事上,上官儀可以確信陛下的公允。

  可唯獨在孫女與太子的事上,他上官儀惴惴不安,再者說太子正值年少,而自己的孫女正值懵懂的年紀。

  李承乾笑著道:「今天太子去做什麼了?」

  聽陛下這麼一問,上官儀忙回道:「下了早朝之後,太子就去城外踏春了,還有臣的孫女。」

  李承乾道:「朕還聽說鵲兒也跟著去了?」

  皇帝的兒子雖說不是洪水猛獸,但也不是尋常人家,上官儀閉目回道:「臣這就去照看太子殿下。」

  「今天就不必了,你與朕去釣魚,朕平日裡也很忙。」

  很忙,要去釣魚?

  這些話一過耳朵,上官儀一度以為自己聽錯了,還是回應道:「喏。」

  乾慶十五年,朝中國事依舊穩定,陛下登基已有十五年,朝中的新面孔越來越多,就在南詔爭論之後,吏部侍郎張玄素也告老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