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直升機攻擊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實話,在我看來,這次演習是必然失敗的。」

  話題只是開了個頭,唐文就扔出了個炸彈。

  本來閆海大爺只是來打個友誼賽,結果小友不講武德開局扔出四個二。

  一句極具爭議的結論,換做別人可能當即就要說一聲「放屁」,但閆海卻是耐心的等待唐文接下來的回答。

  這次大演習哪怕在三十年後都時不時被網絡軍事博主拉出來復盤,唐文自然有信心能說出點門道:

  「對於跨海登陸作戰,最重要的無疑是制空權,不僅僅是高空反擊能力,還有低空支援能力。」

  「首先是高空制空權,需要通過打擊敵方機場、防空陣地、防空驅逐艦以及戰機中隊取得。

  這就要求我方能夠以強大的戰鬥機群、飛彈和防空驅逐艦形成區域反介入拒止能力,為地面部隊提供防空保護。

  這一點,我們沒有做到。」

  區域反介入拒止。

  閆海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個新穎的詞彙,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仔細一想,現在國內就只有引進的第一批蘇27,主力是老掉牙的八爺、飛豹,戰機制空能力確實極差。

  飛彈和軍艦方面更不用說,幾乎無法形成有效的防空網絡。

  「第二點,低空支援火力,在海灣戰爭中我們已經知道,如果有一支以武裝直升機為核心的突擊力量盤旋在戰場,將會是對假想敵地面部隊的毀滅打擊。

  一處細分戰場內武裝直升機只需要10分鐘就能趕到支援地點,隨時能覆蓋周圍幾十公里的區域,兩發飛彈就能毀滅一處地面據點。

  坦克和裝甲車都很難抵禦來自天空的打擊,戰場清掃效率極高。

  另外,在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中型、重型直升機還能攜帶輕裝甲車輛與突擊力量進行大縱深穿插,分散瓦解假想敵陣地。

  而很遺憾的是,我們在直升機方面比戰鬥機落後的還多。」

  唐文的語氣很無奈,這一點直到他穿越前才有所改變。

  現在軍隊有什麼直升機?老大哥那裡買來的米8,米171,法雞的小羚羊輕型武裝直升機,壓根無法形成體系突擊力量。

  更何況直升機航程有限,跨越幾百公里後還能有多少滯空時間?

  「所以從高低制空權上看,我們完全沒有能力牢牢掌握。

  地面部隊不僅要面臨假想敵的空軍投擲精確彈藥打擊,還要躲避直升機和各種飛彈、大口徑火炮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登陸幾乎不可能成功。」

  閆海沉默不語。

  他試圖找到反駁的角度,可偏偏唐文全都說的在理。

  現在戰爭就是制空權的博弈,沒有制空能力打什麼仗?

  如果單憑藉陸軍就能彌補,就沒有金門的慘烈犧牲,兩個主力團都打沒編制了。

  但如果要補齊這些短板,就要等空軍成長起來,需要更先進的三代戰機和飛彈,需要數量龐大的直升機突擊機群。

  空軍已經收到了第一批蘇27,後續會源源不斷的接收,國產化進程也在同步進行,過幾年就會擁有規模不小的三代機機群。

  但直升機可不一樣,跨越幾百海里本身就會嚴重消耗直升機的航程,等到了目標地還能剩多少燃油?

  哪怕是國外的先進直升機,也很難同時兼顧性能和超大航程。

  實際上就算是日後的武直10,也為了航程犧牲了裝甲指標,導致防護力大為下降。

  除非……

  「未來應該發展以搭載直升機的兩棲攻擊艦為核心,防空艦掩護的作戰力量。」

  閆海思索片刻,很快就找到了重點。

  如果把直升機搬上登陸艦,從海上突擊不僅能擴大活動半徑,還能有效提高直升機部署的靈活性。

  對於閆海的敏銳嗅覺唐文並不意外,專門搭載直升機的平直甲板兩棲攻擊艦已經出現,六七十年代米國海軍就服役了「硫磺島級」。

  但現在這也還是一個新潮概念,要等2009年世界上第一种放棄塢艙,徹底以直升機為主要突擊手段的兩棲攻擊艦才會出現。

  至於國產的平直甲板攻擊艦,075型得等到20多年後去。


  現在唐文引出這個概念,正好是他擅長的領域。

  「沒錯,相比於航母,直升機攻擊艦要求低很多。

  它不需要起飛艦載機,就可以把航速放低到25節左右,兩萬噸左右的船體就足夠搭載30架以上的直升機,如果不要塢艙還能更多。

  一條直升機攻擊艦就相當於一個會移動的陸航團,投放力量比傳統登陸快,打擊面更廣,生存性還更高。

  當然最重要的是,它造起來不貴。」

  最後一點可謂說到了閆海的心坎上,海軍多窮他是真的一清二楚。

  一條飛彈驅逐艦,最貴的是動力系統、雷達電子戰系統、各種型號飛彈,比起船殼子不知道貴多少。

  但直升機登陸艦不一樣,25節的速度意味著動力系統湊合就行,自身無需昂貴的武備,全部作用就只有放飛直升機。

  閆海:「你剛剛說取消塢艙,只搭載直升機?」

  「海軍有的是能搭載登陸部隊的船,不如讓直升機攻擊艦全心全意為直升機服務,騰出來的空間至少又能裝10架直升機了。」

  閆海竭力按照唐文的描述想像,一條兩萬噸的大船,搭載全通甲板,劈波斬浪的在海上航行的樣子。

  等等,怎麼感覺像條小航母?

  硫磺島級可還保留了塢艙,搭載直升機只是用途之一。

  但按照唐文的思路,就完全是一條以直升機為艦載機的輕型航母了。

  既然不參與正面登陸,遊走在戰場周圍,那直升機登陸艦是不是也可以承擔起一部分航母的職責?

  比如作為指揮艦,作為打擊編隊中心?

  航母現在國家肯定造不起,艦載機也沒有基礎。

  但直升機上艦並不複雜,現成就有米8、米17,造兩萬噸的直升機攻擊艦又能有什麼難度?

  「而且直升機登陸艦還有一種用法。」

  唐文繼續發(抄)揮(襲)腦洞:

  「假如我們有一天能夠製造雅克141那樣的垂直起降戰機,也能將其部署在直升機攻擊艦上。

  不需要太多,但只要有兩個中隊,就能為突擊部隊和直升機提供相當可觀的空中支援。

  同時固定翼飛機也能攜帶精確制飛彈藥,同樣為前線提供支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