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恩義施州郡,誰不識玄德?
無極縣。
五月下旬的松風坡之戰,已過去了一個多月。
縣地之內,因有趙雲駐軍,又有甄氏等大族輔助,早恢復了秩序。
而常山、巨鹿,乃至於趙國的逃難百姓,得知北面中山國的安寧後,無不拖家帶口,紛紛北上!
像今天,隅中剛過。
從南面耿鄉方向,就來了一群由魏郡而至的流民,進入了縣地。
其中有十幾人,雖穿著有破爛陳舊,但氣質非凡,與普通人格格不入!
為首之人,年過四旬,拄著一個木棍。
其環顧周圍,面上多顯悲切之態,長長一嘆道:「天下若此,百姓何辜哉?」
出言之人,正是盧植。
對比月前離開雒陽,盧植整個人都清瘦了很多。可一雙眸子,亦滿是智慧幽深。
回想從河南府,到達河內,再到魏郡……及今日抵達中山,沿途所見無人屍首和累累白骨,心中悲憫愈濃。
太平道叛亂,不過四個月,民眾就如此悽慘。
若是再持續下去,大漢又會是何等慘絕人寰之態?
天下生民,又能存留幾人?
盧植自少跟隨故太尉陳球、大儒馬融求學,博古通今。
為人正直忠懇,不懼宦官奸逆,更是以匡扶社稷、救國救民為己任!
沉淪官場這麼多年,依舊初心不改。
但當他逃離雒陽,親眼目睹這一切時,又是另外一種感受!
以朝野爭鬥,天子之為,黃巾之亂……試問天下芸芸眾生,誰能救之?
再揚我昭昭大漢?
盧植停駐觀望,神思恍惚間,隨行的高誘忙指著前方道:「盧師,前面聚集了不少人,還請盧師歇息,弟子且去看看!」
說完此話,高誘向牽招等人點了點頭,示意照顧好先生盧植。
隨之,他忍住腹中飢餓,往右側道路奔行而去,順帶打聽一下中山國內的具體情況。
一旬前,於趙國境內,他們就聽說師弟劉備,從河間派遣人馬,大破張牛角等各路叛軍,斬首萬眾。
中山國大部,由此得定。
知道此中大勝消息後,同先生盧植商議罷。
眾人跟隨流民,經過艱難跋涉,今終抵無極縣!
到達中山國周邊,如耿鄉一帶時,就能明顯感覺到氛圍有些不同。
不見黃巾叛軍遊走,行燒殺搶掠之為。一切都有秩序。
並且,有更多的人,從多地匯集而來,奔赴北面中山一帶。
他還發現。
所有逃難百姓們,從開始的目光無助呆滯,到現在,已變得充滿了希望和光彩!
噠噠噠!
高誘披散著頭髮,早就顧不得士人形象,來到人群處,終於是擠了進來。
這才發現,此地竟是在施粥。
而從夾雜著各地方言,嘈雜的人聲中,他還頻繁聽到一個名字。
劉君。
「伯引是說,此地叫朝陽亭,前方有專門為往來百姓施粥的粥棚?乃是玄德讓人所設?」
盧植端著高誘打來的稀粥,儘管他也飢餓難耐,但並沒有飲下,而是臉上擠出慈愛之笑容,遞給了前面眼巴巴看來的瘦弱孩童。
高誘頷首道:「是然,弟子經過打聽,知道此地距離無極城,尚有三十里。」
「駐守無極城的將領,亦屬於玄德部將,姓趙。而在前些天,盧奴方向,王使君也派遣一些官吏,協治地方。」
「至於此地的粥棚,已有半月時間了!乃是玄德讓義卒所設……」
盧植聽完後,讚嘆道:「玄德真仁義也!」
接著,盧植等人,同其他民眾一樣,再去排隊取粥,好補充體力。
兩日後,才終於抵達無極城。
關乎前番中山國戰事,劉備部從大敗叛軍的一些詳細情況,再有得聞。
但經過百姓傳揚後,竟也顯得神乎其神!
一如時下。
走在城中,盧植聽到旁邊的議論聲,臉上難得露出了笑容,看向牽招、高誘等人,說道:「早知玄德有一子,名昭。年已過十歲,不曾想如此智勇雙全耳!」
「那日一戰,想來是採用火攻之計,才破了那張牛角,由此順勢殺出,大敗叛軍。但為百姓傳言後,竟是雷公來助,地動山搖,天降大火滅之!」
聽到盧植一言,眾人無不感贊。
高誘從旁補充道:「何止盧師所言,於那松風坡之戰後,玄德之子,那位劉小郎君『義救甄氏』,還有『甄逸託付』,而今於無極之地,皆人口傳頌,以為少年忠義俠士!」
牽招撫須,看到盧植師徒們,討論起了好友長子。也是經常為他書信,親切稱之為「叔父」的侄兒劉昭,心裡也多感嘆。
猶記當年離開涿郡,跟隨先生往雒陽遊學。
阿昭侄兒尚是年幼,抱著他的大腿,依依不捨相別。
而今也成為獨當一面的男子漢了!
見縣衙在望,牽招問道:「盧公,前方就是縣府了,我等可要去拜訪一下玄德的部將,那位趙君?」
誰知盧植搖了搖頭,說道:「而今無極湧入的流民之多,無論是官府,還是義軍,定多忙碌。我等就不去攪擾了!」
「且先往河間去,見到了玄德之後,再從長計議!」
「諾!」
又幾日功夫,盧植等十幾人,終於抵達博陵城。
不用像在趙國等地,以樹根野草解飢,因有沿途的粥棚接濟,精神可謂振奮不少。
隔日,順利過了博陵城,就到河間地界了。
而以沿途所見,劉備的仁義作為,盧植對於這個弟子,亦多期待和好奇。
但這日中午,在看到一大批百姓,帶著家人,拿著農具,另有隨行兵士相助,往北面大道而走……
盧植終究難掩困惑,拉著一個掉隊的少年問話。
這才知道緣由。
「屯田?」
「是屯田,劉君給我等小民家戶,按照人口,劃分田畝,還可行開荒諸事。又分發了一些農具,糧種,還會組織耕牛,進行統一耕種!」
「於此動亂之間,我等能在此地安家,尋得苟活之機,劉君大仁大義,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
「長者,爾等可也是逃難之人,可尋本地駐守司馬,登記之後,也能分田耕種!」
等到說話的熱血少年,告別之後,跟隨大眾漸行漸遠。
其中思緒,頓時蕩漾起來。
屯田之事,古來有之!
他這弟子,竟行以民屯,卻是少有。
但於亂世之間,若細細思去,倒也情有可原。
一是能安定流民,防止郡縣之地,再生動亂,或加入叛軍。二是能快速恢復生產,緩解慌亂……
能想出這般計策之人,也算智謀之士!
盧植舉目四望。
他心裡感慨萬千。
雖未見玄德,但已處處是玄德!!!
五月下旬的松風坡之戰,已過去了一個多月。
縣地之內,因有趙雲駐軍,又有甄氏等大族輔助,早恢復了秩序。
而常山、巨鹿,乃至於趙國的逃難百姓,得知北面中山國的安寧後,無不拖家帶口,紛紛北上!
像今天,隅中剛過。
從南面耿鄉方向,就來了一群由魏郡而至的流民,進入了縣地。
其中有十幾人,雖穿著有破爛陳舊,但氣質非凡,與普通人格格不入!
為首之人,年過四旬,拄著一個木棍。
其環顧周圍,面上多顯悲切之態,長長一嘆道:「天下若此,百姓何辜哉?」
出言之人,正是盧植。
對比月前離開雒陽,盧植整個人都清瘦了很多。可一雙眸子,亦滿是智慧幽深。
回想從河南府,到達河內,再到魏郡……及今日抵達中山,沿途所見無人屍首和累累白骨,心中悲憫愈濃。
太平道叛亂,不過四個月,民眾就如此悽慘。
若是再持續下去,大漢又會是何等慘絕人寰之態?
天下生民,又能存留幾人?
盧植自少跟隨故太尉陳球、大儒馬融求學,博古通今。
為人正直忠懇,不懼宦官奸逆,更是以匡扶社稷、救國救民為己任!
沉淪官場這麼多年,依舊初心不改。
但當他逃離雒陽,親眼目睹這一切時,又是另外一種感受!
以朝野爭鬥,天子之為,黃巾之亂……試問天下芸芸眾生,誰能救之?
再揚我昭昭大漢?
盧植停駐觀望,神思恍惚間,隨行的高誘忙指著前方道:「盧師,前面聚集了不少人,還請盧師歇息,弟子且去看看!」
說完此話,高誘向牽招等人點了點頭,示意照顧好先生盧植。
隨之,他忍住腹中飢餓,往右側道路奔行而去,順帶打聽一下中山國內的具體情況。
一旬前,於趙國境內,他們就聽說師弟劉備,從河間派遣人馬,大破張牛角等各路叛軍,斬首萬眾。
中山國大部,由此得定。
知道此中大勝消息後,同先生盧植商議罷。
眾人跟隨流民,經過艱難跋涉,今終抵無極縣!
到達中山國周邊,如耿鄉一帶時,就能明顯感覺到氛圍有些不同。
不見黃巾叛軍遊走,行燒殺搶掠之為。一切都有秩序。
並且,有更多的人,從多地匯集而來,奔赴北面中山一帶。
他還發現。
所有逃難百姓們,從開始的目光無助呆滯,到現在,已變得充滿了希望和光彩!
噠噠噠!
高誘披散著頭髮,早就顧不得士人形象,來到人群處,終於是擠了進來。
這才發現,此地竟是在施粥。
而從夾雜著各地方言,嘈雜的人聲中,他還頻繁聽到一個名字。
劉君。
「伯引是說,此地叫朝陽亭,前方有專門為往來百姓施粥的粥棚?乃是玄德讓人所設?」
盧植端著高誘打來的稀粥,儘管他也飢餓難耐,但並沒有飲下,而是臉上擠出慈愛之笑容,遞給了前面眼巴巴看來的瘦弱孩童。
高誘頷首道:「是然,弟子經過打聽,知道此地距離無極城,尚有三十里。」
「駐守無極城的將領,亦屬於玄德部將,姓趙。而在前些天,盧奴方向,王使君也派遣一些官吏,協治地方。」
「至於此地的粥棚,已有半月時間了!乃是玄德讓義卒所設……」
盧植聽完後,讚嘆道:「玄德真仁義也!」
接著,盧植等人,同其他民眾一樣,再去排隊取粥,好補充體力。
兩日後,才終於抵達無極城。
關乎前番中山國戰事,劉備部從大敗叛軍的一些詳細情況,再有得聞。
但經過百姓傳揚後,竟也顯得神乎其神!
一如時下。
走在城中,盧植聽到旁邊的議論聲,臉上難得露出了笑容,看向牽招、高誘等人,說道:「早知玄德有一子,名昭。年已過十歲,不曾想如此智勇雙全耳!」
「那日一戰,想來是採用火攻之計,才破了那張牛角,由此順勢殺出,大敗叛軍。但為百姓傳言後,竟是雷公來助,地動山搖,天降大火滅之!」
聽到盧植一言,眾人無不感贊。
高誘從旁補充道:「何止盧師所言,於那松風坡之戰後,玄德之子,那位劉小郎君『義救甄氏』,還有『甄逸託付』,而今於無極之地,皆人口傳頌,以為少年忠義俠士!」
牽招撫須,看到盧植師徒們,討論起了好友長子。也是經常為他書信,親切稱之為「叔父」的侄兒劉昭,心裡也多感嘆。
猶記當年離開涿郡,跟隨先生往雒陽遊學。
阿昭侄兒尚是年幼,抱著他的大腿,依依不捨相別。
而今也成為獨當一面的男子漢了!
見縣衙在望,牽招問道:「盧公,前方就是縣府了,我等可要去拜訪一下玄德的部將,那位趙君?」
誰知盧植搖了搖頭,說道:「而今無極湧入的流民之多,無論是官府,還是義軍,定多忙碌。我等就不去攪擾了!」
「且先往河間去,見到了玄德之後,再從長計議!」
「諾!」
又幾日功夫,盧植等十幾人,終於抵達博陵城。
不用像在趙國等地,以樹根野草解飢,因有沿途的粥棚接濟,精神可謂振奮不少。
隔日,順利過了博陵城,就到河間地界了。
而以沿途所見,劉備的仁義作為,盧植對於這個弟子,亦多期待和好奇。
但這日中午,在看到一大批百姓,帶著家人,拿著農具,另有隨行兵士相助,往北面大道而走……
盧植終究難掩困惑,拉著一個掉隊的少年問話。
這才知道緣由。
「屯田?」
「是屯田,劉君給我等小民家戶,按照人口,劃分田畝,還可行開荒諸事。又分發了一些農具,糧種,還會組織耕牛,進行統一耕種!」
「於此動亂之間,我等能在此地安家,尋得苟活之機,劉君大仁大義,就是我等的再生父母!」
「長者,爾等可也是逃難之人,可尋本地駐守司馬,登記之後,也能分田耕種!」
等到說話的熱血少年,告別之後,跟隨大眾漸行漸遠。
其中思緒,頓時蕩漾起來。
屯田之事,古來有之!
他這弟子,竟行以民屯,卻是少有。
但於亂世之間,若細細思去,倒也情有可原。
一是能安定流民,防止郡縣之地,再生動亂,或加入叛軍。二是能快速恢復生產,緩解慌亂……
能想出這般計策之人,也算智謀之士!
盧植舉目四望。
他心裡感慨萬千。
雖未見玄德,但已處處是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