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道光三十年的尾聲(義父們,求追讀啊!!!)
朱元鴻在和太平軍達成一致後,第二天一早,在洪秀全、楊秀清和馮雲山的相送下,來到了碼頭。
至於蕭朝貴,如今還在養傷,更可憐的是,他老婆還來送朱元鴻。
碼頭上,洪秀全拉著朱元鴻的手,依依惜別,臉上還流露出一絲不舍。
「元鴻,以後有時間可以多來走動走動。」
朱元鴻這個狗東西,也是一個看人下菜碟的貨,太平軍幫他的忙,他的態度好的不得了。
哪還有半點看不上洪秀全的態度。
「表舅,日後有閒暇一定來叨擾。」
好好好,洪天王連連點頭,這時楊秀清也走到了朱元鴻的跟前,小朱一把握住楊秀清的手。
表情極為真摯的說道。
「秀清兄,相逢不過數日,但已有一見如故之感,元鴻有一不情之請,願與秀清兄結拜為金蘭兄弟。」
來了來了,深諳凱申成功學的朱大帥,在繼吞併友軍之後,發動了第二大殺招。
結拜。
楊秀清都被干懵了。
是,不錯,我對你印象是挺好,但是還沒好到這個地步吧!
怎麼就干到結拜的道路上了?
楊秀清有些摸不准朱元鴻的套路,他心裡還在胡思亂想時,朱元鴻真摯的聲音又在他耳邊響起。
「秀清兄的大才,我早有耳聞,心中欽佩不已,若是能與秀清兄義結金蘭,實乃天幸。」
朱元鴻的話太真摯了,感情太豐富了,楊秀清聽了都忍不住在心中質問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不過楊秀清還是留了個心眼,金蘭兄弟可不是那麼好結拜的。
得慎重。
注意到楊秀清的表情變化,朱元鴻嘆息一聲。
「看來元鴻今生無緣與秀清兄,結拜為金蘭兄弟了,實乃人生一大憾啊!」
朱元鴻的話,別說是楊秀清自己了,就連一旁的洪天王聽了都覺得遺憾。
「元鴻兄弟,剛剛是楊某的不對,能與元鴻兄弟義結金蘭,是楊某的榮幸。」
朱元鴻一聽這話,原本留有遺憾的臉色,瞬間流露出一股喜意。
就這微表情控制,不拿個影帝,都踏馬說不過去。
「好好好,今日就當著眾位豪傑的面,我朱元鴻與楊秀清結為金蘭兄弟。」
說完朱元鴻「撲通」一聲跪下,楊秀清見狀也連忙跪倒在地。
「皇天在上,厚土為證。」
「今日我朱元鴻。」
「楊秀清。」
「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說完兩人對地三叩首,等起身後,朱元鴻拉著楊秀清的手,喊了一聲。
「兄長。」
「賢弟。」
「兄長今後若有事,儘管吩咐,小弟必竭盡全力,相助兄長。」
「賢弟言重,此番別離,當小心行事,廣東之事,為兄必定放在心上,斷不會讓賢弟為難。」
看看,看看。
這結拜的威力不就來了。
這時候可不像以後,對於結義盟誓,像楊秀清這種從底層打上來的窮苦人家,還是很看重的。
打死楊秀清都想不到,朱元鴻這廝是穿越而來的。
什麼叫結拜兄弟?
有事兄弟上,有好處我自己拿,關鍵時刻還能賣一波兄弟。
在凱申成功學裡,校長手把手教你怎麼當兄弟。
至於朱元鴻為什麼這麼想和楊秀清結拜,甚至還演了一齣戲。
自然是為了楊秀清這個人。
換成韋昌輝,你看看朱大帥搭不搭理他?
說白了,你狗兒的也配。
南王是我舅舅,東王是我義兄,到時候讓太平軍去擋大清,實在是太合適了。
洪秀全三人一直將朱元鴻送上了船,等船越來越遠,直到看不見船影時,太平軍的高層們,這才轉身離去。
船頭之上,朱元鴻摟著蘇三娘的腰,在她的耳邊輕聲問道。
「你剛才和洪宣嬌聊什麼呢?」
「還有這麼多人在呢!再說了宣嬌不管怎麼說,也是你的表姨。」
表姨?表姨好啊!
「你還沒說聊什麼呢?」
「保密,都是女人家的話,還能有什麼。」
可是蘇三娘說完以後,臉卻忍不住紅了,洪宣嬌的虎狼之詞,又怎麼好跟情郎說呢?
從桂平到藤縣,路途並不遠,等朱元鴻回到藤縣時,已經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九。
臨近除夕,朱元鴻極為重視,他下令有家眷的可以回家過年,沒有家屬的留在大營,同朱大帥一起共賀新春。
為此朱元鴻在整個藤縣拉來了不少廚子,準備第二天的除夕大宴。
同時還下令從越南的賠款中,撥出二十五萬兩銀子,用以補全全軍數萬將士的餉銀。
朱家軍老營士卒,在萬源銀號都有戶頭,不過後來新招募的綠營兵、義軍、土匪兵和流民青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而且之前因為戰事頻繁,從八月至今連續四個月沒發軍餉。
現在每個普通士卒都能拿到四兩銀子,小朱的這個操作,瞬間拉攏了一大波人心。
朱大帥真的,他真發錢啊!
銀子握在手裡,誰的心裡不激動?而且朱元鴻為了杜絕剋扣軍餉這種事,發生在自家軍中。
嚴令各鎮主將、軍官巡查,同時鼓勵底下的士卒向上檢舉揭發,檢舉成功一個,另獎勵五十兩銀子。
在這種雙重檢查下,還真有五個不怕死的傢伙被查了出來。
三個是原先綠營的軍官,兩個是土匪小頭目。
就在除夕當天,朱元鴻當著所有將士的面,親自監斬,五顆人頭落下,所有人都清楚看到,朱元鴻治軍的決心。
兵血,誰喝誰死。
一番恩威並施,絕大部分新兵對朱元鴻的印象更深。
沒有人敢尥蹶子,因為朱元鴻殺的是蒼蠅,拉攏的卻是底層士兵的心。
在這些底層士兵的心中,朱大帥才是他們真正能夠依賴的人。
除夕大宴實在是太隆重了,朱元鴻甚至直接開了一場流水席,讓全軍將士盡情享受。
而在中軍大帳之內,朱元鴻另開數桌,這其中有他的母親、諸位心腹愛將,以及各位將領的家屬。
朱大帥身居主位,看著帳內的眾人,舉杯說道。
「今天是除夕,本帥所有的話都在這杯酒里,請諸君共飲。」
「多謝大帥。」
第一杯酒喝完,朱元鴻又倒了第二杯,他繼續說道。
「大業未成,惟願諸君披荊斬棘,百折不撓,復我漢家江山。」
「我等誓死效忠大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反清復明,興我漢家江山。」
「共飲。」
除夕夜,朱家大營燈火通明。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
道光三十年過去了。
咸豐元年,來臨了。
至於蕭朝貴,如今還在養傷,更可憐的是,他老婆還來送朱元鴻。
碼頭上,洪秀全拉著朱元鴻的手,依依惜別,臉上還流露出一絲不舍。
「元鴻,以後有時間可以多來走動走動。」
朱元鴻這個狗東西,也是一個看人下菜碟的貨,太平軍幫他的忙,他的態度好的不得了。
哪還有半點看不上洪秀全的態度。
「表舅,日後有閒暇一定來叨擾。」
好好好,洪天王連連點頭,這時楊秀清也走到了朱元鴻的跟前,小朱一把握住楊秀清的手。
表情極為真摯的說道。
「秀清兄,相逢不過數日,但已有一見如故之感,元鴻有一不情之請,願與秀清兄結拜為金蘭兄弟。」
來了來了,深諳凱申成功學的朱大帥,在繼吞併友軍之後,發動了第二大殺招。
結拜。
楊秀清都被干懵了。
是,不錯,我對你印象是挺好,但是還沒好到這個地步吧!
怎麼就干到結拜的道路上了?
楊秀清有些摸不准朱元鴻的套路,他心裡還在胡思亂想時,朱元鴻真摯的聲音又在他耳邊響起。
「秀清兄的大才,我早有耳聞,心中欽佩不已,若是能與秀清兄義結金蘭,實乃天幸。」
朱元鴻的話太真摯了,感情太豐富了,楊秀清聽了都忍不住在心中質問自己,是不是多心了?
不過楊秀清還是留了個心眼,金蘭兄弟可不是那麼好結拜的。
得慎重。
注意到楊秀清的表情變化,朱元鴻嘆息一聲。
「看來元鴻今生無緣與秀清兄,結拜為金蘭兄弟了,實乃人生一大憾啊!」
朱元鴻的話,別說是楊秀清自己了,就連一旁的洪天王聽了都覺得遺憾。
「元鴻兄弟,剛剛是楊某的不對,能與元鴻兄弟義結金蘭,是楊某的榮幸。」
朱元鴻一聽這話,原本留有遺憾的臉色,瞬間流露出一股喜意。
就這微表情控制,不拿個影帝,都踏馬說不過去。
「好好好,今日就當著眾位豪傑的面,我朱元鴻與楊秀清結為金蘭兄弟。」
說完朱元鴻「撲通」一聲跪下,楊秀清見狀也連忙跪倒在地。
「皇天在上,厚土為證。」
「今日我朱元鴻。」
「楊秀清。」
「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說完兩人對地三叩首,等起身後,朱元鴻拉著楊秀清的手,喊了一聲。
「兄長。」
「賢弟。」
「兄長今後若有事,儘管吩咐,小弟必竭盡全力,相助兄長。」
「賢弟言重,此番別離,當小心行事,廣東之事,為兄必定放在心上,斷不會讓賢弟為難。」
看看,看看。
這結拜的威力不就來了。
這時候可不像以後,對於結義盟誓,像楊秀清這種從底層打上來的窮苦人家,還是很看重的。
打死楊秀清都想不到,朱元鴻這廝是穿越而來的。
什麼叫結拜兄弟?
有事兄弟上,有好處我自己拿,關鍵時刻還能賣一波兄弟。
在凱申成功學裡,校長手把手教你怎麼當兄弟。
至於朱元鴻為什麼這麼想和楊秀清結拜,甚至還演了一齣戲。
自然是為了楊秀清這個人。
換成韋昌輝,你看看朱大帥搭不搭理他?
說白了,你狗兒的也配。
南王是我舅舅,東王是我義兄,到時候讓太平軍去擋大清,實在是太合適了。
洪秀全三人一直將朱元鴻送上了船,等船越來越遠,直到看不見船影時,太平軍的高層們,這才轉身離去。
船頭之上,朱元鴻摟著蘇三娘的腰,在她的耳邊輕聲問道。
「你剛才和洪宣嬌聊什麼呢?」
「還有這麼多人在呢!再說了宣嬌不管怎麼說,也是你的表姨。」
表姨?表姨好啊!
「你還沒說聊什麼呢?」
「保密,都是女人家的話,還能有什麼。」
可是蘇三娘說完以後,臉卻忍不住紅了,洪宣嬌的虎狼之詞,又怎麼好跟情郎說呢?
從桂平到藤縣,路途並不遠,等朱元鴻回到藤縣時,已經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九。
臨近除夕,朱元鴻極為重視,他下令有家眷的可以回家過年,沒有家屬的留在大營,同朱大帥一起共賀新春。
為此朱元鴻在整個藤縣拉來了不少廚子,準備第二天的除夕大宴。
同時還下令從越南的賠款中,撥出二十五萬兩銀子,用以補全全軍數萬將士的餉銀。
朱家軍老營士卒,在萬源銀號都有戶頭,不過後來新招募的綠營兵、義軍、土匪兵和流民青壯,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而且之前因為戰事頻繁,從八月至今連續四個月沒發軍餉。
現在每個普通士卒都能拿到四兩銀子,小朱的這個操作,瞬間拉攏了一大波人心。
朱大帥真的,他真發錢啊!
銀子握在手裡,誰的心裡不激動?而且朱元鴻為了杜絕剋扣軍餉這種事,發生在自家軍中。
嚴令各鎮主將、軍官巡查,同時鼓勵底下的士卒向上檢舉揭發,檢舉成功一個,另獎勵五十兩銀子。
在這種雙重檢查下,還真有五個不怕死的傢伙被查了出來。
三個是原先綠營的軍官,兩個是土匪小頭目。
就在除夕當天,朱元鴻當著所有將士的面,親自監斬,五顆人頭落下,所有人都清楚看到,朱元鴻治軍的決心。
兵血,誰喝誰死。
一番恩威並施,絕大部分新兵對朱元鴻的印象更深。
沒有人敢尥蹶子,因為朱元鴻殺的是蒼蠅,拉攏的卻是底層士兵的心。
在這些底層士兵的心中,朱大帥才是他們真正能夠依賴的人。
除夕大宴實在是太隆重了,朱元鴻甚至直接開了一場流水席,讓全軍將士盡情享受。
而在中軍大帳之內,朱元鴻另開數桌,這其中有他的母親、諸位心腹愛將,以及各位將領的家屬。
朱大帥身居主位,看著帳內的眾人,舉杯說道。
「今天是除夕,本帥所有的話都在這杯酒里,請諸君共飲。」
「多謝大帥。」
第一杯酒喝完,朱元鴻又倒了第二杯,他繼續說道。
「大業未成,惟願諸君披荊斬棘,百折不撓,復我漢家江山。」
「我等誓死效忠大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反清復明,興我漢家江山。」
「共飲。」
除夕夜,朱家大營燈火通明。
時間一點一點流逝。
道光三十年過去了。
咸豐元年,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