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春節和偶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從搬到出租房住,張旭一點沒閒著。

  每天除了吃飯要回家以外,其他時間都待在出租房這邊寫作。

  《嫌疑人X的獻身》剩下的幾萬字,他要在春節前寫完。

  這樣,開學回到學校就可以拿給翻譯小組。

  否則拖到過年期間,走親訪友的,搞不好開學都寫不完。

  臨近春節,楊紅梅每天都笑容滿面。

  年年難過年年過。

  以往春節前這段時間,楊紅梅操碎心,家裡要準備年貨,孩子要買新衣服......,一分錢恨不得掰八瓣。

  今年有了張旭的火力支援,她提前就熏好了臘肉,灌好了香腸。

  湯圓面、湯圓芯也都備好。

  瓜子、花生、糖更不用說,這段時間就沒斷過。

  張媛吃瓜子把門牙都吃出了一個豁口。

  「哥,你要不。」

  張媛從衣服兜里掏出一把瓜子,遞給剛進家門的張旭。

  「我可不想以後變成老鼠牙。」

  張旭擺擺手,打趣道。

  「討厭,不要算了。」張媛白了他一眼,繼續磕瓜子。

  要說磕瓜子,張旭也很喜歡,尤其是楊紅梅炒的瓜子,吃過之後唇齒留香,欲罷不能。

  過年串門,手裡不抓把瓜子,聊天都不知從何開始。

  瓜子牙幾乎是七八十年代生人的標配。

  吃的東西有楊紅梅準備。

  打掃衛生、貼對聯就是兄弟倆和張媛的活。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楊紅梅忙的腳不沾地。

  雞、魚、臘肉、香腸、排骨,平時難得吃上一次的食物,一起端上桌。

  楊紅梅活了這麼大年紀,從沒有過過這麼豐盛的春節。

  「當年只有你們兩個姐姐的時候,家裡過年都吃不上肉,三十晚上大家一人一碗濃稠的紅薯粥都高興的不得了......。」

  桌子上擺滿的菜餚,讓楊紅梅忍不住感嘆。

  嘴上說著以前,心裡卻想著,如果不是張旭寫小說賺了稿費,今年大年三十,能不能有錢吃肉還不知道呢。

  張旭在邊上聽老媽憶苦思甜,倒挺新鮮。

  等飯菜都準備的差不多時,張旭拿了幾個空碗,盛一些獻給過世的親人們。

  一家人這才開始痛快的吃起來。

  初一早上,楊紅梅給每人煮了一碗湯圓,代表新的一年團團圓圓。

  接下來連著幾天,張旭不是在串門,就是串門的路上。

  父親雖然過世了,還有叔叔、伯伯。

  母親這邊也有一個舅舅一個姨娘。

  這些年大家過的都一地雞毛,平時幾乎沒什麼來往,只有過年的時候才相互走動。

  所以,張旭是家裡的長子,拜年的事自然由他開帶隊。

  於是,他的任務就是帶著張遠和張媛,每天出去拜年。

  直到過了初五,他才輕鬆下來。

  年初八,張旭又踏上北去的列車。

  不過,這次他上車後直接去了臥鋪車廂。

  帶臥鋪車廂的列車,列車長和臥鋪車廂乘務員手裡都有幾張機動鋪位。

  以便有領導上車可以乘坐。

  張旭找到臥鋪車廂乘車員,加了兩塊錢補了一張臥鋪上鋪

  雖然是硬臥,也比去硬座擠強太多。

  把包往上鋪一扔,張旭爬了上去,拿出一本《世界文學史》打發時間。

  火車經過寶璣站時,下鋪來了兩位乘客。

  張旭探頭看了看,就見一個乘客體型略胖,戴著眼鏡梳著分頭,年齡在三十歲上下。

  另一個乘客個子不高,但是眼神特別銳利。

  這兩個新上來的乘客似乎是熟人,放好行李便坐在下鋪說話。

  「這本小說寫的太精彩了!」

  「以前那些諜報小說,不是抗日鬥爭就是秘密工作,毫無新意。」


  「不知道這次培訓班裡有沒有這位作者。」

  「......」

  兩人的聊天內容引起了張旭的注意。

  他趴在上鋪床邊,伸頭看了看下鋪。

  只見兩個中年人正拿著一本《解密》小說,聊的火熱。

  其中戴著眼鏡梳著分頭那個乘客,手裡還夾著一根煙。

  或許是菸癮較大,夾煙的手指都被熏成暗黃色。

  見兩人聊的是自己的小說,張旭心裡暗樂,又退回上鋪,想聽聽讀者對自己小說的評價。

  可下鋪的兩人此時已轉移了話題。

  「衛國,這次培訓的機會實在難得,這是講習所停辦二十幾年,恢復後的第一期培訓班,聽說來講課的老師都是文學大師。」

  矮個子乘客憧憬道。

  「聽說培訓班來的都是全國各地的文學精英,有機會和全國的精英交流寫作經驗,同樣機會難得。」

  「......」

  在上鋪聽了半天的張旭,從下鋪兩個乘客的說話內容聽出,兩人竟然是去參加作協講習所的培訓班。

  既然是這樣,那這兩人很可能就是自己以後在培訓班的同學。

  如果繼續躲在上鋪,以後在培訓班碰見了不免尷尬。

  於是,張旭從上鋪探出頭招呼道:「同志,你們是去參加作協講習所培訓班嗎?」

  「是啊,我們就是去參加講習所的小說培訓班。我是王衛國,他是陳思旭。」

  張旭一聽兩人的名字,一下想起來為什麼戴眼鏡的中年人有點面熟,原來他就是陸遙,本名王衛國。

  而另一位陳思旭也是文學大佬,後來達到省作協主席,全國作協主席團成員的高度。

  見是這兩位大佬,張旭連忙從上鋪滑下來,站在過道上,正式向兩人介紹道:「兩位老師好,我是張旭,目前在燕京大學,也要去參加這次的講習所培訓班。」

  「這麼說,我們是同學啊!」

  「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麼巧的事情。」

  陸遙和陳思旭滿臉驚訝,他們兩個能一起去燕京,還是因為陳思旭去陝西採風,才約在一起的。

  沒想到小小的臥鋪車廂里,居然又碰到一個去培訓的同學,實在是太巧了。

  既然是同學,又有共同的愛好,聊天的內容自然離不開文學。

  「這本《解密》的作者也叫張旭,難不成?」

  陳思旭指著《解密》小說封面的作者名,略帶疑惑的看向張旭。

  「這本書是我去年寫的,謝謝兩位老師認可。」

  張旭笑了笑,大方的承認了。

  「快別謙虛了,我們可當不得老師。」

  陳思旭連連擺手。

  陸遙在邊上也笑著說道,「還是去培訓班稱呼那裡的老師吧。」

  「別看我們年紀都比你大,可在寫作上發表的作品真沒你多。如果不是我在編輯部工作,參加培訓的機會就輪不到我了。」

  「......」

  列車一路向北,張旭雖然年紀最小,可見識和文學素養並不比陸遙和陳思旭少,一路上三人從文學創作聊到人生經歷。

  又從人生經歷延伸到各自的作品,期間碰撞出不少靈感火花,讓陸遙和陳思旭有了創作新作品的念頭。

  一直到下了火車,兩人還拉著張旭捨不得讓他走。

  「兩位大哥,我要先到學校去報個到,然才能去培訓班報到。你們只是比我先去一步,不用捨不得小弟。」

  張旭哭笑不得的看著拉住自己不放的兩人,無奈道。

  「不行,你走了我的靈感就沒了,你等我把靈感記下來再走!」

  陳思旭故意耍無賴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