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牧馬人》來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山城,楊紅梅看到燕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又是一陣激動。

  一家人知道,從此再也不用擔心,張旭會留在那個偏遠的小山村回不來了。

  此後,張旭在家休息了幾天。

  這幾天,楊紅梅不糊火柴盒了,每天在家屬樓中到處串門。

  很快,家屬樓乃至周邊,都知道她兒子考上燕京大學,以後是國家幹部了!

  有次去公廁回來,張旭在樓下碰見鍾柏香。

  被她攔住,「張旭啊,怎麼回來了也不見你來找曉曼玩呢。」

  鍾柏香笑的臉上肥肉亂顫,張旭看的心裡莫名心慌。

  「這不是怕曉曼上班忙嘛。」

  張旭沒準備和她聊什麼,隨口應付著側著身子從鍾柏香身邊走過。

  「等曉曼下班了來玩啊!」

  鍾柏香在張旭身後喊著。

  這期間,張旭專門去了趟洪岩編輯部。

  聽說他考進了華夏最高學府之一,編輯部眾人也為他高興。

  他機會到大學裡接受名師授業解惑,幾個編輯非常羨慕。

  聊了一陣後,主編馬榮拿出一本雜誌,遞給張旭,「送給你作個紀念,這是第四期雜誌的樣刊。」

  張旭很意外,沒想到上大學之前能看到樣刊。

  看來這段時間,編輯部肯定加了不少班,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做好樣刊。

  翻開雜誌,內頁留白處,有編輯部每一位編輯手寫的賀詞和簽名。

  張旭看了看在場的眾人,感動道:「謝謝各位老師!」

  眾人大笑,道:「我們還要感謝你把稿子放在我們雜誌發表呢!」

  ......

  1979年8月25日,張旭與來送別的家人和楊小凡一一告別,踏上了北上列車。

  火車緩緩起步,家人們也跟著火車往前走,隔著車窗一直朝張旭揮手,直到跟不上火車的速度。

  張旭買的是雙人坐這邊,對面坐著兩個男青年,他旁邊也是位男青年,穿著一身洗的有些發白的軍裝。

  張旭沒有自來熟的和他們說話聊天。

  從行李中翻出一本《洪岩》雜誌開始翻看。

  「同志,你是去燕京上學?」

  對面靠窗的那青年,對著張旭開口問道。

  他說話的不是川省口音,而是一口的普通話,聽著有點像燕京一帶的口音。

  張旭點點頭。

  「我們也是去燕京上學。我叫鍾和平,他叫張天航。」

  鍾和平笑著介紹道。

  張旭對面的張天航笑著說了聲你好。

  「你好,我叫張旭。聽口音你們不是川省人?」

  鍾和平搖搖頭,「我們是從燕京來的知青,今年考上的大學。」

  「真是有緣,我也是知青,不過是川省本地人。」

  「那還真是巧啊。」

  張天航也笑著說道。

  都是下鄉知青,又都考上了大學,大家很有共同語言。

  三人聊的火熱,張旭旁邊穿舊軍裝的年輕人一直沒開口,只是眼神憂鬱的坐在座位上沉思。

  聊了一會天,最開始興奮的勁頭過去,張旭在座位上昏昏沉沉的睡著了。

  再醒來時,是被邊上的男青年捅咕醒的。

  「醒醒,有小偷。」

  張旭一下驚醒過來。

  此時對面的張天航和鍾和平也被,男青年在桌下用腳踢醒。

  「有小偷。」

  張旭輕聲提醒兩人。

  這時車窗外一片漆黑,張旭看了看手錶,凌晨三點。

  車廂里大多數乘客都在睡覺,只有少部分人醒著。

  「前面第四排,那個穿藍色外套的人就是。」

  張旭旁邊的年青人輕聲告訴他。

  張旭注意看去,果然見到那個藍色外套的中年人,藉著手上行李的掩護,另一隻手在旁邊尋摸著,


  就這樣,等他連續摸了兩三個乘客之後。

  張旭旁邊的青年從座位上坐起,徑直走了過去,一把抓住那個中年人,隨後從腰間摸出一雙手銬將他拷住。

  他們兩人的動作頓時驚醒旁邊睡覺的乘客。

  一時間,車廂里到處都是抓小偷的驚呼聲。

  張旭一看,原來是帽子叔叔啊,難怪上車後一直沉默不語,這是喬裝乘客抓小偷呢。

  抓到小偷,男青年沒再回到座位上來,而是直接扭著那個中年人走了。

  有了抓小偷的插曲,鍾和平和張天航又有了精神,拉著張旭聊起來插隊時候的趣事。

  直到車窗外天蒙蒙亮了。

  最初坐在張旭身邊的男青年,穿著一身警服走了過來。

  「不好意思,剛才打擾你們了,認識一下,我叫王海濤。」

  「你好,我叫張旭。」

  「你好,鍾和平。」

  「張天航。」

  王海濤笑著和張旭他們握了握手,又坐在張旭身邊。

  「這列車上小偷很多,尤其是下半夜,經常有旅客被偷,所以我們就想了這麼個辦法,假裝乘客。」

  王海濤笑著介紹了一下原因。

  大家平時很少接觸公安這個行業。

  印象中,只有犯了罪才要和公安打交道。

  現在王海濤換了一身警服回來。

  鍾和平、王天航多少有些不自在。

  張旭倒是沒感覺什麼。

  王海濤和張旭他們聊一會,就告辭離開了。

  等他走了,鍾和平和王天航暗暗鬆了一口氣。

  ......

  當綠皮車駛入燕京站時。

  張旭已經在火車上坐了近兩天兩夜。

  後世別說高鐵,就是普通特快,山城到燕京最多二十幾個小時。

  可這時候,同樣是特快,足足要行駛四十幾個小時。

  在擁擠、悶熱、混合了各種古怪氣味的車廂里,呆四十幾個小時,張旭感到自己已經醃入味。

  伴著上午九點「東方紅」整點報時鐘聲,張旭背著行李穿過出站口。

  在站外廣場醒目的位置,有一堆大學的接站點。

  鍾和平、王天航一個農業大學,一個人民大學。

  「再見!」

  「再見!」

  廣場上,三個剛認識的朋友握手告別。

  張旭在接站點學長的帶領下,爬上燕大校車,一路來到燕京大學校區。

  燕大南校門,人流熙熙攘攘。

  這裡張旭前世來過很多次,對燕大並不陌生。

  那時候他是遊客或者客戶的身份。

  現在則是半個主人的身份,感受完全是不一樣的。

  前世他根本沒有上過大學,對大學生很是仰慕妒忌,尤其是燕大、清大的學生,他更是幻想自己能成為其中的一員。

  可辛苦的一輩子,到頭來也混了個一般大學的水MBA,連燕大的邊都沒摸到。

  人生長恨水長東,沒想到自己重來回,竟然成了燕大的學生,真是造化弄人。

  順著人流方向,張旭很快找到報名處。

  打頭的兩顆行道樹掛著紅底白字的橫幅,印著「迊新站」三個宋體字。

  一排學生模樣的人正在負責登記,分配宿舍。

  不時有人背著行李上前。

  張旭找到中文系報名點,「同學你好,我來報到。」

  「你是川省的張旭?」

  負責報到的學生抬起頭,他國字臉,嘴唇寬厚,看起來一副相貌堂堂忠厚老實的樣子。

  「你認識我?」

  張旭一愣。

  「早就在等你了,中文系文學專業的新生就剩你沒來。等你報到結束,我就可以回去了。」

  國字臉在桌子上一張表格的空白處點了點,「把戶口准遷證明、糧食關係、錄取通知書給我,我幫你辦手續!」


  他倒是一點不囉嗦,看來是想快點辦完收工。

  「都在這呢。」

  張旭把準備好的報名材料遞過去,趁這個機會打量起四周報名點。

  九月的燕京晝夜溫差較大。

  夜間的寒氣沒完全消去,此刻微微有些寒意。

  周邊正在報名的新生,穿衣打扮基本以灰黑綠色為主,少有顏色鮮艷的衣著。

  經過77、78兩年高考錄取大批老三屆學生,79年高考限制年齡和婚姻狀況後,報名處這邊很少看見有大齡新生報到。

  「張旭同學,辦好了。」

  國字臉同學的聲音打斷了張旭的胡思亂想。

  「走吧,我帶你去宿舍。」

  國字臉同學把桌上的報名材料裝進挎包,繞過桌子,拿起一件張旭的行李便在前面帶路。

  「太麻煩你了,我自己拿吧。」

  「客氣啥,又沒多遠。」

  說是沒多遠,可繞來繞去還是走了十幾分鐘。

  路上,張旭了解到,國字臉同學叫童武,來自甘省隴南,是中文系78級師兄。

  「這個塔叫博雅塔。」

  「那邊的湖就是未名湖。」

  「再加上圖書館,簡稱一塔湖圖。」

  童武一邊走一邊興致勃勃給張旭介紹校園情況。

  兩世為人,卻是第一次在燕大校內無拘無束的閒逛,童武的介紹,也讓張旭對燕大有了進一步了解。

  中文系的宿舍安排在32號宿舍樓,童武把張旭送到302寢室,把他介紹給室友後,就離開了。

  302寢室一共六個人,張旭是最後一個到。

  他下鋪的同學叫舒剛,燕京本地人,十八歲。

  其他四位室友,分別是來自甘省的鄧興旺,龍江省的劉明文,河西省的林建華以及河東省的耿海。

  年紀最小的鄧興旺居然十六歲不到,讓張旭見識到在燕大校園裡,天才幾乎到處都是。

  就在張旭進入燕大,開始他在中文系的求學生涯。

  遠在二千多公里外的山城,一股名為《牧馬人》的文學颶風正在慢慢形成。

  9月1日,1979年第四期《洪岩》雜誌,在山城各處新華書店,開始售賣。

  作為山城文聯創辦的省級期刊,《洪岩》在山城擁有深厚的讀者群體。

  1979年初,《洪岩》雜誌復刊後的第一期發表了中篇小說《一雙繡花鞋》),印數達13萬冊,在山城社會和文壇上激起一陣不小的漣漪。

  第二期發表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印數更是達到18萬冊。

  這在當時,是非常大的發行量了。

  9月1日這天,第四期《洪岩》雜誌剛一擺出來,早早等候的讀者就開始排隊購買。

  有性子急的,雜誌一拿到手,出了新華書店,便在路邊找個陰涼處開始閱讀。

  「同志,這期雜誌好看嗎?」

  「實在太精彩了,尤其是《牧馬人》這篇小說,讓我感同身受......。」

  想起自己剛剛摘掉的「老右」帽子,以及這些年來的遭遇,這位頭髮花白的讀者情難自禁,淚水從臉頰慢慢滑落。

  隨著時間推移,雖然越來越多的讀者買到雜誌。

  可新華書店排隊的人流卻在肉眼可見的增加。

  一名新華書店工作人員看排隊的人,開始有點水泄不通的局面,不免有些慌張,迅速跑到辦公室向經理匯報:「經理,排隊買《洪岩》雜誌的人越來越多,安排幾個人維持秩序吧!」

  胖經理正拿著一份報紙,看的正高興,被來人打斷,頓時有些不悅,呵斥道:「慌慌張張的像什麼樣子,有好多人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