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光子被反射過程的內部解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本章節需要先了解前文《論光子》

  我想大家公認的光子被地面反射時,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彈性碰撞。可是卻有一個問題:首先思考一下,我們看到不同的顏色不同的景物,是因為光的頻率發生了變化,可是若光與某一個地面的固定的那一個分子只進行了彈性碰撞,它們的頻率是不會變的,幾乎不用實驗就能想清楚,當然,實驗時的誤差不可避免,畢竟它不一定是彈性碰撞,這裡還有個疑惑,非彈性碰撞的話,光的頻率也可能會變化,但得想想那個誤差很細微,就拿兩個不同的顏色來說,它們的主要變化還是能證明上文的。這樣一來,太陽發射的光,被地面反射後,如果是只發生彈性碰撞的話,我們從地面看到的應該還是太陽,不是地面,因為它的頻率沒變,顏色自然是太陽的顏色。可事實卻不是這樣,我們看到了水泥地板。用前文《論光子》的內容解釋,就是太陽發出的光子照到地面後,進入了地面的原子內變成了圍著原子旋轉的小光子,接下來,通過之後到來的光子的補充,小光子有了足夠能量,沖開地面的原子對它的引力,這樣,反射成功。為什麼入射角和出射角是大小一樣的,畫個受力分析圖就知道了,咱就撿一個最簡易的來分析,就說一個光子斜右下45度角進入一個電子內,把那個光子的力十字交叉法分成上下左右的兩個力,首先因為電子對其的斥力,豎直的力由下方改為上方,而水平方向最有利於光子衝出電子引力的方向是電子右半部分上下的中間,然後二力合成,形成反射角

  用什麼方法證明以上理論的事實性呢,是愛因斯坦提出的火車內部發射光線的那個實驗,光速為什麼不變?就是因為才開始發光源發出的光都是沒有小光子的,也就無法形成斥力,所以光速恆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