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報到
「兒子!」
「路上注意安全,錢包、銀行卡記得別捺下了。」
「媽給你帶來你最喜吃的蘿蔔罐頭,記得護著,別打碎了。」
「到了隊裡一定要和隊友打好關係啊,家裡的特產記得分大夥一道吃。」
……
母親在大巴車車窗外嘮嘮叨叨的囑咐,可惜在大巴里的蘇浩和父親蘇培元正在忙著把沉甸甸的包裹塞進行李架上。
當將貴重的行李還有瓶瓶罐罐的,小心翼翼的一一放好,破舊的大巴已經噴著黑氣搖搖晃晃的開啟。
「到了,記得打個電話!」
遙遙的朝著駛離的大巴拼命揮手,母親追著車尾大聲喊著。
兒行千里母擔憂~~
望著車鏡里揮手呼喊的母親,蘇浩有些離家的惆悵,想跟母親揮手道個別,但打開窗,車底捲起飛揚的塵土鋪天蓋地的糊了一臉。
蘇浩訕訕的坐了回來,手伸出車窗揮了揮,也不知母親看沒看見。
隨著大巴的移動,鄉村、城鎮……
十八年來熟悉了每一寸的地方、熟悉的面孔漸漸遠去,接踵而來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捏了捏有些破舊的帆包,有些恍惚。
……
一個星期前,闞老、黎主任、張局長一幫人馬共同前去蘇浩做了家訪,父母四十多歲的年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第一次遇到這麼多的領導,連連念叨家裡祖墳冒了青煙。
包吃包住有補助,就學訓練有前途,尤其在闞老曾經國家級總教練的證書展示後,家人立馬拍板答應了要求,只是有一個要求——
孩子雖然練體育了,但成績也不能太落下,一年後是要參加高考的。
考慮到瑣事處理,簡易的協議後,黎主任開出了一個星期歸隊的假期。
祭祖,
訪友,
擺酒。
在過去短短一個星期,蘇浩吃了一輩子最多的酒席,見了親友最熱情的笑臉。
「看看人家孩子……」
年輕母親指著蘇浩低,聲呵斥著身旁唯唯諾諾的兒子,然後滿面笑容的拉住蘇浩柔聲說道,
「平時和小舅舅多多交流,有什麼問題可以多問問,一家的親戚多多聯繫、互幫互助。」
「表弟,你說是不是?」
蘇浩無奈的笑著點點頭,摸了摸小外甥尖扎的圓寸,仿佛看見了曾經的自己。
……
車子沿著市道出了江城,就轉上了高速,路程沒有停留,開了三個多小時,臨近下午一點時大巴抵達了終點站臨康市城南公交總站。
蘇浩和父親搬著行李出了站口,一眼就可瞧見一位中年男子站在綠蔭里,高舉著一塊紙板「歡迎蘇浩同學加入省隊」,白班黑字清晰可見,掂著腳仔細地來回巡視著車站口進進出出的乘客。
「你好,是蘇浩同學嗎?」
中年男子眼睛一亮,迎了上來。
「嗯嗯,您是王教練?」
過來前,電話里黎主任已經交代過,會安排一名助理教練來車站門口迎接。
蘇浩和父親拎著兩個花梨色面料的大行李包費力的扛上了「五菱之光」。
「帶的東西有點多,麻煩王師傅你了!」
父親略帶歉意的笑了笑。
「沒事,沒事,出門在外都不容易。」
五菱之光緩緩發動,一路在繁鬧的市區兜兜轉轉的繞了幾個大圈,二十分鐘後,最後才在臨近市郊的地方停了下來。
省隊訓練基地到了~~
……
門衛處,王教練刷了波臉後,「五菱之光」一路開到辦公樓下停住。
行李先放在車上,蘇浩和父親下了車,在王教練的帶領下,先去前台報導,領宿舍房卡和隊服用品。
隊裡助理教練相當於學校的生活老師,職責就是幫忙新來的隊員報導後更快更好的適應新環境,迅速融入日常訓練,平時主要負責解決隊裡運動員們的日常生活問題。
這一路上,王教練也非常盡責的向兩人大致介紹了一下隊裡情況,日常注意事項。
宿舍食堂、訓練場澡堂的大致位置,每月每年的省隊福利,一些訓練教練的風格喜好……
走進了窗明几淨的辦公大廳,報導很順利。在省隊待了十多年王教練的面孔還是很有辨識度的,黎主任也特地打過招呼。
簡單的填好報名表,交上了準備好的各種證件後,很快前台就分發了宿舍房卡,發了單子,隊服用品到生活用品處取。
報導完,王教練繼續開著車,轉過幾棟樓,來到了宿舍樓口,蘇浩和父親從車上下來,打開後備箱,取出行李。
「從門口進去,看見樓梯,上了二樓右手邊就到了。隊裡還有事,我就先走了!」
王教練坐在車裡為蘇浩指路。
「行,行,麻煩你了。」
蘇浩和父親招了招手,一陣風拂過,只剩下蘇浩、父親、大包小包的行李。
「現在運動員福利待遇越來越好了!」
父親充滿感嘆的抬頭仰視著小巧精美的宿舍小樓。三層的小樓,嶄新發亮的白瓷,午後的陽光下,閃爍著耀耀金光。
……
五棟207寢室,
蘇浩父子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穿過宿舍長長的過道尋找門牌,來到宿舍門口,蘇浩用房卡刷開了宿舍門,探頭朝寢室內部望去,卻發現寢室內空無一人,只有兩張木床一前一後的放置在牆壁兩側。
「下午兩點多,估計室友都在訓練。」
蘇浩打量了一下屋內環境,看見右側牆角木床鋪墊整潔的被褥和桌柜上生活用品,回頭和父親說道。
「嗯?兩人間?」
父親四處看了看,有些意外,這個年頭地皮緊張,集團的宿舍一般分為往往是八人間、六人間,幾位赤腳大漢渾身汗臭的擠湊在三十來平米的小屋內,簡直~
寢室靠門處,配有單人的衛生間,配有浴頭,避免了公共廁所、公共澡堂的麻煩。
最關鍵的是宿舍衛生不錯,
沒有邋裡邋遢的褲頭,
沒有隨處丟棄的廢紙……
牙刷牙膏之類的生活用品擺放的整整齊齊。
蘇浩鬆了口氣,共同合住的最大矛盾就是生活方式差異,記得上輩子大學的時候,六人的宿舍,常常有室友衣服懶得洗,內褲正反換著穿,節約水資源。
而最為記憶猶新的是冬末春初,一次公共澡堂洗澡的時候,背後一哥們洋洋得意的朝自己室友炫耀——
嘿,兄弟摸摸,冬天太冷,我已經一個多月沒洗澡了,看看我身上的軟泥~~
地磚上的流水緩緩發黑~
……
「路上注意安全,錢包、銀行卡記得別捺下了。」
「媽給你帶來你最喜吃的蘿蔔罐頭,記得護著,別打碎了。」
「到了隊裡一定要和隊友打好關係啊,家裡的特產記得分大夥一道吃。」
……
母親在大巴車車窗外嘮嘮叨叨的囑咐,可惜在大巴里的蘇浩和父親蘇培元正在忙著把沉甸甸的包裹塞進行李架上。
當將貴重的行李還有瓶瓶罐罐的,小心翼翼的一一放好,破舊的大巴已經噴著黑氣搖搖晃晃的開啟。
「到了,記得打個電話!」
遙遙的朝著駛離的大巴拼命揮手,母親追著車尾大聲喊著。
兒行千里母擔憂~~
望著車鏡里揮手呼喊的母親,蘇浩有些離家的惆悵,想跟母親揮手道個別,但打開窗,車底捲起飛揚的塵土鋪天蓋地的糊了一臉。
蘇浩訕訕的坐了回來,手伸出車窗揮了揮,也不知母親看沒看見。
隨著大巴的移動,鄉村、城鎮……
十八年來熟悉了每一寸的地方、熟悉的面孔漸漸遠去,接踵而來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捏了捏有些破舊的帆包,有些恍惚。
……
一個星期前,闞老、黎主任、張局長一幫人馬共同前去蘇浩做了家訪,父母四十多歲的年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第一次遇到這麼多的領導,連連念叨家裡祖墳冒了青煙。
包吃包住有補助,就學訓練有前途,尤其在闞老曾經國家級總教練的證書展示後,家人立馬拍板答應了要求,只是有一個要求——
孩子雖然練體育了,但成績也不能太落下,一年後是要參加高考的。
考慮到瑣事處理,簡易的協議後,黎主任開出了一個星期歸隊的假期。
祭祖,
訪友,
擺酒。
在過去短短一個星期,蘇浩吃了一輩子最多的酒席,見了親友最熱情的笑臉。
「看看人家孩子……」
年輕母親指著蘇浩低,聲呵斥著身旁唯唯諾諾的兒子,然後滿面笑容的拉住蘇浩柔聲說道,
「平時和小舅舅多多交流,有什麼問題可以多問問,一家的親戚多多聯繫、互幫互助。」
「表弟,你說是不是?」
蘇浩無奈的笑著點點頭,摸了摸小外甥尖扎的圓寸,仿佛看見了曾經的自己。
……
車子沿著市道出了江城,就轉上了高速,路程沒有停留,開了三個多小時,臨近下午一點時大巴抵達了終點站臨康市城南公交總站。
蘇浩和父親搬著行李出了站口,一眼就可瞧見一位中年男子站在綠蔭里,高舉著一塊紙板「歡迎蘇浩同學加入省隊」,白班黑字清晰可見,掂著腳仔細地來回巡視著車站口進進出出的乘客。
「你好,是蘇浩同學嗎?」
中年男子眼睛一亮,迎了上來。
「嗯嗯,您是王教練?」
過來前,電話里黎主任已經交代過,會安排一名助理教練來車站門口迎接。
蘇浩和父親拎著兩個花梨色面料的大行李包費力的扛上了「五菱之光」。
「帶的東西有點多,麻煩王師傅你了!」
父親略帶歉意的笑了笑。
「沒事,沒事,出門在外都不容易。」
五菱之光緩緩發動,一路在繁鬧的市區兜兜轉轉的繞了幾個大圈,二十分鐘後,最後才在臨近市郊的地方停了下來。
省隊訓練基地到了~~
……
門衛處,王教練刷了波臉後,「五菱之光」一路開到辦公樓下停住。
行李先放在車上,蘇浩和父親下了車,在王教練的帶領下,先去前台報導,領宿舍房卡和隊服用品。
隊裡助理教練相當於學校的生活老師,職責就是幫忙新來的隊員報導後更快更好的適應新環境,迅速融入日常訓練,平時主要負責解決隊裡運動員們的日常生活問題。
這一路上,王教練也非常盡責的向兩人大致介紹了一下隊裡情況,日常注意事項。
宿舍食堂、訓練場澡堂的大致位置,每月每年的省隊福利,一些訓練教練的風格喜好……
走進了窗明几淨的辦公大廳,報導很順利。在省隊待了十多年王教練的面孔還是很有辨識度的,黎主任也特地打過招呼。
簡單的填好報名表,交上了準備好的各種證件後,很快前台就分發了宿舍房卡,發了單子,隊服用品到生活用品處取。
報導完,王教練繼續開著車,轉過幾棟樓,來到了宿舍樓口,蘇浩和父親從車上下來,打開後備箱,取出行李。
「從門口進去,看見樓梯,上了二樓右手邊就到了。隊裡還有事,我就先走了!」
王教練坐在車裡為蘇浩指路。
「行,行,麻煩你了。」
蘇浩和父親招了招手,一陣風拂過,只剩下蘇浩、父親、大包小包的行李。
「現在運動員福利待遇越來越好了!」
父親充滿感嘆的抬頭仰視著小巧精美的宿舍小樓。三層的小樓,嶄新發亮的白瓷,午後的陽光下,閃爍著耀耀金光。
……
五棟207寢室,
蘇浩父子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穿過宿舍長長的過道尋找門牌,來到宿舍門口,蘇浩用房卡刷開了宿舍門,探頭朝寢室內部望去,卻發現寢室內空無一人,只有兩張木床一前一後的放置在牆壁兩側。
「下午兩點多,估計室友都在訓練。」
蘇浩打量了一下屋內環境,看見右側牆角木床鋪墊整潔的被褥和桌柜上生活用品,回頭和父親說道。
「嗯?兩人間?」
父親四處看了看,有些意外,這個年頭地皮緊張,集團的宿舍一般分為往往是八人間、六人間,幾位赤腳大漢渾身汗臭的擠湊在三十來平米的小屋內,簡直~
寢室靠門處,配有單人的衛生間,配有浴頭,避免了公共廁所、公共澡堂的麻煩。
最關鍵的是宿舍衛生不錯,
沒有邋裡邋遢的褲頭,
沒有隨處丟棄的廢紙……
牙刷牙膏之類的生活用品擺放的整整齊齊。
蘇浩鬆了口氣,共同合住的最大矛盾就是生活方式差異,記得上輩子大學的時候,六人的宿舍,常常有室友衣服懶得洗,內褲正反換著穿,節約水資源。
而最為記憶猶新的是冬末春初,一次公共澡堂洗澡的時候,背後一哥們洋洋得意的朝自己室友炫耀——
嘿,兄弟摸摸,冬天太冷,我已經一個多月沒洗澡了,看看我身上的軟泥~~
地磚上的流水緩緩發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