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遺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墨家長老講述著那個遙遠的時代。李琦和安莉靜靜地坐在一旁,全神貫注地聆聽著。「在那個時代,墨家不僅僅是一個學派,它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和平與智慧的生活方式。」長老緩緩地說,「我們墨家的創始人墨子,他提倡兼愛非攻,主張節用,反對無謂的戰爭和奢侈。」李琦點了點頭。「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墨家的影響力逐漸減弱,直到在歷史的長河中幾乎被遺忘。」長老的眼中閃過一絲哀傷,「然而,我們的精神並未消失,它在另一個維度中得到了傳承和發展。」安莉好奇地問:「另一個維度?那是怎樣的存在?」長老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在那個維度,墨家的思想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我們不僅研究哲學和道德,還探索宇宙的奧秘,以及科技的力量。我們試圖找到一種方法,將墨家的理念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以實現真正的和平。」李琦和安莉交換了一個驚訝的眼神。「但是,這個維度的和平並非沒有挑戰。」長老的語氣變得嚴肅,「有一股勢力,他們試圖破壞這種平衡,他們渴望權力,不惜一切代價。我們必須阻止他們,保護這個維度的和平。」李琦站起身,堅定地說:「長老,我們願意幫助您,保護這個維度的和平。」安莉也緊隨其後,表示支持:「是的,我們願意學習墨家的智慧,用它來對抗那些破壞和平的人。」長老看著他們,眼中露出了讚許的光芒:「很好,但記住,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心的堅定和對和平的渴望。」

  長老講述著趙錦華和張韶成領命後,開始了緊張的阿房宮建造工作。他們夜以繼日地研究古籍,參考前朝的建築風格,同時融入了新的設計理念。他們決定採用最堅固的石材和最精美的木材,每一磚一瓦都要經過精心挑選。宮殿的設計圖上,阿房宮的規模宏大,布局嚴謹。主殿高聳入雲,兩側的長廊如同巨龍蜿蜒,連接著無數的偏殿和庭院。宮殿的屋頂覆蓋著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是天宮降臨人間。牆壁上鑲嵌著精美的玉石和寶石,每一塊都經過精心雕琢,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工藝。李雄,被命令負責阿房宮的保衛工作他挑選了最忠誠、最勇敢的士兵來守衛這座宮殿。他設計了一套複雜的防禦體系,包括高聳的城牆、隱蔽的箭塔和迷宮般的地下通道。每個入口都設有重重機關,只有通過特定的暗號才能進入。

  李琦:「安莉,你看這裡,說阿房宮的建造動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和勞工,他們日夜不停地工作,汗水灑在每一寸土地上。」安莉:「是啊,李琦。那麼多人,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夢想,都和這座宮殿緊緊相連。」李琦(嘆氣):「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從未想過,自己的辛勤勞作會為後世留下如此宏偉的建築。他們只是默默地,日復一日地工作著。」安莉:那些工匠們在建造過程中,將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磚上,有的在壁畫的角落裡留下自己的印記。」李琦(好奇地湊近):「真的嗎?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在那麼宏偉的工程中留下自己的一小部分,即使微不足道,也是他們存在過的證明。」安莉:「我想,那是一種自豪感吧。他們知道自己的工作對整個帝國有多麼重要,即使他們的名字可能永遠不會被後人記住。」李琦(感慨):「是啊,阿房宮不僅僅是一座宮殿,它也是那些工匠和勞工們生命的見證。他們的汗水和淚水,他們的歡笑和痛苦,都融入了這座宮殿的每一塊磚石之中。」安莉:「歷史總是這樣,宏大的敘事背後,是無數普通人的默默付出。

  他們用最精湛的技藝,將趙錦華和張韶成的設計圖變為現實。隨著宮殿的逐漸成形,它的壯麗和宏偉讓每一個見過它的人都為之震撼。阿房宮不僅是秦始皇權力的象徵,也是他夢想中的永恆帝國的縮影。它矗立在大地上,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輝煌,也承載了秦始皇對不朽的渴望。

  在墨家長老對趙錦華的回憶中,阿房宮的建造不僅僅是一項工程,而是一場與天地共鳴的儀式,一段傳奇的開始。

  阿房宮前殿的建立,並非僅僅是人力所為,而是天意與神秘力量的結合。他召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但工程之浩大,非人力所能及。就在工程陷入困境之時,一位神秘道士出現了,他自稱來自崑崙山,擁有通天徹地之能。道士告訴秦始皇,若想宮殿建成,必須藉助天地之力。於是,秦始皇按照道士的指引,開始了一項神秘的儀式。道士在阿房宮的地基上畫出了一個巨大的八卦,這個陣法連接著天地靈氣,能夠引動自然之力。在月圓之夜,嬴政帶領著文武百官,按照道士的指示,開始了儀式。隨著儀式的進行,天空中出現了奇異的景象,大地也開始震動。突然,一道光芒從天而降,直擊八卦的中心,整個工地被一層神秘的光暈所籠罩。工匠們驚訝地發現,他們手中的工具似乎被賦予了生命,自動地開始雕刻石料,搭建樑柱。而那些石料和木材,也在光芒的照耀下,變得異常堅固,仿佛蘊含了天地的精華。就這樣,阿房宮前殿在神秘力量的幫助下,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建成了。而那位神秘的道士,宮殿建成後,便消失無蹤。只送給了秦始皇一本《德道經》。

  墨家長老記得那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道家神秘人走後,趙錦華和張韶成翻閱著《德道經》,他們的雙手輕輕揮動,繼續建造著阿房宮。隨著他們的動作,周圍的空氣開始震動,一股股靈氣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形成了一道道肉眼可見的氣流。這些氣流在他的指揮下,開始在地面上勾勒出宮殿的輪廓。他記得,那時的他,就像是天地間的指揮者,每一次揮手,每一次轉身,都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威嚴和力量。他的動作雖然簡單,卻蘊含著深奧的道法,每一次移動都與天地的節奏相吻合。

  所有人站在遠處,目睹了趙錦華張韶成創造宮殿的整個過程,臉上都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墨家長老通過大鼎的投影把當時的回憶投屏在現實里,孩子們也如實地觀看著當時的情景。李琦(驚嘆):「哇,你看趙錦華,他真的做到了!那些靈氣就像是他的僕人一樣,完全聽從他的指揮。」安莉(點頭):「是啊,我從沒見過有人能這樣操控靈氣。你看那些氣流,它們在他的指揮下形成了宮殿的輪廓,這簡直是奇蹟。」李琦(好奇):「他的動作看起來那麼簡單,但每一次揮手都好像蘊含著深奧的道法。你說,他是怎麼做到的?」安莉(思考):「我想,這不僅僅是技巧的問題,更多的是他對天地節奏的理解和掌控。你看他的動作,每一次移動都和周圍的環境完美融合。」李琦(興奮):「我甚至能感覺到空氣都在震動。這股力量,真是太驚人了。」安莉(微笑):「確實,趙錦華就像是天地間的指揮者,他不僅創造了一座宮殿,更是在向我們展示他的力量和決心。」李琦(感慨):「看他走進宮殿,大門自動開啟,然後又關閉,這一切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他真的做到了。」

  隨著趙錦華的指揮,工匠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的動作迅速而有序,就像是被某種神秘的力量所引導。他們挖掘深井,汲取地脈中的靈泉,這些泉水在趙錦華的指揮下,與泥土混合,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材料,這種材料不僅堅固無比,而且充滿了靈性。

  李琦(讚嘆地):「安莉,你看這座建築,它簡直就像是有生命一樣!」安莉(點頭):「是啊,李琦。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材料,它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仿佛有自己的靈魂。」李琦(好奇地):「你不覺得這些工匠們像是被某種神秘力量引導嗎?他們的動作如此迅速而有序。」安莉(若有所思):「確實,這讓我想起了傳說中的建築大師,他們能夠與自然對話,讓建築與大地共鳴。甚至與靈界溝通。這座建築,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築,它是一扇門,連接著我們的世界和另一個世界。」這是一個傳奇。」

  當雷電在天空中交織,釋放出耀眼的光芒時,張韶成和趙錦華伸出手,那些光芒就像是聽話的寵物,被他引導至宮殿的頂部,形成了一道道光柱。這些光柱不僅僅是裝飾,它們是連接天地靈氣的通道,使得阿房宮成為了一個靈氣匯聚的聖地。

  李琦望著天空中交織的雷電。他轉頭對身邊的安莉說:「看那,天空中的雷電,它們的力量如此狂野,卻又如此美麗。」安莉回應道:「是啊,它們就像是被召喚的守護神,等待著指令。」隨著張韶成伸出手,天空中的雷電仿佛感受到了他的召喚,開始緩緩地向他們靠攏。趙錦華也伸出手,兩人的手掌相對,形成了一個能量的通道。李琦低聲說道:「他們在引導它們,將這股力量轉化為光柱,連接天地,讓阿房宮成為靈氣的匯聚之地。」安莉點頭,兩人開始集中精神,觀看天空中的雷電引導至宮殿的頂部。光柱逐漸形成,它們不僅僅是裝飾,更是連接天地靈氣的橋樑。安莉輕聲讚嘆:「看,這些光柱不僅僅是光,它們是靈氣的通道,是阿房宮成為聖地的關鍵。」李琦微笑著回答:「是的,這些光柱將天地間的靈氣匯聚於此。

  在宮殿的中心,趙錦華親自動手,用他那雙被靈力包裹的雙手,雕刻出了一個巨大的玉石基座。保護玉石不受外界的侵擾。而第一顆玉石此刻被安置在基座上時,整個宮殿都發出了一聲輕微的震動,仿佛天地間的靈氣都在這一刻匯聚於此。這顆玉石散發出柔和的光芒,與宮殿的光柱相呼應,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靈氣漩渦,這第一顆玉石就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秦始皇站在宮殿的最高點,回望著這一切,他的眼中充滿了滿意和自豪。

  他小心翼翼地將第一顆玉石安置在基座上。隨著玉石的安置,宮殿微微震動,靈氣匯聚。

  李琦:「安莉,你看,這第一顆玉石,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璽。它的安置,讓整個宮殿都活了起來。」安莉凝視著玉石散發出的柔和光芒,感受著靈氣漩渦的力量,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敬畏:「李琦,這力量...真是太驚人了。每一顆玉石都像是有生命一般,它們的光芒與宮殿的光柱相呼應,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靈氣網絡。」李琦點頭:「是的,這七星玉石不僅僅是寶物,它們承載著大秦的氣運,是我們帝國的心臟。」安莉退到一旁,靜靜地看這一切。」隨著更多玉石的安置,宮殿內的靈氣越來越濃郁,李琦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這股力量,他轉向安莉:「安莉,這七星玉石的集合,將成為大秦最強大的屏障。」

  秦始皇伸出手,輕輕觸摸著傳國玉璽,感受著其中蘊含的力量。

  李琦和安莉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這個阿房宮今何在呢。

  李琦: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決定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修建阿房宮,以此來彰顯他的帝王威嚴和統一四海的功績。安莉:阿房宮的選址也很有意思,據說具有強烈的軸線意識,這可能是秦始皇給統一後的秦帝國都城咸陽定的軸線。李琦:地球考古發掘顯示,阿房宮只建成了前殿地基。它包含兩大建築群,前殿建築群和「上天台」建築群。前殿遺址北至渭河、南到漢代昆明池北岸都沒有發現同時期的建築,確定了秦阿房宮遺址範圍的北界和南界。安莉:確實,阿房宮前殿遺址的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高7—9米,面積約54.4萬平方米,僅建有台基,面積為54.1萬平方米。考古隊在135平方公里內未發現與阿房宮前殿同時期的秦代建築遺址,確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宮的範圍。李琦:根據地球考古發現,阿房宮並沒有完全建成,至多只建成了前殿,是個半成品工程。而且,專家發現阿房宮並沒有燒毀的痕跡,遺址範圍內只發現了少量的幾塊紅燒土。安莉:如果項羽真的火燒阿房宮三個月,那麼紅燒土應該遍地都是,還應留有大量的草木灰。但事實並非如此,所以阿房宮並沒有像傳說中那樣被項羽焚燒。李琦:是啊,可是趙錦華設計的阿房宮,完全實現了秦始皇宏偉的藍圖。但歷史上隨著秦朝的迅速覆亡,阿房宮成為了歷史上永無來日的「爛尾樓」。安莉:考古學家的發現至少為我們揭開了阿房宮的部分真實面貌,這座宮殿並沒有被焚燒,而是隨著秦朝的滅亡而自然荒廢,最終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後來阿房宮和傳國玉璽到底去哪了呢,為什麼只留下了前殿遺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