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庸才當然沒有受賞的可能,但是劉備並不是庸才。
他有想法,也有實踐的做法,他自認是個動議型的人物,只要劉宏有那個膽量和決心,此事,大有搞頭。
「陛下所言,臣自然知曉,若是沒有把握,臣也不敢向陛下進言,事實上臣已經思考了一陣,就目前來看,古文經學派和今文經學派之間的矛盾是難以調和的。
只是這個矛盾因為黨錮之策而失去了突出性,於是有些較為開明的士人就會尋求古文經學派與今文經學派的合作,一起對抗宦官,這其中,汝南袁氏家族的袁紹就是翹楚。
他身為今文經學派執牛耳者的袁氏家族子弟,卻一力拉攏身為古文經學派傳人的臣,這本身就是今文經學派與古文經學派謀求合作的象徵,絕對不可忽視。
誠然,袁紹身為袁氏家族的庶子,註定無法繼承全部家業,不能傳承《孟氏易》,可他的出身已經註定了他身上打上了今文經學派的印章,去不掉,且他的行動,未嘗沒有袁氏主家的縱容在其中。」
劉宏聽後,頗為感嘆。
「聽玄德一言,如撥雲見日,我有玄德,實乃大幸!玄德,繼續說!」
劉宏顯然沒有得到過針對士人內部組成和紛爭的深入解釋指導,顯然也是對於當前大漢帝國的士人政治生態沒有那麼了解,所以在得到了劉備的深入講解之後,如獲至寶。
劉備也不吝嗇自己的知識。
因為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原本,古文經學派和今文經學派的互相諒解與合作是十分困難的,也是有著一個很長的過程的,但是黨錮和這一次二十六名郡守遭到彈劾的事件,這一過程被大大推動了。
臣在袁本初身邊,為他謀劃了這一系列的行動,不僅動用了古文經學派士人的力量,也動用了今文經學派士人的力量,所以,這是一次空前的兩個派別士人的聯合行動。
他們都遵從袁紹的號召,聽從臣的指揮,通力協作,彼此之間暫時摒棄了門派之見,只為了抗擊宦官,還擊黨錮,原本並不團結的士人在這一次行動中空前團結,這非常不利於陛下。」
劉備的分析讓劉宏眉頭緊皺,顯然意識到了士人兩大派別合流帶來的危險。
「如此一來,豈不是大事不好?」
「的確如此,古文經學派和今文經學派不說合流,只要雙方加強合作,就一定會對大漢局勢產生深遠影響,威脅到現有政局,而他們一旦確認不能用常規方式突破現有困境,必將暴起發難。」
劉備繼續告誡劉宏。
劉宏倒吸一口冷氣,不可置信的看向劉備。
「他們難道敢造反?」
「流血不止的野獸面對生命的威脅,會做出些什麼事情,是沒有人可以預料的,所以臣並不能否認這種可能。」
劉宏呆立當場,說不話來。
看著劉備和劉宏之間的對策,張讓忽然有點自己被忽視的緊迫感。
於是他在一旁酸溜溜的出言。
「事情到這個地步,還不是你在劇中策劃?現在居然又在這裡獻策邀功!無恥!」
「沒有你們一口氣罷黜二十六名郡守的敗筆,會有我說話的機會?事情會到這地步?這是誰挑起來的事端?你難道不清楚嗎?這是我的錯?」
劉備毫不客氣的回懟,張讓頓時被噎的說不出話來。
劉宏聞言不滿地瞪了他一眼,讓他立刻低下了頭,不敢再說什麼。
於是劉備接著給劉宏分析士人內部的矛盾和如何利用這一矛盾,包括當前士人團體對皇帝和宦官的看法等等。
當聽到當前士人團體尤其是今文經學派的士人普遍對皇帝本人不滿的時候,劉宏又是生氣,又是擔憂。
「這群蟲豸害我不淺,侵吞國家稅收,使得稅收每況愈下,國庫空虛,要幹什麼都沒錢!我不得以才出手反制,現在居然倒打一耙,把責任推到我的頭上,簡直是無恥至極!」
劉備心說您老人家也沒做什麼好事。
宦官的確打擊了士人,但是對廣大黎民百姓也是惡鬼一般的存在,搶了士人的錢,也刮窮鬼的錢,對大漢一樣沒起到什么正面作用。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你們都是混蛋,大哥別笑二哥。
對於大漢最終的覆亡,你們兩方面都立下了不可忽視的功勞。
曹丕應該給你們發一顆大大的勳章,司馬懿應該站起來給你們敬酒,司馬炎應該給你們跪下來磕頭謝恩!
但是此時此刻,劉備當然要站在劉宏這邊。
「雖然的確是如此,但是蟲豸是不會覺得自己犯了錯的,就算有人這樣認為,懾於大環境,也不會公開表達是士人犯了錯,所以陛下務必不能繼續做出對士人一網打盡的事情了,否則只會繼續加速這一進程。」
「那我該怎麼辦?玄德,你說。」
劉備冷靜了一會兒,深吸一口氣,緩緩說出自己的謀劃。
「首先,自然是想方設法分裂士人,不能讓今文經學派和古文經學派繼續抱團取暖,臣的建議是,本次新任命的二十六名郡守中,屬於古文經學派的可以直接上任。
而屬於今文經學派的,就要去西園交錢,然後才能上任,不交錢,不能上任,直接換人,還要換古文經學派的士人,還是直接上任,以此給今文經學派巨大的刺激。」
「這樣啊……」
劉宏低著頭想了想,而後緩緩點頭道:「有道理,如此區別對待,不愁他們之間不產生齟齬。」
劉備低聲道:「陛下儘管使喚張讓等人出面,在這一次事件過後,首先應當做出姿態,緩緩解除針對古文經學派士子的黨錮,繼續維持對今文經學派士子的黨錮,靜觀其變。
若是他們經此變故已然開始分裂、鬥爭,則繼續維持這一策略,若是他們還能團結起來一致針對宦官和陛下,陛下就可以開始對五經十四家法動手,放出要立左氏春秋學官的消息。」
張讓又忍不住了。
「那麼明顯的計策,真以為他們是蠢貨?」
劉備搖頭。
「陰謀之所以為陰謀,就是因為上不了台面,一旦被識破,就會被打敗,陽謀之所以陽謀,就是上得了台面,人所皆知,卻無法反抗,我的計策就是陽謀,不是陰謀。
古文經學派士子想要推動古文經學進入學官已經很久很久了,王莽之前就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是被今文經學派所阻擋,雙方勢同水火,明爭暗鬥,若沒有黨錮強力壓制,怎麼會苟且?
他們就算知道這是朝廷的陽謀,又能如何?古文經學派的士人難道會為了團結今文經學派而放棄讓左氏春秋設立學官的機會?今文學派的士人難道會為了團結古文學派而容忍他們分割自己的利益?
陛下,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驅,儒門士人滿口仁義道德,心裡全都是利益,他們唯一的行動目標,也是利益,此陽謀,他們斷然抗拒不了,必然分裂。」
他有想法,也有實踐的做法,他自認是個動議型的人物,只要劉宏有那個膽量和決心,此事,大有搞頭。
「陛下所言,臣自然知曉,若是沒有把握,臣也不敢向陛下進言,事實上臣已經思考了一陣,就目前來看,古文經學派和今文經學派之間的矛盾是難以調和的。
只是這個矛盾因為黨錮之策而失去了突出性,於是有些較為開明的士人就會尋求古文經學派與今文經學派的合作,一起對抗宦官,這其中,汝南袁氏家族的袁紹就是翹楚。
他身為今文經學派執牛耳者的袁氏家族子弟,卻一力拉攏身為古文經學派傳人的臣,這本身就是今文經學派與古文經學派謀求合作的象徵,絕對不可忽視。
誠然,袁紹身為袁氏家族的庶子,註定無法繼承全部家業,不能傳承《孟氏易》,可他的出身已經註定了他身上打上了今文經學派的印章,去不掉,且他的行動,未嘗沒有袁氏主家的縱容在其中。」
劉宏聽後,頗為感嘆。
「聽玄德一言,如撥雲見日,我有玄德,實乃大幸!玄德,繼續說!」
劉宏顯然沒有得到過針對士人內部組成和紛爭的深入解釋指導,顯然也是對於當前大漢帝國的士人政治生態沒有那麼了解,所以在得到了劉備的深入講解之後,如獲至寶。
劉備也不吝嗇自己的知識。
因為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原本,古文經學派和今文經學派的互相諒解與合作是十分困難的,也是有著一個很長的過程的,但是黨錮和這一次二十六名郡守遭到彈劾的事件,這一過程被大大推動了。
臣在袁本初身邊,為他謀劃了這一系列的行動,不僅動用了古文經學派士人的力量,也動用了今文經學派士人的力量,所以,這是一次空前的兩個派別士人的聯合行動。
他們都遵從袁紹的號召,聽從臣的指揮,通力協作,彼此之間暫時摒棄了門派之見,只為了抗擊宦官,還擊黨錮,原本並不團結的士人在這一次行動中空前團結,這非常不利於陛下。」
劉備的分析讓劉宏眉頭緊皺,顯然意識到了士人兩大派別合流帶來的危險。
「如此一來,豈不是大事不好?」
「的確如此,古文經學派和今文經學派不說合流,只要雙方加強合作,就一定會對大漢局勢產生深遠影響,威脅到現有政局,而他們一旦確認不能用常規方式突破現有困境,必將暴起發難。」
劉備繼續告誡劉宏。
劉宏倒吸一口冷氣,不可置信的看向劉備。
「他們難道敢造反?」
「流血不止的野獸面對生命的威脅,會做出些什麼事情,是沒有人可以預料的,所以臣並不能否認這種可能。」
劉宏呆立當場,說不話來。
看著劉備和劉宏之間的對策,張讓忽然有點自己被忽視的緊迫感。
於是他在一旁酸溜溜的出言。
「事情到這個地步,還不是你在劇中策劃?現在居然又在這裡獻策邀功!無恥!」
「沒有你們一口氣罷黜二十六名郡守的敗筆,會有我說話的機會?事情會到這地步?這是誰挑起來的事端?你難道不清楚嗎?這是我的錯?」
劉備毫不客氣的回懟,張讓頓時被噎的說不出話來。
劉宏聞言不滿地瞪了他一眼,讓他立刻低下了頭,不敢再說什麼。
於是劉備接著給劉宏分析士人內部的矛盾和如何利用這一矛盾,包括當前士人團體對皇帝和宦官的看法等等。
當聽到當前士人團體尤其是今文經學派的士人普遍對皇帝本人不滿的時候,劉宏又是生氣,又是擔憂。
「這群蟲豸害我不淺,侵吞國家稅收,使得稅收每況愈下,國庫空虛,要幹什麼都沒錢!我不得以才出手反制,現在居然倒打一耙,把責任推到我的頭上,簡直是無恥至極!」
劉備心說您老人家也沒做什麼好事。
宦官的確打擊了士人,但是對廣大黎民百姓也是惡鬼一般的存在,搶了士人的錢,也刮窮鬼的錢,對大漢一樣沒起到什么正面作用。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你們都是混蛋,大哥別笑二哥。
對於大漢最終的覆亡,你們兩方面都立下了不可忽視的功勞。
曹丕應該給你們發一顆大大的勳章,司馬懿應該站起來給你們敬酒,司馬炎應該給你們跪下來磕頭謝恩!
但是此時此刻,劉備當然要站在劉宏這邊。
「雖然的確是如此,但是蟲豸是不會覺得自己犯了錯的,就算有人這樣認為,懾於大環境,也不會公開表達是士人犯了錯,所以陛下務必不能繼續做出對士人一網打盡的事情了,否則只會繼續加速這一進程。」
「那我該怎麼辦?玄德,你說。」
劉備冷靜了一會兒,深吸一口氣,緩緩說出自己的謀劃。
「首先,自然是想方設法分裂士人,不能讓今文經學派和古文經學派繼續抱團取暖,臣的建議是,本次新任命的二十六名郡守中,屬於古文經學派的可以直接上任。
而屬於今文經學派的,就要去西園交錢,然後才能上任,不交錢,不能上任,直接換人,還要換古文經學派的士人,還是直接上任,以此給今文經學派巨大的刺激。」
「這樣啊……」
劉宏低著頭想了想,而後緩緩點頭道:「有道理,如此區別對待,不愁他們之間不產生齟齬。」
劉備低聲道:「陛下儘管使喚張讓等人出面,在這一次事件過後,首先應當做出姿態,緩緩解除針對古文經學派士子的黨錮,繼續維持對今文經學派士子的黨錮,靜觀其變。
若是他們經此變故已然開始分裂、鬥爭,則繼續維持這一策略,若是他們還能團結起來一致針對宦官和陛下,陛下就可以開始對五經十四家法動手,放出要立左氏春秋學官的消息。」
張讓又忍不住了。
「那麼明顯的計策,真以為他們是蠢貨?」
劉備搖頭。
「陰謀之所以為陰謀,就是因為上不了台面,一旦被識破,就會被打敗,陽謀之所以陽謀,就是上得了台面,人所皆知,卻無法反抗,我的計策就是陽謀,不是陰謀。
古文經學派士子想要推動古文經學進入學官已經很久很久了,王莽之前就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但是被今文經學派所阻擋,雙方勢同水火,明爭暗鬥,若沒有黨錮強力壓制,怎麼會苟且?
他們就算知道這是朝廷的陽謀,又能如何?古文經學派的士人難道會為了團結今文經學派而放棄讓左氏春秋設立學官的機會?今文學派的士人難道會為了團結古文學派而容忍他們分割自己的利益?
陛下,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驅,儒門士人滿口仁義道德,心裡全都是利益,他們唯一的行動目標,也是利益,此陽謀,他們斷然抗拒不了,必然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