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我羨慕他的才華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岸這個天才「過時」的速度好像有些快,去了一趟廁所的功夫,人群交流的中心就已經不是他了。

  顯而易見,眾人已經達成一個共識。

  單車這個劇本寫的雖然是才華橫溢,但如果想要把這份才華展示到檯面上那還得多沉澱。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電影局的領導也到現場了。

  那男人和簡政一起來出席的,大約六十幾歲,可能是車馬勞頓神經看上去有些許的疲憊。

  看過江岸的劇本之後,領導是這麼說的:

  「有點意思,但是也差點意思。」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還是要和生活有所區別,再努力努力吧。」

  遂即,對於這劇本的討論聲音就變得很小了,幾個文娛投資商也不湊上來了。

  電影局的老領導不看好,那就是不好,不好就不能過審,不過審就不賣座,不賣座那就不是好電影。

  大家來交流會,那又不是奔著虧錢來的。

  江岸可就聽不明白這幾句點評了。

  哪裡不過審你倒是說啊!

  哪裡不行我改哪裡啊!

  什麼叫有點意思,但還差點意思?哪裡差點意思,差的是哪點意思啊?

  怪不得水滸傳一首主題曲不過。

  這種整改意見,那和猜有什麼區別?怎麼現代社會了還得揣測聖意啊?

  大鬍子看江岸臉上有氣憤,笑著拍一拍年輕人的肩膀讓他放鬆。

  到底還是年輕,這種太極話那得多學習學習啊。

  「老人家什麼意思?這很明白啊。」

  大鬍子貼心跟江岸半教半說,拿起劇本把幾個關鍵的情節指一指。

  「你不能寫的太真實,更不能寫的太直白,結局更不能太悲劇,老百姓的生活怎麼可能是未知的?那肯定是向著健康美好大進步的啊。」

  江岸和大鬍子對過眼神,心裡倒是很感激大鬍子能這麼說,多少也是提攜之恩了。

  那水滸主題曲的事,待會就給大鬍子順手辦了。

  江岸不能一直白白享受人家的機會和指點不是。

  「紙來了,給你筆。」

  表哥張源很快給江岸找來了東西,江岸也沒客氣讓表哥又給自己找來一張小書桌。

  要展現才華,那就不能偷偷摸摸,趁著風浪最大抓最貴的魚!

  差點意思是吧?那我就給你加點佐料。

  江岸很快伏案創作起來,把之前的劇本通讀之後,順著自己覺醒之後的思路去往下創作。

  他這不羈的行為倒是很吸睛。

  一眾交流會場的創作者們沒一個在現場真的提筆修改的,一是靈感受限大家不一定能寫的出來,二是改出來要還是不怎麼好,那不是丟第二次臉嗎?

  述評是最先湊過去的。

  他主張的論調是這劇本已經完美,在原有的架構上很完美的展現了主題,修改只能是畫蛇添足,但是吧,總不能攔著人家創作自己的劇本,於是也就跟著看眼熱鬧。

  劉和坪呢則是有些嚴肅的看著。

  這人是所有編劇里最完美主義,最有藝術追求的人,從他寫大明王朝1566就能看得出來,對於自己筆下的所有東西,這人都是極其負責的。

  他主張的是絕不可能為了審核妥協改變主題創作。

  看江岸還這麼年輕,耳根子卻這麼軟,心裡不免對這個年輕人看低了些。

  不就是被所謂的老領導不看好,這就要娛樂化,臃腫化自己的作品,那以後的創作道路必定沒有什麼血性。

  他倒是有些可惜了單車這部作品。

  擰財神也跟著人群給圍上來了,他倒是覺得江岸這人以後能混出一片天,文學再怎麼重要那也不能比生活更重要,改劇本怎麼了,只要能賣出去,再狠的他也不是不行。

  這諸位都關注著江岸的變化,似乎沒人在乎劇本到底能改成什麼樣子。

  畢竟,再改還能有第一版有感覺?

  加上去的東西,那不都是對生活的妥協嘛。

  江岸卻沒有被這些亂七八糟的所有東西所干擾。


  如果一部好電影不能在合規的方式下通過審查,那是寫劇本的沒本事,讓子彈飛不也飛了那麼多年了,人姜文現在也沒吃紫丹啊。

  不多時,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直到江岸落筆結束。

  這塊小地方都快圍的水泄不通了。

  人群中,何情表情是很鬱悶的。

  她把江岸的劇本送到這裡來,真心希望江岸掙名又得利,現在名好像有了一點卻不透徹,利更是八桿子打不著。

  現在她甚至都不明白這個劇本為什麼會不過審。

  「這就改好了?」何情用手帕給江岸擦一擦額前的汗珠,一堆人圍著都把她弟弟給擠出汗來了。

  「改動不大啊,姐先看看,怎麼改的。」

  何情掃一眼紙上多出來的寥寥黑色筆記,估計弟弟也是簡單小修補了一下。

  前後全部翻閱一遍才發現端倪。

  「沒改啊?就是往裡面加個角色?」

  何情怎麼還覺得有點小忐忑呢,加一個角色能改變多少東西?

  「華振邦,華興大學社會人文學教授。」

  「故事開場不是從農村少年小貴成為快遞員。」

  「而是華振邦,這位在社會學領域久負盛名的教授,準備研究新時代的年輕人的成長,並且打算拍攝一部紀錄片開始。」

  「華振邦華振邦出生於1928年,一生跨越多個重要歷史時期,軍閥混戰中僥倖活著,見證了抗日戰爭的殘酷和人民團結,後來親眼看見百萬雄獅浩浩蕩蕩過大江的豪邁,積極投身建設國家初期,78年獲得出國機會留洋,90年選擇重新回到國家。」

  「他一生經歷過太多,所以想聚焦新時代,新時代中的年輕人於是拍攝紀錄片。」

  「他找到了從農村來京城做快遞員的小貴。」

  何情念完這個人物,不由自主點點頭。

  這麼一位有著豐富社會經驗的老人,一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似乎出場的並不突兀。

  用他見過這麼多時代的眼睛去看最新的社會,好像是個不錯的戲劇亮點。

  他眼睛裡的年輕人,年輕的時代是怎麼樣的呢?

  故事好像不自覺上升了個小層次。

  「加的好!」述評最先肯定的點點頭,他都沒想過劇本修改還能用這種辦法,完全不覺得突兀。

  「這個人物也能提升故事的層次感。」

  「把電影從單純的少年對於社會,對於時代的迷茫,增加了新濾鏡和交互。」

  「接下來的我來讀。」

  述評迫不及待把何情手中劇本拿了過去,他很想知道這個背負著歷史宿命的老人是怎麼改變劇情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