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此馬車停於外,安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33章 此馬車停於外,安否?

  揚州府,巡鹽御史衙門。

  臨到年底,衙門中的公務反而愈發繁重。

  其中鹽課考成,便是全國各地巡鹽御史肩上的重擔,一但在考察中,發現鹽引和鹽稅的數目對不齊,輕則從下至上被牽連責罰,重則罷官奪職歸於庶民。

  而林如海能夠在鹽科這麼重要的位置上一坐十數載,不僅僅依靠隆祐帝的信任,還有他出色的能力,迄今為止他從未在鹽課考成中落了下乘。

  但對他來說,這仍然不算是個輕鬆的差事,就好似成績再優異的學子,都要謹慎的對待考題。

  林如海多日靜坐衙堂處置公事,眼下更是在用膳時都手不離卷,不免讓侍奉在側的白姨娘,周姨娘擔憂起他的身子來。

  餵了林如海一口水,卻見他面上眉頭始終緊鎖,無法緩解,周姨娘關心問道:「妾身冒昧,不知老爺這些時日總是愁眉不展,可是遇見了什麼難處?」

  林如海並未放下手中書卷,雲淡風輕道:「一切如舊,近來還是忙些鹽院的事。」

  「考成?」

  周姨娘又問道:「這也不是老爺第一遭考成了,往年都沒出過什麼差錯,今年一年也都平穩無錯,何必如此擔心呢?」

  白姨娘在身旁開解道:「老爺沒做錯,萬事還是小心為上。」

  林如海放下書卷,眉頭微皺道:「坦白說來,我有幾分心慌,昨日臥榻也並不安寧,當不算什麼好兆頭,隱隱約約總感覺有什麼壞事臨近,卻又說不出來是哪回事,真是莫名其妙。」

  「不過,只要考成一事不出差錯也就好了,總能安安穩穩的過這一個年。」

  兩個姨娘相視一眼,皆是深深嘆出一口氣來,便計劃著一會兒去灶房為林如海煲湯,滋補滋補身子。

  林如海可是這個家的頂樑柱,若是他當真出了什麼差錯,那這個府邸就真是要牆倒屋塌了。

  適時,管家韓大趕來了屋檐下,輕叩門框,問道:「老爺,老奴有事通報。」

  裡面傳來了林如海厚重的聲音,「外面受風,進來說吧。」

  「是。」

  兩個姨娘正襟危坐起來,順便喚了丫鬟過來,將餐桌清理乾淨,換上茶盤。

  林如海也放下了書卷,平靜的望著入門報信的管家韓大,「說吧,可是鹽院生了什麼是非?」

  剛剛桌上的眾人才談起,林如海總預感會有什麼不妙的事情發生,這遭韓大就進來通報。

  如此巧合不免讓兩位姨娘都跟著緊張兮兮,雙手交迭身前,不知放在何處更恰當了。

  林如海倒是面色如舊,古井無波,畢竟十數年的官場沉浮,已經將一個探花郎的心智完全打磨通透,便是遇到再大的事情,他都不會自亂了陣腳。

  因為,他都會憑藉自己的能為,應對好各種突發狀況。

  韓大畢恭畢敬行了一禮,這是林家的家風,也因此從他的臉上看不出是好事還是壞事,更讓眾人懸起了一顆心。

  一揖起身,韓大才徐徐道:「據碼頭傳來的消息,今晚之前,安京侯和小姐便能抵達揚州府了。」

  兩位姨娘聞言一愣,片刻後,相視一眼又都能看出對方眸眼中的喜色。

  不單單能看到許久未見的林黛玉,出落成什麼標誌模樣了,更能見一見那大名鼎鼎的安京侯,究竟是什麼樣貌。

  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兩人當真是欣喜不已,緩出了一大口氣。

  而林如海陡然色變,拍案而起,在堂前來來回回的踱起了步子,心亂如麻,步伐也稍顯凌亂了。

  「好,好呀,我倒以為最近是什麼事亂了我的心神!」

  林如海胸前起起伏伏,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道:「兩人的流言蜚語滿城皆是,我這一張臉面都丟盡了。」

  「但凡,我出門赴宴時,人都問我一句安京侯的近況,我又如何得知?」

  「他們兩個還真敢結伴歸來,我倒要看看,兩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白姨娘,周姨娘趕忙來到林如海面前,左右攙扶住,安慰道:「老爺莫急,老爺莫急,姑娘回來過個年節豈不是件好事?」

  「到今年,姑娘離家已有近八載,老爺自是比我們更想念她呀。」

  林如海的心緒緩和了些,深深嘆了口氣道:「玉兒遠走他鄉,是我之過。可岳凌他趁虛而入,難道他……他……嗐呀!」


  林如海抬起手臂指著門口,指尖顫抖不止,片刻後又氣憤的放了下來,再回到桌案旁,臉色顯得愈發難看了。

  白姨娘再勸道:「如今姑娘的名聲已經如此了,除了嫁給安京侯以外,也沒別的辦法,世人皆知姑娘在安京侯府長大,甚至不願意回揚州,還有誰敢與安京侯府爭人呢?」

  「且不論安京侯府如今正值鼎盛,安京侯自身便受姑娘喜愛,這當是姑娘的好姻緣了。」

  「只當老爺粗心辦了好事……哪裡去找再能比肩安京侯的男子了,總比……總比榮國府里的寶二爺強上許多吧?」

  白姨娘是賈敏的陪嫁丫鬟,出自榮國府,對於榮國府的事情最是知曉,此刻抬出賈寶玉來,果然起到了效果,讓林如海的精神都為之一振。

  沉住一口氣,林如海慍怒道:「休要提別人家的事了,且就論我們自己的家事。」

  「這岳凌何薄於我,我曾待他如知交故舊,他接走玉兒之後,便先將我給玉兒的銀票,占為私財,後來又教唆玉兒在信中與我牟利。」

  「還百般推阻玉兒歸來揚州府,甚至南下揚州,讓玉兒親筆來寫辭別信,與我耀武揚威。」

  「在陛下面前,不知他進了什麼讒言,更是要讓陛下繞過我去,為二人賜婚。」

  「供職蘇州,還不忘來信嘲弄於我,我還得協助他。這還不足,竟讓玉兒又來信,向我索要銀兩,說是為了向宮中獻禮,給皇后娘娘。」

  「這是禮節?皇后娘娘與玉兒有什麼干係?她不過閨中待嫁的姑娘,能直入後宮?還沒過門,當起安京侯府的誥命來了,真是氣煞我也!」

  「林家的家風,已然被她敗了個乾淨。我上街時,背後竊竊私語,暗暗發笑之人,難道不都是嗤笑我林家的?」

  句句在理,讓兩位姨娘都啞口無言。

  始終立在堂下的韓大不禁開口道:「那老爺,我們如何接待安京侯和小姐?」

  林如海一拂衣袖道:「不予理會,沒我的允許,我倒要看一看誰敢開這鹽院的大門!」

  「不與她吃個閉門羹,倒不知她是哪裡的人了!」

  兩位姨娘面面相覷,連同韓大,都暗暗嘆息起來。

  林如海四世列侯出身,在他這一代本該破落的林家,卻是他力挽狂瀾,高中探花,再續上了林家的門楣。

  這是何等光彩之事,心中自然有他的一份傲骨。

  而岳凌也是年少成名,那身上的傲氣更不必多說,兩人為至交好友時是惺惺相惜,可兩人有了利益衝突之時,那就是針尖麥芒。

  他們這一眾下人,還真就幫不上忙。

  眾人還未清場,裡面還傳來了林如海的喝聲,「將我的話傳下去!」

  「是……」

  ……

  運河河道,

  一艘揚著「岳」字船帆的官船,平穩的行駛在江面上。

  與之伴行的,還有三千的滄州軍,分在周遭的小船上護航。

  能打岳字旗的,這天下就只有一家,往來船夫見之皆知,此乃安京侯的船,便都儘量避開,以免影響其通航。

  故此,這北上之旅,比原定的更加暢通了。

  甲板上,林黛玉身披著淡粉色的鶴氅,手扶欄杆,遠遠的眺望著曠野。

  微風拂過她的面頰,惹得鬢角亂發輕舞,吹散些在嘴角,林黛玉青蔥玉指向後撥弄,將亂發一併夾在耳後,小聲嘀咕道:「頭髮似是又長了些,這小髮髻包不住頭髮了,若是能戴髮簪,就再方便不過了。」

  岳凌陪伴在她身邊也不言語,只一雙眼盯緊著林黛玉。

  她在看風景,他也是。

  當影影綽綽能看到一處城牆時,林黛玉的臉上便揚起了笑容,蹦起兩下指著遠方道:「岳大哥快看,我們要到了!」

  「啊?這麼快嗎,這就要到了?」

  岳凌望著遠處高聳的城牆,心中略感不妙。

  林黛玉挑了挑眉道:「這是哪裡話,岳大哥好似想要繼續在這船上呢?」

  岳凌訕訕一笑道:「船上也沒什麼不好。」

  林黛玉嘟了嘟嘴道:「怎麼好了,一點也不好,屋子都太窄了,床榻也窄,還很潮濕,身上都黏糊糊的。」


  岳凌眨了眨眼,「那不是……挺好嗎?」

  每次睡醒,林黛玉都要起來沐浴更衣,洗得身上香噴噴的,坐在她身邊,就算不抱在懷裡,都別提有多舒服了。

  林黛玉臉頰一紅,輕啐了一口道:「要不是床榻太窄了,我才不會抱在岳大哥懷裡睡著呢!」

  岳凌看著她鬧,笑而不語。

  這幾日的相處,兩人更親密了些。

  所謂只有這一次的擁抱,已經成了兩人每晚的必修課,美其名曰床榻太窄,實際上兩人都是樂在其中。

  或許是因為都感受到了,在林府便沒辦法繼續這樣肆意妄為,林黛玉黏在岳凌身邊的時間,就更久了,幾乎食同桌,寢同床。

  多年未回家鄉的林黛玉,當看到揚州的風景時,心情還是難以自已的激動。

  畢竟遠離家鄉這麼久了,重歸舊土,好似浮萍尋到了根。

  而且,還是和岳凌一塊兒歸來,林黛玉打定主意,要帶著岳凌在揚州府好生頑樂一回。

  比起蘇州的繁花似錦,二十四橋明月夜的揚州府,完全不遑多讓。

  富甲天下的鹽商,顯然是這個時代的頂級商賈,甚至不以朝代的興衰而更替。

  「好啦,沒多久就該靠岸了,岳大哥我們回船艙裡面吧?」

  岳凌微微頷首,暗嘆出一口氣來。

  果然該來的一切都會來。

  雖然心底對林大人,有一點小虧欠,但岳凌還是覺得他足夠信守承諾,是真的將林黛玉的身子養得極佳。

  在船上都能蹦蹦跳跳的,和之前柔柔弱弱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

  而且在平日裡,他對於林如海也足夠尊重,從未提出過一些特殊要求。

  更不過問,林黛玉與林如海的書信往來。

  想必,他如此用心的對待林黛玉,林黛玉在她的家書上,也會展露出他好的一面。

  就算,他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總不能磨滅掉所有優點吧?

  更甚,林黛玉還拿了滄浪園的詩魁,也算是一舉震驚東南,成了個小有名氣的人物,讓林府與之揚眉吐氣。

  揚州距離蘇州也不遠,這些肯定在坊間也有傳唱了。

  事事都做得如此充足,林如海總不能伸手打笑臉人,當面求娶林黛玉,便是略有阻礙,最終應當也能成功。

  舊時,自己和林如海關係匪淺,許久未見,岳凌僅憑初心,倒是也想見一見這個老朋友有什麼變化了。

  在一地政績斐然的他,估計也快遷入京城,任高官了。

  作為隆祐帝為數不多的文官心腹,中書院早晚有他的一席之地。

  這些岳凌看得都很是清楚。

  「姑娘回來啦。」

  「姑娘好。」

  「姑娘換衣服嘛,我去取來。」

  「姑娘姑娘,這是新熱的香茗,嘗嘗味道吧,是龍井茶哦。」

  小戲班子的女孩子,經過累日的相處,也愈發與大家親近了,很快融入進了這個沒太多規矩的集體。

  面對林黛玉,也都爭相討好起來,將房中紫鵑,晴雯等一眾大丫鬟都排擠在外面了。

  林黛玉笑著一個個接過,被人簇擁著回到船上,小姑娘們又圍坐在她身邊,嘰嘰喳喳的聊了起來。

  「老爺臉色怎麼木訥訥的,像香菱姐姐。」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林黛玉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許是因為靠近了揚州城的原因吧。」

  岳凌迴轉了臉色,辯駁道:「揚州城又不是什麼虎狼之地,怎說得像是我怕了一樣。」

  眾女歡鬧了一場,等聽了消息就快靠岸,又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船艙中拾掇隨身的行李了。

  對於她們來說,哪裡都是新奇的,比起整日在勾欄中唱曲,去哪裡玩耍都好。

  人都走後,房間一空,又只剩了岳凌和林黛玉兩個人獨處。

  待上岸之後,兩人獨處的時間必然少了,林如海無論如何,都不會允許二人在一處下榻的,兩人都心知肚明。

  褪掉了身上的鶴氅,林黛玉眸眼盈盈的望著岳凌,輕啟櫻唇道:「岳大哥,就快靠岸了,你可還有什麼要說的事?」


  岳凌當是有些心慌,一時間也不知林黛玉所言指的是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用肢體接觸來緩解尷尬,岳凌深諳此理。

  當即將林黛玉攬進懷裡,相擁道:「我不知該怎麼表達我的心情,但只要能抱著林妹妹就足夠了,能不能,讓我抱一會?」

  林黛玉臉頰一燙,片刻失神之後,倒進岳凌的肩窩,輕輕嗯了一聲。

  雙手環在岳凌的腰間,反抱回去。

  只是比起岳凌孔武有力的雙臂,她的力氣就小了很多了。

  半晌,兩人還沒分開,林黛玉嚅囁著道:「岳大哥,我又不會跑掉,你抱我這麼緊,我快要喘不過氣了……」

  岳凌沉浸在林黛玉的發香之中,青絲掃過鼻尖,那酥筋軟骨的味道,幾乎讓岳凌成癮。

  「呃,好。」

  正當岳凌要慢慢鬆開手臂的時候,門軸一響,瑞珠推門便走了進來。

  「老爺,林姑娘在不在?她要的衣服已經洗乾淨了,我拿來了哦。」

  瑞珠抱著一個錦盤,當望向長椅的方向時,才見到兩人緊緊相擁著,一旁還有脫掉的衣物。

  瑞珠心尖一顫,趕忙將手中的衣物擺在一旁,倒退著出門去,苦笑道:「老爺我不是有意的,只是快靠岸了,我沒想到這一會兒老爺還……」

  林黛玉瞬間從岳凌的身上彈了出來,扯起衣物,便推著瑞珠的後背道:「胡說胡說,你個臭丫頭在想什麼呢?」

  「我要去找可兒姐姐縫了你的嘴!」

  林黛玉羞臊的直跳腳,「你進門怎得都不敲門的!」

  瑞珠苦笑,臉色也是漲紅,「我真的沒想到……是我錯了,林姑娘饒過我吧。」

  出了門,走廊中,林黛玉將瑞珠逼到牆角,比著一根手指,道:「你切記,我和岳大哥清清白白,可不許嚼我的舌根。若是在林家傳揚開了,爹爹一定會惱了的!」

  瑞珠賠笑,滿口應下道:「放心姑娘,我記性不大好,已經記不得方才有什麼事了。」

  而心底暗戳戳道:「這叫什麼清清白白,這也算白的話,那烏鴉豈不是白色的?」

  林黛玉滿意的點點頭,便去了另一間換衣。

  房中,岳凌嗅著手中余香,暗暗慨嘆了口氣。

  「見林大人第一句話該怎麼說呢?依照他的才智,定然能瞧出我和林妹妹之間,已經和之前大不相同了吧?」

  ……

  揚州城郊碼頭,

  鹽院遵從林如海的指令,不去碼頭接見二人,可安京侯入揚州的消息,早就在揚州府炸開了鍋。

  揚州這等富饒之地,更是文化催生之地。

  安京侯的英雄事跡,早就被編成了不知多少話本,是連小童也能傳唱幾句。

  而在蘇州的政績,更是因為揚州距離蘇州過近,從蘇州的邸報上,都能得知一二,安京侯的追隨者便就更多了。

  包括幾大鹽商總商之家,在此之前的捐輸,都沒想過安京侯會償還,卻是在一年之後,開海第一載便足額償還,更讓他們敬重了安京侯的為人。

  甚至有兩家牽扯進了雙嶼島案,還前往蘇州拜見過安京侯的真容,此刻皆是自發的來到了碼頭迎接。

  兩邊被士兵清掃出了一條通路,才能夠讓馬車順暢通行。

  周遭的喝彩聲如同平地驚雷,車輪轉動一聲,便有無數歡呼嘈雜於耳。

  岳凌解開車架一角,放眼望去,人頭攢動,根本不知有多少人。

  可以說,岳凌也是徹頭徹尾的享受了下明星待遇了。

  「老爺,揚州鹽商想要擺宴宴請,為老爺接風洗塵,不知如何答覆他們?」

  賈芸拍馬來到車轎旁,與岳凌遞話問著。

  岳凌應道:「就說我此行是來拜訪林大人,今日下榻鹽院,改日再定吧。」

  沒過多久,賈芸復又歸來,「老爺,揚州知府崔大人遣人來迎,如今他在城中維持秩序,落了禮數還望侯爺莫要責怪。」

  岳凌道:「此非公事到此,不必拘禮,告知改日我會登門拜訪。」

  轉念一想,岳凌又補充問道:「鹽院沒來人嗎?」


  外頭賈芸答道:「沒來。」

  岳凌皺了皺眉,嘀咕道:「這麼多人都知道了,鹽院沒理由不知道呀,難道是林大人並不在府中?」

  林黛玉在一旁問道:「爹爹不在?」

  岳凌搖搖頭,「未知,待我們尋到鹽院就知曉了。」

  此刻,鹽院的大門緊閉。

  哨塔上的鹽兵,望著街上往來的熱鬧百姓,心底也是一片訝然。

  「今個是什麼日子,父老鄉親在鹽院門前等什麼呢?」

  一年輕鹽兵應道:「不知道呀,只聽說大人要關閉衙門大門,沒他的命令不許開。」

  「去,去外面問一問,怎麼回事。」

  不一會兒,鹽院大門開了個小門洞,打聽幾句,鹽兵便歸來激動道:「是安京侯,安京侯來揚州了!」

  「來揚州?那豈不是要先來我們鹽院?」

  「那是自然呀,大人的愛女還跟在身邊呢?」

  眾多鹽兵不由得挺直了些身板,「弟兄們,精神點,別讓安京侯看扁,丟了大人的臉。」

  「安京侯可是個治軍嚴明的厲害角色,我們雖然沒那麼大的功績,也不能落了下乘!」

  「是極是極!」

  半晌過後,外面的歡鬧聲震耳欲聾,排山倒海一樣的襲來,便皆知是安京侯到了。

  「快去裡面通稟,就說安京侯到了,是不是該開門了。」

  「好嘞。」

  等到傳信的鹽兵再回來,卻是一臉的無語,「大人說了,不給安京侯開門……」

  「啊?不開門是什麼意思?」

  與此同時,馬車在鹽院衙門緩緩停駐,兩側的百姓絲毫不比在碼頭處的人少,眾人口中高呼著安京侯,卻也聽不清說的都是什麼。

  岳凌坐在車內,不好先行下轎,只怕引起騷動踩踏事件。

  最好的辦法便是馬車一直行到府內,再下車。

  可眼下,鹽院的大門緊閉,實在讓岳凌看的一頭霧水。

  按常理,就算林如海不在鹽院,鹽院也要開門辦公的呀。

  林黛玉掀起門帘一角,疑惑問道:「爹爹不讓我們進去?」

  「不能吧……」

  馬車在外等了一會兒,周遭看熱鬧的百姓也察覺出不對勁了,有人問守門的鹽兵道:「你們怎麼不給安京侯開門?安京侯來揚州做客是我揚州父老的榮幸,你們竟還將他拒之門外,豈不是拂了我們的面子?」

  「就是就是,開門開門!」

  人群又往鹽院的大門聚集,擠不過去的就拍打著院牆,青磚黛瓦的白牆都為之震顫。

  鹽兵們有苦難言,只好再往裡面通稟。

  也正在此時,林如海知道了外面的狀況,無法安坐家中,便著了一身常服,闊步走了出來。

  「真是好算計,竟是讓百姓來叫門,讓我難堪,只得放行。在蘇州府治理貪官的手段,還用在我身上了,岳凌你真是做的好事,本事越來越見長了,連我也棋差一招!」

  捱下一口氣,林如海立在大門下,喊道:「開門,讓女眷乘坐的馬車直入二門內,看好百姓,切勿出了事。」

  鹽兵們終於鬆了口氣,兩尊大佛不知在斗什麼法,差點讓他們這些小鬼遭了殃。

  與林黛玉同乘車架入二門,當然不妥當,岳凌便先行下了車。

  恰好在他下車的同時,門也隨之開了。

  闊步走入門中,岳凌一抬眼便見到了矗立在青石板路中央的林如海,比上一次見他時,臉上又多了些風霜,鬚髮夾了幾分白。

  岳凌拱手向前,「凌拜見兄長,今不問而來,是有所冒昧,還望勿怪。只如今門外百姓眾多,此馬車停於外,安否?」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