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應該是用在那些武林高手、大俠們身上的,但是後來我發現,其實這句話套在每個人身上都是合適的,只是我們要換個角度來看這個「江湖」。「江湖」是什麼?武林?也許吧,但也可能是商海、官場、職場,但我沒想過那麼複雜的「江湖」,我覺得學校這個「小江湖」已經夠我們好受的了,幸好我還有一個「小小江湖」——321宿舍。
其實當個學生官並不是什麼值得慶幸的事情,老師布置的東西有一大摞,自己要處理的有一大堆,同學們的不滿也是不絕於耳。學生官,說得好聽一點,就是當起了老師和同學溝通的橋樑,其實,只不過是隨風擺動的「長頭草」,而且又是還「自身難保」。在家長們看來,孩子能在學校有個「一官半職」的絕對是件好事,可背後的辛酸,甘苦自知。
除了上大學的這一次是我自薦當團支書的,以前的大些「大官」全是老師們塞給我的,我還真不知道個中的原因。一進小學就莫名其妙地當上個班長,接著開始「升官發財」,從中隊長到大隊委再到大隊長,我可謂一路「官運亨通」。可是這也讓我少交了很多朋友,要知道我骨子裡就是一個天真活潑的人,可老師們怎麼都要說我是沉著冷靜,沒辦法,我也只好認了,可是同學們也這麼看我那就慘了,他們都不跟我聊一些「刺激」的話題,讓我少了很多樂趣。
我很早就聽說要在大學當個「官」,這樣比較容易得到輔導員的重視,其實我覺得老師重不重視還是要看那個輔導員好什麼「口味」的,如果我不對他或她的「味」,那我幹得再好也沒有用。班級的幹部都是自薦出來的,而年級的幹部則是輔導員直接任命的,這讓我覺得頗有一種「燈下黑」的感覺。不過我不應該有什麼怨言,能當個團支書,已經很不錯。
本來以為團支書只需要簡簡單單搞好團支部活動就可以了,可是我完全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幾乎每個星期都要舉行的聯席會議已經讓我們覺得很有鴨梨,每隔幾天還要布置幾個任務,像什麼登記啦、調查啦、收費啦,搞得我們暈頭轉向,常常晚上十一點多還要一間一間地敲宿舍門,惹來不少同學們的白眼。
學校規定,晚上十一點宿舍必須熄燈,只能開自己的小檯燈,違者要扣班級的衛生得分,所以班長對此事極為重視。每天晚上十一點一到,先是響起一陣清脆的鈴聲,接著就能聽到班長在走廊里大喊:「快熄燈啦!十一點到啦!再不熄燈就要扣分啦!」與此相輝映的,是每天晚上都會有推銷麵包的同學一個一個宿舍敲門,推銷麵包。
「同學,請問要麵包嗎?」「不要,謝謝!」這是最標準、最有禮貌的回答,我們宿舍一般是派出JJ來婉拒的。有的同學則很調皮,先是說要麵包,搞得人家滿心歡喜,結果又嫌棄麵包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不是砍價就是不要。同學們呀,要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位推銷麵包的同學還不是因為家裡窮才要干起這行當,不是人人都能當「富二代」的,即使你要,也不能要得那麼裝逼呀,你以為四海之內皆你媽嗎?要記得一句老話,「寧笑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勿信一世褲穿隆」。
這幾天我們都在忙著討論院服(基礎醫學院)的事情,年級的幹部們徵集了很多意見,也請教了上一屆的前輩,可是,要想在短時間之內就選出一套能讓幾百號人都稱心如意的院服談何容易?於是我們的聯席會議就像聯合國安理會一樣,大家各自帶來自己班級的意見,吵得不可開交——有的說要新潮一點的,有的說要舒適一點的,有的說要便宜一點的,爭論了兩個多小時也沒有個結果,只好草草收場。
年級學生會主席看起來挺風光,其實他也挺辛苦,他跟我們說,他一天就跑了四五家的運動服廠商,又是比較價格又是比較面料,最後死纏爛打才談成一個超低的價格——68「大洋」,這不知道他費了多少口舌。不過有的班級代表居然還嫌貴,我真是要暈倒了,拜託,現在這個世道,68塊要買到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成問題,更何況說是要買到一整套的運動服?我和班長代表我們班投的是贊成票,這樣子派代表通過「院服方案」的方式,頗有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味道在裡面。
選好了廠家只是第一部,他們拿來了幾個款式的樣板運動服給我們選擇,我們全都看不上眼——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便宜沒好貨」這個購物的最高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要用這麼低的價格買到一款完完全全符合十幾個班級同學口味的衣服,真是天方夜譚!那天晚上,我們「聯合國安理會」激烈爭辯到了深夜十二點,才終於從很不入眼的衣服裡面挑出還算順眼的上衣和褲子進行搭配,這才達成「一致協議」。
第二天,每個班的班干要負責登記班上所有同學適合的運動服大小,這可忙壞了我們。不但每個班級能試穿的衣服有限,而且有的班要上課來不及試穿,讓下一個班插了隊,很不服氣;有的班拖拖沓沓,一直都搞不定,超時之後被警告了好幾次也不聽;有的班同學鬧情緒,覺得花了68個「大洋」換來這衣服很不值得,讓我們傷透了腦筋。
隔壁班的班長跟我說的一句話很搞笑,也很好用,他說:「上面這麼要求,我們也只好這麼做了。」是啊,我們還不是給學生會「打工」的,而且還要是「義務勞動」,大家怎麼就不能體諒體諒我們呢?不過「人間自有真情在」,我忙得暈頭轉向的那幾個晚上,老K、JJ和大B都很讓著我,又是幫我洗衣服,又是幫我打熱水,讓我內牛滿面了一番。
我們班在試穿的時候也鬧了不少笑話,有的同學硬是「裝」瘦,把褲子給穿爆了,搞得我和班長哭笑不得;有的同學一邊試穿一邊吃東西,本來乾乾淨淨的白上衣,一下子就多了幾個「老乾媽」在上面;還有的同學居然把自己的錢塞到試穿的褲子裡面,結果被隔壁班的同學摸到,費了好一番口舌才要了回來,笑趴了我們。
到了要收錢的時候,很多同學又開始鬧變扭了,說那套衣服怎麼怎麼不好看,看能不能再便宜一點,或者換一套。有的又嫌棄衣服的面料不好,不肯「埋單」,我只好很無奈地跟他們說:「上面這麼要求,我們也只好這麼做了。我們只是『馬仔』,有什麼事您找領導談吧。」突然間覺得自己成了總理秘書,怎麼用上了這麼「官方」的語言來推搪?
幸好大家也只是口頭上說說,我和班長苦口婆心地跟大家說了好久好久,終於才把全班同學都說服了,大家也都把錢交齊了。可這時候又有傳言,說年級那面和廠商有貓膩,他們吃了回扣。我的天啊!怎麼這麼複雜啊?不就是一套小小的院服嗎?怎麼就能弄得這麼「狂風大浪」呢?結果我們又要挨「家」挨「戶」地詳細講述年級選出這套院服的過程,我和班長再一次累趴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說「江湖」很黑暗,所以人也會變得很「黑」,而是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自己能左右的。我和班長要聽年級學生會的,年級學生會的要聽院學生會的,院學生會的又要聽校學生會的,這樣一層一層的「官吏制度」似乎真的和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很像,難怪我們老是聽到人們抱怨政府機關機構臃腫,原來在學校就有那麼多的「官」來滿足大家對權力的欲望,難怪改革的步伐如此艱難,邁得如此的小。
現在的我們,所謂的「將來的祖國棟樑」,從小就在這樣子的環境中成長起來,誰對權力沒有那麼一點嚮往呢?好像聽說現在有的小學為了讓同學們都有個「官」當一下,設立了各式各樣的職位,負責擦窗戶的一個,負責掃地的一個,負責倒垃圾的一個,其實這合起來要一個勞動委員不就行了嗎?可是家長們不同意了,為什麼你的孩子能當官,我的孩子不能當官?其實,這還不是家長們自己的心聲:為什麼我辛辛苦苦這樣干一輩子都不能當個一官半職,你們這些王八蛋就能飛黃騰達?
我們老是講什麼什麼要從娃娃抓起,可是我們並不應該把娃娃當成我們自己的出氣筒,縱使這個世界很複雜,我們也應該給象牙塔留一片純白,不然我們的青春將會變得暗淡無光。如果大人們都已經身不由己了,就請「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吧,不然等到整個學校的孩子都用官腔在說話,以後還談什麼創新和發展?
但我知道,在我們社會,至少在我們學校,很多人,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
其實當個學生官並不是什麼值得慶幸的事情,老師布置的東西有一大摞,自己要處理的有一大堆,同學們的不滿也是不絕於耳。學生官,說得好聽一點,就是當起了老師和同學溝通的橋樑,其實,只不過是隨風擺動的「長頭草」,而且又是還「自身難保」。在家長們看來,孩子能在學校有個「一官半職」的絕對是件好事,可背後的辛酸,甘苦自知。
除了上大學的這一次是我自薦當團支書的,以前的大些「大官」全是老師們塞給我的,我還真不知道個中的原因。一進小學就莫名其妙地當上個班長,接著開始「升官發財」,從中隊長到大隊委再到大隊長,我可謂一路「官運亨通」。可是這也讓我少交了很多朋友,要知道我骨子裡就是一個天真活潑的人,可老師們怎麼都要說我是沉著冷靜,沒辦法,我也只好認了,可是同學們也這麼看我那就慘了,他們都不跟我聊一些「刺激」的話題,讓我少了很多樂趣。
我很早就聽說要在大學當個「官」,這樣比較容易得到輔導員的重視,其實我覺得老師重不重視還是要看那個輔導員好什麼「口味」的,如果我不對他或她的「味」,那我幹得再好也沒有用。班級的幹部都是自薦出來的,而年級的幹部則是輔導員直接任命的,這讓我覺得頗有一種「燈下黑」的感覺。不過我不應該有什麼怨言,能當個團支書,已經很不錯。
本來以為團支書只需要簡簡單單搞好團支部活動就可以了,可是我完全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幾乎每個星期都要舉行的聯席會議已經讓我們覺得很有鴨梨,每隔幾天還要布置幾個任務,像什麼登記啦、調查啦、收費啦,搞得我們暈頭轉向,常常晚上十一點多還要一間一間地敲宿舍門,惹來不少同學們的白眼。
學校規定,晚上十一點宿舍必須熄燈,只能開自己的小檯燈,違者要扣班級的衛生得分,所以班長對此事極為重視。每天晚上十一點一到,先是響起一陣清脆的鈴聲,接著就能聽到班長在走廊里大喊:「快熄燈啦!十一點到啦!再不熄燈就要扣分啦!」與此相輝映的,是每天晚上都會有推銷麵包的同學一個一個宿舍敲門,推銷麵包。
「同學,請問要麵包嗎?」「不要,謝謝!」這是最標準、最有禮貌的回答,我們宿舍一般是派出JJ來婉拒的。有的同學則很調皮,先是說要麵包,搞得人家滿心歡喜,結果又嫌棄麵包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不是砍價就是不要。同學們呀,要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位推銷麵包的同學還不是因為家裡窮才要干起這行當,不是人人都能當「富二代」的,即使你要,也不能要得那麼裝逼呀,你以為四海之內皆你媽嗎?要記得一句老話,「寧笑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勿信一世褲穿隆」。
這幾天我們都在忙著討論院服(基礎醫學院)的事情,年級的幹部們徵集了很多意見,也請教了上一屆的前輩,可是,要想在短時間之內就選出一套能讓幾百號人都稱心如意的院服談何容易?於是我們的聯席會議就像聯合國安理會一樣,大家各自帶來自己班級的意見,吵得不可開交——有的說要新潮一點的,有的說要舒適一點的,有的說要便宜一點的,爭論了兩個多小時也沒有個結果,只好草草收場。
年級學生會主席看起來挺風光,其實他也挺辛苦,他跟我們說,他一天就跑了四五家的運動服廠商,又是比較價格又是比較面料,最後死纏爛打才談成一個超低的價格——68「大洋」,這不知道他費了多少口舌。不過有的班級代表居然還嫌貴,我真是要暈倒了,拜託,現在這個世道,68塊要買到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成問題,更何況說是要買到一整套的運動服?我和班長代表我們班投的是贊成票,這樣子派代表通過「院服方案」的方式,頗有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味道在裡面。
選好了廠家只是第一部,他們拿來了幾個款式的樣板運動服給我們選擇,我們全都看不上眼——這是在我意料之中的,「便宜沒好貨」這個購物的最高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要用這麼低的價格買到一款完完全全符合十幾個班級同學口味的衣服,真是天方夜譚!那天晚上,我們「聯合國安理會」激烈爭辯到了深夜十二點,才終於從很不入眼的衣服裡面挑出還算順眼的上衣和褲子進行搭配,這才達成「一致協議」。
第二天,每個班的班干要負責登記班上所有同學適合的運動服大小,這可忙壞了我們。不但每個班級能試穿的衣服有限,而且有的班要上課來不及試穿,讓下一個班插了隊,很不服氣;有的班拖拖沓沓,一直都搞不定,超時之後被警告了好幾次也不聽;有的班同學鬧情緒,覺得花了68個「大洋」換來這衣服很不值得,讓我們傷透了腦筋。
隔壁班的班長跟我說的一句話很搞笑,也很好用,他說:「上面這麼要求,我們也只好這麼做了。」是啊,我們還不是給學生會「打工」的,而且還要是「義務勞動」,大家怎麼就不能體諒體諒我們呢?不過「人間自有真情在」,我忙得暈頭轉向的那幾個晚上,老K、JJ和大B都很讓著我,又是幫我洗衣服,又是幫我打熱水,讓我內牛滿面了一番。
我們班在試穿的時候也鬧了不少笑話,有的同學硬是「裝」瘦,把褲子給穿爆了,搞得我和班長哭笑不得;有的同學一邊試穿一邊吃東西,本來乾乾淨淨的白上衣,一下子就多了幾個「老乾媽」在上面;還有的同學居然把自己的錢塞到試穿的褲子裡面,結果被隔壁班的同學摸到,費了好一番口舌才要了回來,笑趴了我們。
到了要收錢的時候,很多同學又開始鬧變扭了,說那套衣服怎麼怎麼不好看,看能不能再便宜一點,或者換一套。有的又嫌棄衣服的面料不好,不肯「埋單」,我只好很無奈地跟他們說:「上面這麼要求,我們也只好這麼做了。我們只是『馬仔』,有什麼事您找領導談吧。」突然間覺得自己成了總理秘書,怎麼用上了這麼「官方」的語言來推搪?
幸好大家也只是口頭上說說,我和班長苦口婆心地跟大家說了好久好久,終於才把全班同學都說服了,大家也都把錢交齊了。可這時候又有傳言,說年級那面和廠商有貓膩,他們吃了回扣。我的天啊!怎麼這麼複雜啊?不就是一套小小的院服嗎?怎麼就能弄得這麼「狂風大浪」呢?結果我們又要挨「家」挨「戶」地詳細講述年級選出這套院服的過程,我和班長再一次累趴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說「江湖」很黑暗,所以人也會變得很「黑」,而是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自己能左右的。我和班長要聽年級學生會的,年級學生會的要聽院學生會的,院學生會的又要聽校學生會的,這樣一層一層的「官吏制度」似乎真的和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很像,難怪我們老是聽到人們抱怨政府機關機構臃腫,原來在學校就有那麼多的「官」來滿足大家對權力的欲望,難怪改革的步伐如此艱難,邁得如此的小。
現在的我們,所謂的「將來的祖國棟樑」,從小就在這樣子的環境中成長起來,誰對權力沒有那麼一點嚮往呢?好像聽說現在有的小學為了讓同學們都有個「官」當一下,設立了各式各樣的職位,負責擦窗戶的一個,負責掃地的一個,負責倒垃圾的一個,其實這合起來要一個勞動委員不就行了嗎?可是家長們不同意了,為什麼你的孩子能當官,我的孩子不能當官?其實,這還不是家長們自己的心聲:為什麼我辛辛苦苦這樣干一輩子都不能當個一官半職,你們這些王八蛋就能飛黃騰達?
我們老是講什麼什麼要從娃娃抓起,可是我們並不應該把娃娃當成我們自己的出氣筒,縱使這個世界很複雜,我們也應該給象牙塔留一片純白,不然我們的青春將會變得暗淡無光。如果大人們都已經身不由己了,就請「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吧,不然等到整個學校的孩子都用官腔在說話,以後還談什麼創新和發展?
但我知道,在我們社會,至少在我們學校,很多人,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