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小山出生
白潔在婦幼保健院順利生下一個男孩。
剛出生的嬰兒皺巴巴的,看不出來像誰更多一點。
一家人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只有白潔一副鬆了口氣的模樣。
快出月子的時候,家裡就按照龍梅嶺的風俗擺了滿月酒。
梅劍第一次做姑姑,別提有多開心了,她特意從上海趕回來。
她給孩子買了許多東西,各種小小的、可愛的嬰兒被和衣服。
白潔很細心的照顧著孩子,梅艷芳嬸和梅叔沉浸在無比幸福之中。
「姐,你累了吧?」
白潔笑笑不說話。
自從決定生下孩子,她常常覺得害怕。
「如果孩子像她一樣,不懂得如何與別人推心置腹?他跟她一樣常常感到不被別人理解和孤獨?他會不會不夠健康?不夠堅強?」
她期待生一個女兒,她會把她養成一個健康而且堅強的姑娘,但她生的是兒子,她常常都不能如願。
孩子出生之前,大家熱鬧哄哄地為孩子取名字,大多數都是一些適合男孩的名字,也有幾個女孩的名字。
梅嬸說:「生女孩兒也好,你們都還年輕,將來可以再要二胎。」
梅鋒給她看那些名字,她都不喜歡。
「這些名字好是好,就是沒有力量。」
白潔對梅鋒解釋。
梅叔因為喜得寶貝孫子,所以格外大度:「叫什麼名字,你們年輕人商量就好了。」
梅鋒和梅劍的名字就是街上的小學老師取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白潔說:「三個字固然好,但梅這個姓已經足夠好聽了,實在不必好上加好。」
白潔還說:「就叫梅山,我希望他長大後是一個像山一樣可靠又堅強的男子漢,梅字放在前面,又格外有一番詩意。」
梅鋒聽了白潔的解釋,心中湧起一陣驕傲。
他與白潔並不像其他夫妻一般濃情蜜意,但這是他頭一次知道,在白潔心裡,梅這個姓是極好極好的,他像自己得到表揚一般。
這麼想來,梅山自然是一個特別好的名字。
大家才不管他們給新生兒取什麼名字,他們叫他:「小寶,乖寶。」
等到孩子開始牙牙學語,他們才改口叫他:「小山,小小山。」
那一年的龍梅嶺,好像格外熱鬧,又格外美好。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大家開始拖家帶口紛紛逃離龍梅嶺。
直到幾年後,龍梅嶺留下來的老人們才開始後知後覺地迷惑起來。
「新房子一排排地建起來,多漂亮整潔,三層住都住不滿一家人,為什麼還要搬到城裡去?」
龍梅嶺在梅鋒他們那一批年輕人紛紛外出之後沒兩年,家裡尚且正當壯年的家長們紛紛開始新建樓房。
龍叔和梅叔自然是不甘人後,所以前些年他們都先後搬進了自家的三層小樓。
這才短短几年的時間,大家又紛紛攜家帶口搬離這些父輩們辛苦建起來的房子。
附近三所小學也合併成了一所,連學生都招不滿,最多的一個班只有二十八名學生。
龍梅嶺的未來仿佛近在眼前。
那些在龍梅嶺長大的孩子們,成了家,生了孩子,然後像龍捲風一樣,帶著老人和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搬離龍梅嶺。
大多數老人都是被迫跟著兒女們遷徙,他們捨不得龍梅嶺安靜緩慢的生活,但不得不為了兒子女兒們去城市裡帶孫子孫女。
在田間地頭辛苦勞作了一生的老人們,望著幾十層的高樓大廈,各種車輛從他們身邊呼嘯而過,使他們感到一陣心驚。
留在龍梅嶺的都是一些年紀更大一些,沒辦法在城市裡生活的老人們,和一些父母暫時沒有能力把他們接到身邊或者舉家搬到城裡的孩子們。
這些老人和孩子組成了龍梅嶺獨特的風景。
暮氣沉沉之中,盛開著零星的雛菊花叢。
梅鋒很快更加投入工作之中,孩子的出生使他身上的責任更重了一些。
他想要在城裡買一套房子,然後買輛車子,等到小山上幼兒園之後,再生一個孩子。
有了梅嬸的幫忙,帶孩子變得不是那麼難,白潔不是不感激梅嬸的。
這是一位善良寬厚的婦人,她養的兒子和女兒都是很好的人。
她也算得上是一個好婆婆。
白潔不習慣與人親近,梅嬸並不強迫她。
她常常對白潔說:「你也學著打點麻將,沒事跟隔壁的媳婦們一塊玩兒,要不然太無聊了。」
白潔總是無奈,她不喜歡。
「沒事,打牌我學不會,在家呆著就挺好。」
剛開始還有人叫她,後來大家打牌也就不再約她了。
生產帶來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她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鬆弛了許多,也懶散了很多。
梅嬸對這個慢條斯理的兒媳婦也很滿意,她覺得她是可以好好過日子的女人。
白潔陷入無盡的內耗之中,她懷疑自己不夠資格做母親,她想要給予他很多的愛,但她總是憂心忡忡。
如果她只是一位平庸的母親,她的兒子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嗎?
他會成為一個堅強不屈的人嗎?他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夠不自暴自棄,迎難而上嗎?
他會學壞嗎?他長大後會染上抽菸喝酒的壞毛病嗎?
別人都說兒子像媽,如果他太像她,成為一個拘謹的人?成為一個不容易快樂的人呢?
梅嬸不理解她的擔憂,她只有作為一個奶奶對孫子淳樸的、純粹的愛。
正是梅嬸的這份疼愛,讓白潔放下心來,在半年的產假到期之後,滿懷期待地回到工作崗位之上。
有那麼一瞬間,白潔甚至會忘記自己已婚的身份,也忘記自己已經是一位母親。
此時此刻,她是自由的。
世界上沒有一條法律規定父母必須疼愛子女,因為這是與生俱來不需要學習的本領。
很多家庭都過著這樣的生活,老年人在家帶孩子,年輕人在外掙錢養家,這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反而是一種最普通不過的家庭模式。
其實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罷了。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呢?
在當時並沒有人對白潔堅持要回到工作崗位橫加指責。
梅嬸和梅叔雖然覺得兒子的收入已經足夠養活白潔和小山,但並不好強烈反對白潔回去工作。
坐在辦公室,摸著熟悉的鍵盤和滑鼠,白潔才感到自己又鮮活了起來。
在家帶孩子的那半年,她的苦悶只能獨自消化,她又不願意對人傾訴。
在別人眼裡,她是一個幸福的年輕婦人,她的丈夫踏實可靠,她的公婆勤勞樸實,她又生了兒子,她還會有什麼不快樂呢?
剛出生的嬰兒皺巴巴的,看不出來像誰更多一點。
一家人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只有白潔一副鬆了口氣的模樣。
快出月子的時候,家裡就按照龍梅嶺的風俗擺了滿月酒。
梅劍第一次做姑姑,別提有多開心了,她特意從上海趕回來。
她給孩子買了許多東西,各種小小的、可愛的嬰兒被和衣服。
白潔很細心的照顧著孩子,梅艷芳嬸和梅叔沉浸在無比幸福之中。
「姐,你累了吧?」
白潔笑笑不說話。
自從決定生下孩子,她常常覺得害怕。
「如果孩子像她一樣,不懂得如何與別人推心置腹?他跟她一樣常常感到不被別人理解和孤獨?他會不會不夠健康?不夠堅強?」
她期待生一個女兒,她會把她養成一個健康而且堅強的姑娘,但她生的是兒子,她常常都不能如願。
孩子出生之前,大家熱鬧哄哄地為孩子取名字,大多數都是一些適合男孩的名字,也有幾個女孩的名字。
梅嬸說:「生女孩兒也好,你們都還年輕,將來可以再要二胎。」
梅鋒給她看那些名字,她都不喜歡。
「這些名字好是好,就是沒有力量。」
白潔對梅鋒解釋。
梅叔因為喜得寶貝孫子,所以格外大度:「叫什麼名字,你們年輕人商量就好了。」
梅鋒和梅劍的名字就是街上的小學老師取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白潔說:「三個字固然好,但梅這個姓已經足夠好聽了,實在不必好上加好。」
白潔還說:「就叫梅山,我希望他長大後是一個像山一樣可靠又堅強的男子漢,梅字放在前面,又格外有一番詩意。」
梅鋒聽了白潔的解釋,心中湧起一陣驕傲。
他與白潔並不像其他夫妻一般濃情蜜意,但這是他頭一次知道,在白潔心裡,梅這個姓是極好極好的,他像自己得到表揚一般。
這麼想來,梅山自然是一個特別好的名字。
大家才不管他們給新生兒取什麼名字,他們叫他:「小寶,乖寶。」
等到孩子開始牙牙學語,他們才改口叫他:「小山,小小山。」
那一年的龍梅嶺,好像格外熱鬧,又格外美好。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大家開始拖家帶口紛紛逃離龍梅嶺。
直到幾年後,龍梅嶺留下來的老人們才開始後知後覺地迷惑起來。
「新房子一排排地建起來,多漂亮整潔,三層住都住不滿一家人,為什麼還要搬到城裡去?」
龍梅嶺在梅鋒他們那一批年輕人紛紛外出之後沒兩年,家裡尚且正當壯年的家長們紛紛開始新建樓房。
龍叔和梅叔自然是不甘人後,所以前些年他們都先後搬進了自家的三層小樓。
這才短短几年的時間,大家又紛紛攜家帶口搬離這些父輩們辛苦建起來的房子。
附近三所小學也合併成了一所,連學生都招不滿,最多的一個班只有二十八名學生。
龍梅嶺的未來仿佛近在眼前。
那些在龍梅嶺長大的孩子們,成了家,生了孩子,然後像龍捲風一樣,帶著老人和孩子們成群結隊地搬離龍梅嶺。
大多數老人都是被迫跟著兒女們遷徙,他們捨不得龍梅嶺安靜緩慢的生活,但不得不為了兒子女兒們去城市裡帶孫子孫女。
在田間地頭辛苦勞作了一生的老人們,望著幾十層的高樓大廈,各種車輛從他們身邊呼嘯而過,使他們感到一陣心驚。
留在龍梅嶺的都是一些年紀更大一些,沒辦法在城市裡生活的老人們,和一些父母暫時沒有能力把他們接到身邊或者舉家搬到城裡的孩子們。
這些老人和孩子組成了龍梅嶺獨特的風景。
暮氣沉沉之中,盛開著零星的雛菊花叢。
梅鋒很快更加投入工作之中,孩子的出生使他身上的責任更重了一些。
他想要在城裡買一套房子,然後買輛車子,等到小山上幼兒園之後,再生一個孩子。
有了梅嬸的幫忙,帶孩子變得不是那麼難,白潔不是不感激梅嬸的。
這是一位善良寬厚的婦人,她養的兒子和女兒都是很好的人。
她也算得上是一個好婆婆。
白潔不習慣與人親近,梅嬸並不強迫她。
她常常對白潔說:「你也學著打點麻將,沒事跟隔壁的媳婦們一塊玩兒,要不然太無聊了。」
白潔總是無奈,她不喜歡。
「沒事,打牌我學不會,在家呆著就挺好。」
剛開始還有人叫她,後來大家打牌也就不再約她了。
生產帶來的傷害無疑是巨大的,她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鬆弛了許多,也懶散了很多。
梅嬸對這個慢條斯理的兒媳婦也很滿意,她覺得她是可以好好過日子的女人。
白潔陷入無盡的內耗之中,她懷疑自己不夠資格做母親,她想要給予他很多的愛,但她總是憂心忡忡。
如果她只是一位平庸的母親,她的兒子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嗎?
他會成為一個堅強不屈的人嗎?他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夠不自暴自棄,迎難而上嗎?
他會學壞嗎?他長大後會染上抽菸喝酒的壞毛病嗎?
別人都說兒子像媽,如果他太像她,成為一個拘謹的人?成為一個不容易快樂的人呢?
梅嬸不理解她的擔憂,她只有作為一個奶奶對孫子淳樸的、純粹的愛。
正是梅嬸的這份疼愛,讓白潔放下心來,在半年的產假到期之後,滿懷期待地回到工作崗位之上。
有那麼一瞬間,白潔甚至會忘記自己已婚的身份,也忘記自己已經是一位母親。
此時此刻,她是自由的。
世界上沒有一條法律規定父母必須疼愛子女,因為這是與生俱來不需要學習的本領。
很多家庭都過著這樣的生活,老年人在家帶孩子,年輕人在外掙錢養家,這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反而是一種最普通不過的家庭模式。
其實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罷了。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呢?
在當時並沒有人對白潔堅持要回到工作崗位橫加指責。
梅嬸和梅叔雖然覺得兒子的收入已經足夠養活白潔和小山,但並不好強烈反對白潔回去工作。
坐在辦公室,摸著熟悉的鍵盤和滑鼠,白潔才感到自己又鮮活了起來。
在家帶孩子的那半年,她的苦悶只能獨自消化,她又不願意對人傾訴。
在別人眼裡,她是一個幸福的年輕婦人,她的丈夫踏實可靠,她的公婆勤勞樸實,她又生了兒子,她還會有什麼不快樂呢?